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质遗迹是人为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条件的重要依据,是人们恢复地质历史的主要参数.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破坏了就永远不可恢复,也就失去了研究地质作用过程和形成原因的实际资料.地质遗迹是一种资源,保护下来既可以供人们研究,也可以通过适度开发成为供人们参观、开展科普教育的基地.  相似文献   

2.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多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形成并遗留的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珍贵地质遗迹,国家级、大区级地质遗迹也为数不少,省级、市级地质遗迹更是不胜枚举。对河南省地质遗迹进行系统调查、重点研究、适度开发、合理保护,将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社会意识、环保观念及当地科学品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一、地质遗迹的系统调查河…  相似文献   

3.
七星峰地质公园中除笔架山水库之外,所有地质遗迹均系自然条件下,通过长期而复杂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地貌、矿产、水体和地质构造等地质遗迹。因地质遗迹发现较晚,客观上保护了自然景观的自然性和完美性。公园内地质遗迹均保持了自然古朴、原始粗犷、奇特秀丽的风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是保护地学遗产、开展地质科学普及知识,促进地质旅游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多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形成并遗留的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珍贵地质遗迹,国家级、大区级地质遗迹也为数不少,省级、市级地质遗迹更是不胜枚举.对河南省地质遗迹进行系统调查、重点研究、适度开发、合理保护,将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社会意识、环保观念及当地科学品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南国土资源》2005,(B07):32-33
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紧密相连,地球的外观和地貌就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保护好这些遗迹是人类的责任。正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了解地质环境的过去、现在,才能预测未来。保护地质遗迹,则是这种探索的基础,而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形式。  相似文献   

7.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它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资源.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南八仙木化石地质遗迹的分布情况、出露特征,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2003年10月9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做出安排,由  相似文献   

8.
正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质现象。地质遗迹依据学科和成因、管理和保护、科学价值和观赏性等因素划分为三个大类、十三个类和四十六个亚类。三个大类为基础地质类地质遗迹、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地貌景观大类分六类二十一亚类。六类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分别为:岩土体地貌遗迹、水体地貌遗迹、火山地貌遗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省地质研究所)地质环境评价部是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主要技术支撑部门,是集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生产部门,主要职责为: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与监理、地质灾害防治与规划、旅游地质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等。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钙化木化石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它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资源,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南八仙木化石地质遗迹的分布情况、出露特征,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2003年10月9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做出安排,由厅地环处、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博物馆及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共同组织技术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于2003年10月底首次开展了南八仙钙化木化石地质遗迹调查.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质遗迹建设地质公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遗迹是指地质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它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和地质构造形式,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和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财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地质遗迹基本概况 浙江地处东亚活动大陆边缘,是环太平洋西岸构造岩浆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在我省形成、发展并遗留下各种岩溶、丹霞、火山、冰川、海岸、花岗岩奇峰等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典型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以及丰富多样的古生物化石等.  相似文献   

13.
珍贵地质遗迹是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国内外少见的地质遗迹。它是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经内外应力的共同作用,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其中有不少属巧合性的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现有珍贵地质遗迹200多处,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4.
江苏的地学工作在中外地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域内地质遗迹十分丰富。2000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全省开展了地质遗迹调查工作,登记在册了近百处地质遗迹。江苏地质遗迹的特点是具有华北与华南两大板块的衔接性和过渡性。归纳了江苏省域内地质剖面、古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灾害遗迹景观、地学人文景观与典型的矿产产地等7个大类、19个类型的地质遗迹。重点介绍了19处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5.
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敏感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将敏感度概念引入地质遗迹的评价中.在分析该区地质环境的基础上,总结了主要影响因素;选取气候、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土地背景质量、地质环境破坏速率等7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20个评价因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采用权重加权平均法,对区内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为研究区地质环境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媒体对地质奇观报道热情大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推出了地质公园计划,给出地质公园的定义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我国很重视地质公园计划的推行,专门立法的《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第八条就明确指出,“要对具有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建立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可划分为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类、溶洞 (群 )类、泉 (群 )瀑布类、异石名山奇峰类、海岛浴场湖泊类、火山 (口 )类、湿地类等 7大类。地质遗迹是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自然遗产 ,是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们通过各种地质遗迹现象 ,可以追溯地质演化历史以及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状况。地质遗迹在科研、教学、科普教育和旅游观赏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地质遗迹保护应坚持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 ,加强管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 ,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以及总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由内、外地质动力作用所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第二版),我国地质遗迹的主要类型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崀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新宁县,其地质遗迹丰富多样,有相当一部分地质遗迹颇具观赏以及地学研究与科普价值。笔者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8月参与了由新宁县国土资源局委托省物勘院承担完成的新宁崀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工作对分布于该地质公园108km2规划区原已发现和这次新发现的共计152个地质遗迹点进行了较系统的描述、定位、定名和照相。通过对野外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笔者对崀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有了初步认识。崀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其发育的典型丹霞地貌景观最为著名,同时也分布和发育一些较为典型的地质构造形迹,有重要意义的水体资源以及较为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崀山国家地质公园分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青海省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论述了开展全省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的现实与潜在的重大意义,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省级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方法、内容及成果表达方式、方法等,对我国立项开展省级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具有超前启示作用,对于全面认识地质遗迹的资源优势和合理保护、科学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育特征 受地质、地貌、构造及成矿地质条件等因素制约,黑龙江省东部四大煤城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最为严重,全省的矿山地质灾害绝大多数集中于此。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矿井涌水、瓦斯爆炸、冒顶、煤层自燃、不稳定斜坡、地下水资源枯竭、地质遗迹与地貌景观的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