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色是钻石4C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决定钻石档次和价格的一个重要依据。作者结合实践体会对颜色分级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2.
金刚石的组成元素为碳,钻石即指达到宝石级的金刚石,它是自然界唯一由单元素构成的宝石。钻石具有无与伦比的物理性质和相当稳定的化学性质。从钻石的重量,净度,颜色和车工四个方面对钻石的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钻石之都     
钻石之都的提法在国际上有三类:一是世界上钻石产出最多的国家;二是世界上钻石产出最多的矿;三是世界上钻石销售最多的地方。现在世界上钻石产出最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阿尔基勒(Argyle)等一批钻矿,每年大约产出3300万克拉的钻石,产量荣登世界之首。世界上产出钻石最多的钻石矿是博茨瓦纳的杰瓦能(Jwaneng)。杰瓦能钻矿的钻石含量较高,平均品位达1.5克拉/吨,钻石质量最好,以无色透明为主,宝石级钻石占60%。另一个钻石矿也非常著名,那就是戴比尔斯公司投资10亿兰德(南非货币)开发的南非特伦斯瓦北部的…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钻石消费国,在国内市场上能见到各类颜色或净度经过处理的钻石及合成钻石。以国检中心(NGTC)近年来在钻石鉴定方面的部分成果为基础,综合论述了国际上钻石鉴定与研究的进展,并介绍了国内、外珠宝实验室鉴定多过程处理钻石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钻石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钻石的分级与评价,钻石的人工优化与鉴定,钻石的人工合成及其鉴别,钻石首饰镶嵌的研究现状,探讨了钻石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Shig.  JE 《地球科学》1994,19(2):273-280,T001
概括地评述了天然钻石、实验室处理的钻石、人造钻石以及钻石仿制品的宝石学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7.
胡家燕 《贵州地质》1999,16(2):169-179
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形态类型,以及金刚石的物理、化学参数、体蚀象、包体成分、切工后的特征等,论述了金刚石的形成和金刚石(钻石)鉴定方法,例举了与金刚石(钻石)相似宝石的区分。  相似文献   

8.
据悉,世界钻石销售最近几年呈增长趋势。世界最大钻石胚供应商戴比尔斯公司,1996年上半年,未加工钻石销售额达2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而去年全年销售额达45.3亿美元,比前年增长7%,未加工钻石销售增长,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对优质钻石的需求强劲。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市场,中级和优质未加  相似文献   

9.
Chameleon钻石(俗称“变色龙钻石”)是一种具有光致变色和热致变色现象的彩色钻石,在受热后或长时间在暗室中会由黄绿色变为黄色,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与Chameleon钻石颜色相似的黄色钻石并不具有此类“变色”现象。为了研究Chameleon钻石与相似黄色钻石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产生光致变色和热致变色现象的原因,本文选取Chameleon钻石和与其颜色相似的黄色钻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加热实验,观察加热前后钻石颜色、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变化情况,探寻导致热致变色的原因,并对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及光致发光光谱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Chameleon钻石受热后由黄绿色变为黄色,在超短波紫外线下显示绿色荧光和磷光,相似黄色钻石样品无磷光及变色现象;所有样品均有从紫外光至510nm逐渐减弱的连续吸收和480nm吸收宽带,Chameleon钻石具650~800nm吸收宽带,相似黄色钻石无该吸收带,加热后吸收带消失是其产生热致变色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样品的缺陷类型进行对比分析,Chameleon钻石红外光谱可见孤氮特征及与片晶无关的1430cm-1宽吸收带,该峰未在相似黄色钻石中出现,但产...  相似文献   

10.
对采自我国3个商业性产地山东蒙阴、辽宁瓦房店、湖南常德地区的236片/颗天然钻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DiamondViewTM(DV)荧光图像分析,结合CL照相和FTIR的定量计算,探讨了钻石样品DV图像发光结构模式和荧光颜色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原因。结果表明,3个产地钻石的DV图像和CL图像显示的钻石生长结构基本一致;钻石的发光结构模式与钻石内部氮、氢元素的种类和浓度分布趋势没有明显的一致性,DV图像模式并不完全受钻石类型控制,但DV图像的色调与钻石存在的杂质元素及晶体缺陷有关。钻石的DV图像特征受钻石的生长环境、结晶条件、后期熔蚀、辐照损伤等因素综合制约。从统计学的角度看,3个产地钻石的DV发光模式和荧光颜色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作为区分不同产地来源的钻石的宏观的统计学特征。DiamondViewTM技术在揭示天然钻石生长结构方面和CL发光照相技术效果近似,但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11.
钻石趣谈     
四千年前,人类初次于印度发现了钻石,自此钻石璀璨与美丽便备受推崇追羡,更沾上不少神秘传奇。钻石仍大自然之精灵,是历史最悠久,最珍贵的天然瑰宝。它是完全由单一元素--碳元素结晶而成的矿物,亦是宝石中唯一由单元素形成的宝石。形成于地壳大约200公里深处,在摄氏1100~1600℃的高温下,在4万至6万个大气压的作用下,在碳元素较为集中处,晶化而成。后来,随着地壳的隆起下沉,或是火山、地震的原因被挤出了地表。 钻石是大自然最坚硬的天然物质,永恒不灭。其发现也颇具神秘性、戏剧性和偶然性,值得玩味。 1866年夏天,一小姑娘…  相似文献   

12.
杨绍卓 《云南地质》1993,12(2):227-234
钻石,人称珠宝之王,在珍奇异宝中,最令人屏气凝神且津津乐道的。一听到钻石这两个字,马上精神为之一振,人人急着想一探究竟。钻石为何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叫人神往并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3.
简介了合成钻石的历史及其钻石合成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合成钻石和晶面形态特征的差异是鉴别合成钻石的理论基础。总结了常规鉴别方法和现代仪器测试技术。鉴定测试一种钻石材料往往需要多种手段综合分析手,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笔者采用宝石显微镜结合紫外灯检测鉴别合成钻石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钻石的光学性质、导热性、亲油疏水性、硬度与工艺钻点,以及钻石的某些表面与内部特征,利用10倍放大镜肉眼可以比较有效地鉴别钻石及其模仿品。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月30日,安特卫普钻石交易所和安特卫普钻石俱乐部在其历史悠久的交易大厅内举办了第三届钻石交易博览会。来自欧洲、中东和土耳其的钻石商欣赏了安特卫普70多家钻石厂展出的精美钻石、宝石首饰。安特卫普DTC的销售经理Phillipe Ringer很高兴有庞大的中东代表团参加此次交易博览会,并表示,沙特阿拉伯、黎巴嫩等地区已经成为安特卫普钻石厂的重要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总结了四个著名钻石加工贸易中心-安特卫普、以色列、纽约、印度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钻石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用11颗高温高压合成钻石种晶在不同CH4/H2比例、温度和压强下进行CVD生长实验。对生长后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及表面微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合成的CVD钻石有一定的内应力,晶体质量与高温高压种晶质量相似。过高的CH4/H2比例对CVD钻石的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会增加C-H缺陷,抑制钻石的快速生长。同时,温度对CVD钻石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合成温度有助于钻石生长台阶的形成以及生长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天然钻石中普遍含有聚合氮以及复杂的生长结构,而合成钻石不含氮或含少量单氮并有典型的与合成条件有关的生长结构,利用此类性质可对天然和合成钻石进行区分。但对粒度细小或镶嵌复杂的钻石样品进行检测时,现有仪器由于局限性难以实现有效测量。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宝石发光性测试装置——宽频诱导发光测试仪(GV5000),通过对激发光源和滤光片、结构设计和测试方式的研发,实现了可同时观察多个小颗粒样品(最小为0.002 ct)的荧光特征和磷光特征,建立了一种以发光特征差异性作为筛分条件快速、准确筛分无色小颗粒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分析方法。应用本方法测试了9015粒样品,并通过红外光谱、光致发光光谱等方法对筛查结果进行验证,表明97%的天然钻石具有蓝白色荧光并无磷光,而合成钻石的发光特征明显区别于天然钻石。本方法避免了样品大小和形状的影响,提高了小颗粒钻石鉴定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对天然钻石的筛查率可达97%,对合成钻石的筛查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球钻石产量正不断下降,如果再无新矿发现,40a后全球已有的钻石矿都将枯竭。”这番话是国际权威认证机构HRD总裁Georges Brys先生在TESIRO通灵南京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日前,Georges Brys先生与HRD中国区代表姜军女士到南京考察中国钻石市场,TE~SIRO通灵中国区CEO沈东军先生受邀全程陪同。Georges Brys先生表示,受供求关系的影响,高等级的优质钻石升值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钻石的鉴定和分级进行一些探讨,它对钻石的商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