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为验证苍山县沟西地区航磁局部异常,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勘查线剖面高精度磁测和钻探验证等综合勘查方法进行评价,依据Δ犜磁异常、高磁剖面异常和Δ犜化极向上延拓100 m 磁异常特征,首先预测了隐伏铁矿体的空间位置、产状,进而实施钻探验证,发现了苍山县沟西大型隐伏铁矿床,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经对比分析已知矿体和磁场特征,建立了地质-物探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山东巨野核桃园地区是鲁西南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成矿有利靶区,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对该地区航磁异常进行查证,圈定了磁异常区4处,选取其中1个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首次在山东巨野地区发现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为下一步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础,验测结果表明,李登楼—考庄一带找矿靶区成为今后巨野核桃园地区铁矿勘查工作的首选区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预测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山东省相关地勘单位在对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场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屯次级磁异常、大张次级磁异常、潘店次级磁异常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异常查证工作;相继发现了"厚度较大、品位较高、分布集中"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为系统研究该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异常、铁矿成矿规律等提供了资料基础和勘查经验。该文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铁矿床特征分析,探讨了该区矽卡岩型铁矿的控矿要素及成矿后期构造运动对该区铁矿床的改造作用。在"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的基础上,该次研究工作建立了包括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物探特征等方面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同时提出了研究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中需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以期促进今后相关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鲁西南单县地区赋存沉积变质型铁矿,近年来,该地区铁矿找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更好地指导区内铁矿勘查工作,通过介绍单县地区铁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剖析大刘庄铁矿床、龙王庙铁矿的矿床特征,建立找矿标志,并对今后铁矿找矿方向进行研究。单县大刘庄、龙王庙铁矿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铁矿体总体呈层状、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铁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通过分析认为,区内的铁矿总体受山草峪组控制,构造、侵入岩对铁矿有破坏作用。经过对重磁测量成果分析,总体认为磁异常及其化极明显部位是区内铁矿勘查中最重要的指示标志,重力梯度带是铁矿赋存的重点位置。通过对以往勘查成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辛羊庙异常区应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5.
德胜庄铁矿区地处莱州-安丘铁矿成矿带中段,为新发现的第四系浅覆盖区低缓磁异常中的铁矿床。根据野外岩矿石物性测定,可知铁矿石与围岩磁化强度差异,为高精度磁测提供可靠地球物理依据。利用高精度磁测查明区内磁异常的分布特征,结合地质资料,对覆盖区矿体进行反演,初步圈定铁矿体的埋深、形态、产状,为下一步钻探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山东省德州市东南部深覆盖区的矽卡岩型铁矿勘查工作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相继发现了李屯、大张、潘店铁矿床;该区找矿工作中使用的“地质—磁法—重力—电法—地震—钻探—测井—综合研究”等找矿方法效果明显。大张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即该区奥陶纪碳酸盐岩地层广泛分布,燕山晚期中基性侵入岩发育,构造活动显著。以往大张异常西半环地区勘查工作取得了良好找矿成果,而对该异常东半环则尚未进行异常查证。本次研究在总结大张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在大张异常东半环开展了异常查证工作,施工的DZK2钻孔虽未见矿,但井中三分量磁测工作在该孔揭露的奥陶纪地层和岩体接触带处发现了矿致异常,推断其为一盲矿体,由此表明大张异常东半环亦有较好的铁矿找矿潜力。井中三分量磁测工作成果表明该勘查手段在矽卡岩型铁矿勘查工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禹城市李屯地区铁矿是赋存于巨厚层新生代地层下的矽卡岩型铁矿床。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对该地区航测地磁异常进行查证,进一步圈定了地磁异常范围。通过对地磁异常ΔT数据的位场转换处理,圈定4个地磁高值异常区,选取其中1个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首次在鲁西北地区发现了品位高、厚度大的矽卡岩型铁矿,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齐河大张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山东齐河地区铁矿找矿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了更好的指导区内铁矿勘查工作,通过研究大张地区铁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剖析其矿床特征,建立找矿标志,并对今后铁矿找矿方向进行研究。通过对重磁测量成果分析,认为该区具有"重磁同高"的异常特征,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度的重、磁异常,是寻找该类铁矿床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羊里磁异常"自1967年发现以来,由于所处地质环境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有利地段,且紧邻已知的温石埠铁矿,以及"羊里磁异常"规模较大且具备低缓磁异常的特点,一直受到地质界的广泛关注,地勘单位在该区做了大量的铁矿找矿工作,但对"羊里磁异常"勘查中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文从高精度重磁角度对"羊里磁异常"进行了定量解释以及定量计算,并通过钻探验证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推断"羊里磁异常"是由古近纪含磁铁碎屑的砂砾岩以及闪长岩共同引起的,对该异常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CSAMT)与高精度磁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通过对前期高磁资料的常规数据处理,结合此次综合研究剖面资料,以及对已知验证孔的对比研究综合分析,认为高磁性、低电阻为济南流海庄铁矿床隐伏磁铁矿的异常反映。认为该区铁矿体沿闪长岩体与奥陶世灰岩的上下接触界面分布,矿体主体沿接触带向NE缓倾,异常中心可划分为走向近南北,近平行排列的东西2个主矿段,第一矿段位于异常北西部,南东侧为第二矿段。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磁测在山西省繁峙吐楼铁矿区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高精度磁测工作在山西省繁峙吐楼铁矿区的应用,其高精度磁测目的是查清异常分布,查找隐伏铁矿体,圈定铁矿体分布范围、矿体位置、形态、大小、产状、边界等几何特征及查明矿区地质特征,根据现有探采工程揭露控制,初步估算了铁矿石资源量。  相似文献   

12.
格尔木市扎日玛日那西铁矿属小型铁多金属矿床,矿区内目前已探测出13条铁矿体和4条锌矿体。通过对矿区内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磁异常特征、控矿因素等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NW向断裂和接触带是重要的导矿、控矿因素,铁矾帽、磁异常、矽卡岩、颜色为重要的找矿标志,该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兖州市颜店矿区洪福寺铁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福寺铁矿床处于济宁磁异常的北端,为隐伏矿床,埋深1000 m左右,赋存于新太古代济宁岩群浅变质岩中。该矿床发育11个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探明的铁矿石资源量6.22亿t,平均品位TFe28.42%,mFe20.96%。矿床规模大、埋藏深,矿体形态和结构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品位变化不大,矿石属于需选贫铁矿石。该矿床的勘探表明了分布于鲁西地区的新太古代济宁岩群存在较大规模的变质沉积铁矿,为该地区铁矿勘查开阔了空间。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位于鲁西地区重要的东平—汶上铁矿带西侧,为低缓磁异常区。通过高磁测量、井中三分量磁测、钻探验证等手段,在梁山李官屯附近低缓磁异常区发现铁矿一处,矿床类型为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铁矿。该区下伏地层主要为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岩性为黑云变粒岩,局部夹磁铁石英岩、磁铁角闪石英岩,矿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研究区山草峪组大面积分布,根据成矿时代、赋矿层位、含铁建造及岩石组合,结合成矿规律研究分析,梁山地区的大面积条带状分布的低缓磁异常区是寻找隐伏铁矿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井中磁测主要是测量钻孔周围空间磁性体的磁场,从而起到找矿或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作用。在铁矿普查中,由于钻孔往往穿过或靠近矿体,且矿体与围岩磁性差异较大,因而井中磁测更容易发现孔旁或孔底盲矿。山东省东平县旧县地区铁矿属沉积变质型,围岩均不具有磁性或磁性极弱,具备了磁法找矿的物性基础。该矿床主矿体埋藏较深,矿体较薄,勘探难度较大。而矿体的发现得益于紧密结合的地质与物探资料的二次开发。其中井中三分量磁测对深部矿体的发现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ZK408孔开展井中三分量磁测,准确预测了井底盲矿的存在,为钻孔继续钻进与否的决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在不保证漏掉磁性体的前提下减少了钻探工作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对勘查区内磁性体的赋存状态和空间位置做出了合理推断,为东平县旧县铁矿探明储量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井中三分量磁测在寻找深部磁性矿体方面具有科学准确的指导作用,为旧县铁矿深部找矿和外围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