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是“资产阶级地理思想”提出质疑。并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和反思:(1)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并发展于东西方两个伟大时代;(2)地理环境决定论在近代受到的批判是误解所致;(3)地理环境决定论大大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虚拟地理环境对人类理解、探索地理现象以及发现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基于VR技术的虚拟地理环境中更高效,更自然的交互对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可用性以及理解、探索地理现象的效率至关重要。当前,人机交互中更自然便捷的交互依赖于动作捕捉技术,而现有的基于单种捕捉模式的动作捕捉方式,易受到遮挡、定位漂移等的影响,捕捉精度受到限制,并只能捕捉单个人的动作,不能满足虚拟地理环境对动作捕捉技术提出的特殊需求。针对单种模式的动作捕捉设备应用于虚拟地理环境受到的限制,本文分析了虚拟地理环境系统中的交互需求以及其对动作捕捉技术提出的特殊需求,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动作捕捉模式以捕捉多人动作的方法。本文方法集中于如何融合基于多种模式的多台设备的动作数据,描述了多人动作捕捉框架及其涉及到的技术,在动作捕捉效果上具有明显提升,能够捕捉多人动作,并开发了原型系统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地理模拟作为地理环境模拟与认知的重要方法,是挖掘地理知识、揭示地理规律的重要手段。气象模拟,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到地理环境模拟的诸多方面,影响到地理环境的系统模拟和复杂问题求解。而气象模型专业性强、模拟知识复杂,涉及到输入数据、模拟方案设置等诸多方面,所以如何高效管理及共享气象模拟知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案例推理和知识图谱,统一异构的气象模拟知识,研究顾及语义和图结构相似度的气象模拟知识推荐方法,以提高气象模拟知识的共享能力。(1)本文基于中文气象模拟文献资料抽取了气象模拟知识,以模拟案例为载体,在知识图谱中构建气象模拟知识库;(2)构建气象模拟案例相似度评估模型,实现顾及语义和图结构相似度的气象模拟知识推荐,该模型一方面利用经过气象模拟语料库训练的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语义模型挖掘气象模拟知识案例的语义特征,另一方面提取存储在图谱中模拟案例的结构特征,并通过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设置,从而准确的衡量气象模拟案例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4.
"计算思维"这一概念被提出后,如何正确理解并怎么在教学中加以应用,一直是近几年围绕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热门话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对"计算思维"的认识:(1)在倡导"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创造性思维的保护和发展;(2)设计经典的实验,应该是"计算思维"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之一;(3)在学习"数据库知识"这一模块时,如何引导并加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面向虚拟地理环境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虚拟地理环境(VGEs)的发展已经走向以数据库和模型库为双核心的知识共享平台阶段。地理数据及模型共享研究是虚拟地理环境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难点问题;由于对地学分析及地理建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故适合于VGE下模型集成共享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研究还鲜有涉及。本文针对地理数据异构的特殊性,分析了虚拟地理环境中多源数据的异构特性,主要体现在数据含义、模式、数据模型、词法及语义等五个方面。另外,提出了面向虚拟地理环境的数据表达模型(DRM),该模型提供了一种公共的数据组织方法,使用户可以无歧义地定义地理数据,解译其他各种数据,并研究了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方法;同时,提出了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的流程及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地理数据解析、地理模型与数据的交互、模型解析、运行及结果输出等;并重点分析了多源异构数据,及其到模型集成的转化过程。最后,开发了原型系统和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集成多源异构数据。  相似文献   

6.
与基于空间几何数据生成的虚拟视景不同,全景图能提供与现实世界一致的全视野体验,提高虚拟地理环境的视觉逼真度。本文设计了空地一体的虚拟地理环境构建方案并提出空中全景获取技术,研究全景图球面建模与全景信息编辑技术,使用LOD技术结合遥感影像和全景图数据构建虚拟地理环境,提出全景图像多尺度显示模型以及同全球虚拟场景融合的漫游与交互方法。通过在教学、科研中应用以及登封地区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渝东南民俗文化极具特色,而这种特色文化正是与渝东南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相伴相生的。本文从渝东南地区地理环境着手,研究渝东南民居、饮食、服饰、歌舞等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地理因素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并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案情介绍] 2007年3月份,某市土地储备中心以其收购的储备土地,向该市土地登记中心提出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申请,并希望就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提供了以下材料:(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申请书;(二)地籍测量成果;(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及法人身份证明;(四)土地储备机构和银行签订的贷款意向书,(五)市政府同意收购土地的批准文件;(六)原土地使用者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及注销证明文件;(七)房管部门注销<房屋所有权证>的证明文件,(八)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利用SPSS相关软件分析消费者基于特征差异对二手房价格的消费意向。结果表明:(1)二手房购买以自住型为主,居民对二手房需求强烈;(2)购买群体以高学历、低收入及在企业工作的中青年为主,能承受的总价在70万以下;(3)居民对老区和新区房价承受力不同,更偏爱在老城区购房;(4)小户型、低价格的电梯房是人们主要的购房选择。最后提出政府应采取继续控制房价、增加保障性住房和经适房供给、二手房中介不断细分目标市场等措施来搞活二手房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子地图研制的实践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我国电子地图的研制作了概述,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全文共分3个部分:(1)我国创作的已出版和制作的电子地图和电子地图集可区分阅读型、交互型和网络型3种;(2)介绍了面向对象的电子地图模型,建立电子地图图层创作模版和电子地图软件系统(EA-World)的开发,以及总结了电子地图设计的一些问题;(3)分析了电子地图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开展现代地图学理论研究,指导电子地图的创作,开展网络地图学研究,实现地图信息共享:以及进一步进行电子地图的数据模型和设计研究,提高电子地图创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公安行业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思路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和公安行业对警用地理信息共享应用需求出发,介绍了开展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并重点就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的概念及其体系结构组成、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思路、建设进展和后续发展规划等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of rural household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itigating rural poverty and reasonable land expropriation policy helps to realize better livelihoo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considerabl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expropriation and farmers. livelihoods. However,few quantitative studies have u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s as control variables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land expropriation on farmers.livelihood capital and strategy in the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s of China. This study uses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PLS-SEM)to systematically explain the impact of landexpropriation on farmers. livelihoods in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s of Sichuan in 2013,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 including income,accessibility and terrain as control variables. The analysis uses both representative sample data of 240 rural households and spatial data calculated using a 30 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b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land exprop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village accessibility. Villages with worse accessibility tend to have fewer land parcels and less land area expropriated. Additionally, land that is expropriated from inaccessible villages tends to receive less compensation.(2) Natural capital is negatively affected by number and area of land expropriation. Natural capital is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ed by village accessibility, but also indirectlyaffected by village accessibility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he number and area of land parcels expropriated.(3) Physical capital i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compensation for land expropriation, and negatively affected by village accessibility through compensation for land expropriation. The worse a village.s accessibility/location is, the less compensation it will receive for land expropriation,resulting in lower physical capital.(4) Financial capital is negatively affected by village accessibility indirectly through compensation for land expropriation. The better the village.s accessibility is,the greater is its compensation for land expropriation and, hence, the greater is its financial capital.(5)Social capital is directly and negatively affected by the number and area of land parcels expropriated, and is indirectly and positively affected by village accessibility through the number and area of land parcels expropriated. This study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expropriation and rural households. livelihood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land expropriation on rural households. livelihood. These finding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proper policies related to land expropri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households. livelihoods in the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3.
1:3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图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手工制图相比,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地图的生产和制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制图者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地图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但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地图制作,其工艺流程与传统的流程有诸多不同之处,另外,还涉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方面的若干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1∶3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图》的制作经验、基本思想、表示内容和表示方法,叙述了地貌表示方法的选择及计算机辅助下的整体实现过程,以及数字制图工艺流程,并就大型挂图的制作经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PCA-GWR方法的村级贫困时空格局及致贫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贫困的时空变化及识别致贫因素,可以为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贫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地理加权回归(GWR)可以分析各因素对贫困的影响在空间上的差异,但致贫因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会导致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探索了基于主成分的地理加权回归方法(PCA-GWR),结合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对贫困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因素分析;为探究贫困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用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G系数对村级贫困发生率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江西省永新县为研究区为实验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PCA-GWR模型中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明显低于GWR模型变量的VIF值,PCA-GWR模型有效地解决了GWR模型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② 永新县贫困格局分布与地形、植被分布等自然因素和低学历、缺乏劳动力、疾病等乡村主体自生发展能力相关,且每种影响因素与贫困发生率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模式;③ 2013—2017年永新县贫困发生率从11.27%下降至0.97%,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且村间贫困差距逐年缩小,其中2013—2015年贫困发生率分布西高东低,2016年和2017年整体值较低;④ 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全局上,2013—2016年表现出空间正相关,2017年呈现随机分布;局部上,2013—2016年的冷、热点分布变化不大,冷点分布在中部,热点聚集在西南部,2017年热点分布在南部,冷点零星分布于北部地区。研究结果可为政府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A MULTIDISCIPLINARY AND INTEGRATED STUDY OF RICE PRECISION FARM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erms of demands of rice farming in the southern China,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the yield measurement system that is installed in combine harvester,are designed and completed.Now the systems have been used in demonstration site in the Experiment Base of Shanghai Precision Agriculture.Based on the idea of spa-tial-oriented,object-oriented,user-oriented,the Far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recision farming of rice was developed,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lligence and visualized.The Decision-making Management System is integrated with rice growth model,expert model for rice cultivation.The DGPS,RS,GIS and intelligence sensors and computer technique were adopted in building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for measuring grain yield that is installed in combine har-vester,so the combine harvester could provide the grain yield distribution map real-timely.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shows that the precision rice farming applied in the demonstration site will benfit the society,economy and ecology greatly.  相似文献   

16.
青岛人口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岛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根据青岛市统计局的实际业务需要,以青岛市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为核心、并涵盖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人口、工业、农业、第3产业、交通、科技、教育、旅游、外贸等宏观时序的信息资料,按5级地理区划统一存档、分析和管理,集人口与地理要素复合分析于一体,具有较强预警、预报、预测和评估功能。  相似文献   

17.
网络GIS及其内容体系和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众多研究人员在网络GIS的研究方面都习惯将其内容简单化为WebGIS或者Internet/Intranet GIS。实际上,WebGIS和Internet/Intranet GIS在数据模型、网络架构、体系构建和功能部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这种将We-bGIS和Internet/Intranet GIS统称为网络GIS的做法本身就有缺陷。本文以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技术为基础,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对网络GIS的概念框架、内容体系和应用等几个方面做了重构研究,以期推动网络GIS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林珲  游兰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17(12):1423-1430
地理知识在虚拟地理环境(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s,VGE)的科研与应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有地理知识工程研究整体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且尚未在虚拟地理环境中展开。作为新一代GIS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技术,虚拟地理环境具有典型的多领域、多协同、多交互、多模型及多感知的特点,但还亟需系统深入地了解VGE地理知识工程的特点、机理及关键技术。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知识工程及地理知识工程研究现状,进而提出了VGE地理知识及VGE知识工程的概念和定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VGE地理知识有别于通用知识的特点,并提出了VGE地理知识的分类。最后,针对VGE地理知识工程的构建阐述了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VGE知识工程的初步探索,尝试为智能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虚拟地理环境中地理知识的快速转换和融合,为解决地理科学“数据丰富但知识贫乏”的问题提供一个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服务概述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地理信息服务由于其提供的是空间型信息这一特点,已成为信息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综合论述地理信息服务的文章或论著并不多见,文中归纳总结了地理信息服务研究的总体框架,包括技术体系、信息框架、服务模式、应用分析及产业分析,并对各部分进行了简要的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20.
面向遥感大数据的地学知识图谱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球表面的时空异质性与复杂性,传统从遥感影像具有的信息特征出发,构建智能解译算法解决遥感地学认知的思路在应对面向全球的海量遥感大数据分析时,其精度和地学实用性已触及瓶颈.为此,本文从地学知识为核心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知识图谱理论的发展,提出一种新的面向遥感大数据分析的地学思维构想——地学知识图谱.本构想将地学知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