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东南锦屏金矿成矿模式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对黔东南锦屏金矿进行了成矿模式的模拟实验。通过剪切实验,变形、破裂实验,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实验,成矿模式模拟实验和多次应力实验,获得了成矿物质以碎粒流和塑性流动的方式顺层及穿层充填并在褶曲核部富集的结果,多次应力实验使成矿物质叠加富集。实验结果初步证实了锦屏石英脉金矿的成矿模式,为该区构造控制金矿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资料,也为今后研究该区金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墨江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元 《云南地质》1992,11(2):130-143
以往,对墨江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看法(观点):(1)成矿物质来源于金厂组(下-中志留统)浅变质岩系;(2)成矿物质来源于距今2700Ma的古老基底;(3)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金厂蚀变超基性岩体。本文从矿床的同位素组成、微量元素、包体成分等方面,论证墨江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金厂蚀变超基性岩体,金厂组变质岩系也可能提供少量的成矿物质。矿床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成因。含矿热液是有大量大气降水加入的Ca~(++)+Mg~(++)/SO_4型流体。超基性岩体滑石化、蛇纹石化、碳酸盐化过程中,在碱性、相对还原的介质条件下,金等成矿物质主要以硫络合物的方式进入成矿溶液,并在fO_2、fS_2、pH,Eh、T、P等物理化学参数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沉淀。  相似文献   

3.
天宝山东风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岫生  吴卫群  韩寿军 《吉林地质》2010,29(4):43-47,53
天宝山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辽东台隆之和龙断块与吉黑褶皱系延边优地槽褶皱带接触处之槽区一侧。该矿床产于印支期花岗闪长岩和火山岩与斑状二长花岗岩接触带,并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物源区或上地幔,成矿热液则是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4.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体赋存在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上段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过渡部位,具有双层结构。矿石组构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特征,研究表明: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寒武-奥陶系的基底地层。矿床系下渗的海水和大气水混合淬取了基底丰富的成矿物质形成上升热卤水在海盆中喷流沉积而成。  相似文献   

5.
北祁连桦树沟(铁)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桦树沟( 铁)铜矿床矿石及含矿岩系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铜矿床形成于近大陆边缘的海底裂谷环境,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元古代基性火山岩,硫、碳主要来自海水。火山—沉积岩系经深循环水—热系统的作用,成矿物质被浸出和搬运,并经海底喷溢作用沉淀于海盆洼地中形成含矿层,后期变质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和富集。矿床成因为喷气(流)沉积—变质改造型( 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天山—兴蒙造山系、大兴安岭弧盆系、锡林浩特岩浆弧构造单元,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具有丰富的萤石矿产资源。文章首先从国内外萤石矿的类型、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研究及成矿物质与流体来源进行了详细总结。重点对内蒙古萤石矿的成矿带划分、特征和成矿物质与流体来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地质意义,为今后深入探讨内蒙古萤石矿成矿机理与成矿过程,明确成矿类型,讨论成矿物质与流体来源,为下一步找矿实践和成矿规律的总结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探讨多金属结核成矿物质来源对研究多金属结构形成和分布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东太平洋海盆多金属结核中火山物质研究及海水玄武岩反应实验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海底热液活动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结构成矿物质与火山活动密切关系,其主要来源于火山活动、岩浆絷液活动以及玄武岩类火山物质的海解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金山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其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金山金矿构造控制产出部位,控制金山金矿蚀变糜棱岩金矿和石英脉金矿体及矿石类型,控制金山金矿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运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构造地球化学(构造成矿)高温高压实验条件进行构造控矿模拟实验,模拟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矿石的变形实验,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聚集以及构造控制金山金矿载金矿物成矿元素变化的模拟实验和多期多次构造应力作用下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构造活动的热动力作用下,不仅使岩石、矿石产生韧性剪切变形和脆性变形,并可看出韧性变形在前,脆性变形在后,并叠加在韧性变形之上,构造作用能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并聚集在襁皱虚脱部位,层间破碎带及裂隙交汇部位;多期多次构造应力实验不仅使变形、破裂加剧,并使成矿物质叠加富集。实验结果与金山金矿成矿十分近似,这不仅为研究金山金矿成矿和分布规律提供实验资料和依据,也为矿区进一步找矿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韩沟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地幔和赋矿地层,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热卤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韩沟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地慢和赋矿地层,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热卤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赵兴元 《云南地质》1990,9(1):25-36
兰坪金顶铅锌矿床是我国至今所发现的最大的铅锌矿床,类型特殊,蕴藏集中。对其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研讨,无论在矿床成因理论上或指导找矿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金顶铅锌矿床除聚集铅锌金属外,银、镉、铊、锶、硫铁矿等矿产也具相当规模,它们间的成矿物质来源不完全相同。本文仅就铅源进行讨论。一、地质简况矿区位于三江褶皱系南段(澜沧江—哀牢山褶皱系),兰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北部  相似文献   

12.
确定矿床的成因,必须研究矿床成矿作用的特征及其规律.成矿物质来源是成矿作用的首要条件,是内因.变质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搬运形式和演化过程一直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着研究和探讨.目前,这个问题还处于推理阶段.本文就变质岩铜矿成矿物质的多源性及矿床变质成因类型的划分作初步探讨.变质岩铜矿成矿物质的多源性随着探矿、采矿与科研工作的发展,对变质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五十年代及以前,认为这类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层,是由岩浆分异  相似文献   

13.
酸性-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概括了近几年来酸性-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岩石包体的成因分类,综述了利用岩石包体研究岩浆作用机制及其动力学、研究有关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以及研究中下地壳物质组成和力学状态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酸性-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杨松 《现代地质》1996,10(2):169-174
概括了近几年来酸性-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岩石包体的成因分类,综述了利用岩石包体研究岩浆作用机制及其动力学、研究有关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以及研究中下地壳物质组成和力学状态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温度、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地慢岩浆水,并有海水混入。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壳和地慢,通过同生断裂喷气—喷流作用,在有利的地层和物理化学条件下沉淀成矿。矿床成因属于同生断裂喷流热液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6.
通过硫、铅、碳、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稀土元素特征类此,微量元素含量示踪及包裹体成分特征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认为其3个成矿期的成矿物质来源不同:沉积变质初步富集期、变形变质矿化富集期的成矿物质来自围岩-中元古界万洞沟群黑色岩系含金建造;岩浆热液矿化叠加富集期的成矿物质则主要来自华力西晚期斜长花岗斑岩杂岩岩浆期后热液,部分来自围岩(岩浆热液运移过程又萃取了围岩中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矿床的描述模式、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模式等4个方面探讨了西秦岭褶皱系层控矿床的共生规律,指出该区层控矿床的共生规律与西秦岭褶皱系地槽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其褶皱系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之间分界深断裂带的活动规律则是控制该区层控矿床的最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某些铅锌硫化物矿床与岩浆活动无直接联系,明显受“层、相、位”的控制。据矿体形态、产状、矿物共生组合和围岩蚀变等特征,以及包体测温和包体成分资料可以认为:该类矿床系经历了沉积-成岩作用初步富集成矿源层和部分矿体,以及后期地下热卤水型成矿热液强烈改造,叠加富集成矿所形成的典型层控矿床。欲研究这类矿床的成矿机制,首先要了解地下热卤水如何萃取成矿物质并演化为成矿热液,以及成矿物质以何种形式搬运迁移,何种因素促使其再次富集成矿等重要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有的学者进行了一些实验和论述,但尚不能阐明铅锌活化迁移的条件、形式与定位机制。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有关实验研究,并根据溶液中各组分同时平衡的热力学原理,引进函数(?)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几点认识供研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苏联矿物学,特别是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苏联在成因矿物学方面对矿物标型、共生组合以及成矿溶液的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分带的矿物学标志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在寻找黑色含碳页岩特大型金矿床及其它矿床中,找矿矿物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康永孚最近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时,提出地壳上部岩石是成矿物质来源之一.他指出,在地壳上部岩石中循环流动的地下水可以形成热卤水,热卤水可以从地壳上部岩石中溶解和淋滤出金属,卤水中的金属可以随卤水迁移到适宜的环境中成矿.这里提出了浅矿源的问题.以往在考虑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时,一般都只重视地表岩石的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和喷发过程中带来的成矿物质,往往忽视地壳岩石的直接来源.近年来新发现的地质事件及同位素地质学、包裹体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等方面提供的新资料,促使在成矿理论研究中对成矿物质来源的考虑扩大了视野,浅矿源、特别是地层矿源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认识到矿源层不仅对层状和层控矿床的成矿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与中-酸性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