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阜新矿震台网子台地动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数字矿震监测台网4个子台台址背景噪声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各子台台址背景噪声功率谱密度曲线、噪声地动速度均方根值(RMS值)、有效测量动态范围。结果表明,各个子台的台址环境和观测仪器的性能良好,背景噪声水平符合中国地震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2019年黑龙江省完成"一带一路"地震科学台阵项目中台址勘选工作,基于科学台阵中136个台址的地面运动噪声数据,通过计算不同频段范围内背景噪声记录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研究不同环境噪声下科学台阵记录数据的地噪声特征及其台基响应。结果表明:黑龙江西北和东南部地区地面运动噪声水平低,观测环境较好;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噪声水平较高,大庆地区尤为严重。勘选结果真实反映了黑龙江区域内的背景噪声分布,使我们对本区域地噪声水平和干扰因素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十五勘选子台台址地动噪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山西数字遥测台网“十五”勘选的19个子台台址背景噪声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各台址背景噪声地动速度均方根值(RMS值)、有效测量动态范围、噪声信号功率谱。结果表明,各台址背景噪声水平符合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和田台阵子台相关性分析与布局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新疆和田地震台阵勘址数据处理过程中,候选台址子台噪声和信号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并在相关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和田台阵子台的最终布局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丽江地震台新台址勘选过程。使用GL-PS2型一体化地震计进行测点勘选工作,计算分析了2021年12月28日13时至30日12时连续48 h内的地脉动速度均方根值(RMS)和噪声功率谱密度,并对该时段内记录到的天然地震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记录到的4次天然地震事件震相清晰易识,拟选台址背景噪声达到Ⅰ类台基噪声水平。综合分析认为,该拟选台址观测环境较好,符合地震台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十五”测震台网正式运行的32个子台的环境地噪声分析计算,得到各子台的背景噪声地脉动速度均方根(RMS值)、观测动态范围、噪声信号功率谱。结果表明,各子台环境地噪声水平基本符合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根据2008-2011年的变化动态,各子台环境地噪声水平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郝春月  郑重  周公威 《地震学报》2003,25(6):608-614
利用兰州台阵勘址观测中方的资料,对勘址测点的信号与噪声的相关值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得出检测PG与P震相的最佳内外环半径分别为380 m和1 500 m.根据台阵内外环半径的计算结果,以及内外环子台不要按放射状排列的要求,从勘址测点中选出了满足背景噪声水平要求的9个子台作为初选台阵,并对初选台阵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此初选台阵的定位能力与检测能力均达到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各子台台址地脉动噪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媛媛  吴东 《内陆地震》2004,18(2):182-186
通过对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11个子台台址背景噪声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各台址背景噪声地脉动速度均方根值(RMS值)、观测动态范围、噪声信号功率谱。结果表明各台址背景噪声水平基本符合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4—2018年广东阳江小孔径井下型地震监测台阵记录的连续波形三分量seed观测数据,使用概率功率谱密度(Probabilistic Power Spectral Densities,以下简称PPSD)方法,对该地震监测台阵所属10个子台进行环境地噪声计算,统计数据月连续率和年连续率;通过PPSD计算获得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5年的环境地噪声结果;汇总结果并分析环境地噪声稳定性和异常性。结果显示:①各子台这5年的环境地噪声水平稳定,说明其井下台基变化和仪器运行稳定,井下观测手段能够避免地面生产生活等人为干扰,解决了因城镇长期建设发展破坏地震监测环境的难题;②存在靠近海边的子台易受台风严重干扰、无线网桥通信方式的子台数据连续率较差、仪器垂直分量相对容易出现运行异常、井下设备故障维修周期较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震信号中总是含有噪声的,了解噪声源和掌握噪声计算方法都是很重要的。本文以"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北段"项目台基勘选为例,详细介绍了台站的勘选标准、噪声的类型以及噪声功率谱的计算方法,并以勘选数据为基础选取了其中XRE、PKO、AXR台,采用PSD算法进行台基噪声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以上三台均达到了流动台站的架设标准。  相似文献   

11.
和田地震台阵勘址测量与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新疆和田地震台阵候选台址现场勘址测量及后续数据处理分析等内容,为确定台阵的最终台址和子台布局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十五"项目测震台站台址勘选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震台址勘选过程中产出的地脉动背景噪声数字记录,计算勘选出的各台站背景噪声地脉动速度均方根值(RMS)、噪声功率谱密度等数据.成果在于得出各地震台站的背景噪声水平和等级分类,为将来计算各地震台站的场地响应及震级修正值等测震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是对"广东省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测震台站勘选工作的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带一路"地震台网项目的子项目,鹤岗地震台阵区域位置特殊,在地震监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2019年,黑龙江省地震局采用Reftek-130B地震数据采集器和CMG-3T宽频带地震计,完成台阵前期勘选工作,连续波形记录时间30天以上,波形记录质量良好。利用该台阵已勘选的15个点位连续波形记录,估计各点位功率谱,通过绘制概率密度函数图和单频曲线,初步分析该地区背景噪声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各勘选点位的噪声功率谱密度相对稳定,部分点位受人类活动影响,在10 Hz以上存在突变,3-5、3-6、4-4子台高频变化较为明显,勘选点位的背景噪声变化特征可为今后的地震台阵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兰州大尖山核试验监测地震台阵的勘址工作,包括本地区的地质背景、气象条件以及中心建筑(CRF)和各子台建筑的的工程地质情况。该台阵投入观测后表明:台阵所在地区的气象、地质条件等观测环境完全满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国际监测系统(CTBTO/MS)勘选台阵的要求。兰州大尖山地震台阵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甘肃省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微震活动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测震台址勘选中数据处理的重要性和计算结果的真实性,避免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因手工分析计算出现错误,通过深入分析手工计算流程,设计编写了一套辅助控制程序,配合EDSP-IAS和地噪声处理软件,实现勘选数据处理流程的自动运行与管理,避免因人为因素出现差错,为台址勘选实测地噪声值数据批处理提供便捷。该辅助程序可用于烈度速报新建台址勘选数据批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测震台址勘选中对规避风电机组这类新生的常见干扰源有定量参考依据,以减少盲目性,提高台址勘选效率,在野外开展了定量实验,取得了实地测试数据,并初步探讨了风电机组干扰源的振动衰减关系。研究认为,对于风电机组这类干扰源,测震基岩固定台站Ⅰ级环境地噪声水平的建议规避距离为800 m。  相似文献   

17.
介绍浙江临安地震台阵勘址工作,包括各子台位置关系、区域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着重分析区域大地构造、地质发展史以及测试点位的基岩性质等地质条件,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分析认为选定区域适合地震台阵建设,简述台阵供电与通讯初步设计方案,为后期地震台阵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应用概率密度函数方法自动处理地震台站勘选测试数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McNamara等人(2005)提出的地震噪声概率密度函数(PDF)方法用于地震台站台址勘选测试数据的自动处理,实现了对台址地震噪声水平主要评价指标加速度功率谱密度(PSD)与用RMS表示的速度有效振幅的自动估算,大大提高了台址噪声测试数据的处理速度。该方法已被应用于福建地震烈度速报台网84个新选台址的勘选数据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信号相关性方法在西藏那曲台阵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郝春月  郑重 《中国地震》2006,22(1):34-42
作者对2004年8月在那曲地区勘址时所获地震波形数据进行了处理。利用由勘址记录波形中发现测点对之间在时域和频域的相关性,给出了台阵内外环半径的参考值,并把勘址布设的台阵作为初选台阵进行了评估。结果证明初选台阵的分辨率很高,能够做到精确的地震的精定位。  相似文献   

20.
格尔木地震台阵勘址数据分析与台阵布局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重  郝春月  沙成宁 《地震》2014,34(2):12-21
为了增强西部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 中国拟在格尔木地区建立一个小孔径地震台阵。 本文对台阵勘址数据进行了噪声与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得到地震监测的最佳台间距。 结果表明, 对于近震和区域震的监测, 该台阵子台间距最好小于500 m, 对于远震的监测, 台站组合间距应为1500~2000 m。 最后将勘址布设的台阵作为初选台阵进行了台阵响应计算, 计算显示, 台阵响应的主瓣在NW-ES方向较窄, 表明对来自该方向事件的慢度分辨率较高; 由于呈“L”型分布, 该初选台阵确定某些方向地震的方位角较好, 但检测其他方向事件的方位角精度不高, 这可以通过台阵校正进行改善; 台阵响应中出现的多处侧瓣是由于子台间距较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