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组织的“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考察队” ,在考察队队长夏训诚研究员的率领下 ,2 0 0 3年 7月 16日初步完成了野外考察任务 ,夏训诚研究员认为考察结果证实了新楼兰工程的可行性。考察队在米兰河畔选取一个保存较好的红柳沙包 ,高 6m左右 ,拟通过对沙层及红柳枯枝落叶层的有关分析 ,以恢复近几百年来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塔里木河下游和罗布泊地区是塔里木盆地集盐中心 ,盐生植物资源丰富 ,种类约占中国盐生植物总数的 4 9%和世界高等盐生植物总数的 8% ,这些植物多为具抗盐、耐旱基因的天然种质资源 ,考察队…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地理》2007,30(6):851
2007年10月,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为组长的国家基金委西部计划专家组赴塔里木河流域对国家基金委西部计划的两个重点基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和“塔里木河下游浅层地下水变化的生态效应及生态健康评价”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  相似文献   

3.
简讯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主持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的资助。2006年元月7日,陈亚宁博士主持的“塔里木河下游浅层地下水变化的生态效应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的地表生态变化,探讨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实施人工输水过程中所引起的浅层地下水变化及其与生态响…  相似文献   

4.
近20 a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河下游是新疆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为改善该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国家自2000年起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了18次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生态输水工程。近20 a来,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随输水次数增加呈不断上升趋势,生态植被不断修复,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尤其是2017年实施第18次生态输水后,下输水量及其影响范围取得较大突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通过近20 a的断面来水监测资料,从水量、水质、地下水变化、植被恢复等方面,初步分析输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延展,使其对今后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调度和科学管理起到指导作用。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虽然生态输水量基本都补给了生态植被和河道两侧的地下水,但持续性输水才是保证下游脆弱的生态环境稳定好转的根本途径。(2)输水使下游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现生态植被正在恢复,地下水位逐步抬升,地下水质明显好转。(3)采用汛期输水和间歇机动式调度,可使输水效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地理》2007,30(4):594-594
2007年6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新疆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与区域发展”项目成果评审会在京举行。孙鸿烈院士担任组长,刘东生、孙枢、叶大年等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是罗布泊地区综合研究的新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为干旱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总体上达到罗布泊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输水风险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为了拯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根据博斯腾湖从1999年到2003年处于丰水期,湖泊处于高水位的有利时机,从2000年5月到2003年6月实施5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结束塔里木河下游300多km河道近30年的断流历史。现在的问题是“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能否持续?”,“保证可持续输水的风险有多大?”本文以解决此问题为实例,介绍一般水库调节计算和水库特征水位确定方法;主要探讨水库(湖泊)向下游输水可持续性风险分析问题,提出的方法称为“水库输水可持续性风险计算时历试算法”,简称为“试算法”(T&E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实例中,计算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可持续风险。  相似文献   

7.
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效果及风险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左其亭 《地理科学》2006,26(5):564-568
为了挽救濒临毁灭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中国政府2000~2003年实施5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结束塔里木河下游300 km河道近30年的断流历史。文章基于大量数据资料,简单介绍塔里木河断流过程;再分析近期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效果;最后从博斯腾湖来水水文特性分析、博斯腾湖调节计算和输水风险分析等方面,阐述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地理》2007,30(6):945
塔里木河流域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富与生态环境的极端脆弱交织在一起,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受自治区专家顾问团、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邀请,原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副院长孙鸿烈院士带队,包括原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童庆禧院士,原国土资源部桂林地质矿产所所长袁道先院士,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马福臣等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调研组一行13人,于2007年10月10日~10月17日对塔里木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与生态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考察调研,专家调研组对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后生态恢复状况、和田河、阿克苏河等水资源利用情况等进行了现场考察,返回乌鲁木齐后,于10月17日下午与自治区领导和自治区有关厅局在吐哈石.油大厦召开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调研咨询座谈会。对今后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与保护提出了咨询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勤绿洲的水系演变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沙漠地区水系和湖泊的演变,有很多历史事实可以证明。由于河流与湖泊的变迁而引起绿洲转移和城廓荒废,也是常见的现象。关于塔里木河下游罗布泊以及黑河下游居延海交替变迁的报道,曾轰动了全世界的地理学界。至于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的水系演  相似文献   

10.
沙漠地区水系和湖泊的演变,有很多历史事实可以证明。由于河流与湖泊的变迁而引起绿洲转移和城廓荒废,也是常见的现象。关于塔里木河下游罗布泊以及黑河下游居延海交替变迁的报道,曾轰动了全世界的地理学界。至于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的水系演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径向生长量对生态输水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径向生长量为研究对象,借鉴树木年轮水文学的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胡杨径向生长量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 ①距离河道300 m范围内,生态输水前后及输水期间各年份之间,胡杨的径向生长量在0.001的水平上差异极显著,胡杨对生态输水的响应非常积极; ②距离河道300 m范围外,胡杨的径向生长量在0.05的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胡杨对生态输水的响应不积极; ③线性的生态输水只是缓解了河道附近植被的衰退,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却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整个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恶化,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呈现出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上段)地区天然草地生态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流域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之一,其中塔河下游地区为严重脆弱地区。塔河下游地区广大的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绿洲-荒漠过渡带,该地带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依据有关生态脆弱带评价方法,结合塔河下游天然草地分布的实际状况,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垂直于塔河河道不同距离上的草地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在距离河道500 m以上的地带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中度生态脆弱,<350 m的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一般脆弱。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对指导当地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地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当地居民对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的响应。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态输水与自己、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希望继续输水的人数比例达到82%以上; 90%以上的被调查者赞同生态输水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至少76%的家庭收入在输水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当地居民对输水后生态环境变化感知的明显程度与输水的持续时间相吻合;90%以上的当地居民对生态输水的效益给予高度的肯定和期望, 97%左右的被调查者有强烈愿望实现长期输水。问卷调查的民意结果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居民的环境意识增强了,体现出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的明显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地理》2006,29(1):13-1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主持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的资助。  相似文献   

15.
近二百年来塔里木河下游水系变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里木河在尉犁县群克尔以下,向东南流注,是现代塔里木河的下游。在历史上,塔里木河是一条善淤善徙的沙漠河流。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成果、中外探察人员考察资料和地图、航卫片遥感成果的研究分析,以及野外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复原出塔里木河下游水系变迁的发展过程。它对于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形成、发展和不断演化的研究;对于罗布泊迁移向题的探讨;以及提出改造、利用、整治塔里木河下游整个区域的对策,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与生态恢复监测初报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24  
根据近三年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地下水位、水质、土壤、植被等项内容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对地下水位、水质的影响,揭示了输水与地表生态的响应过程,探讨了地下水位与天然植被生长、恢复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植被退化过程及相关因子,确定了维系塔河下游生态安全的最低生态需水量、最佳生态水位。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修正后的单位面积价值当量法、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与探索性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自生态输水以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自2000年生态输水以来,塔里木河下游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长了18.6 km~2、54.7 km~2和76.7 km~2,裸地面积减少了104.0 km~2;其中耕地和林地增长面积主要分布在大西海子水库—英苏段,草地增长面积主要分布在英苏—阿拉干段和阿拉干—台特玛湖段。(2)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0年的42.66×10~9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45.86×10~9元,增长了3.20×10~9元,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值土地利用类型向高值土地利用类型转化频繁。(3)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lobal Moran’s I由2000年的0.7552增长到2020年的0.7639,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且增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大西海子水库—英苏段,损失区主要分布在英苏—阿拉干段和阿拉干—台特玛湖段。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该地区生态环境修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提升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著名的楼兰遗址发现一百周年之际,一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走进罗布泊——楼兰历史文化考察队”,从新疆库尔勒市向东,沿孔雀河故道进入罗布泊,拜访楼兰遗址之后,又由北向南穿越罗布泊湖盆,到达湖盆南岸的米兰,再沿塔里木河道向西返回库尔勒,完成了对这一地区的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9.
树木年轮是全球变化研究中获取过去气候环境演变数据的重要载体,具有定年准确、连续性好、分辨率及重建精度高等优势。通过单调趋势检验塔里木河上中游径流量与胡杨年轮的趋势变化情况,将树木年轮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结合,分析塔里木河下游树木年轮对水分供给的响应情况,印证胡杨年轮对河道改道事件响应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1957—2010年,塔里木河上中游胡杨径向生长量在时间序列上逐渐下降,与径流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且下降趋势显著;(2)下游年轮标本显示1913-2000年胡杨径向生长量整体下降,1973-2001年更加明显而达到近100年最低水平,拉依河的形成、改道、重归故道等与历史文献记载相同;(3)生态输水工程的开展改善了下游生态环境,这从下游胡杨年轮上得到了验证,但近15年的生态输水远未使下游胡杨年轮生长量达到1920年以前的水平,说明目前的生态输水对荒漠河岸林的恢复能力也是有限的;(4)在胡杨年轮对水资源的响应分析中,小波分析方法与历史文献记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群落生态过程与水文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李卫红  郝兴明  覃新闻  陈亚宁  黄湘   《中国沙漠》2008,28(6):1113-1117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已成为当今地理学、生态学研究的焦点,是开展生态恢复研究的重要内容。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的生态恢复是以沿自然河道生态输水为主要形式的,因此,有必要加深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群落生态过程与水文机制的认识。在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被生态退化及其退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塔里木河下游典型植物生态水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植物适宜生态水位、胁迫地下水位和临界地下水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研究的焦点问题。指出了群落生态水位、植被群落与土壤水分、盐分异质性的关系,提出植物水分利用机制是群落生态过程与水文机制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