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年的正月十五,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喝的"茶面糊涂",那香喷喷的味儿怎么都忘不掉。"茶面糊涂"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有点莫名其妙,但其实是在教育人们喝了"茶面糊涂"年就过完了,可不能犯糊涂,应该勤俭持家了。在我们老家,正月十五一般要吃上一碗"茶面糊涂"。还记得小时候住在老家,每年从正月十一开始,母亲就开始忙着准备做"茶面糊涂"了。俗话说"十一十二不碾米,十三十四大风起",意思就是说正月十一和十二这两天,一定要把"茶面"准备好。从正月十一开始家家户户都要碾点湿小米或玉米,只有略带湿润,才能碾得更细。那时候我们家里没有小米,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的正月十五,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喝的"茶面糊涂",那香喷喷的味儿怎么都忘不掉。"茶面糊涂"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有点莫名其妙,但其实是在教育人们喝了"茶面糊涂"年就过完了,可不能犯糊涂,应该勤俭持家了。在我们老家,正月十五一般要吃上一碗"茶面糊涂"。还记得小时候住在老家,每年从正月十一开始,母亲就开始忙着准备做"茶面糊涂"了。俗话说"十一十二不碾米,十三十四大风起",意思就是说正月十一和十二这两天,一定要把"茶面"准备好。从正月十一开始家家户户都要碾点湿小米或玉米,只有略带湿润,才能碾得更细。那时候我们家里没有小米,  相似文献   

3.
茶悟人生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窟”热闹后的落寞。 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  相似文献   

4.
<正>茶,始于春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近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华茶道又开始走上复兴之路。茶,距今已5000多年,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茶而解之",所以有了"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之说。犹记得,那是一个初春的午后,茶台上坐着三三两两茶客,我也是其中之一。那位泡茶的姑娘,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用她那娴熟的手法为我们泡茶,泡茶的同时她不紧不慢地还为我们解说,不知是她的神态吸引了我,还是她那  相似文献   

5.
茶,始于春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近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华茶道又开始走上复兴之路。茶,距今已5000多年,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茶而解之",所以有了"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之说。犹记得,那是一个初春的午后,茶台上坐着三三两两茶客,我也是其中之一。那位泡茶的姑娘,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用她那娴熟的手法为我们泡茶,泡茶的同时她不紧不慢地还为我们解说,不知是她的神态吸引了我,还是她那  相似文献   

6.
家乡李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它原名“理田”,为什么叫“理田”?村子里的老人说,村子现在的姓氏“李”是因为远祖在尧帝时的部落首领担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因此以官职为姓;同时,因远祖唐末由北方迂到南方时曾“占得从田之签”,为纪念缅怀先祖,故取村名为“理田”。到了近代人们渐渐以李姓居住于小溪两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称为“坑”,便俗称为李坑。  相似文献   

7.
赵大妈送花     
3月9日清晨,刚上班,一位老大妈风风火火地来到鄢陵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同志,刘付民局长在不在?我给你们送来了10棵玉兰树,你们搭把手,把树帮我卸下来。”大妈刚一进屋,说话就像冲锋枪一样来了一梭子。通讯员小陈连忙把她让到沙发上坐下,沏了一杯茶,问道:“大妈,你找我们局长有事吗?为什么给我们送玉兰错,要知道,一棵紫玉兰能卖1000多块呢!”  相似文献   

8.
<正>用一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解出了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用“一片叶”舞动起“种茶、制茶、卖茶、茶旅游、茶食品”的大产业……这是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以美丽乡村留住美好乡愁的真实写照。在这片美丽绽放的土地背后,是径山镇以土地综合整治为空间载体和行动抓手,积极构筑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新样本的蝶变故事。2023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一碗鸡蛋茶     
昨天回老家,听母亲说邻居王大妈有病,吃过饭,我便和母亲去看王大妈。因急于回城,一阵寒喧过后,我们起身告辞。王大妈拉着我的手死活不让走,说是这么长时间没回来,非要让我喝碗茶再走。家乡人说的喝茶就是吃荷包蛋。不一会儿,她女儿端出一个大花碗,碗中6个荷包蛋,我一看便蒙了,咋吃得下呀!刚在母亲家吃过。推让再三,众人劝说下,我吃下两个荷包蛋,才得以告别。  相似文献   

10.
<正>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汝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汝瓷文化名城、山水宜居绿城、豫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随着汝瓷产业的不断发展,瓷用原料的需要量日益增多,对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汝瓷原料——陶瓷土(黏土)矿的调查,摸清汝瓷原料的家底,成为促进汝瓷文化产业健康  相似文献   

11.
科室门口设置人员去向牌,使前来办事的人员一目了然;服务窗口及执法部门设置人员监督台,把每位执法人员时刻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一位去汝州地矿局办事的群众说,“现在到地矿局办事真是方便多了”。这是河南省汝州市地矿局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长兴水口顾渚山风景区的紫笋茶,是闻名国内外的优质名茶。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紫笋茶优异的品质与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相关性。特定的地质背景条件,首先造就了一个避风向阳、雨量充沛的小气候环境;特定的泥盆系与花岗岩类浸入岩的地层背景所形成的土壤,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有益的微量元素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这一特定的背景条件下,形成了对茶树生长有利的酸性土壤。特定的水文地质背景条件.又提供了充足的水份,还补充了茶树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通过对环境背景条件的分析,最终提出了长兴县茶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竹叶青青角粽香,松蒲菖艾悬明窗。钗头艾虎辟群邪,五色丝线系香囊。"一到端午,南方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而在我们家乡中原,因竹子较少,智慧的家乡人民就因地制宜,选取槲坠叶子来做成端午节的美食。春夏之交,经过几场雨水的滋润,一种中原特有的灌木就会在家乡的山坡上绿起来,没几天就葱葱茏茏。它的叶子大若手掌,圆圆的,表面光滑,闻起来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别看它普普通通,跟其他的树叶没什么差别,但到了端午节,它可就派上了大用场。家乡的人们都会用它来做端午节的美食——槲坠。当古典诗意的端午伴着清新馥郁  相似文献   

14.
说起过年,小孩子们都喜欢,我们孩提时也喜欢,几乎是掰着指头数日子,盼星星盼月亮,怎么还不过年哪。但我的父母他们并不喜欢过年,遇到年关他们就害怕。那是真的害怕。我后来长大了才晓得。第一怕,想分红,怕分红。“分红”就是分钱。那时还是集体化,生产队就这么叫。全家的劳动力出勤了一年,攒了一年的工分,现在要给你兑现成现金和粮食了,谁心里能不激动。当初,我们兄弟姊妹四个都是小屁孩,奶奶做家务,全家就父母两个参加劳动,拼死拼活,除了雨雪和特别的日子,他们几乎从没休息过一天,为的就是年终有个好“收成”。  相似文献   

15.
<正>5月4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与汝州市地质矿产局举行了全面合作签约仪式暨"汝州矿产资源环境调查研究院"揭牌仪式。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宗敏,汝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平怀为"汝州矿产资源环境调查研究院"揭牌。一队党委书记、副队长燕建设,汝州市地质矿产局党组书记、局长倪建国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16.
布衣的忧思     
《国土资源》2007,(1):1
王国林,一位林学院的“教书匠”,文质彬彬,清瘦的脸庞,戴一副近视镜,刚到天命之年就已满头华发。,可他不安本分,剑走偏锋,去搞什么“失地农民调查”,一干就是两年,后来写了一本书,就叫《失地农民调查》!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汝州市按照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推进"五个国土"建设、实现"六个全覆盖"发展新战略的要求,加强与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战略合作,并发挥各自优势,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助推汝州经济发展和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突出技术优势,依托与汝州市共同组建的汝州矿产资源环境调查研究院,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地矿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积极推进汝州市地下水监测。根据开展2017年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种年味儿叫“团圆”,令人倍感温馨;有一种年味儿叫“坚守”,令人安心温暖。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团圆,是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然而,当大家都沉浸在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中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地在工作岗位上奔波着、忙碌着,对他们来说,坚守岗位,守护好自然资源,服务好百姓群众,是责任与使命,也是一种“年味儿”。  相似文献   

19.
一碗鸡蛋茶     
但凡到过汝阳农村的客人都知道,当地农村用来招待贵宾的最高礼遇是——鸡蛋茶。  相似文献   

20.
《青海国土经略》2009,(5):11-13
“许迈永有三多,钱多、房多、女人多,我们都叫他‘许三多’。”一位接近许迈永案专案组的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