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平 《贵州地质》2001,18(4):238-243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铝土矿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和气候两大因素制约。在地质发展过程中,广西运动,紫云运动和道真运动对石炭纪沉积铝土矿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对铝土矿为含矿岩系基底地层岩石,微量元素,矿的成分以及铝土矿中各种稳定组分富集率的研究认为,各矿带铝土矿都有各自的物源补给区。铝土矿的形成,经历了红土化,沉积和表生作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排除杂质和富铝的过程,含三水铝石的红土风化壳是沉积铝土矿的成矿母质,表生作用使沉积铝土矿再次富集。  相似文献   

2.
黔中—渝南沉积型铝土矿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平  廖友常 《中国地质》2014,41(6):2063-2082
黔中—渝南沉积型铝土矿的区域成矿模式概括如下:志留纪末的广西运动和泥盆纪末的紫云运动等,可能都是在峨眉地幔柱演化的壳幔相互作用阶段,因地幔柱向地壳大量输送物质和辐射能量,从而引发的地壳升降运动,在此期间,全区大面积抬升,形成长期隆起区;泥盆纪末准平原化;早石炭世岩关期气候湿热,暴露地表的早古生代岩石全面红土化、钙红土化,形成的含三水铝石红土风化壳物质,为沉积型铝土矿提供了物源。修文及息烽—遵义沉积区,于早石炭世大塘期早—中期沉积了铝土矿含矿岩系—九架炉组。绥阳—正安—道真沉积区,在晚石炭世的黄龙组石灰岩沉积并钙红土化之后,于马平期沉积了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大竹园组。3个沉积区的铝土矿含矿岩系,都是在以陆相为主的环境中沉积形成的。在成岩阶段,铝土矿中的三水铝石逐渐变质为硬水铝石。由于各沉积区形成含三水铝石红土风化壳的母岩不同,由此沉积而成的铝土矿及其含矿岩系,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上也就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豫西铝土矿的成矿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地构造演化角度所作的成矿学分析表明:豫西铝土矿具有多因复成成矿的演化特征,地台阶段经红土化在地台构造层中形成的低品位三水铝石或铝质页岩,经过地洼阶段地洼期构造-热动力的叠加改造和地下水淋滤富化作用,最终成为具工业价值的改造富化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4.
红土型铝土矿是加纳共和国铝土矿资源的主要矿床类型。阿瓦索铝土矿床产于西非克拉通古元古界比理姆岩系(泥板岩类)的表层红土中,是典型的红土型铝土矿。通过分析阿瓦索铝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以及矿石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发现,铝土矿石的化学组分以Al_2O_3、SiO_2、TFe_2O_3为主,TiO_2次之,碱金属元素含量极低;风化过程中Zr、Hf、Nb、Ta等微量元素含量稳定;Cr—Ni关系图显示比理姆岩系为铝土矿的矿源岩,三水铝石主要由比理姆岩系中的黏土矿物经过风化淋滤形成,表层铝土矿在后期风化和红土化作用下结构构造发生一定的变化,铁氧化成以赤铁矿为主的铁壳,最终形成一个大型的红土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5.
柬埔寨王国红土型铝土矿,产于北东部蒙多基里高原,属第四系风化壳红土型三水铝石矿床,系玄武岩经风化作用残留而成。矿体呈面状分布于坡体顶部平缓台地区,厚度稳定,矿体分布受坡体展布形态制约,平面上受浅地表水系侵蚀呈不规则面状覆于地表、浅地表;矿床规模为大型,铝土矿资源量达数亿吨。  相似文献   

6.
以光薄片观察、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多种方法为手段,对靖西县三合铝土矿的硬水铝石和三水铝石的矿物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成因机制.分析发现矿石主要由铝矿物、粘土矿物、铁矿物、钛矿物和石英等组成,这些矿物主要以细小微粒或单矿物集合体赋存于矿体中.其中硬水铝石和三水铝石是最主要的铝矿物.硬水铝石主要存在于沉积型铝土矿和堆积型铝土矿矿石中,三水铝石与硬水铝石伴生,主要赋存于堆积铝土矿矿层红土中.研究认为本区三水铝石主要为表生条件下,含铝母岩经红土化风化作用形成,硬水铝石主要为三水铝石经变质作用脱水形成,形成硬水铝石的三水铝石是地质历史上含铝母岩红土化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平果三水铝石成因、富集规律及工业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文华  韦永坚等 《广西地质》2001,14(2):15-18,26
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系一水硬铝石铝土矿床,原矿床含有大量的准胶结物-红土。研究资料证实,红土中的三水铝石含量甚高,不少地段已达到工业利用的要求。其他矿物质来源于原生沉积铝土矿来,并与堆积矿同产于一个层位。  相似文献   

8.
刘平  廖友常 《中国地质》2013,40(3):949-966
遵义铝土矿带早石炭世沉积型铝土矿及其含铝岩系,皆沉积-堆积在紫云运动(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时期形成的略微向南倾斜的夷平面上,其中的高铁铝土矿与低铁铝土矿具有明显分带性.铝土矿及其含矿岩系的原始物质,主要是由下奥陶统湄潭组伊利石页岩形成的含三水铝石的红土风化壳.铝土矿的分带性与红土风化壳物质搬运的距离有关,近处、高处为高铁铝土矿,远处、低处为低铁铝土矿.总体来看,搬运距离较短,属近源搬运、沉积-堆积而成的.  相似文献   

9.
广西铝土矿矿床类型有沉积一水硬铝石型、堆积一水硬铝石型和堆积三水铝石型三种, 各类型铝土矿矿床均有相当数量达中-大型规模。矿石质量以堆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最佳。广西铝土矿矿集区主要位于桂西和桂中地区, 其次为桂西南地区, 其中百色市的那坡—靖西—德保和平果—田东—田阳两个矿集区分布有广西大部分优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床; 桂中地区的矿集区以堆积三水铝土矿分布为主; 桂西南扶绥—龙州矿集区亦具有一定的规模。广西沉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床受控于上二叠统合山组煤系地层, 其后期风化形成了堆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 而堆积三水铝土矿床则主要为碳酸盐岩分布区第四纪红土型风化作用形成的。广西铝土矿划分为两个矿床系列组合, 一为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系列组合, 二为与风化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作者采用全国统一成矿预测方法预测了广西铝土矿资源潜力, 圈出了7个铝土矿成矿远景区。下一步找矿将以探查沉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主。  相似文献   

10.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类型(及亚型)划分的新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士范 《贵州地质》1998,15(2):139-144
全球铝土矿都是在南北纬23°~25°以内(热带、亚热带)在适宜的地理、地形的海洋气候条件下,由风化作用形成的。为此其矿石结构、构造都是风化作用形成的红土豆、红土鲕、红土结核、红土碎屑、红土砾块,无一例外,统称为风化壳(红土)铝土物质构成。它们迁移就位以后便形成风化壳铝土矿床(红土铝土矿床)。其迁移就位不同便形成不同的亚型红土铝土矿床。在第四纪以前的红土(风化壳)铝土矿床深埋地下,再随地壳上升迁移到地表或地壳浅部,经过酸性地下水将其中硅质溶解淋失,便形成多孔隙的土状、半土状富矿的古风化壳铝土矿床。其亚型的划分与红土铝矿矿床的亚型相同。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铝土矿资源相对匮乏,但需求量大。澳大利亚铝土矿资源丰富,是我国铝土矿进口主要国家之一。Darling Range地区为澳大利亚铝土矿主产地之一,了解该区的铝土矿成矿特征将有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在该地区或相似地区找矿提供依据。Darling Range位于西澳大利亚的伊尔岗克拉通,该区铝土矿以红土型为主,铝土矿的显著特点是品位较低,铁、硅含量高,但对铝土矿冶炼有害的可溶性硅含量低,资源潜力巨大。铝土矿产于红土层中,厚度受后期剥蚀作用控制。红土剖面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覆盖层、硬壳、碎屑层和底部粘土层。覆盖层以砂砾为主,具有经济意义的铝土矿主要集中在碎屑层和硬壳中,底部粘土层则阻止铝土矿继续向下运移。铝土矿中的矿石矿物主要是三水铝石,也有少量一水软铝石,主要由花岗岩或基性岩(如辉绿岩、绿岩)中的长石经过风化淋滤形成。Darling Range地区铝土矿根据基岩的种类可分为花岗岩类铝土矿和镁铁质类铝土矿,分别以Jarrahdale铝土矿矿床和Mount Saddleback铝土矿矿床为代表。铝土矿的成矿主要受气候、母岩、地貌、排水和植被等因素控制。气候主要通过控制气温和降水影响红土化作用的进行;母岩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矿物组成控制铝土矿的形成;地貌和排水影响铝土矿的风化速度;植被的作用既保证了土壤风化淋滤所需的渗透性,又降低了外部因素对土壤的侵蚀速率。在各种成矿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最终形成了红土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省砚山县红舍克铝土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区沉积型铝土矿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基岩升隆、剥蚀,含铝矿物风化堆积;(2)切割、夷平和喀斯特化,含铝矿物迁移、脱硅,形成红土化堆积;(3)沉积、海解、去硅、铝土富集.而堆积型铝土矿床主要为沉积型铝土矿经近代岩溶化阶段所形成的次生淋滤矿床.地层层位、古侵蚀面、褶皱构造及地形地貌是该区寻找铝土矿的重要标志.该区铝土矿资源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华南不同成铝区带的铝土矿矿床床矿物组合对比工作,认为铝土矿矿床含铝岩系的演化序列与矿物组合存在一定耦合关系,不同成因类型的铝土矿矿床(沉积型、堆积型及红土型)和华南不同成铝带(黔中、渝南—黔北、滇中、滇东南—桂西、桂中)中的矿物组合存在明显差异性。沉积型矿物组合复杂,堆积型和红土型矿物组合单一。一水硬铝石是沉积型和堆积型主要铝矿物,时间上分布于石炭纪—第四纪,空间上除桂中成铝带外,黔中、渝南—黔北、滇中、滇东南—桂西成铝带均有分布;三水铝石是红土型主要铝矿物,时空上分布于第四纪桂中成铝带。高岭石时空分布广泛,是含铝岩系中主要的黏土矿物,各成矿时代和成铝带均有分布;赤铁矿分布零散,不稳定,仅在修文—清镇一带稳定存在含铝岩系底部。伊利石、绿泥石、黄铁矿和菱铁矿时空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矿物组合差异性与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高岭石和赤铁矿指示陆相沉积环境,伊利石、绿泥石、黄铁矿和菱铁矿指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因此,笔者等重点用华南不同成铝带和不同时代内含铝岩系中矿物组合差异约束沉积环境和铝土矿矿床成因亚类,对铝土矿矿床沉积环境的深入研究和铝土矿矿床成因亚...  相似文献   

14.
姚兰  付勇  潘忠飞  唐波  罗木焕  罗培麒  刘国栋  杨黔闽  刘兵  段明飞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28-2023030028
在全面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华南不同成铝区带的铝土矿矿床床矿物组合对比工作,认为铝土矿矿床含铝岩系的演化序列与矿物组合存在一定耦合关系,不同成因类型的铝土矿矿床(沉积型、堆积型及红土型)和华南不同成铝带(黔中、渝南—黔北、滇中、滇东南—桂西、桂中)中的矿物组合存在明显差异性。沉积型矿物组合复杂,堆积型和红土型矿物组合单一。一水硬铝石是沉积型和堆积型主要铝矿物,时间上分布于石炭纪—第四纪,空间上除桂中成铝带外,黔中、渝南—黔北、滇中、滇东南—桂西成铝带均有分布;三水铝石是红土型主要铝矿物,时空上分布于第四纪桂中成铝带。高岭石时空分布广泛,是含铝岩系中主要的黏土矿物,各成矿时代和成铝带均有分布;赤铁矿分布零散,不稳定,仅在修文—清镇一带稳定存在含铝岩系底部。伊利石、绿泥石、黄铁矿和菱铁矿时空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矿物组合差异性与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高岭石和赤铁矿指示陆相沉积环境,伊利石、绿泥石、黄铁矿和菱铁矿指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因此,本文重点用华南不同成铝带和不同时代内含铝岩系中矿物组合差异约束沉积环境和铝土矿矿床成因亚类,对铝土矿矿床沉积环境的深入研究和铝土矿矿床成因亚类型划分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南石炭纪铝土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南铝土矿为上古生界石炭系本溪组的G层铝土矿,分布在三门峡—郑州—平顶山这个三角地带。底板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或上寒武统的碳酸盐岩,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化学成分以高铝、高硅、低铁、中低铝硅比为特征。全省平均Al2O365.28%,SiO211.57%,Fe2O34.14%,铝硅比5.64。总体上讲,化学成分比较稳定,(Al2O3+SiO2+Fe2O3)一般为80%~82%,铝土矿的形成明显受岩溶古地形的控制,矿体厚度变化很大。全省平均含铝岩系厚11.42m,铝土矿厚3.83m;但含铝岩系最大厚度为68.34m,铝土矿最大厚度为57.95m。溶斗中的厚大矿体一般铝硅比较高。在铝土矿的地质特征作了分区描述后,对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含铝岩系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和铝土矿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做了总结归纳,并建立了成矿模式。作者认为:要把“G层”铝土矿归结为由某一种方式形成的意见是不可取的。铝土矿的成矿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残留下来的红土风化壳型,也有钙红土-沉积型、浊流堆积型和胶体化学沉积型。以钙红土-沉积型为主;钙红土风化壳形成之后,受到破坏经过短距离搬运再沉积下来。浊流堆积是钙红土-沉积型的一种特殊类型,胶体化学  相似文献   

16.
粘土是铝土矿的主要伴生矿物,本文论述了中国红土型及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中粘土的类别、产出状态和垂向及侧向演化规律。认为铝土矿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是风化壳中继承性粘土,它经历了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及后生或表生作用的长期地史演化。是铝土矿成矿的直接物源,大量事实证明1:1型粘土可以转化为三水铝石或一水硬铝石及勃姆矿;同时也可见到2:1型粘土→1:1型粘土→铝土矿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一、铝土矿矿床类型及其在我国的分布规律根据铝的地球化学特性,铝主要是在外生条件下聚集成矿的,因此,可按外生条件的不同而将铝土矿庆分为风化红七型铝土矿床及沉积型铝土矿床两类。 1.风化红土型铝土矿床: 主要生在气候温湿的古代或现代红土风化壳发育的地区内,是在富含长石质的硷性岩、含矽酸少的基性岩或变质岩分佈区,经过红土化作用而产生的矿床。常成连续的盖层复于母岩之上,其下界则常成为囊状。厚度变化一般由几公尺到十几公尺,分佈的面积颇为广濶。本类矿床的矿石以三水铝土矿(水铝氧  相似文献   

18.
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资源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湖  李梅  陈定雄 《地质通报》2011,30(8):1303-1311
在对区域成矿特征与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的成矿地质特征,深入分析了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成矿的控制因素。进而运用基于GIS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对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进行了综合定位和定量预测,共圈定了42个最小预测区,估算未查明预测资源量7.67×108t。该成果对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进一步勘查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取得的地质成果,应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贵州遵义铝土矿(带)成矿条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铝土矿的形成,是在古生代碳酸盐岩所形成的古岩溶基底上,于有利的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等先决条件下,以白云岩和页岩为成矿原岩风化剥蚀的残坡积物,经钙红土化、红土化的成矿作用,脱硅去铁、脱钙去镁、脱钾富铝后,成为红土型铝土矿;随着早石炭世海侵的到来,不断发生水解作用,同时经水体短距离搬运再沉积在古岩溶坑洼内,形成三水型铝土矿;尔后盖层加厚,增温脱水,进而形成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古风化壳型岩溶坑洼异地沉积一水硬铝石铝土矿床;其成矿时代归属早石炭世大塘期旧司时。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铝土矿资源现状、成因类型、预测类型、资源潜力等方面总结了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中国铝土矿划分为古风化壳沉积型、堆积型和红土型3大矿床成因类型,对应于铝土矿3大预测类型;根据中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分布,从成铝区带、省区市和主成矿期3个层面,重点分析了中国铝土矿资源潜力,提出中国南方红土型铝土矿和中国北方煤下铝土矿是今后主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