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聚源钨矿是华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大型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之一。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利用α径迹蚀刻、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电子探针等实验手段,对该矿床含钨和含铀矿物开展了精细矿物学的研究工作,探讨了成矿过程中钨和铀的富集规律。研究显示,该矿床钨铀矿物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钨铀主要进入富含Nb、Ti的氧化物矿物,形成铌铁矿、钇易解石等富钨矿物,另有极少量的钨进入黑钨矿和早阶段白钨矿;第二阶段,铌铁矿与钇易解石被后期流体交代,形成含钨富铀的骑田岭矿、铌锰矿以及钛-钇易解石;第三阶段,钨进入中阶段白钨矿,这一阶段也是钨最主要的矿化阶段;第四阶段,钨进入晚阶段白钨矿。最后两阶段白钨矿中铀含量不高。骑田岭矿(WO_3 26.74%~29.68%),是聚源钨矿中除白钨矿和黑钨矿之外钨含量最高的含钨矿物。该矿易解石族矿物WO_3最高可达9.80%,极度富钨,是目前有文可查的钨含量最高的易解石。聚源钨矿中的含钨矿物大多数为白钨矿,但绝大多数的白钨矿却在骑田岭矿、易解石族矿物、铌铁矿族矿物、黑钨矿之后形成,说明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绝大多数W首先进入富含Nb、Ti的含铀矿物和少量黑钨矿,之后才是白钨矿的大量结晶。  相似文献   

2.
海南儋州文溪坡矿段钨矿是新近发现的一处钨矿床。笔者在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人工重砂、化学物相、光学显微鉴定和电子探针等多种分析方法手段系统查明了文溪坡矿段钨元素主要以白钨矿形式赋存,其次为黑钨矿,有微量钨华。白钨矿呈角砾状巨晶、细脉状和自形粒状产出,角砾状白钨矿粒径大于0.5 cm,自形粒状白钨矿粒径介于0.1~0.5 mm之间,白钨矿与硅化、电气石化、钾钠硅酸盐化蚀变脉密切共生,白钨矿嵌布特征便于解离,利于选矿回收。部分角砾状白钨矿巨晶内包裹有斜长石、磷灰石、石英、铯榴石、钠长石、电气石、富铯金云母、钛铁矿、铈褐帘石等固体矿物包裹体,推测这些矿物将在白钨精矿中富集,具有潜在综合回收利用价值,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铯和稀土等综合回收利用工艺。白钨矿中固体矿物包裹体呈先成矿物(铯榴石、钠长石)被白钨矿捕获,或沿早期白钨矿裂隙交代、重结晶产出,指示白钨矿形成于富碱酸性花岗岩成矿体系中。  相似文献   

3.
一个铀钨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至今,在国内外已发现的单铀或单钨的脉状矿床或层控矿床为数不少,但铀钨均具工业意义的铀钨(沥青铀矿-白钨矿)组合的矿床却极其少见。本文介绍了一个这样的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特征:该矿床的形成受花岗岩、地层、岩相、构造、地下水及区域地球化学环境的联合控制;从矿石建造和有用元素组合角度看,这是一个矿床新类型,从成因上看,是花岗岩型热液矿床与层控矿床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4.
安徽桂林郑钼钨矿床位于江南钨矿带北部,是目前区内唯一钼储量达到大型的钼钨矿床。本文在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已有成果总结基础上,详细观察了各代表性矿化蚀变样品的岩相学特征,提出该矿床具镁质矽卡岩矿床特征,是桂林郑花岗斑岩熔体与奥陶系白云质灰岩地层交代的产物。矿石类型可分为靠近岩体(100m)浸染状矿石和远离岩体( 100m)的条带状矿石,分别赋存在接触交代矽卡岩和层控矽卡岩中。桂林郑矿床的矿石矿物为富钼白钨矿(钼钙矿-白钨矿系列),可分为三个世代,分别形成于无水矽卡岩阶段(Sch-Ⅰ)和含水矽卡岩-氧化物阶段(Sch-Ⅱ和Sch-Ⅲ),辉钼矿仅在浸染状矿石富钼白钨矿(Sch-Ⅲ)边部少量发育。不同矿石类型、不同世代富钼白钨矿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富钼白钨矿的钼含量(MoO_3%)在5.75%~71.02%之间,均值为46.00%(n=224),总体具有超常富钼的特点;从无水矽卡岩阶段到含水矽卡岩-氧化物阶段(早→晚)、从浅部的条带状矿石到深部的浸染状矿石(浅→深),富钼白钨矿MoO_3含量有降低趋势。桂林郑钼钨矿床是首个以富钼白钨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的钼-多金属矿床,这一特殊钼钨矿床的发现深化了矽卡岩钼钨矿床的成因认识,同时对江南钨矿带内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勘探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家塝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钨矿带北部.钨矿化发育在花岗闪长斑岩与黄柏岭组接触的矽卡岩及其两侧.从岩体向外将矿石划分为:花岗闪长斑岩中细脉浸染状白钨矿矿石(类型Ⅰ)、矽卡岩中浸染状白钨矿矿石(类型Ⅱ)、角岩中脉状白钨矿矿石(类型Ⅲ)3类.高家塝矿床不同类型矿石的白钨矿和磁黄铁矿电子探针(EPMA)分析结果显示,白钨矿w(Mo)从类型Ⅱ(w(Mo)=1.34%~1.40%)→类型Ⅲ(w(Mo)=0.01%~0.17%)→类型Ⅰ(w(Mo)<0.01%)降低.从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磁黄铁矿中Cu、Fe元素含量降低;Zn、Co、Ni含量增高.高家塝钨矿床形成白钨矿的成矿流体从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Ⅰ,氧逸度降低;形成磁黄铁矿的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类型Ⅱ的成矿流体降温速率缓慢,类型Ⅰ和Ⅲ的成矿流体发生快速冷凝作用.区域对比研究显示,高家塝矿床为贫钼白钨矿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6.
李立平  王焰新 《现代地质》1993,7(2):221-228
在对阮家湾铜-钼-钨矿床白钨矿矿化进行野外及室内矿床地质工作的基础上,作者从古水文地质学和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钨矿化机制。该矿床钨矿化具层控性,在沉积-成岩过程中,含矿地层中奥陶统碳酸盐岩中即有钨的初步富集,这主要和与含矿地层相邻的泥质岩所经历的水交替过程及地球化学作用有关,燕山晚期阮家湾岩体侵入后,钨得以再次富集,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7.
钨矿床的时空分布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钨矿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钨矿床的时空分布、矿床类型、成因以及白钨矿在同位素测年方面的应用,阐述了钨矿床的成因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豆浩然  张文兰  王汝成  陈文迪 《地质学报》2018,92(11):2269-2300
牛塘界钨矿床是桂北地区苗儿山—越城岭岩体南部的一个大型钨矿床,与矿化密切相关的花岗岩为已绿泥石化的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对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该岩体为高分异、高演化铝过饱和富钨花岗岩;对岩体中锆石进行了U- Pb定年分析,获得成岩年龄为410±4.9Ma;对与白钨矿共生的磷灰石进行了原位U- Pb定年,测得成矿年龄为418±37Ma,两组年龄数据表明,牛塘界钨矿床的成矿花岗岩及成矿作用都属加里东期。 本文还对牛塘界钨矿床的矿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根据蚀变类型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矿石:矽卡岩化矿石、绿泥石化矿石及石英脉(块)型矿石;其次,根据三种矿石的特征划分出三个不同的成矿阶段,即三种矿石的形成与不同的成矿阶段相对应:矽卡岩化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晚期硅化-碳酸盐化阶段;第三,对各成矿阶段形成的白钨矿进行了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根据白钨矿中Mo含量的变化及白钨矿REE配分曲线中Eu的异常,阐释了成矿环境氧逸度的变化;根据白钨矿中微量元素Na和Nb含量的变化,结合白钨矿REE配分曲线特征,揭示了REE置换进入白钨矿的机理及成矿流体性质的演化趋势;第四,根据白钨矿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得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混入部分经地层循环的大气水;第五,对成矿母岩中成矿元素W的分析结果表明,牛塘界钨矿成矿物质来源于成矿母岩。因此牛塘界钨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矿区内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属加里东期晚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郴县新田岭钨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殷顺生  王昌烈 《湖南地质》1994,13(4):205-211
郴县新田岭白钨矿床,是一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储量巨大的Ⅰ_5、Ⅰ_(30)和Ⅱ_(23)号主矿体,皆赋存在燕山早期花岗岩与石磴子组灰岩接触带的凹陷部位,三个主矿体的钨金属量,占矿区总储量的90%以上。矿床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围岩蚀变均较复杂,其中晚期复杂矽卡岩与钨矿化关系密切。本矿床的形成,受成矿岩体、有利的围岩和接触带及层间破碎带控制,矿床的成生,经历了两个成矿期5个成矿阶段。矿床成因属气化─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绩溪县逍遥钨矿床物质组成及其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遇祯  袁晓玲  王枫  李磊 《安徽地质》2016,(3):228-231
采用光片和薄片观察、物相分析、电子探针和重砂分析等分析手段,经过综合研究认为:安徽省绩溪县逍遥钨矿床矿石主要有益元素为钨,次为钼,其余皆不达综合利用含量;矿石中钨的赋存方式主要为白钨矿;钼的赋存方式主要为辉钼矿,其次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白钨矿中;矿石类型可划分为矽卡岩型和角岩型。  相似文献   

11.
王辉  任云生  牛军平  鞠楠 《世界地质》2010,29(4):601-606
四平三家子钨矿床是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矿区内脉岩发育,闪长玢岩脉空间上控制着钨矿体的产出,与钨矿化空间关系密切,是该区重要的找矿标志。该闪长玢岩为成矿前脉岩。结合闪长玢岩、成矿花岗岩体以及钨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认为三家子钨矿区内的闪长玢岩脉与成矿花岗岩体、钨矿石主要微量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稀土元素组成具有可比性,成因上应属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
粤北瑶岭钨矿矿化类型多样性与叠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北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的西南部,区内已发现众多规模大小不同的矿床(点),组成了著名的钨矿化集中区.瑶岭是其中一个中型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由于长期开采,瑶岭钨矿山原保有的黑钨矿资源储量濒临枯竭.2004年,在矿区南部碳酸盐岩与花岗岩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发现了夕卡岩型白钨矿化,不久又在矿区中深部的花岗岩体中发现了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构造蚀变型白钨矿工业矿化,揭示了钨矿化类型的多样性和叠加性.通过对区内不同类型钨矿化分布规律总结,将为钨矿化集中区新一轮的钨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新启示.  相似文献   

13.
湖南安化大溶溪白钨矿床成矿特征及富集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床产于印支期大神山花岗岩株外接触带之震旦系下统南沱砂岩组中。矿体产状一般与围岩一致,呈层状、似层状,并呈现同步褶皱。成矿作用是在含钨建造钨初始富集的基础上,在花岗岩侵入产生的巨大热力驱动下发生的。特定层位和岩体是其成矿的必要条件,属似矽卡岩型白钨矿床。  相似文献   

14.
中条山地区八一铜矿床中白钨矿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条山地区是我国重要铜矿基地之一,虽然区域资料中有钨的化探异常,但以往没有发现有价值的钨矿。文章在八一铜矿研究过程中,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野外快速分析仪检测、荧光灯检查、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查定出含铜矿脉中赋存白钨矿矿物,其共伴生矿物主要是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为主。通过对白钨矿矿物、金属硫化物、主要脉石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合碳同位素组成,初步判断八一铜矿为岩浆热液成因。八一铜矿脉中白钨矿的发现,不但对深入研究我国钨矿的区域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丰富中条山地区的矿床学研究内容,拓展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云南北衙矿床是中国21世纪初新发现的超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之一,除已经勘查评价的Au、Fe、Cu、Pb、Zn等元素外,还伴生有一定量的W元素等有益组分。文章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及外围马头湾和南大坪矿区中的钨矿化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初步查明了万硐山矿段和其外围矿床中的钨矿化特征。研究发现,这些矿区(段)的含钨矿物主要为白钨矿,在万硐山矿段和马头湾矿区还有少量的黑钨矿产出;钨矿化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地层接触部位的矽卡岩或其退化蚀变岩中,白钨矿多充填在石榴子石等矿物的晶体间隙,个别被石榴子石包裹(南大坪矿区);万硐山矿段和马头湾矿区中的白钨矿具有较高的w(Mo)。这些特征表明,北衙地区的钨矿化作用与典型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基本一致。万硐山矿段中白钨矿交代黑钨矿的过程与磁铁矿的结晶过程密切相关,暗示钨矿化与铁、金矿化作用是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北衙地区的区域土壤W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良好的浓度分级,且部分异常中心与已知的矿床/点明显对应,说明北衙地区具有良好的钨矿找矿潜力,白钨矿和黑钨矿均可以作为找矿标志性矿物,而Mo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则可以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矽卡岩型白钨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钨矿类型,其储量约占钨矿总储量的一半。据统计,我国矽卡岩型白钨矿已占全国钨矿总储量的60%以上,因此,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前人对矽卡岩型白钨矿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众多的成果。本文在查阅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的时空分布、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成矿物质来源,国内外矿床对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明了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香炉山钨矿是江南古陆斑岩-矽卡岩钨多金属成矿带内具有代表性的早白垩世矽卡岩型钨矿床。矿床的WO3储量约为22万t,平均品位约为0.641%。矿床的矿体以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和寒武系杨柳岗组泥灰岩的接触带。本文在详细厘定成矿阶段矿物组合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产出的不同世代的白钨矿开展了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的系统测试。香炉山钨矿床可以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白钨矿阶段和方解石-萤石阶段。根据各阶段矿物组合及与白钨矿共生关系,本次研究划分出四个阶段六个世代的白钨矿,分别为阶段Ⅰ白钨矿(产于云英岩中)、阶段Ⅱa和阶段Ⅱb白钨矿(产于退化蚀变岩)、阶段Ⅲa和阶段Ⅲb白钨矿(产于硫化物条带,Ⅲa为白钨矿核部,Ⅲb为白钨矿边部)和阶段Ⅳ白钨矿(产于石英-硫化物-白钨矿脉)。白钨矿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有下凹型(阶段Ⅰ、阶段Ⅱa、阶段Ⅲb)、右倾型(阶段Ⅳ)和下凹右倾型(阶段Ⅲa)。各阶段白钨矿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香炉山钨矿床白钨矿的∑REE含量高于世界上绝大部分脉状金和钨矿床,也高于我国华南地区钨多金属矿床。白钨矿中REE3+与Ca2+主要的替代机制为3Ca2+=2REE3++Ca(为一个Ca空位)。白钨矿的REE和Eu异常由流体决定,可以用来示踪流体的演化过程,Eu的活动主要以Eu2+为主。香炉山钨矿床为还原性矿床,不同阶段白钨矿中Mo等元素含量的变化指示流体演化各阶段的还原性强弱有波动。不同阶段白钨矿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有较大变化。香炉山白钨矿稀土元素的超常富集原因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