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湖 《矿床地质》1998,17(Z4):659-662
对中国南方9个沉积岩容矿的热水矿床研究结果认为,某些矿床存在两阶段构造拉张成矿过程。第一阶段构造拉张形成了拗陷(裂谷)盆地,为大量沉积物堆积、含矿热水生成及形成热水房创造了条件。第二阶段构造拉张使同生断裂再次活动,向下切入热水房,导致含矿热水上涌及成矿;在盆地内生成次级小拗陷,为成矿提供良好空间条件;促进热水减压沸腾和矿质沉淀。这两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赫章青冈林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产出特征、铅锌矿石化学成分、矿床成因类型等的分析、总结,认为矿床与构造关系密切,属于后成层控矿床,初步认为该矿床矿质主要来自下古生界地层,主要受玄武岩浆喷发和燕山构造运动两阶段矿化作用成矿。  相似文献   

3.
祥霖铺夕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中段,矿床产于NE向、NW向和EW向断裂的交汇处,矿化集中赋存于背斜的倾伏端附近.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燕山期构造运动所导致的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热源,区内的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来源;在夕卡岩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矿物组合,成矿过程可以分为2个成矿期、4个成矿阶段;预测在矿区的西部有望找到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4.
岩浆作用对区域内生成矿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生成矿过程中,岩浆作用不仅可以直接提供矿源,而且可以借助于其特有的热力场、化学力场和动力场,活化周围地质体中的矿质元素和多种成矿前构造,形成新的有利成矿构造,驱使活化的矿质元素迁移而为成矿间接提供矿源.这些影响对后地台阶段的内生成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葫芦沟剪切带韧性和脆-韧性剪切构造变形的构造岩和显微构造特征,在对韧性剪切动力变质和脆-韧性剪切动力蚀变等成矿作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后者叠加于前者的剪切带动力成矿模式,并将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归纳为4个主要成矿阶段:I、矿质储备阶段-原始矿源层形成;Ⅱ、矿质活化、运移阶段——区域变质和热动力分异导致金活化、迁移,形成初级衍生矿源层;Ⅲ、韧性剪切动力变质成矿阶段——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使金活化、迁移;并局部富集形成高级衍生矿源层;Ⅳ、脆-韧性剪切动力蚀变成矿阶段——脆-韧性断裂的动力蚀变成矿作用的叠加,金等元素富集并成矿,形成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葫芦沟剪切带韧性和脆-韧性剪切构造变形的构造岩和显微构造特征,在对韧性剪切动力变质和脆-韧性剪切动力蚀变等成矿作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后者叠加于前者的剪切带动力成矿模式,并将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归纳为4个主要成矿阶段;Ⅰ、矿质储备阶段-原始矿源层形成;Ⅱ、矿质活化、运移阶段——区域变质和热动力分异导致金活化、迁移,形成初级衍生矿源层;Ⅲ、韧性剪切动力变质成矿阶段——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使金活化、迁移;并局部富集形成高级衍生矿源层;Ⅳ、脆-韧性剪切动力蚀变成矿阶段——脆-韧性断裂的动力蚀变成矿作用的叠加,金等元素富集并成矿,形成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拾金坡金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环境(含矿地层、控矿构造、侵入岩、矿质来源、含矿热液运移方式及矿体赋存形态等)分析认为:拾金坡金矿床矿质主要来源于拾金坡复式岩体,受断层构造控制,后期构造活动及热液扰动促使了成矿作用的发生。本文总结归纳了主要成矿要素,揭示了典型矿床的成矿规律,并尝试性的建立了拾金坡式岩浆热液型金矿成矿模式,以期指导拾金坡—金场沟侵入岩区金成矿带的矿产勘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郝泉沟金矿控矿构造特征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照志 《甘肃地质》1999,(Z1):78-81
郝泉沟金矿二云斜长花岗岩岩体内节理、断裂构造发育,划分为成矿前及成矿期构造。控矿构造主要是NNE向断裂构造,具双重结构面特征,金矿体严格受其控制。它们是由花岗岩的原生破裂构造(成矿前构造)经多期次多阶段构造运动、热液运移演化而成。通过对成矿机制、蚀变岩体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探部探矿应以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为主  相似文献   

9.
郝泉沟金矿二云斜长花岗岩岩体内节理、断裂构造发育,划分为成矿前及成矿期构造。控矿构造主要是NNE向断裂构造,具双重结构面特征,金矿体严格受其控制。它们是由花岗岩的原生破裂构造(成矿前构造)经多期次多阶段构造运动、热液运移演化而成。通过对成矿机制、蚀变岩体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探部探矿应以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为主  相似文献   

10.
论构造成矿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在简述构造成矿学概念的演进之后.着重论述了构造成矿的对称性、等距性、递变性和侧向迁聚性等规律,对构造成矿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作者指出.构造动力成矿作用,是构造应力场、构造地球牾场和构造地球化学场的综合作用;构造成矿过程,是构造运动和成矿物质运动的全过程:是一种不断存在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开放体系中的不可逆过程.构造动力作用能促使成矿元素活化.驱动含矿溶液运移.改变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导致成矿物质聚集.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是构造成矿学的关键问題.随着构造成矿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了构造成矿学的基础理沦系统.  相似文献   

11.
矿山厂层控铅锌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系摆佐组的碳酸盐岩地层内,并与一定的构造运动有着密切的成生联系。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其主岩与矿体都经历过多次构造运动,致使成矿与构造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而欲恢复成矿期构造,现行常用的方法是难以解决的。在矿山厂我们以控矿地层底板高程作为地质变量。采用地质推断取值法确定控制点,并应用多项式趋势面分析模拟构造运动的演化过程,从中鉴定出控矿构造模型,为恢复成矿期构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金山金矿的含矿地层、控矿构造、侵入岩、矿质来源、含矿热液运移方式、矿体就位产状等成矿作用分析认为:南金山金成矿受含矿建造、岩浆活动和构造控制,据其归纳总结了主要成矿要素,揭示了典型矿床成矿的基本规律,尝试性的建立了南金山式火山岩型金矿成矿模式,以期指导矿产勘查和预测评价及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概念———受地壳构造作用影响或控制的,能反映其形成构造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那部分构造岩石单元或构造岩相建造要素。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该区用基础地质图件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把能体现出成岩和成矿、各阶段蚀变和各阶段成矿作用的构造岩石单元区分开来,从而恢复各阶段的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而研究了构造应力场转化成矿的问题,建立了该区构造蚀变岩带的构造成矿演化模式;为探讨矿化、矿脉分布规律提供科学评价依据,为分析构造作用下流体成矿的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提供基  相似文献   

14.
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深入研究郝泉沟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以指导其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增加地质储量,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云斜长花岗岩岩体内节理、断裂发育,可划分为成矿前及成矿构造。控矿构造主要为NNE向断裂,具有明显的双重结构面特征,金矿体严格受其控制。它们是由花岗岩的成矿前构造经多期次、多阶段构造运动和热液交代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5.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构造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永森  陈炳蔚 《矿床地质》1991,10(4):289-299
据野外调查资料,将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划为三个大的构造单元,即扬子板块西缘、印度板块北东缘和处于上两者之间的交接带或转换构造带。本文以大地构造格架为背景,结合成矿建造与构造变动的内在联系,在本区划出11个主要金属成矿带。追溯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划出6大成矿阶段,即前特提斯阶段、古特提斯阶段、古特提斯碰撞阶段、碰撞后继阶段、中特提斯阶段及陆内强挤压阶段。其中以第四、第六两个成矿阶段最重要。本文还着重描述了构造运动形式及构造变形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解剖了川西呷村含金富银多金属矿、藏东玉龙斑岩铜矿、滇西金顶铅锌矿、哀牢山带金矿等大型典型矿产形成的构造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56-561
青海格尔木市沙松乌拉山地区元古代万宝沟群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接触蚀变、基性岩断裂破碎带中发现有金矿体、铜矿体各一条,金矿化线索一处,显示出与造山型-绿岩带型金矿高度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特征。该区金成矿作用受制于东昆仑造山带阶段性、长期性及继承性的复杂构造运动,而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则提供了主要的矿质来源及成矿热动力条件。据此,可将沙松乌拉山金矿归属为绿岩带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及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厂坝-李家沟SEDEX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是典型的海底热水沉积(SEDEX型)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内古地热异常与热事件等的综合分析,表明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的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元古界碧口群和志留系白龙江群;多期(包括加里东+海西+印支)构造运动和幅度较大的裂陷发育史,为大量矿质的喷流和聚集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条件;花岗岩类及其他岩类的岩浆活动,不仅导致了地热异常的产生,为含矿热液对流体系形成与运行提供了巨大热源,同时还为区内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矿源和水源。  相似文献   

18.
栗子沟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为混合源,NE向及NW向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矿质运移通道,破碎蚀变带则为矿质的沉淀,富集提供了储矿空间.栗子沟金矿的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  相似文献   

19.
新疆开合构造与成矿特征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陈哲夫 《地质通报》2004,23(3):214-221
根据新疆的构造与成矿特征,提出新疆开合构造与成矿论观点。即在大地构造上是“开合构造运动论”,在区域成矿上是“开合构造成矿论”。开合构造与成矿是紧密联系、彼此结合、相互渗透、解释互补的统一整体。在总结新疆矿产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新疆矿产,特别是金(锑)、铜、镍、铅、锌今后寻找大型矿床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进行了科学预测,为地质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滇东北地区铅锌矿产资源丰富,就其原因可归于区内具有特征性地质环境:含矿地层是一套局限性滨-浅海环境沉积作用形成的以碳酸盐为主与砂、泥岩层呈不等厚交替出现的沉积建造,区内有较好的含矿层(碳酸盐层)与遮挡层相结合的地层成矿条件;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因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形成近于等间距排列的逆冲推覆体构造及与之相伴生的次级断裂和褶皱构造;同时,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也引起岩浆多次沿深大断裂发生侵入或喷发作用;在成矿作用上,复杂、多层次的地质构造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导矿、容矿构造,岩浆作用一方面为成矿提供物源,另一方面为成矿作用提供热动力,为矿液加热,促使成矿热液得以循环运动,从而在有利部位发生交代作用而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