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一幅地图X上,地图符号的数量是有限的,地图符号的性质、颜色和浓淡也是确定的。由性质、颜色和浓淡派生的第二特征值也是正确的。对于点线地图符号,还有载负量特征,它也是确定和有限的。上述一些特征全属于非退化区间[a,b]。根据拓朴学非退化区间[a,b]与单位区间[0,1]等势的理论,在两个集之间存在着一个双一一函数。因此,我们可用从属于单位区间[0,1]的特征函数分别表示上面的每一个特征。本文中作者推导了各个特征及其特征函数的计算公式。用实例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由于地图的层次表现为第二特征值b和地图载负量d的函数,因而地图的层次结构可用第二特征函和载负量特征函数来描述。地图的层次结构已由计算结果及其图像作出了直观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根据集合的分类模型和地图要素的共同特征,给出了地图要素分类的定义,并根据地图的空间特性,推导了地图要素的度量方法。由于每一种地图要素唯一关联着一个第二特征值,因而地图要素可以表示为第二特征值的泛等值线或泛等值面。  相似文献   

3.
地图资料及地图点数据库主要存储和管理航天摄影测量区域范围内的地图资料和地图点量测数据。本文主要介绍了地图资料及地图点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设计、建库工艺流程和数据库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地图拼接是矢量地图数据中的一种常见处理方式。为了正确提取水印信息,需要从拼接后的地图中确定出水印嵌入区域。利用水印嵌入后坐标点尾部数据分布发生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拟合检验的抗拼接算法。该算法利用四叉树算法将地图分成多个区域,然后利用单样本K-S检验判断每个区域内的坐标点尾部数据是否服从均匀分布,最终确定出水印嵌入区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达到提取水印嵌入区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地图》杂志自1986年第二季度问世以来,已发行了三期。第一、二期作为试刊,向全国有关单位和个人赠阅,曾受到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鼓励。现在《地图》进入了第二年,在公开发行之际,许多文化出版界、测绘科学技术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和领导为本刊题词,希望我们杂志越办越好,不断发展。这是对《地图》杂志极大的关怀和鼓舞。我们把题词刊在这里与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6.
关于正射影象地图方面的资料比较少,我把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并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意见。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今天谈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正射投影系统的发展特点。主要谈谈有关仪器与方法的发展。第二,立体影象地图。它属于影象地图的一个品种。究竟它  相似文献   

7.
詹庆德 《地图》2005,(1):78-78
地图是我首选书籍,走进书店,进门就往地图书柜跑,统览一下有无新版和新编的地图,看得满意即买下一本。每当我出差外地,走出车站,第一件事,就是买一张当地地图。当我看到报纸上某条铁路或高速公路动工兴建,就得翻阅一下《中国地图》,它的地理位置,经过哪些地方等等,在地图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在此向为地图编绘而努力工作的同志们道声谢谢!  相似文献   

8.
地图兴趣点分布式空间分析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互联网地图上海量兴趣点的应用分析需要提高效率的问题,该文利用MongoDB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分布式集群,对这些互联网兴趣点数据进行了储存;然后通过MapReduce机制改进并实现了适用于海量兴趣点数据的空间同位模式挖掘的Apriori算法和几个常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值计算方法;最后依据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的Web处理服务规范,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互联网兴趣点分布式分析服务实验系统。该文所提出的改进后的算法在数据吞吐量和计算效率上有优越性,且计算效率比传统空间分析工具和传统Apriori算法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由于1983年华盛顿第一届D·C讨论会和1984年澳大利亚珀斯市ICA第12届会议决议的促进,日本地图学会成立了触觉地图专门委员会,确立了作为地图学一个分支的触觉地图的地位。增强了地图制作者的共同责任感。现将我们的工作和国际上的一些评价叙述如下: 1.触觉地图的一般知识 (1)触觉触觉与视觉的不同点,首先是对细小地物的分辨能力差。两点间空间可分的最小间隔,视觉平均角度为1分(距离30厘米约为0.1毫米),而指端的触觉平均为2  相似文献   

10.
导航移动地图服务终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手持设备的日益普及和基于位置服务技术的逐渐成熟,移动地图服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针对现有移动地图的不足,就导航移动地图以主动服务模式进行设计。用基本图层+用户请求信息来解决地图下载速度慢以及在终端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对地图数据进行了有效的组织,通过建立顺序索引结构和空间索引结构实现根据名称查询和根据位置查询,对相关算法进行改进来实现最短路径算法,用求一个包含点集所有点的最小圆的算法确定交会点。  相似文献   

11.
方芳 《测绘通报》2016,(12):120-123
长期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地图的理性层面,地图的面貌也变得越来越理性、严肃。本文从形式、内涵和概念3个层次探讨了地图文化的感性层面;从地图感性文化的3个层次出发,探索了不同类型的地图创意的设计方法。同时,探讨了优秀的地图创意设计应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地图要素与地图符号类型之间的关系长期被人们忽略。但它确是专题地图设计专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地图符号设计的基础。本文给出了地图要素类型和地图符号类型的定义,详细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用Turbo Prolog2.0语言在COMPAQ 386微机上建立的地图要素的地图符号类型确定专家系统模块,可以对一幅地图上各种类型的地图要素确定其地图符号类型,为下一步具体的符号设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86,(1)
地图是地球按不同的地图投影要求,将地球表面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描绘在平面上的图形。要想知道图上某段的距离在实地上的长度,就必须知道缩小的倍数。因此,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某一段长度与实地相应长度之比。地图上通常所标记的比例尺是主比例尺,它代表了整个地球的缩小倍率,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只有沿标准纬线或其他个别线或点上的比例尺属主比例尺(等于1),标准纬线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和综合地图实质与内容的基础上,应用比较方法提出了点作为构成地图的“细胞”,并由此入手建立了点的一般集合表达式,指出表达式是点的定位基础信息、表示类属的性质特征信息、区别颜色的表象特征信息以及反映颜色浓淡的信息等6个变量的函数。然后推导了地图要素和最终的地图一般表达式。作为例子,文中运用这些表达式推证了各类点、各种地图要素及几种地图的表达式。 作者认为,依据这些表达式还可对作为传输信息工具的地图在人们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和结果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杨祥麟  潘梦兰 《地图》1998,(3):49-51
地图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成果,地图的编制出版具有相当的权威,在图书分类中它属于工具书范畴。因此,地图媒体是一种具有较高权威的媒体。地图科学经过几个发展阶段之后,在现代科学的支持下,从70年代开始进人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世界地图科学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增加、信息交流的加强等原因,社会各方面(包括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对地图的需求,在数量、品种和内容要素的广度与深度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得多。地图应用范围已从原一来的地球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貌、气…  相似文献   

16.
地图的历史     
《地图》1989,(3)
说到地图,大家都不陌生。在历史的长河里,地图也源远流长。它既历经坎坷,也有过繁荣,终于走向了现代,并闪烁着历史的光辉。本文将地图历史粗劣概括为四个阶段,使读者认识地图及其发展,以便继往开来。原始地图阶段早在远古时期,就有过许多关于地图的传说,且多具神话色彩,最多能说明那时或许也有过地图的原始雏形。  相似文献   

17.
《地图》1998,(4)
由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地图世界读者俱乐部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已正式成立并落户京城,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吸收会员。地图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是描述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信息载体。著名地学家、中科院院士陈述彭先生说:“地图作为一种文化工具,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将与语言、艺术并存而永生”。地图世界读者俱乐部将成为广大地图爱好者的家园。地图世界读者俱乐部是我国第一家以地图为专业的读者俱乐部。它的宗旨是;广泛联系读者,为读者找好图,为好图找读者,到读者中去,忠诚地为他们服务。通过激发读图兴趣,培养读图习惯,来…  相似文献   

18.
应中国测绘学会的邀请,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派出机助地图制图讲学团于1981年10月19日到24日在武汉测绘学院“机助地图制图讲习班”讲学。这是国际地图制图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同类的讲习班。(第一届于1978年在肯尼亚、第二届于1980年  相似文献   

19.
传教士地图制图学家到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列论文的第一篇是Howard Nelson所写,《传统的中国地图制图》;第二篇是Yolande O'Donoghue所写《日本的地图制作》;本文为第三篇,系描述中国的耶稣会士地图制图。在创建中国教会的过程中,为了对教会  相似文献   

20.
定义了对点误差,导出了统计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给出了矩母函数、特征函数和数字特征,以及对点误差及其投影分量和标准化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