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曹瑞  李楠  宋相龙  等 《江苏地质》2022,46(2):182-189
基于二维平面开展的地质找矿工作已难以适应目前的要求,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立体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绝大多数三维建模技术都基于矿区的钻孔数据进行建模,然而矿区外围缺乏钻孔数据给三维建模带来了困难。总结了矿区外围缺少钻孔情况下的三维地质建模流程,基于地表地质测量数据,结合高精度地球物理数据三维反演等技术,直观地刻画出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构造、岩体、地层等空间展布的三维“地质图”,为区域大比例尺开展立体成矿预测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系列中高分辨率立体成像卫星传感器相继发射成功,如法国的SPOT卫星、日本的ASTER和ALOS卫星,它们除了具有获取多光谱遥感数据的能力外,还具有立体成像的功能。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卫星遥感立体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体及其地形地貌的三维图像生成及其可视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研究介绍了利用ER-M apper图像处理软件提供的三维图像生成及可视化技术,将ASTER卫星遥感数据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与多光谱图像信息有机融合,生成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图像,再现地质体的三维空间特征,从而从整体上直观、综合地对活动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本研究重点介绍了ASTER三维可视化立体遥感图像在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和第四纪火山地貌研究中的应用,并展示了在阿尔泰山富蕴断裂带、北天山独山子背斜带、东昆仑断裂带以及长白山天池火山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3.
阿舍勒铜锌矿床三维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研究阿舍勒铜锌矿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的基础上,对该矿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该矿区的地质模型在计算机上实现三维可视化的可能,根据该区的地质工程资料,探索性的利用目前世界上较优秀的VULCAN软件系统建立矿区的钻孔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建立矿体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而建立矿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进行矿体储量的估算,这将对深部地质的认识和矿山开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开挖导向钻进轨迹的三维模拟与调控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空间解析方法和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科学地模拟非开挖导向钻井时钻头在地下的立体坐标位置、倾角、面向角和运行路线,准确、快捷地调控非开挖导向钻井的钻孔设计轨迹。  相似文献   

5.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固体矿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计算机在固体矿产中应用的一个趋势──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介绍了PANDACAEX计算机辅助勘查系统及其某些应用实例。最后简述此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铁法矿区7个矿11个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工程实践为例,介绍了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采集、处理与解释技术)与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7.
城市三维地质动态演示多通道投影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取得的海量数据和大量科研成果,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多通道投影系统,实现了环屏幕高分辨率的大场景平面演示和虚拟三维立体投影之间的无缝切换,采用被动立体投影技术动态展示了上海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成果的社会转化与信息共享提供了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8.
数值模拟在反演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矿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以涌水量预测居多,但对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反演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马坑矿区开采条件下关键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清的事实,以矿区岩溶裂隙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并利用地下水位动态及涌水量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反演了矿区目前存在的若干重大水文地质问题,对矿区的边界条件、充水来源及途径、地表入渗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该方法也是对数值模拟技术应用的一种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基于Voxler平台对安徽马头铜钼矿矿区品位数据建立三维矿化模型,系统研究矿化体在不同边界品位下的空间展布形态,确定矿床的天然边界品位;通过多角度剖切、矿化-岩性耦合模型、三维矿化梯度分析等工作,基本确定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和就位空间,划分出2个主要矿体。通过Voxler软件对矿床矿化数据三维建模及成矿控矿因素的应用研究,实现了一条快捷仿真模拟矿化体立体空间分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立体的、多方位的展示和观察,以研究地震资料的宏观特征和构造细节,最终达到提高解释精度,提高地质解释的合理性的目的。通过介绍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原理,说明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方法,并列举了三维可视化解释软件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1.
十红滩铀矿床首采段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保侠  李占双 《铀矿地质》2003,19(4):193-202
本简述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的区域、矿区地质特征,重点对矿区、首采段层间氧化带空间展布规模、分带性、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做了研究;对首采段含矿砂体的空间分布、结构构造特征和铀矿体的展布规律、形态特征、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以及铀矿石物质组分、铀存在形式等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赋矿位置及矿床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相山铀矿田邹家山工区含铀凝灰岩的矿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山铀矿田邹家山工区 5 0m中段发现含铀凝灰岩 ,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这种凝灰岩铀矿石中铀含量达 7 1 3 % ;该矿石中绿泥石含量较高。笔者认为 ,在相山铀矿田中 ,花岗斑岩与凝灰岩接触部位应有富铀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3.
地球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使活动态的金属离子定向迁移到特制的接收装置、分析装置中的电解物,从而发现与隐伏矿床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达到找矿目的的新方法。通过在中国江西省乐安县湖溪某矿区、澳大利亚Four Mile East某矿区开展以地球电化学提取测量为主、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为辅寻找隐伏铀矿的工作,结合相应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该集成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地球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铀矿的理想异常模式。结果表明,地球电化学法不仅适用于厚层覆盖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对砂岩型铀矿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特点和勘查工作目标 ,本文总结了解决砂岩型铀矿的选区、综合评价及直接定位等不同阶段地质任务的一套快速勘查方法技术。扼要地介绍GIS、现代遥感和各种物化探勘查方法技术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潜能与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宏伟  党龙  张利 《新疆地质》2012,30(2):221-225
北天山褶皱带博格达复背斜南翼二叠系含磷砂岩、粉砂岩,华力西晚期安山玢岩中发育大量铀异常矿化点,冰草沟矿床在该区铀、磷成矿特征研究程度较高。通过对冰草沟矿床铀、磷矿化特征、赋存部位与矿体空间关系进行对比,结合铀、磷化学成因与成矿期联系,认为铀、磷矿为同体共生关系,在该区具综合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应用土壤磁性测量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可行性 ,并通过在内蒙古东胜地区的应用研究总结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土壤磁性参数异常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金属成矿与有机成藏的关联性是成藏成矿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东胜砂岩铀矿体与煤层或煤层气是何种关联尚不清楚。文中以多年勘探事实为基础,研究表明,东胜铀矿区铀矿体与煤层平面位置重叠或相近,剖面中铀矿体上下均有煤层,铀矿体与煤层垂距2~15m,两者厚度变化相互响应,铀矿体与煤层具有内在关联性。铀储层酸解烃类主要是CH4,与来自煤层的煤层气主成分一致,铀储层中从砂岩铀矿石,到铀矿化砂岩,再到无铀矿化砂岩,酸解烃类含量依次(CH4分别为569.43μL/kg、174.93μL/kg、156.12μL/kg)降低,铀矿化与煤层气内在关联明显。煤层、尤其是由它产生的煤层气是铀储层中铀矿物沉淀和成矿的重要还原剂,煤层及其厚度的变化可以作为本地区砂岩铀矿体勘探的有机质标志。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of deep structure of the Kirovograd ore district proceeds from a broad treatment of its geological boundaries and combination of metasomatic uranium, pegmatitic lithium, and hydrothermal gold deposits, as well as lodes of magmatic titanium ore within these boundaries. The spatial juxtaposition of the Novoukrainsk-Kirovograd granitoid massif and the Korsun-Novomirgorod rapakivi granite-anorthosite massif is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the Kirovograd ore district. The former massif along with stratified metamorphic rocks forms an intrusive-ultrametamorphic basement, whereas the latter massif is autonomous with respect to the basement. Taken together, both massifs make up the Novoukrainsk-Korsun-Novomirgorod composite pluton, which determine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Kirovograd ore district not only at the present-day erosion surface but also at deeper levels of the lithosphere. The uranium, lithium, and gold deposits are localized in the intrusive-ultrametamorphic basement and controlled by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intrinsic and superposed structures; the vertical extent of mineralization is also controlled by their combinations. Some combinations are unique. Primarily, these are triple junctions of superposed faults, which host the largest metasomatic uranium orebod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posits are spatially related to the local mediumscale trough in topography of the Moho discontinuity. This mantle trench is discordant relative to the Novoukrainsk-Korsun-Novomirgorod pluton. These and other data discussed in the paper allow us to consider the Kirovograd polymetallic ore district as a Paleoproterozoic center of crustal-mantle magmatic activity and ore formation. This center was formed 2.1-1.7 Ga ago in the course of juxtaposition of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differing in associations of intrusive rocks, style of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of rocks, origin and localization of ore deposits.  相似文献   

19.
乌库尔其矿区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细根 《新疆地质》2002,20(2):137-140
乌库尔其矿区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水成铀矿理论开展区域预测和普查找矿中发现的新区,特别是通过近3年的铀矿普查工作,在该区巳大致控制远景资源量近数千吨,铀矿主要分布在中下侏罗统第V旋回中,并在第Ⅱ、Ⅶ旋回中亦发现部分远景资源量,本文通过乌库尔其矿区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其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矿区进一步开展铀矿普查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傅祥林 《铀矿地质》1996,12(4):204-213
本文以铀矿区广泛发育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因矿物学方法探讨金鸡岭岩体外带铀矿床的成矿机理;论证了矿质来源于岩体的围岩,与花岗岩关系不密切;岩体侵位所引起的围岩热变质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变质热液,是导致成矿物质重新活化、迁移和富集成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