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敏感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文石海是四川省最先入选的世界地质公园,独特的焚、苗文化与“兴文式”喀斯特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我国20处世界地质公园中的奇葩。为评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将敏感度概念引入地质环境的评价中。在分析石海区域地质环境基础上,选取气候、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土壤背景质量、地质环境破坏速率等7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20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采用权重加权平均法,对公园内地质环境敏感度进行定量评价,提出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拥有全国及世界重要意义的"地球特大漏斗"、"中国最大的石海"和"中国最长的游览洞穴"等景观。采用SWOT分析法,对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宜的旅游产品营销战略,以改进其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旅游地的形象塑造是当今旅游地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兴文石海的形象塑造应以地貌景观特点为基础,按其塑造原理和技术要求,形成特色突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形象,以更好地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依据RIS框架理念,兴文石海地质公园的旅游形象应从横向、纵向两维进行重塑。其旅游形象总体可以定位为"三绝喀斯特—僰苗风情绝"。为改变当前兴文石海旅游不景气的局面,应通过精心组织旅游线路,制定鲜明的旅游宣传口号,创新营销理念及方式,做好旅游形象的维护和拓展管理,把兴文石海优美的旅游形象根植于广大旅游者心里。  相似文献   

4.
前言     
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公园内石灰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兴文式喀斯特"岩溶地貌,  相似文献   

5.
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对于地质公园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确定研究区域范围的基础上,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小岩湾石海、泰安石林、天坑、溶洞、瀑布等几个重要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进而提出了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与地质遗迹保护的对策,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陆相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中含有丰富的遗迹化石,通过对该盆地20余口取心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发现了6大类动物遗迹化石15属20种。根据这些遗迹化石的分布规律,在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中划分出5种遗迹化石组合:(1)Scoyenia遗迹组合,主要成分有Scoyenia gracilis、Skolithos和Planolites,偶见停息迹化石,反映的是遭受周期性暴露的极浅水环境;(2)Skolithos遗迹组合,主要以Skolithos和Cylindricum十分发育为特征,分异度小,丰度高,反映的是高能动水环境。(3)Arenicolites遗迹组合,主要以Arenicolites和Polykladichnus大量发育为特征,还见有Skolithos、Planolites、Thalassinoides和逃逸迹等化石,分异度较高,反映了水流能量较低的浅水环境;(4)Planolites遗迹组合,以密集分布的Planolites十分发育为特征,分异度小,丰度高,见有少量指示缺氧环境的Chondrites化石,反映了水体较平静的还原环境;(5)Fuersichnus遗迹组合,主要由Fuersichnus、Glockeria、Gordia、Megagrapton和Planolites等遗迹分子构成,反映了相对平静的深水环境。  相似文献   

7.
遗迹化石及其对古环境分析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近二十多年来遗迹化石学在国际上进展显著,日益受到地质学家的重视,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包括一些重要的原理和研究成果。遗迹化石不仅是作为古生物学的一个部分,研究地球上生物活动和进化的证据;遗迹化石也是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可以用来分析岩相形成条件和解释沉积环境,生物扰动既可以对沉积物进行改造和破坏,也可以对沉积物进行建造,应当是沉积学研究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本文着重介绍遗迹化石对古代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朱雀景区保留有不为人熟知的古冰川遗迹和冰缘地貌遗迹,这些遗迹主要包括角峰、U型谷、冰臼、石海等,对这些遗迹的科学认识有利于普及地学知识,增强人们的旅游兴趣。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开发最早园区一石海洞乡为研究对象,对景区进行旅游地生命周期划分。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影响该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变的主、次因素,以及两者在各阶段的具体演化对旅游地发展的作用,阐明景区主导因素演变机制。研究认为石海洞乡经历了探索期、参与期,现阶段处于发展期,其主导因素分别为:探索期为当地群众,参与期为上级政府、高层官员与专家学者,发展期为当地政府与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10.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兴文石海风景名胜区近期和远期规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远期与近期相比,系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了一定的改善,可持续性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废污排放量有了较大的增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ere are various Permian fossil heritages in Xingwen World Geopark.However,during constructing Geopark in recent years,the fossil heritages have suffered more serious damages,and thus the protection models of the fossil heritage are worth studying.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ossil heritages’ types,abundance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quo in the geopark.It turns out that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are the main reasons why lead to the destruction of fossil heritages.At last,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fossil heritages in the world geopark.  相似文献   

12.
武红梅  武法东 《地球学报》2011,32(5):632-640
迁安-迁西国家地质公园拥有古老地层、峡谷、溶洞、断层、褶皱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其中以古老地层剖面为其主体内容.本文是在地质遗迹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该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为地层学遗迹、地貌类遗迹、构造地质遗迹和古生物化石遗迹4大类,然后以地质遗迹资源单体或类型为评价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地质遗迹资源自身...  相似文献   

13.
栖霞市是烟台地区唯一的内陆县级市,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包括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岱崮地貌、丰富的地热资源、更新世化石遗址、矿冶遗址、地质灾害遗迹、地质构造形迹等。通过对该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正确处理地质遗迹资源区旅游与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以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结合《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对公园内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分别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公园内地质遗迹进行了综合评价,将公园内地质遗迹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地方级4个等级,为政府保护与管理地质遗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地质遗迹是近30亿年来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质现象,是重要自然遗产。地质遗迹为探索地球演化进程和方向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山东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包括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等七大类。本文叙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对各地质公园的主要特征及地层、侵入岩中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总结,对地质公园形成演化历史作了介绍,为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黄石市矿业遗迹基本类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黄石市矿业遗迹类型、分布,剖析了不同时代的典型矿业遗迹,总结了不同类型的矿业遗迹特征,提出了黄石市矿业遗迹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建议。研究表明:黄石市矿业遗迹十分丰富多彩,许多达到珍稀级,具有典型性、稀有性、科学性和观赏性,具有重大的科研、科普、旅游、参观等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四川丹巴白云母矿山公园矿业遗迹资源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丹巴白云母矿是我国开发最早的白云母矿之一。在悠久的开采历史中遗存下了十分丰富的矿业遗迹,成为该公园建设的基础。这些遗迹典型、稀有,系统完整,科学价值高,组合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此外,公园内配套的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旅游区位条件良好,矿业遗迹开发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18.
青海可可西里自石炭纪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和地表过程,形成了集高山、宽谷、夷平面、冰川、热泉、河流和湖泊等地貌元素为一体的高原高寒地貌,同时还包括了蛇绿混杂岩带、活动断裂带、地震遗迹和火山遗迹等地质元素。在调研前人研究资料和实地野外考察基础之上,根据IUCN(2005)提出的13类地质主题分类标准将区内的地质遗迹分为地质构造、火山和地热遗迹、山脉、地层剖面、河流和湖泊、现代冰川、冰期遗迹7类,共计60余处地质遗迹点。可可西里地质遗迹对重建古特提斯构造域、研究天然地震机制、青藏高原北部隆升过程及全球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可可西里区内地质遗迹和前人资料恢复出可可西里石炭纪以来经历了8个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江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油国家地质公园特色突出,地质遗迹景观品质高、互补性强,配套性好,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本文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江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特征,划分了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并对地质公园内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主要有岩溶洞穴、岩溶漏斗、泥盆纪标准地层剖面和古生物化石,以及山岳、峡谷地貌等,其中属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的有11处,省级地质遗迹景观的有12处。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括介绍了北京市地质遗迹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依据2007年开展的"北京市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现状综合调查"项目,将北京地区的地质遗迹分为7大类31个亚类170处,针对不同类型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阐述,并从2000年以来北京地区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建设情况、管理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和管护设施建设、摸清资源家底和制定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北京地区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和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