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溧水中南部云合山一带的火山岩系中夹有一套火山碎屑沉积岩。1960年江苏区调队命名为云台山组。以后,一些学者认为云合山组缺乏独立存在的依据,因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①取消云合山组,认为它只是火山岩系中的夹层,这种夹层是不能作为独立地层单位的;②建立和使用云合山组,这对苏南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系的划分和对比具有积极作用;③将云合山组肢解,其下部属于龙王山组下段及上段,其上部属大王山组之上。近几年来,笔者在溧水地区做地层地球化学研究工作,获得了云合山组等地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合山组可以作为独立地层单位,且层位介于龙王山组之上,大王山组之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江苏溧阳所谓“龙王山组”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该组岩性、岩相、残留体、捕虏体、以及接触关系等方面分析,认为是一套以次火山岩体为主,夹有火山岩及地层残留体的地质体。建议取消“龙王山组”,有待重新研究。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江苏溧阳所谓“龙王山组”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该组岩性、岩相、残留体、捕虏体,以及接触关系等方面分析,认为是一套以次火山岩体为主,夹有火山岩及地层残留体的地质体。建议取消“龙王山组”,有待重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地质概况三里亭铜矿位于溧水县城南偏西6公里,其南东为洪兰铀(铜)矿床,二者同受北西向陶吴—芝山断裂带所控制,并为北北东向洪兰—丰安寺断裂所隔控矿层位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主要为晚侏罗世西横山组陆源碎屑岩和其上覆地层龙王山组以安山质为主的火山碎屑岩,二者为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5.
江苏溧水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是由四条边界断裂包限的菱形继承式断陷盆地。火山岩系地层由晚侏罗世及早-中白垩世陆相火山活动的产物构成。火山活动分为四个旋回,所形成的地层,分别命名为龙王山组(J_3)、大王山组(K_1)、观山组(K_1)、甲山组(K_2,中白垩世)。盆地内次火山-侵入岩、脉岩广泛分布。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相似文献   

6.
龙王山金矿位于南岭成矿带的中部,是著名的水口山铅锌金银多金属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指明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该矿床是受岩体、地层和构造共同控制;F2、F38断层北延部位和岩体内部断层发育部位是今后主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宁芜云台山硫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台山硫铁矿矿床位于宁芜火山岩盆地北段,矿体主要产于中三叠统黄马青组碳酸盐岩、钙质泥岩及粉砂岩中,少部分矿体产于上侏罗统龙王山组火山岩系。其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明显受层位的控制。根据硫同位素及地层中硫的含量分析,其成因类型应属以层控为主体,并伴有热液成因的复合矿床。黄马青组提供了主要的硫源,火山活动对成矿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口山矿田老区(康家湾、老鸦巢、鸭公塘)外围金矿床主要产于龙王山、大园岭及南端仙人岩等地。为浅部或地表原生含金黄铁矿体(脉)经后期风化、淋滤、金元素迁移、叠加后,富集而成的含金铁帽及含金黑土夹角砾的氧化型金矿床。通过对其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倒转背斜轴部;下二叠统上段含铁、锰硅质岩及泥岩;与金成矿有关的燕山中、晚期火成岩体(脉)侵入至地表或浅部地层的接触带或断层破碎带为寻找氧化型金矿床的有利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溧水县卧龙山锶矿床位于溧水县城北东约12公里处。矿区范围自爱景山南端至卧龙山。我队85年地质普查探明属中型天青石型锶矿床。其中,爱景山南端浅部矿体已由当地政府组织露采,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矿区北西500米,分布有爱景山大型锶矿床,两矿床位于同一成矿带上。矿区地质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沿江凹陷带之一的溧水中生代断陷火山岩盆地中。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有侏罗系中统陡山组,侏罗系上统龙王山组、大王山组,自下而上简述如下(图1):陡山组(J2d~1):仅见该组下段,为内  相似文献   

10.
溧阳发现硅灰石矿,为江苏省找到了一个新的工业矿种,提供了一个新矿物原料基地。地方已建立“江南硅灰石厂”,开始开采和销售。一年来在苏南各地试销矿石或矿粉2000~3000吨,销路很广,很受制陶(面砖)、涂料、橡胶、塑料、电焊条等厂家欢迎。现已规划年开采置2~3万吨。一、矿床主要特征 (一)矿区地质矿区位于溧阳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南缘的中古生界隆起区。地层呈现向北东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出露地层由老而新为石炭系高骊山组、黄龙组、船山组、二叠系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三叠系下青龙组。总体产状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15°~25°。矿区北部和西部分布侏罗系龙王山组。矿区断裂比较发育,主要有北北东向、其次北西、北东等方向  相似文献   

11.
湖南冶金地质217队,去年根据当地群众在水口山东部沙坪小溪中洗淘砂金的线索,对已做过不少工作的水口山矿田龙王山铁帽重新进行了研究.对坡积层和铁帽进行重砂淘洗,均发现自然金,经配合其它找矿手段,可初步肯定龙王山铁帽是一个开采条件好、埋藏浅和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矿床.龙王山金矿位于水口山东部花岗闪长岩体的南端,椒胡岭隐伏倒转背斜轴中段.区内出  相似文献   

12.
文中探讨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在宁芜盆地中段火山岩型铜矿预测中的应用。首先,结合研究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提取地质体、构造、围岩蚀变三大类证据因子;其次,分析各证据因子与铜矿点之间的空间关系,认为姑山旋回、娘娘山旋回火山机构控制了本区火山岩型铜矿的空间分布,根据计算结果,选取与火山岩型铜矿密切相关的龙王山组、姑山组地层,姑山旋回粗面斑岩、娘娘山旋回二长斑岩、NW向构造1.5 km缓冲区、NE向构造1.3 km缓冲区、EW向构造4.5 km缓冲区、硅化、褐铁矿化、黄铜矿化等作为模型自变量;最后采用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成矿概率计算,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圈定四个成矿远景区,分别为P1、P2、P3、P4,其中P1、P2、P3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受娘娘山和姑山火山机构控制,P4为东西向分布,主要受龙王山火山机构控制,在这些预测区中,均存在已发现的铜矿体,说明预测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龙王山钼矿位于中祁连山中段加里东晚期龙王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寒武系中统碳酸盐岩接触带上,经矿床特征分析,属典型矽卡岩型钼矿。文章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围岩蚀变及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旨在为该区的找矿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区域地质背景江苏溧水天青石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漂水中生代火山岩断陷盆地。区内分别由上、中、下三个构造层组成(见图1)。下构造层为三叠系中统黄马青组和侏罗系中、下统象山群及上统西横山组的一套火山碎屑岩和陆相碎屑岩建造;中构造层以中性火山岩为主,由龙王山,东芦山,观山和甲山四个喷发旋  相似文献   

15.
江苏侏罗系—白垩系火山岩地层对比及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除火山岩系的复杂性产生的对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层划分造成的干扰,综合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等数据提出了江苏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火山岩系地层的层序划分,建议将燕山运动以来侏罗系—白垩系火山喷发岩系的三大旋回所形成的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包括龙王山组、云合山组、大王山组、姑山组、娘娘山组名称取消,并将其作为不同时期的火山喷发岩系夹层分别归入西横山组、浦口组、赤山组,同时将苏北地区的象山群也归入西横山组,将白垩系底界放在西横山组与苏南所见的象山组之间。  相似文献   

16.
赵玉琛 《地质论评》1989,35(2):154-161
由于火山产物形成的机制、搬运条件、定位状态和物质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同一时代不同火山机体产物在平面上可能的岩相组合、迁移和嵌套等复杂情况,影响火山岩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填图。自提出火山岩区“双重填图法”以来,都侧重于工程程序的改革,而针对性地探索其特殊的工作方法还较少见。为此,本文提出用随机模拟和时间系列分析等数学手段去探索解决上述地质问题的可能性。通过宁芜火山岩区龙王山组4条实测剖面的具体分析,较好地解释了火山喷发一沉积双重作用下所形成地层的剖面结构、岩性展布规律、岩相迁移、对比特点、古火山构造定位及其形成环境分析等一系列基础地质问题,显示了此种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龙王山金矿床位于湖南省常宁市水口山多金属矿田内,是一个中型金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龙王山金矿床进行系统的矿相学、矿石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矿石S-Pb同位素以及含矿石英H-O同位素等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龙王山金矿床中的可见金主要为显微金,以包体金、晶隙金和裂隙金的形式分布于载金矿物中。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矿石的金含量普遍高于原生矿石,反映金在氧化带中相对富集。原生矿石中的不可见金主要为机械混入的微粒金;氧化矿石中金颗粒在胶体沉淀过程中被吸附于褐铁矿表面。龙王山金矿床原生矿石中黄铁矿的S同位素组成为δ34SV-CDT=–2.67‰~–0.23‰, Pb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206Pb/204Pb=18.312~18.520, 207Pb/204Pb=15.648~15.698, 208Pb/204Pb=38.599~38.782,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晚侏罗世岩浆活动。H-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含矿石英δD=–78.0...  相似文献   

18.
<正>宁芜盆地位于扬子克拉通东北缘的长江中下游坳陷,受长江断裂、方山-南陵断裂、南京-湖熟断裂以及三山-宣城断裂围限,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玢岩铁矿产地。该盆地在陆相河湖碎屑沉积上依次发育龙王山组、大王山组、姑山组及娘娘山组火山岩地层,形成年龄在135~127 Ma(周涛发等,2011)。地震反射资料显示,盆内火山-岩浆活动主要受到上地壳两相向断裂控制,两者交汇处存在地壳级盆中基底断裂及深部岩浆房(梁锋等,2014)。侵入岩体主要分为闪长岩类和花岗岩类,前者与铁  相似文献   

19.
江苏溧水爱景山特大型锶矿床位于溧水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受F2断层、龙王山组晶屑凝灰岩、安山玢岩控制。根据锶矿为强电阻体,矿石与围岩电性差异大,龙王山组晶屑凝灰岩中锶的平均含量高(1621×10-6),安山玢岩含锶量更高(4597×10-6),矿区生物地球化学异常显著,常见的植物生态呈现变异现象等特征,研究归纳出溧水爱景山锶矿床综合技术方法找矿模型,在所预测的远景区中,发现了锶矿。  相似文献   

20.
宁芜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0,自引:30,他引:40  
王元龙  张旗等 《岩石学报》2001,17(4):565-575
宁芜早白垩世火山岩由中基性成分组成,与碱性玄武岩比较,火山岩贫Ti,Fe,富K和LREE,Na2O/K2O近似等于1,在SiO2-K2O图中龙王山组的全部和大王山组的大部落入橄榄玄粗岩区域,属于橄榄玄粗岩系列,为富集LILE和水的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宁芜火山岩产于板内环境,富钾质岩浆的形成可能与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的伸展-减薄或裂谷作用有关。宁芜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Ta)具负异常。宁芜火山岩底部的龙王山组和主体大王山组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王山组相比,前者更富Rb,Ba,K,而相对贫LREE(La,Ce,Nd),Eu,Sr,Isr较高,εNd(t)较低。由于龙王山组层位低,大王山组层位高,不可能解释为分离结晶作用的结果,而只能说明在火山岩喷发的早期阶段(龙王山组),岩浆穿过陆壳上升过程中与围岩发生过混染作用,从围岩中带入较多的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从而使得Isr较高和εNd(t)较低。龙王山组SiO2-K2O不具相关性也说明陆壳混染的影响。至宁芜火山岩喷发的极盛时期(大王山组),岩浆与围岩的混染程度降低,Isr和Nd(t)值更接近岩浆的初始组成。据了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晚中生代的埃达克质岩出露,埃达克质岩来自加厚的陆壳底部,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使下地壳基性岩发生部分熔融。宁芜一带火山岩的大规模喷出,表明在早白垩世初期该区地幔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可能有大量橄榄玄粗质岩浆底侵到下地壳底部,烘烤下地壳使之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