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禹城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资源条件分析和效益分析又是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项目决策的依据。该文在项目区农村居民点整理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实施后的效益进行了预见性的分析,是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相关理论的一次尝试性运用,也为下一步开展和推广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和宁阳县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得到宁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来源。运用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对宁阳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测算,得出宁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6 738.33 hm2,各乡镇整理潜力系数在59.69%~71.64%之间,并将整理潜力划分为三级。对潜力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沁水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动态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必要性及意义,介绍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的计算方法,并对山西省沁水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措施。结果表明,山西省沁水县201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总潜力为642 hm2,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19.02%,主要来源于河谷平川、低山丘陵地区的宅基地超标面积,废弃建筑物压占,建筑废弃地以及居民点内的零星农用地。  相似文献   

4.
本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湖北省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区域,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分值,进一步结合人均居民点面积现状和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五类整理区。该研究可以为制定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划、遴选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挖掘土地潜力的重要方面,被认为是增加耕地的重要来源之一。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成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其在城乡统筹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土地规划和管理的角度着手,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街道5个村的农村居民点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定性、定量方法,采取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具有较大的整理潜力,采取合适的整理模式可以增加较多的有效耕地。  相似文献   

6.
以烟台市牟平区为例,选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宅基地标准法和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3种方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测算区域内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结构、发展状况等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现实潜力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到底有多大能够转化成为现实潜力,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要问题。本文采取农村居民点的内部结构分成住宅建设用地、生产生活服务用地、空闲地三类的方法,根据各自的特点分析各自的潜力来源,认为住宅用地的潜力与住宅的面积、结构、状态有关,生产生活服务用地随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变迁能够被整理出来,而空闲地能够全部整理出来。影响村庄土地整理的因素为村庄的复杂、资金缺乏、组织困难;整理的方向应该为耕地和建设用地;整理的目标可以确定为低目标、中目标和高目标个层次,不同层次整理出的耕地数量不相同。整理的效果与整体搬迁和旧村改造模式的差异有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松溪县为例,对其下辖9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了估算,认为该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较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按照空心村整治模式、村庄归并模式、地质灾害区异地迁移安置模式、低山荒地整治模式、改造整理模式等农村居民点整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对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效益评价是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科学地评价土地整理效益,系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与模式研究,对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选择自然条件、用地特征和整理能力等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人均居民点用地和综合评价值,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同时,结合日照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权属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土地权属管理是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保证农村土地整治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理顺土地权属关系、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至为重要。该文对山东省66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2006—2011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涉及的土地权属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全面分析了土地权属管理现状,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土地整治权属管理方面的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该文对宁阳县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宁阳县实际提出了今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点整理不仅要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应在乡土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该文探讨现代村落与传统村落的内涵,并将传统村落区分为一般传统村落和特殊传统村落;分析了传统村落保护状况;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传统村落保护内容;根据不同的村落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整理模式与整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超标准占用宅基地、一户多宅,"空心村"现象,以及擅自改变宅基地使用用途、非法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等宅基地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尝试将国有建设用地管理方式推广应用到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去;明确土地规划、土地储备、土地整理等土地管理职能部门的宅基地管理职责;将耕地开垦费用于宅基地整治,解决困扰宅基地整治的资金问题;将"问责制"、动态巡查制度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应用于宅基地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山东省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基础上,提出全省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采用人均定额指标法,预测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提出全省可用于挂钩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采用双因素分级法,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