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海南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现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驱动力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外部驱动和农民生存与发展需求内部驱动是影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主要驱动力,其中经济发展驱动最为突出,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主要包括GDP、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建设用地面积等因素;其次是农民生存与发展需求驱动,主要包括非农产业水平、非农就业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率等因素。为此,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应成为今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衡阳县国土资源局试行干部双向交流,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一、推行干部双向交流的原由衡阳县共有26个乡镇,892个行政村,101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3万,土地总面积25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9.3万亩,人均0.87亩,是一个人口与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国土资源成了国土资源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衡阳县国土资源局辖14个股室、8个二级机构、27个国土资源所,共有干部职工553人,其中在职的527名,是全省县级局中干部职工人数最多的局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风明 《河南地质》2010,(12):14-15
近年来,临颍县针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激增,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把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当做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中心,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依法管地,节约集约用地,有力地保障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桐庐经济发展来看,“十一五”期间经济仍将处于快速增长期,适度的固定资产投入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依据目前形势分析,预测今后五年共需用地31871亩,其中工业用地13360亩。平均每年用地量2672亩;城市基础建设及交通用地约12161亩;经营性用地6350亩,主要用于房地产开发、旅游度假项目建设。因此,建设用地需求总量不会减少,基本农田与发展空间的矛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矛盾将更为凸现。针对当前国家对土地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管理和全县用地形势,要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行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5.
《山西地质》2014,(5):20-21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并重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大力盘活存量土地,有效缓解了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保障了全市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各个地方尤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开展对土地的整治和置换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本文在对安徽省建设用地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安徽省土地置换政策制定的工作思路与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7.
庞西祥 《山东地质》2008,24(2):46-47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越来越严。面对严格的土地管理形势和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突出矛盾,临沂市积极转变观念,将用地思路调整到内涵挖潜和盘活存量上来,坚持向旧村要地、向旧城要地、向闲置要地、向园区要地,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耕地急剧减少问题,实行了更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为支撑,保护耕地和保障建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婺城区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建设、婺城新城区、金西开发区、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集群发展、仙源湖旅游渡假区以及构建快速通道的公路建设,均需新增建设用地保障。如何妥善解决婺城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用地量大与保障难的矛盾,如何来实现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任务。为缓解经济发展和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矛盾,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9.
《河南地质》2011,(8):F0003-F0003
安阳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切实保护国土资源为重点,以增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服务与管理并举.为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地质》2010,(4):22-22
3月25日,辽阳市国土资源局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局长办公会议,这次会议没有按照惯例在会议室召开,而是将会议地点改在了用地现场。市国土资源局召集局机关中层干部、城区分局局长和有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到河东新城、芳烃基地、老城区改造、汤河温泉谷等用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听取各城区关于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情况介绍,了解了各城区政府在2010年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查看用地现场拆迁现状,  相似文献   

11.
杜猷 《山西地质》2010,(1):38-40
随着长治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逐年增加。而随着国家从严从紧土地宏观调控,农用地转用指标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将大幅减少,土地资源供应的瓶颈将进一步显化。因此,如何破解用地难题,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完成,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障项目用地。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差异,土地利用方式有显著区别,在土地整治的模式选择上也存在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特别是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等因素,都对土地整治提出更高要求。以上海为例,基于土地整治潜力、单位投资成本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土地整治应以建设用地复垦为主,并提出具体实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淄博市淄川区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全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土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淄川区招拍挂工作尚存在管理不严、秩序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该区采取积极措施,并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省淄博市1981-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该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特征和影响机制。1980年以来淄博市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平稳扩展、加速扩展和快速扩展3个时期。淄博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制度改革、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国家财税、土地等制度改革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根本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信息荟萃     
《河南地质》2011,(9):50-51
李志民副厅长到开封、三门峡等地调研 本刊讯近日,以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志民为组长的调研组,到开封、三门峡等地对用地需求、服务保障情况及2010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调研。在听取相关汇报后,李志民对开封发展用地需求及服务保障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重点强调了今后要科学利用好指标,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16.
图文报道     
《辽宁地质》2012,(1):1-1
2011年12月16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召开了2012年用地形势分析会议。各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班子成员、各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参加了会议。陈超英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何庆良副秘书长主持会议。会议集中听取了各市2012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需求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新城新市镇建设、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城乡统筹发展、民生工程等情况,以及建设用地需求特点,提出了2012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郑攀 《浙江地质》2011,(7):52-53
近年来,临海市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旺盛,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的同时,征地补偿和失地农民的生计保障等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依法征收土地,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坚守耕地保红线,  相似文献   

18.
我省是土地资源小省,满足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一直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难题。为了进一步拓展用地空间,沿海各地纷纷实施填海造地项目向海洋要地,但海域使用权如何转为土地使用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层。在此,笔者谈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衡阳县国土资源局1987年成立并设置执法股,20年问全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机构不断健全,法制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土地执法监察先进单位”和“土地执法模范县”,土地管理、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地籍管理等7个方面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0.
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近几年来,面对回暖的经济形势、“四大、两新”建设和“调结构、转方式”的新要求,土地刚性需求趋旺,资源保障压力增大,用地供求矛盾逐年更显突出。为了确保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各行业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切实解决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重不足的问题,我省各地转变土地要素保障思路,把加快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作为破解用地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来抓,严格依据“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的要求,坚持眼睛向内,努力自求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