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曾于1979—1980年在我国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进修的日本地震学者,现任日本气象厅地震火山部地震预知情报课调查官的石川有三先生,因研制成功了人机对话地震活动分析系统(SEIS-PC),以及在推进地震火山监测体制和预报研究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于1990年6月1日——日本气象纪念日,接受了  相似文献   

2.
自动控制技术在大型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自动控制技术在我国首台大型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研制中的应用。该地震模拟振动台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陶瓷磁偏角(D)磁变仪是原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大队(现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江苏省宜兴陶瓷厂于1975年共同研制成功的。该仪器采用陶瓷做仪器支架和外壳,不仪节省了有色金属,而且使仪器具有成本低、防潮性能好、整体性强等优点;仪器的灵敏度达到了国家基准地磁台上使用的磁变仪的磁偏角(D)的标准。因此,陶瓷磁偏角(D)磁变仪曾一度在  相似文献   

4.
动态     
《地震》1982,(2)
一九八一年我国地震系统 仪器研制获得成果 国家地震局所属各单位广大科技人员,经过多年努力,研制成功了一些地震仪器,1981年有21种通过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鉴定,其中六种仪器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得到好评,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浩华 《地震学报》1986,8(1):72-78
本文介绍了1983年8月研制成功的3×3 m模拟地震振动台的性能和原理,它是采用强地震加速度讯号直接控制的,由二台12 t 输出推力的激振器推动的电液伺服控制的单水平向振动台,负载15 t, 频带为0.5—30 Hz. 该装置设于机械工业部抗震研究室.   相似文献   

6.
据美联社东京1978年5月31日电,一位政府专家在星期三说,日本已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套探测大震震前微震活动的水下电缆系统。气象厅首席地震研究员田望对美联社说,他的研究室在最近五年为研制海底地震探测器已经花费了六百七十万美元。他说  相似文献   

7.
GZZ-1型自振柱试验机研制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作者研制成功GZZ-1型自振柱试验机,该机和动三轴试验机共用一套控制、采集及气压系统,并把纵向共振和自振柱集成为一套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及数据处理程序化。性能试验表明,该试验机动态响应好,运行可靠,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试验精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套基于Aki单次散射模型在Visual C++6.0平台上开发的近震尾波Q值计算程序,并应用于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5.7级地震余震序列的分析。本软件的研制成功,使地震近震尾波Q值计算常规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国际地震动态》2007,(2):10-10
香港科技大学于2001年斥资1600万元成立了岩土工程离心机实验所,并自主研发了全球首部应用于地震灾害研究、拥有两维仿真功能的离心机。经过5年精心钻研,终于成功制造出一部美国也未曾拥有的离心机。该机价值950万元,可仿真超过10级地震威力,以便评估地震破坏力,对于研究预防地震工作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采用程序驻留内存技术,利用系统的硬件中断和时钟中断,在微机上研制成功了实时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前后台处理功能,能够在主机CPU中同时运行多道程序,使数据采集、事件检测、数据转存、地震定位等均能进行实时处理。该系统可用于区域遥测地震台网和地方遥测地震台网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一种将广泛应用于地震工程、地质、航空和航天等部门的先进测振仪器——891型测振仪,巳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研制成功,1990年1月19日在哈尔滨通过了部级鉴定。来自全国13个单位的专家在认真听取了891型测振仪的技术报告、使用报告、经济分析和推广应用前景报告,并对仪器进行了综合测试后一致认为:这项科研成果属于首创,它的研制成功,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地震局分析中心研制成功DZB-I型地震仪自动标定器,可对地震仪进行脉冲标定和对放大器—记录笔系统的幅频特性作分段标定。 该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在地震仪正常运转过程中,只要输入一个指令或启动按钮即可完成脉冲标定和从4秒—0.02秒25种不同周期的分段标定。该机设有  相似文献   

13.
《地震》1982,(6)
摩尔达维亚科学院研制成功的新电化学地震接收仪能提供关于微小地震详细信息。仪器连同盛放容器的长度不超过十厘米,但是具有大型地震仪的所有功能。传送器的主要优点是能在深井中工作,这在目前是特别重要的。因为随着工业、运输业的发展,大型工业设施的施工在地球表面形成“地震噪声”,这种噪音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信、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以及对地震前兆仪器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最新要求,山西省地震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研制成功了DJY-2000A型地震电磁波脉冲观测系统。该系统是在DWMJ-89A(B)型微电脑电磁脉冲记录仪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一些缺陷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而研制成的新一代产品。DJY-2000A型地震电磁波脉冲观测系统主要由LES低频电磁传感器、前置转换器、DJY-2000A型电磁脉冲记录仪、数据传输与处理软件、计算机系统及配套设备组成。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打印显示功能 8位LED显示打印功能,可选…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通信、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与普及 ,以及对地震前兆仪器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最新要求 ,山西省地震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研制成功了 DJY- 2 0 0 0 A型地震电磁波脉冲观测系统。该系统是在 DWMJ- 89A(B)型微电脑电磁脉冲记录仪的基础上 ,对原有的一些缺陷进行了改进 ,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而研制成的新一代产品。DJY- 2 0 0 0 A型地震电磁波脉冲观测系统主要由 L ES低频电磁传感器、前置转换器、DJY- 2 0 0 0 A型电磁脉冲记录仪、数据传输与处理软件、计算机系统及配套设备组成。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打印显示功能 …  相似文献   

16.
从1981年8月开始,日本科学技术厅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在距御前崎近海约150公里的远州滩,深度4000米的海底,设置了该中心研制成功的“自浮式海底地震仪”并开始观测微小地震。  相似文献   

17.
FC-1型浮充电源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FC-1型浮充电源是专为墨水记录地震仪(DD-l、DK-l及遥测地震记录仪)而专门设计的。该仪器的设计适应新疆地区各地震台的供电情况,保证了地震仪的正常运转,既节省了观测经费,同时又可有效地保证地震资料的连续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现在流行的24bit地震数据采集器只有异步数据接口,因此,将其与无线电台相连的GMSK调制解调器的数据接口亦应为异步数据接口。然而,在超短波信道上直接传送异步数据的抗干扰性极差,无法在干扰环境中可靠传送地震数据。在异步数据的GMSK调制解调器研制中开发了同异步转换和前向差错控制技术,实现了异步接口同步传送的设计方案。在无线信道中采用同步传送技术能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异步GMSK调制解调器的研制成功,扩充了无线数传设备的应用范围,解决了异步地震数据传送的抗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9.
HS1海底数字地震仪是为探测海洋地壳深部构造而研制的,由主机数字化测震系统及附属的投放和回收装置组成。经微机测试,主要性能指标为:输入端噪声电压0.1μV·rms;动态范围119dB;A/D和,D/A12位;通频带0.2-25Hz;线性优于1%;谐波失真<%;串音<-119dB;时间服务准确到0.01s;等待功耗1.1W;记录功耗3.3W。能同时输出模拟和数字信号,便于送微机预处理。本文着重介绍该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海上实验获得的地震剖面图。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国家地震局所属单位购进一些日本夏普公司生产的PC-1500袖珍微型计算机。这种计算机采用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小,耗电少,和袖珍计算器差不多大小。它可以执行用BASIC语言编制的程序,能连接盒式音频录音机和一种微型打印/绘图仪,增加了绘图功能,可以用来进行比较复杂的地震定位、谱分析等程序计算,可以绘制各种前兆变化曲线等,很适合地震工作者使用。为了更好地使用PC-1500,对该机的一些特点及笔者在使用中的几点体会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