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之后,引起地图制作与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地图设计作为地图制作的核心,其内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电子地图的多尺度表达为目标,探讨了地图设计在时空尺度上的扩展,提出了多尺度地图设计模型.为地图设计知识的抽象化、可视化以及设计知识向普通大众的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疫情地图对街道小区层级疫情信息表达的详细程度不足、用户体验感不够友好等问题,提出了市级尺度疫情电子地图的设计和制作方法,主要展现不同疫情阶段地市级、街道小区层级的疫情情况.在设计中重点考虑用户需求的变化及其用图体验,深入研究了市级尺度疫情电子地图的底图设计、表示内容设计和静动态显示设计的方法.并以河南省郑州、信阳、南阳和驻马店4市疫情地图设计和制作为例,制作出4种类型160多幅疫情电子地图,该系列地图在河南省多家媒体的疫情新闻报道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室内地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位与导航方面,而对室内地图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室内地图设计不同于简单的绘制室内平面图,必须以地图学基础理论为指导进行专业设计。以地图学中地图感受论相关理论为基础,对移动室内地图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据此对一些手机地图软件中的室内地图设计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通过总结各软件地图设计的优缺点,结合提出的室内地图设计原则提出了室内地图设计的新方案。该方案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室内地图感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地图设计的发展走上了与文化相结合的道路,文化与地图的结合让地图不再局限于仅仅做为专业行业内的工具,而更广泛地成为在社会民生、大众文化方面传播知识和审美的有力载体.文化地图设计的创新发展对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内外均有着重要意义,其创新业务将成为现代地图设计领域的一个新常态化发展及可深入探讨的趋势.随着行业内外对于文化地图产品的要求不断增多,地图设计者应当予以充分关注与思考,寻求合理的价值体系和科学的设计方法.本文以江苏特色文化地图为例,针对设计特点、生产经验、创新目标、人才机制和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视觉艺术与地图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地图制作水平的提高以及计算机图形设计的广泛应用,艺术设计在地图设计中日益重要。因此阐述了视觉艺术设计基础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在地图设计中的必要性及密切联系,引导对地图美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地图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地图设计理念发生了改变,用户开始介入地图设计,设计者与读图者成为一个人。那么如何辅助用户设计专业的地图是"智能化"的具体体现。本文在对"智能化"思考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影响用户进行地图设计的各种因素,并从知识工程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问题的知识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VC++开发了基于Windows XP系统上的智能化电子地图设计试验系统,并举例说明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视觉艺术设计是地图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影响着地图的美观和信息传输效率.结合新版《深圳市地图集》的组织设计,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原理和影响用户认知的因素.将视觉艺术设计与地图设计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把形式美的原理运用到地图设计中,讨论了视觉艺术设计在地图图面配置、符号设计和色彩设计中的运用.结合视觉语言与制图技术,利用一些地图整饰的手段,使地图设计更具美感,也更符合用户认知,从而提高地图的信息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8.
结合Arc GIS与Corel DRAW两大制图软件平台,通过《五指山市影像图》设计与编制的实践工作,介绍了该影像图的设计以及制作流程,结合制图过程中的设计与操作实践经验,分析地图设计编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从而为地图编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室内地图可为消防救援提供有效的空间信息服务。探索面向消防救援的室内地图空间认知规律,使室内地图能够更好地描述特定的室内环境,更切合消防救援人员的认知需求;借鉴传统地图的空间认知过程,探讨了面向消防救援需求的室内地图空间认知过程,提出了3种不同消防救援空间认知视角的室内空间划分方法和基于空间认知的室内消防救援地图设计原则,为面向消防救援室内地图的制作与使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寻路地图设计中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街头的寻路地图为例,对其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地图的特点和其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寻路地图的目的和用户的特殊性,制作了寻路地图样图,并就其在定向和路线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地图内容、参考方向和地图符号是影响用户定向和路线选择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得出了寻路地图设计中应当遵循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1.
导航电子地图的多尺度显示目的就是在导航终端有限的屏幕容量下.形成适宜载负量的地图。本文在对导航电子地图载负量指标进行研究的同时,将导航电子地图用于显示的道路形状数据、背景数据、地名数据,按照每一类要素的几何大小或重要程度再分为若干级别,利用分级显示技术,计算出导航电子地图各级显示尺度下的合理载负量,使导航电子地图在多尺度表达时显示要素载负量合理、分布均匀,尺度切换时鼐示要素过渡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2.
依据地图感受论和地图符号学原理,结合世界电子地图的显示要求和使用特点,针对世界电子地图中数据分级体系不完善、尺度建立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一套世界电子地图多尺度表达分级体系,重点研究了基于SuperMap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分类分级标准和符号设计理论,设计制作了基于SuperMap多尺度世界电子地图。  相似文献   

13.
多源多尺度地图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是多源地图数据处理、数据融合以及地图制图综合的基础。首先对多源地图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总结;进而讨论了多源多尺度地图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的两个关键技术,即多源多尺度地图数据引擎的设计和多图幅地图数据的内存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多尺度矢量地图数据关联自动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级比例尺矢量地图数据库一旦建成以后,数字制图的核心就从数据生产转为数据更新.小比例尺矢量地图数据库建库时必须依靠大量人机交互从大比例尺数据派生,但更新时再采取各比例尺分别独立更新的策略显然就不合时宜,既消耗大量人力和财力,又不能保证不同尺度数据之间的一致性.提出一种多尺度矢量地图数据关联自动更新方法,对于已经建成的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及地理国情数据等政务信息逐步公开,作为各类政务信息发布基础的城市电子地图在多尺度展现时,只能通过关闭、选取要素来实现,这种未进行制图综合的做法导致要素在逐级放大过程中,会出现跳跃性丢失和细节破碎的现象,既不符合地图表达要求也难以满足用户视觉体验。本文提出了一源数据多尺度自动缩编的技术方法,构建了最优化的"统一源头、一致派生、无级表达"技术体系,实现了城市电子地图联动更新和多尺度展现,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测绘地理信息集成与服务能力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To overcome the weakness of modell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p objects that represent the same geographic entities or phenomena at different times and scales, an agent-bas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modelling 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map object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al process of different maps. Map agents are used to establish and manage the many-to-many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p objects, and they render map objects active rather than traditionally passive. The evolutions of map objects are modelled by map agents using association and generation relationships to model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map objects. This effort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multi-scale map updating by avoiding update of the entire map; instead, it simply allows map agents to detect, perceive and choose suitable behaviours on which to operate and update a spatially evolving object. Experiments of specific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pproach.  相似文献   

17.
吴静  尹涛 《测绘科学》2011,36(4):69-71
如何快速、自动地实现多尺度地图自动综合结果质量评价,对提高空间数据质量、加快空间数据生产周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考虑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基础上,基于SRM模型提出了基于面状目标的空间关系相似性的度量方法,为地图自动综合提供空间关系评价和维护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纸质地图到现代电子地图,地图传输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地图信息的传递方式已由基于纸质地图的传递转变为基于屏幕地图的传递。这使得地图信息的传递突破了纸张、印刷等方面的限制,显著提高了信息传递的灵活性与生动性。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一,随着地理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在有限的屏幕上实现海量数据的符号化并减少时间延迟问题;其二,如何使屏幕地图在缩放过程中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使之能够进行多尺度的显示,以减少噪声量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电子地图的多尺度表达与快速表达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地图综合的本质是一种空间相似变换,制图者在相似原则的指导下实施概括,读图者从包含相似性的地图中形成心象地图、重构现实世界。因此,多尺度地图空间中的相似关系研究非常重要。然而,由于相似的可计算性差,且其计算的目的在于揭示更深层次的信息,地图综合中相似关系尤其是语义相似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语义功能区约束下的大比例尺街区式居民地合并(1∶1750至1∶4000)为例,基于匹配距离模型计算建筑物合并中的语义相似度,得到语义相似度在关键比例尺节点的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试验表明,语义功能区约束下的建筑物合并符合读图者的地图认知需求,本文所述方法有助于地图更好地发挥信息传输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交互式地图综合过程中的符号可视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计算机地图综合仍然以人机交互的方式为主的现状,本文根据地图综合操作中的符号可视化的四个特点,提出了建立以单套比例尺符号库适宜多套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的可视化方案。通过定义不同比例尺之间符号的衰减系数,讨论了单套比例尺可视化多套比例尺数据的实现方式,并结合1:1万地形图缩编至1:5万地形图进行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