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我们在行动     
<正>寻找湖南最好的矿泉水湖南省矿泉水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已发现327处饮用天然矿泉水、160多处医疗矿泉水,水质好,是我国矿泉水资源大省,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山东是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大省 ,点之多、量之丰居全国前列。到目前为止 ,已鉴定矿泉水 36 1处 ,其中锶型118处 ,偏硅酸型 6 4处 ,锶偏硅酸型 15 1处 ,碘型等其它类型 2 8处。这些矿泉水所赋存的岩石类型多、岩性复杂且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 ;具有达标元素较单一、水化学类型复杂、矿化程度较低、单井允许开采量相差悬殊且地域分布不均等特点。勘查与评价重点是寻找奇缺且又可能存在的锌型、锂型、碳酸型矿泉水。开发好矿泉水资源、实行规模开发、打造本省名牌、加强矿泉水资源的卫生防护与保护 ,对于确保山东矿泉水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东是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大省,点之多、量之丰居全国前列.到目前为止,已鉴定矿泉水361处,其中锶型118处,偏硅酸型64处,锶偏硅酸型151处,碘型等其它类型28处.这些矿泉水所赋存的岩石类型多、岩性复杂且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具有达标元素较单一、水化学类型复杂、矿化程度较低、单井允许开采量相差悬殊且地域分布不均等特点.勘查与评价重点是寻找奇缺且又可能存在的锌型、锂型、碳酸型矿泉水.开发好矿泉水资源、实行规模开发、打造本省名牌、加强矿泉水资源的卫生防护与保护,对于确保山东矿泉水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东是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大省,点之多、量之丰居全国前列.到目前为止,已鉴定矿泉水361处,其中锶型118处,偏硅酸型64处,锶偏硅酸型151处,碘型等其它类型28处.这些矿泉水所赋存的岩石类型多、岩性复杂且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具有达标元素较单一、水化学类型复杂、矿化程度较低、单井允许开采量相差悬殊且地域分布不均等特点.勘查与评价重点是寻找奇缺且又可能存在的锌型、锂型、碳酸型矿泉水.开发好矿泉水资源、实行规模开发、打造本省名牌、加强矿泉水资源的卫生防护与保护,对于确保山东矿泉水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东饮用天然矿泉水通过评审的已有296处,其中锶型109处,偏硅酸型47处,银、偏硅酸复合型123处,其它类型17处。已通过评审的矿泉水具有类型较单一、水化学类型复杂、矿化程度低、赋存岩类齐全、岩性复杂且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单井(泉)允许开采量相差悬殊且地域分布不均等特点。因此,山东矿泉水今后的勘查评价方向应是目前尚属空白且无污染的山区,寻找奇缺类型的矿泉水;碘、氟超标的地区、允许开采量<100m3/d井(泉)、界限指标接近界限值的矿泉水点不宜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327处,这是湖南省已发现达标饮用天然矿泉水点的数量,广泛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县、71个县(市),包括部分饮用以及160多处医疗矿泉水,但不包括新发现的矿泉水,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其评价是水质好,是我国矿泉水资源大省,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那么,这些矿泉水开采点现状如何,它们的特色何在,对人体又有哪些作用,含相同物质的矿泉水哪种矿物质含量最高,人体吸收最好,有哪些益处或者疗效,将来的开发方向或前景如何?这,便是此次策划的由头。从8月份起,本刊记者及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相关专家奔赴全省各地,一亲湖南省各个矿泉水点的"芳泽"。  相似文献   

7.
XL矿泉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特殊组分,是一处优质矿泉水。根据地面调查、钻探资料对矿泉水的出露条件、地热异常分布进行分析,认为矿泉水的出露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地热异常集中分布于断裂端点。根据水质监测资料对矿泉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指出矿泉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大气降雨渗入地下后沿断裂带进行深循环,截取大地传导热流而被加热,被加热后的地下水与围岩发生化学作用,使得围岩中的一些组分及微量元素溶解于水中而富集,从而形成了矿泉水的特殊组分。文中还依据矿泉水中的一些组分含量对热储层的温度进行推算。  相似文献   

8.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矿业协会地热矿泉水专业委员会获悉,到2006年底,河南省经过鉴定的水源地有近200处,但全省地热矿泉水已开采登记的企业从几年前的60余家下降到目前的13家,而仅存的13家中,多数厂家经营都举步维艰,面临倒闭。全省矿泉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38.67万吨,实际年总产量不超过15万吨,河南省矿泉水企业没有一家全省性的品牌,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我省发现了多处硅质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其特点是温度低、硅含量较高,并含有多种有益于人身健康的微量元素,是珍贵的矿泉水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经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检测报告确认,洛宁县下峪镇发现一处天然高锶富硒矿泉水,其矿物质含量之高、营养元素之丰富为国内罕见。报告显示,该矿泉水水源地位于洛河南岸、熊耳山脉象君山北坡,洛宁县下峪镇对九峪村后沟。该矿泉水系地下水与岩层错流,溶滤火山岩和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式评审鉴定的广西境内饮用天然矿泉水有20多处,它们主要分布于厂西的东部地区。这些矿泉水,按其形成的地质条件,构造条件及水质特点可划分四个大类:构造断裂深循环类型、活动断裂构造蚀变带深循环类型,火山岩构造裂隙水类型、花岗岩风化层裂隙孔隙水类型。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成因条件,不同的水循环条件及不同的水质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出台扶持政策,简化审批程序;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湖南矿泉水产业发展白皮书"成为湖南矿泉水企业和投资方共同的呼声。11月25日,湖南省矿泉水产业发展座谈会在长沙召开。矿泉水企业和投资方的代表齐聚一堂商讨湖南矿泉水产业的瓶颈,探寻产业升级的路径。出台扶持政策,简化审批程序;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湖南矿泉水产业发展白皮书"成为湖南矿泉水企业和投资方共同的呼声。  相似文献   

13.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小兴安岭北侧的松嫩平原上,属第四纪晚期形成的冲积性平原。从地质构造学角度看是比较典型的“贫矿区”。全市己发现矿种49种,包括金属、非金属、能源及地下水(包括矿泉水)、地下热水五大类。已探明地质储量的27处,其中金属矿6处,非金属矿21处,非金属矿占己探明地质储量矿种的77.7%。  相似文献   

14.
昌邑市在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整顿和规范活动中,突出重点难点,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资源节约和保护,有效地遏制了无证开采和乱采滥挖资源现象,实现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规范经营和对资源的节约利用,整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资源整合全面完成,全市原有的254处采矿企业(点)整合为90处,其中溴盐化工53处,石料23处,铁矿10处,石英矿3处,矿泉水1处。  相似文献   

15.
湖南     
正湖南拉开矿泉水产业发展序幕11月25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在长沙组织召开湖南省矿泉水产业发展座谈会,围绕湖南省矿泉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矿泉水生产、销售企业现状、面临的困难及建议、投资方的需求与建议等展开座谈,就如何加快湖南省矿泉水产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这次座谈会正式拉开了湖南省矿泉水产业发展的序幕,省厅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政策和办法,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来推动湖南矿泉水产业发展。(江翔)  相似文献   

16.
淄川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中部 ,面积 10 0 0km2 ,人口 6 5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矿业开发历史悠久 ,主要有煤炭、铁矿、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砖瓦粘土、矿泉水等十几种矿产资源 ,现有大中型国有矿山 12处 ,乡镇集体和个体采矿 2 16处 ,矿石总产量每年都在 4× 10 6t左右  相似文献   

17.
《浙江国土资源》2013,(4):22-23
从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该厅近日调整了地热、矿泉水采矿权行政审批权限,向各地级市发出了《关于调整地热矿泉水采矿权审批权限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广东省的地热、矿泉水资源丰富,在省级发证的280余个采矿权中,地热、矿泉水采矿权占到50%以上。《通知》明确规定.除矿区范围跨地级以上市的地热、矿泉水采矿权审批事项仍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外,其他的地热、矿泉水矿区范围划定。采矿权新立、延续、变更登记发证与注销登记,  相似文献   

18.
<正>矿泉水的形成离不开地质构造条件、岩石地球化学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这些构成了矿泉水形成的基本条件。地质构造为矿泉水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地质构造条件包括岩浆活动、近期的活动构造、新生代沉积盆地等条件。这些条件为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为矿泉水出露创造了外动力条件、运移条件和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的矿泉水开发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期间,河南省的矿泉水产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无序到有序,由盲目上马到理智论证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河南省的矿泉水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消费者对矿泉水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喝矿泉水已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青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受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为了使这一有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开展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防护区设定的探索成一有力举措。本文以济南某天然矿泉水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玫瑰图裂隙法,使该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卫生防护区"向源"设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矿泉水井卫生防护区设置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从而精准发力,落实各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