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煤层气压裂施工压力与裂缝形态简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煤层气试验井的施工资料,分析了煤层压裂施工压力的特点以及井深、Ro与破压梯度的关系,并根据裂缝监测(测井温法、大地电位法和微地震法)测量的裂缝方位和缝高,对煤层压裂形成的裂缝特点进行了分类和总结,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引青济秦工程中的西吴庄隧硐,其柱号4+417.5—4+943.58计526.08m的隧洞出口段工程由湖南省地矿局414地质队、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联合承担施工任务。1990年8月至1991年3月,历时190天,主体工程全部完成隧硐锚喷衬砌和底板施工,提前完成了任务。现将掘进作业部分施工技术工艺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因地下工程施工引发地面沉降变形,造成房屋裂缝的加固与修复,提出了对房屋裂缝的加固修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及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超声波单面平测法检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深度,由裂缝深度检测结果评价混凝土缝的影响范围,分析了产生混凝土裂缝成因的机制,为改进施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道108线广元段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复杂、重载作用及施工质量未能保证,桥梁裂缝病害较为普遍。文章简要介绍了沿线工程地质条件,按裂缝病害的成因将其分为3种类型:即桥台填土上部不密实引起的裂缝病害、桥台填土整体不密实引起的裂缝病害及地基土不均匀引起的裂缝病害。分别提出3种加固对策:即压浆、预应力对穿锚索锚梁及高压旋喷技术对上述病害进行治理。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这3种措施的有效性,为公路桥梁类似裂缝灾害提供了实践经验。这3种治理措施的优点为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是桥梁病害的治理往往为隐蔽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检测困难。对于压浆和高压旋喷加固工程,必须进行取芯检测,而预应力对穿锚索锚梁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水平孔的倾斜度,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水力压裂裂缝在煤层与顶板界面处的穿层扩展规律,在分析煤岩界面性质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法研究煤岩界面处裂缝从顶板起裂后的延伸情况,探讨了相关地质参数和施工参数对裂缝跨界面穿层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质因素中的地应力、煤岩界面强度为煤岩界面处裂缝能否穿层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垂向应力差异系数越大、界面抗剪切强度越大,越有利于裂缝穿层扩展沟通煤层;煤层与顶板间的弹性模量差异、抗拉强度差异是裂缝从顶板穿层进入煤层的有利因素;现场压裂施工应根据地层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参数(排量、注入点与界面的距离)以促进裂缝穿层扩展。研究成果能够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地面煤层气高效抽采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瑞飞  孙卫 《地质论评》2009,55(3):444-448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藏的精细描述,指出微裂缝对提高储层渗流能力、提高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藏微裂缝线密度为7.86条/cm,微裂缝开度为3.70μm,微裂缝间距为1.2723mm,微裂缝孔隙度为0.29%,微裂缝渗透率为332×10-3μm2。微裂缝孔隙度是基质孔隙度的2.74%,微裂缝渗透率是基质渗透率的12.15倍。微裂缝分布的差异性和不均一性是造成研究区超低渗透致密储层中有相对高渗透层的主要原因。微裂缝发育及展布状况是沉积微相带及基底断裂基础上成岩过程中多期古构造应力场与现今构造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油气勘探中以寻找有利的沉积相—成岩相—微裂缝带为勘探目标,会加大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区煤层气井压裂裂缝监测及其扩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井温测试法、放射性同位素法、大地电位测试法和微地震测试法监测煤层水力压裂裂缝的基本原理。使用上述4种方法对华北地区施工的煤层气井压裂裂缝进行测量,得到了大量压裂井的裂缝方位和高度的监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压裂后的煤层裂缝一般都穿越其上下隔层,最大裂缝高度是压裂层厚度的6倍,裂缝长度大部分为50~90 m,裂缝形状基本以垂直裂缝为主,裂缝方向存在着随机性,扩展方向受地应力、局部地层构造和煤层割理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杜代军 《地下水》2010,32(3):178-179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泵送混凝土在各种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但提高了工效,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也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但同时,在泵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对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的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水化热引起的裂缝等不同类型裂缝的通病及其防治措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地铁建设对济南白泉泉群的影响,在综合分析白泉泉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假定研究区岩溶强径流带位置及水力性质,利用FE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以规划地铁M1号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济南东站、梁王站、梁王东站分别施工及3个站同时施工4种情景下,采用施工降水或施工降水+人工回灌两种施工方式对白泉泉群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采用施工降水的施工方式使得白泉泉群流量衰减,其中3个站同时施工对泉流量的影响最大,泉流量最大衰减达5.48%;各站分别施工时,济南东站对泉流量影响最大,泉流量较未施工时减少了0.043×104 m3/d。采用施工降水+人工回灌的施工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泉流量的衰减,各车站施工时的泉流量衰减由仅施工降水时的2.26%~5.48%降低至0.08%~1.21%。岩溶强径流带有利于地下水形成优势径流,促进白泉泉群补给,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地铁施工引起的泉流量衰减。  相似文献   

11.
甘肃大水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来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于西秦岭南缘的大水金矿是一个新型金矿床。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水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较系统研究认为,大水金矿床的方解石中的包裹体以气液包裹体为主。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的CH4、CO、H2的含量反映属氧化环境;液相成分中阴离子以SO42-为主,Cl-次之;阳离子以K+为主,Na+次之。Au在成矿流体中以AuSO42-络合物的形式迁移。矿床成矿温度为120℃~220℃,属中低温范畴。w(NaCleq)盐度为2.7%~9.1%,密度为0.875~0.970g/cm3。流体水的δD值为-101‰~-61‰,δ18O(SMOW)为-0.3‰~19.42‰,δ18OH2O为-4.32‰~8.33‰,显示早期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δ13C值趋向热液成因。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为一层控—浅成-超浅成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交代型金矿床,为多次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矿物包裹体液相成分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德会 《地球科学》1992,17(6):677-688
近百个矿床的400多个矿物包裹体的F~-/Cl~-比值和K~+/Na~+比值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矿物包裹体的F~-/Cl~-和K~+/Na~+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确定热液来源的辅助标志;与不同成因的花岗岩类有关的热液矿床具有不同的F~-/Cl~-和K~+/Na~+比值;如同伟晶岩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残余熔浆特征一样,石英脉型W、Sn矿床的成矿流体也可能具有熔浆—热液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隧道K64 +664~ K64+ 674段涌水塌方特征的基础上,从地质结构和地层岩性分析其成因.相应地,建立综合工作程序,采用”超前双排长管棚+小导管+注浆+三台阶法施工+瓦斯监测”的综合方案.对灾害进行处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云南姚安碱性杂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姚安碱性杂岩体的K-Ar年代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等进行了综合研究表明(1)该碱性杂岩体的岩性从超基性、基性、中性到酸性;(2)各类型岩石化学成分均富碱(Na2O+K2O=6.6%~11.6%)、高钾(K2O/Na2O>1)和富钙(CaO=0.3%~12.5%);(3)微量元素富集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贫Zr、Nb、Ta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富集LREE和正负铕异常不明显;(4)Sr、Nd、Pb同位素特征一致显示姚安碱性杂岩体的源区为EMⅡ型富集地幔,EMⅡ型地幔端元代表了与壳幔再循环相联系的交代成因富集地幔源;(5)岩体形成于陆内非造山的张性构造环境;(6)岩体的形成与古特提斯造山带的演化、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及进而产生的强烈陆内变形及大尺度新生代走滑断裂这些大的构造事件无论在时间、空间和机制上都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5.
填石路堤已经成为山区高等级公路较普遍的路堤形式,但对填石路堤的地震稳定性研究较少.坟川地震以后,我国已处土地震活跃期,因此对西部高烈度山区修建的浸水高填石路堤进行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雅沪高速公路K112+908.16~K113+675段的浸水高填石路堤为研究对象,对在折线地基上填筑的高填石路...  相似文献   

16.
昆明盆地为一碳酸盐岩基底背景上形成的断陷盆地.研究区内孔隙水中Ca2+、HCO3-在阳、阴离子中占有绝对优势,水化学类型以HCO3-Ca、HCO3-Ca·Mg、HCO3·Cl-Ca等为主.受不同区域人为活动影响,地下水各离子组分空间分异较大,水化学类型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呈现出复杂化.在平面上,从盆地边缘向盆地中部的冲湖积平原方向,地下水矿化度具有东西过渡分带的特点,以矣六乡-小板桥-巫家坝-联盟镇为界,东部矿化度较低,西部则相对偏高.20年来,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孔隙水水质的演变朝着正负两方面发展,盆地西山、草海一带生态环境有所好转,地下水矿化度在逐年降低,而地下水恶化的区间向着城市的外围边缘转移.冲湖积平原区,地下水矿化度变化不大.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变异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地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地下水环境演变的影响.因子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地下水中Mg2+、HCO3-、Ca2+、Na+、Cl-、SO42-等离子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显示自然演化的结果,而NO3-、K+、PO43-等离子的来源主要受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中Mg2+、Na+、Cl-、SO42-和K+同时受到自然作用和外界污染的影响,以COD为代表的工业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下水中Cl-、SO42-和K+的浓度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17.
莱河矿的超结构和低温穆斯堡尔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步明 《地质科学》1995,30(4):374-383
本文进行了莱河矿3C超结构和4.2K穆斯堡尔谱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莱河矿的非等效位置M2A+M2C,M2B,M1B,M1A和VB能够分别与Kan等(1985)测定的莱河矿穆斯堡尔谱的吸收双峰A,B,C,D和E对应,不仅解决了超结构位置和吸收双峰之间的对应,而且圆满解释了吸收双峰A:B和C:D的强度比为2:1的关系。另外,还利用莱河矿超结构的资料讨论了莱河矿的反铁磁性内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疆巴里坤盐湖是一个常年性固、液并存的硫酸盐型盐湖。盐湖卤水中含Na+、K+、Ca2+、Cl-、SO2-4、HCO-3、CO2-3等主要成分,沉积物中有芒硝、无水芒硝、石膏、水钙芒硝、半水石膏、石盐等盐类矿物及碳酸盐和泥质矿物。盐湖中有大量卤虫及卤虫卵自湖中心向湖岸呈环带状分布,在成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盐湖形成于第三纪,第四纪以来,曾经历2次成岩期,约自17kaB.P.湖水多次蒸发浓缩,成岩作用加强,形成芒硝等矿产  相似文献   

19.
额尔古纳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省.区内金、银、铅、锌、铜等矿产具明显分带性,可划分为耳布尔、上护林及恩和3个成矿小区,分别以银铅锌、铜多金属、金为主.该区在J3-K1时期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这些矿产在成因上均与J3-K1时期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密切相关,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矿体主要受次级张性裂隙控制,以NW向为主.成矿时代主要为J3-K1.  相似文献   

20.
相山铀矿田钾玄质岩石与铀成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相山铀矿田的英安斑岩属于板内型钾玄质岩类,为钾玄质英安斑岩。其主要地球化学特征是:SiO2含量变化小(66.73%~69.88%),高碱(K2O+Na2O=6.06%~8.41%),高K2O/Na2O比值(1.53~3.49),高Al2O3(13.24%~15.96%),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P、Sr、Ti显著负异常,无明显的Nb和Ta负异常,Th/Yb>5,U和Th异常偏高。相山钾玄质英安斑岩的形成是源于地幔玄武岩浆的底侵作用,其中较基性的包体应为地幔岩浆残留产物。相山铀矿化在时空上与钾玄质英安斑岩关系密切,其形成应该与钾玄质岩有关,幔源流体在铀成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