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一个智慧的企业管理者,他是一个勇于创新的领导者,他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他就是张晓明,现任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院长、党委书记。在“六院”他不是临危受命,他接手的是一家业绩显赫、技术实力雄厚的地质勘察专业队伍。这为他开创家业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2.
正他有激情,经常奔波在基层一线;他不畏难,专啃业务上的"硬骨头"。他接地气,汛期奔波在风里雨里;他热心肠,俯下身子为民办实事。这是他在同事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他就是陆川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黎源。同事评价:他工作上真有一手1993年,黎源从部队退伍回到陆川县土地技术服务站工作,2000年~2009年,他又先后在该县横山乡、米场镇国土资源所工作,由于基层工作表现出色,2009年,黎  相似文献   

3.
"他工作扎扎实实,业务知识——中!""他工作兢兢业业,为工作奉献精神——中!""他待人实实在在,在同事们之间人缘——中!"在修武县国土资源局,领导和职工一致这样评价一个人。他就是该局执法监察股股长孙三中。相貌普通的他有一颗完美的心"他工作扎扎实实,业务知识——中!"这是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一贯肯定。  相似文献   

4.
兰辉同志走了,他带走了全国人民的祝福,带走了亲人挚友的牵挂,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离开他曾战斗过的工作岗位,安静的走了。他华丽的转身,将一抹身影印在了我国西南蜀地,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令人敬爱的一生。那年,他48岁。  相似文献   

5.
黝黑皮肤是他的荣誉勋章,矫健步伐是他不变的动作。他顶烈日冒严寒,用汗水书写经纬诗篇;他跨平川翻群岭,用脚步丈量责任与担当;他性格内秀,言辞不多,却用行动展现新时代测绘人的青春风采。入行十余年,他从一个初出校门的“菜鸟”,逐渐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项目负责人,他就是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外业队员苗永超。  相似文献   

6.
他的言语并非慷慨激昂,他的行为并非惊天动地。他的故事并非催人泪下,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像一头永不知倦的“老黄牛”,在这片富春大地上躬耕不息,默默地守护。  相似文献   

7.
老莫拒财     
正提起莫起杰,其实他年纪并不大,不到五十岁,却满头白发,再加上人又长得老相,所以在单位里大家都叫他"老莫",他也欣然答应。屈指算来,老莫已在地价评估所当了六年所长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地道的"北老胯"——河北保定人,早年随父转业来到豫南的。他的性格用一个字"直"来形容,毫不夸大。有时候为工作上的事与领导和同志争得脸红脖子粗,认准的理谁也别想扳得过他。  相似文献   

8.
他,在国土资源局专、兼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超过10年,有多次轮岗交流的机会,但是仍执著地当"守门员"。他,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倾注心血,不断创新,取得突出成效,被称为"排雷专家"。他,是个不徇私情的"硬脖子",碰到同行、亲友打招呼,要求帮忙"走后门",总是坚持原则,公道处事。他,自学成才,做一行爱一行,是勤学苦练的"多面手"。他,就是台州市国土资源局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王楚健。2012年7月,他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工作21年来,他清廉自律,脚踏实地,在平  相似文献   

9.
我们单位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年纪有点大,可是他的干劲儿特别足;他的模样有些老,可是他的精神头赛过年轻人;他不图名、不图利、不辞辛苦把国土事业当做家一样来守!或许其他国土所的同事们对他还不熟悉,可是对于“苇亚”国土所,对于厅驻森工松花江国土资源分局的老同志们来说,这个“老王头”他们再熟悉不过了,他就是苇河国土所的退休老同志——王永门。  相似文献   

10.
崇尚清明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其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在他落难时一个臣子割自己的肉给他吃,但在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时,这个臣子却不要封赏隐居山林。晋文公为寻他而放火烧山,他宁死也不出。后来在他死去的树上。发现了他留下的一首诗,主要是劝晋文公廉政的.最后一句为“勤政清明复清明”,故此,把那天定为清明节。  相似文献   

11.
从2002年初到2011年3月,从27岁到37岁,整整10年,他一直战斗在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第一线。 10年了,三江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只有一个人,股长是他,股员也是他。他一个人扛起了全县防治地质灾害专职工作的千斤重担,换来的是全县10年的平安,他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群测群防员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如今,在临颍,只要一提起县国土资源局法规室主任董志民,熟悉他的人,大多都会对他大加赞赏。多年来,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依法办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有错必纠,他参与处理的近200起涉及土地的案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他本人连年被临颍县国土资源局评为先进工作者,最近又被临颍县组织部推荐为漯河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候选人。  相似文献   

13.
《河南国土资源》2010,(2):52-53
在河南省地矿局机关,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黎祥。每当谈起他,人们会告诉你许多有关他的普通而又闪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正韦寿增对我们国土人,尤其是百色市各县(区)的国土系统干部职工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知道他,学习他,一直努力向他看齐。读了《生命在大地上闪光》这本书后,让我更详细地了解了韦寿增,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他高尚的精神内涵,感受到他那种平凡中的伟大。对韦寿增精神的认识,首先是忠诚。时间不仅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忠诚  相似文献   

15.
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削,平时言语也不多,是那么的平常无奇,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他平凡的外表下藏着一股子的坚毅。31年来,凭着一腔赤诚,他踏遍八桂大地的青山绿水,尝尽千辛万苦,一直无怨无悔地扎根于野外找矿的第一线。他就是广西第六地质队三分队技  相似文献   

16.
正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县委招待所从事采购工作。平时,除了给食堂购买原材料外,还要到餐厅收售饭票。久而久之,一位接近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和我日渐熟悉。他身材魁梧,方方正正的脸庞、炯炯有神的双眼,外加满头乌黑的头发,一眼看上去觉得他是个精力充沛、富有智慧的北方男子。每次开饭前,他总是与普通工作人员一样排在长长的队伍中间。轮到给他打饭时,他还微笑着跟我和几个炊事员打招呼。后来,我们听说他是刚上任不久的县委办公室主任李富恩。  相似文献   

17.
他,惜才爱才,谁德才兼备他就重用谁他,亲疏如一,果断否决亲弟的提拔建议他,因病手术,醒来第一句话问的是村中修路事...请看本期人物通讯《鞠躬尽瘁写春秋》——原来丰满的面部已明显凹陷下去,病床的素色床单使他的脸更显苍白。他一睁开眼看到妻子和同事关注的面容,上气不接下气艰难地说:"村中修路……的事……,一定征求大伙的……意见……,因为这是……涉及……农村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的大事……"2012年10月3日,他下乡召集村委、村民开会,商讨村道建设事宜。因事情比较复杂,一时定不下最终方案,他却因劳累过度突然间晕倒了,同事们赶紧将他送往梧州市桂东人民医院急救……  相似文献   

18.
正他,到扶沟县国土资源局上任不到一年,但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已深深感染着每一个扶沟国土人,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倾注在豫东广袤而肥沃的热土上,他一个个清廉自律、执法如山、严于律己的故事令人称道,在扶沟县国土系统传为美谈。他,就是扶沟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冯存志。"干部守清廉,一身是虎胆;干部不清廉,出口气也短。"  相似文献   

19.
说起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新华分局矿区中心所党支部书记、所长王延召,了解他的人都说:其貌不扬,追求不凡。和他共事的同事们说:他干啥都是身体力行,处处为先。他服务的对象说:和他打交道,就像处朋友,总是尽心尽力帮忙,但违反原则的事从来不干。局、镇领导说:他牵头办理的事,让人放心。大家的赞誉,领导的肯定,上级的认可,都折射出这位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一位普通共产党员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20.
正认识建政有30多年,因为是同门师兄弟,平时都尊称他"政兄",都知道他为人豁达,性格谦和,言行低调,举止儒雅,工作之余钟情摄影艺术。直到一年前我们成了"心照不宣"的同事后,才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最近,他加入了广西摄影家协会,成了"家"。他用摄影作品记录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八桂大地留下的足迹,诠释了他踏遍青山的美丽人生。近两年他参加广西区内外的一些摄影比赛中经常入选并获奖,在圈内有知名度。建政年青时从事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工作,辛苦、单调的野外地质生活,炼就了他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品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