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枫 《西部资源》2008,(1):35-36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项目管理是指对各类不同项目的管理,狭义的项目管理是指对某一具体项目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项目资料就是项目在准备、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个阶段直接形成的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影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项目资料管理,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笔者曾参与了几个不同级别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现代意义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整理区现状基础资料及土地整理相关资料收集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选取了15个评价指标,建立了一套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运用TOPSIS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3个井灌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实例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3个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实施结果塔布赛乡整理项目实施综合效益为0.8,伍什家镇整理项目实施综合效益为0.64,双河镇整理项目实施综合效益为0.56,从土地整理实施综合效益等级上划分,塔布赛乡土地整理项目达到优秀等级,伍什家镇土地整理整理项目、双河镇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12,(3):24
呼和浩特市国家投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已全部竣工。据了解,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2007年度第二批土地整理项目支出计划及预算的通知》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进度的通知》文件精神,下达呼市的国家投资托县中滩乡哈拉板申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托县古城乡土地整理项目、土左旗塔布赛乡等两个乡镇土地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0,(3):66-66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成立于2001年3月,是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专门从事土地整理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技术标准制定、业务咨询、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以及各项成果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土地整理中心主要负责全区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的技术审定、业务咨询、技术指导和成果验收等工作。开展的主要业务有: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规划和可研论证,施工设计、施工监督和检查验收,国家建设项目征地服务,城镇土地前期开发,土地定级估价,土地规划、勘测、设计,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6.
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测绘数据是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的根本依据.要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加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本文以翁牛特旗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测绘质量管理手段,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7.
广东土地整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土地整理的研究现状出发,在简述土地整理模式及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针对广东省土地整理的实践,探讨了土地整理的运作模式和特点以及土地整理的经验对其它地区的启示与借鉴,并指出:"广东省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是关键.所以,土地整理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不断完善土地整理的内容,将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及土地生产力的提高相结合,促进全省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8.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耕地质量等级设计需要充分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和相关经济技术条件,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为此结合农用地分等技术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折算相关成果,在省级土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中进行了尝试性评定研究.在综合分析相关经济技术水平、项目补充耕地质量现状及限制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耕地质量等级的规划设计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本研究将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和成果应用到土地开发整理补充的耕地质量等级设计中,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完善了土地整理补充的耕地质量等级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晶  苏磊 《西部资源》2014,(1):113-115
土地整治是我国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也是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整治前后效益分析,对项目实施进行调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09,(4):60-60
近日,自治区财政厅、国土资源厅联合下达2009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专项资金预算指标1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5亿元,自治区资金7亿元,专项用于各盟市土地整理项目及耕地保护、地籍信息、监督系统建设等相关支出。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结合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研究现状,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归纳为综合潜力评价与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计算方法两项主要研究内容;评述政策指标测算法、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和建筑容积率法3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计算方法,并探讨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理论缺乏系统性、综合潜力研究中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与综合潜力评价重叠及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计算方法尚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研究应与耕地整理等其他土地整理领域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计算方法更系统、更精确。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土地整理区土地整理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土地整理是中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确保耕地红线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在叫确投入产出因子的基础上,依据土地整理多投入多产出的特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部土地整理区各省份在土地整理项目上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计算,对相应效率损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部土地整理区土地整理投入产出效率在总体上具有规律性,其中农业...  相似文献   

13.
鄂西山区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目前已成为我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措施。新增耕地则是土地整理的核心之一。然而笔者近两年通过参加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发现,由于受资金,地形地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丘陵山区的土地整理项目中新增耕地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本文以鄂西山区为例,通过对研究区域新增耕地质量实地调查和思考,得出了山区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质量低下的原因,并就如何保证新增耕地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西省土地整治条例》。《条例》分为总则、规划与计划、项目立项与设计、项目实施与保护、资金管理与补贴、新增耕地指标的管理与使用、法律责任、附则等八部分。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5.
由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1号文件引发的土地大整治工作,促使国家编委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下决心于1998年元月成立了土地整理中心,并陆续出台系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暂行办法、指导原则、技术执行标准等,而且在《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中就土地整理概念、职责、内容、目标、方法等进行了确定,使土地整理工作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运行状态中。随着整理工作的深入和承担责任的扩大及众多问题的出现,土地整理工作已不适应《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需要。为此经国家批准2012年5月份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更名为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虽然,名称上从"整理"变为"整治"相差了一个字,但是,实际工作的内涵却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就此变化谈一下看法,希望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李金成  蔺中 《热带地理》2007,27(4):323-326
土方量计算是土地整理规划的重要内容,计算法的科学选取对工程预算和项目实施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分析比较当前主要土方量计算法的基础上,以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佛冈县龙山镇土地整理项目和广东省云安县前锋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分别利用方格网法和梯形断面法对广东省两种典型地形的土方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各自适用范围内计算土方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土地发展权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利益分配理论,并以武汉市谦森岛典型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构建和实践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质上是土地发展权的转移和交易过程,该过程中土地发展权的价值体现为"建设用地出让价格-(农用地征收价格+开发成本)";(2)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产生的利益经过了政府和村集体之间、集体和农户之间、农户内部之间的3次分配;(3)现状分配存在土地发展权接收区和发送区衔接方式需多样化、建新区村民需参与土地发展权价值分配、农户之间分配需合理化的优化空间;(4)未来分配可通过设定土地发展权系数、建立挂钩指标交易平台、配置村民标准发展面积、设置土地发展权分配费的政策设计进行优化。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转移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利益分配理论,有利于理顺项目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显化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为利益分配优化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土地整理项目比较重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的质量和生产力,而对整理过程对整理区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整理后土地的生态效应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变化的交叉学科,其原理和方法能够应用在土地整理活动的全过程中.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入手,基于土地整理的全过程分析,系统阐述了景观空间镶嵌模式、景观时空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理论、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并分析了其在土地整理景观生态效应研究、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景观生态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我国目前土地整理景观生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新一轮的《大连金州新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编制提供依据,科学提出全区土地整理具体实施目标用以指导土地整治项目安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时,考虑到金州新区地形地貌情况以及耕地分布相对较为零散的特点,故运用ARCGIS对金州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融合分析,利用"耕地集中连片率"的计算方法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了测算,最终确定了农用地整理规模以及可补充耕地面积。研究结果可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和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土右旗计划实施十二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为做好十二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1月7日,旗国土资源局在网上发布公告,公开招标确定土右旗2015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勘测设计单位。为保证项目勘察设计的质量,要求投标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投标人必须是经工商、事业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核准的独立企、事业法人;勘测单位必须具有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