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地质》2006,16(3):F0002-F0002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二地质队始建于1957年4月,现有职工83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3人,中高级职称67人。该队拥有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勘查施工乙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丙级、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丙级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地质与基础施工壹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乙级、矿山地质测量动态监测资质等,是一支具有较高综合找矿能力的地勘单位。  相似文献   

2.
《安徽地质》2006,16(2):F0002-F0002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是原337队(成立于1956年)和原313队(成立于1969年)于1990年合并而成立的。全队现有职工122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9人,中高级职称296人。该队拥有区域地质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成立于1955年11月,是从事地质找矿和地勘技术服务的综合性地质队。全队现拥有在职职工942人,专业技术人员41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88人,拥有大中型仪器设备800多台套,总资产13.5亿元。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地质找矿"功勋卓著地质队"、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组建于1953年10月,是一支拥有多种技术和施工手段的综合地质勘查单位。曾被国家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拥有国土资源部核发的地质勘查单位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四地质队始建于1958年,位于四川省西昌市。是一支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科研、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察、物化探勘测及测绘等为一体的专业化综合勘查、施工队伍。拥有专业职称技术人员26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84人)。现持有固体矿产勘查、地质钻探、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四地质队始建于1958年,位于四川省西昌市。是一支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科研、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察、物化探勘测及测绘等为一体的专业化综合勘查、施工队伍。拥有专业职称技术人员26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84人)。现持有固体矿产勘查、地质钻探、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二地质队是以地质找矿为主的综合性地勘单位,是川、滇、黔结合部唯一从事地质找矿与矿产勘查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的地质队,座落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五粮液之乡"的宜宾市繁华的南岸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二○二地质队始建于1955年,现有职工1300余人,在册职工500余人。该队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人才齐备,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80人。下设四川省宜宾地质工程勘察院、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二○二分公司、宜宾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10,(4):F0003-F0003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八地质队是一个承担国家基础地质调查、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和以地质技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省属事业单位,组建于1964年,在册职1596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4人(其中高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66人、初级职称91人)。下辖二级核算单位13个,其中独资法人公司4个。  相似文献   

9.
《安徽地质》2007,17(4):F0003-F0003
综合地质大队是由原803地质队(1954年3月成立)和808地质队(1956年成立)于1993年12月合并而成,隶属于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2001年我队随局下放安徽省,实行属地化管理。现有职工1317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400人,其中高级职称52人,中级职称151人,现拥有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勘查工程施工(钻探)乙级资质;建筑安装总承包贰级资质(装饰装修叁级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等资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质》2015,(Z1):1-1
<正>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创建于1974年,是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直属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现有固定职工13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7人(高级职称29名、中级职称61名),下设监测预警中心、地质遥感遗迹中心、勘查评估中心和调查设计中心4个业务中心。拥有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遥感地质调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与设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工程物探勘查等甲级资质,技术实力雄厚,可承担区域地质与矿产调查、固体矿产勘查、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四地质队始建于1958年,是省属事业单位,是一支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水工环、物化探、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地质灾害勘查设计及施工、地质科研及测绘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勘队伍。拥有地质、水工环、测量、探矿、物探、化探、注册岩土工程师、经济、会计、实验测试等专业技术职称技术人员228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71人。建队以来,四○四地质队先后在四川省阿坝、甘孜、凉山等地区开展地质普查找矿和勘查评价工作。找到或勘查矿产地164处,矿种20多种,探明矿产地20处。四○四地质队下设四川凉山  相似文献   

12.
《安徽地质》2009,19(4):271-271
由安徽省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安徽省第八届探矿工程年会暨探矿工程学术交流会”于2009年9月24日至25日在安徽省霍山县召开,来自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淮北矿业勘探公司、安徽建材总队等单位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方达副局长、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汪邦坤副局长、安徽省煤田地质局郑怀明副局长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3.
《安徽地质》2006,16(1):F0003-F0003
我队成立于1964年.现有职工685人.其中具有地质、探矿、水文、物探、化探、测量、测试、岩土等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20多人.专业从事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勘查工程施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岩矿鉴定、岩矿测试、地质灾害治理、地基与基础施工、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12,(2):F0004-F0004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四地质队始建于1980年,是省属事业单位,是一支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水工环、物化探、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地质灾害勘查设计及施工、地质科研及测绘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勘队伍。拥有地质、水工环、测量、探矿、物探、化探、注册岩土工程师、经济、会计、实验测试等专业技术职称技术人员228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71人。  相似文献   

15.
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院)前身为安徽省地矿局323地质队,成立于1954年。隶属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系专门从事国家和地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的省属事业单位。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固体矿产、  相似文献   

16.
马山岭石灰岩矿床位于安徽省和县境内,为查明区内水泥用石灰岩矿床资源储量,安徽省和县国土资源局于2010年1月10日委托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对该处水泥用石灰岩矿进行地质勘查,以期了解资源储量的变化情况,估算剩余内蕴资源储量。因此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充分收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12,(2):F0002-F0002
109地质队是1964年9月成立的专业地质单位。现有在职职工587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9人(高级20人,中级36人.初级99人,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4人)。其中:工程类115人(高级14人.中级26人,初级71./k.),经济类27人(高级4人,中级2人.初级21人),其他17人(高级2人,中级8人,初级7人)。拥有各类仪器、设备共计570余台(套):取得了“固体矿产勘查和地质钻、坑探甲级,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甲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级资质。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咨询监理)甲级,水文地质甲级,区域地质调查乙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乙级,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乙级.测绘乙级,液体矿产勘查丙级,地球化学勘查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丙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三级(丙级)资质.以及境外工程承包经营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院)前身为安徽省地矿局323地质队,成立于1954年。隶属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系专门从事国家和地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的省属事业单位。在水工环地质勘査,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勘査,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査,工程物探及岩土试验等方面拥有较先进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9.
<正>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六地质队(以下简称一〇六队),是四川省直属的事业单位,集区域地质、矿产勘查、矿业开发、工程施工、地质科研等于一体,在地质找矿、工程勘察、科研等方面屡创佳绩,以雄厚的实力和骄人的业绩,先后荣获国家功勋地质队、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全国找矿成果显著地勘单位、四川省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省地质勘察院(原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立于1960年,是一支从事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专业队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