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原有深度优先算法存在因水准路线曲折造成的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失真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算法:通过引入水准点平面坐标信息,采用逐步回代思想实现对水准网最小独立闭合环的准确搜索;考虑到水准网中极有可能存在无法构成最小独立闭合环的水准支线的情形,在搜索最小独立闭合环的同时,兼顾提取出水准支线的信息。通过对2012年天津市地面沉降水准数据进行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并结合人工拼环的结果加以印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准网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该算法可有效避免原有深度优先算法搜索失真的问题,同时准确搜索出水准支线。  相似文献   

2.
依据图论理论,在基于生成树、余树变换的闭合环搜索算法和基于深度优先的闭合环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高效且稳定性好的控制网最小独立闭合环自动搜索算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间接平差误差方程转化为条件平差条件方程的快速且易实现自动化的方法,同时采用矩阵分析理论,通过对条件方程进行特殊的矩阵分块及变换,自动搜索出水准网或GPS网的最短独立闭合环与附合路线,并自动解算出闭合差。上述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图论理论,不依赖于任何信息文件,算法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4.
控制网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控制网中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的两种算法:基于生成树的算法和基于迭代加深搜索的算法,在理论上进行了推导,并结合实际算例,对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在某些情况下,后一种算法搜索结果不是太稳定,前一种算法搜索结果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应用图论理论,直接根据控制网平差的基于测站的网点信息和观测值文件,提出了最小独立闭合环自动生成的逐步回代法和附合导线自动生成的组合法,并编程予以实现。最后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用之进行观测值质量检核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水准网闭合环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FP(Visual FoxPro)、VB(Visual Basic)软件平台,应用图论相关算法,开发了自动生成水准网最小独立闭合环与附合线程序。详细介绍了程序开发思路及一些细节处理技巧,应用实例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同时给出了一些可扩展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建平  明祖涛  张届  游振兴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50-153,1,16
水准测量结束后,对观测成果进行往返较差、附合路线及闭合环的闭合差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CPⅢ高程控制网网形独特,它部分边含有往返测或双次观测且属于大型控制网(观测边可能含有数千条)。根据最小独立闭合环及最小独立附合路线的限制条件,依据CPⅢ高程控制网的特点,利用Dijkstra算法思想,提出了最小路径搜索法并进行编程实现,通过算例验证了其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剥蚀法计算GPS观测网独立环闭合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根友 《测绘工程》2001,10(1):33-36
在GPS测量中,往往需要计算三角形、多边形闭合差,以便及时发现观测粗差、衡量GPS观测精度。本文提出了剥蚀法计算GPS观测网独立环闭合差,这种方法利用计算机自动确定观测网中的独立环个数,并计算所有独立环闭合差。它适合各种复杂的观测图形,所计算的独立环个数是唯一的,独立环为观测网中的最小闭合单元,并且环与环之间不出现包含和重复。  相似文献   

9.
针对原有的深度优先算法在进行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时存在搜索漏环的情况,在不破坏原有算法流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算法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中间参数,通过追加新的算法,以2012年天津市地面沉降水准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并结合人工拼环的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准网较为复杂的前提下,新算法有效避免了原有深度优先算法搜索失真的问题。改进后的深度优先算法将为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工作带来更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铁隧道段CPⅡ交叉双导线网观测数据粗差检核问题,该文在挖掘分析控制网结构特点基础上,提出一种CPⅡ交叉双导线网最小独立闭合环集搜索算法。该算法基于分治法思想,将整个控制网的独立闭合环搜索分解到各个四边形,通过确定各四边形产生的最小独立闭合环子集,实现CPⅡ交叉双导线网最小独立闭合环集的自动搜索。基于该算法研发了相关软件系统,并以某客运专线隧道CPⅡ网实测数据为例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高效确定CPⅡ交叉双导线网的最小独立闭合环集,从而实现对外业观测数据的粗差检核;重测含有粗差的观测值,可有效提高CPⅡ交叉双导线网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Graph Theory Applications to GPS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aims at presenting a new perspective of GPS networks, based on principles from graph theory, which are used to describe some connectivity properties of GPS networks. This is possible using a directed, connected graph and an incidence matrix. As the incidence matrix mai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the GPS graphy, the fundamental set of independent loops in the GPS network can be read from the incidence matrix. A spanning tree serves as a primary tool in locating the independent loops. According to the loop law the coordinate differences around loops sum up to zero. The measured vectors contain random and gross errors. Hence, if the entire independent loops sums are less than a certain threshold in three components, we can guarantee that there are no gross errors in the observations. The fundamental set of independent loops, based on different spanning trees, is used to detect gross errors in the observations without using adjustment computation. We use a small, simulated network containing gross errors to demonstrat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 2001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些GPS数据处理软件搜索异步环不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基于边界结点的GPS控制网异步环自动搜索的算法。这种算法借鉴了Delaunay三角网的思想,通过建立Delaunay三角网,找出三角网上所有具有3条或3条以上边界边的边界结点,并依次搜索有边界结点的边界异步环和无边界结点的边界异步环,针对边界异步环,根据不同的观测时段数给出所有的基线组合,最后计算边界异步环的闭合差;并且根据此算法编写了软件,最后利用某县GPS平面控制网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对已有的生成树搜索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广度优先的思想搜索,线性表结构存储数据,提高了算法的时间效率,简化了计算复杂度,使得该方法更加适用于大型测量控制网的最小闭合环搜索。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  黄腾  陈建华  李桂华 《测绘科学》2012,(1):156-157,17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激光扫描点云配准直接计算方法。利用反对称矩阵和罗德里格矩阵的性质,用3个独立参数代替3个旋转角参数建立一种新旋转矩阵解算模型,推导出旋转变换误差方程,确定平移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分析了坐标转换模型的精度和点云配准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高,计算过程简单,可以准确地解算出三维坐标转换参数。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个鲁棒高效的内存矢量地图叠加分析算法,采用改进的平面扫描算法计算交点,解决了重叠边、交点位于端点等所有特殊情形。利用交点及其携带的信息来构造结果环,并且将没有产生交点的输入环忽略,或者增加到结果的外环(或内环)集合中去。所有结果环都带有标识码,增加该标识码信息可以简化后续的两个过程-内外环的匹配以及属性的继承。与一一循环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对任何叠加操作可以一次计算得到所有的交点。此外还实现了叠加分析操作,并且用一组真实地理数据的不同操作与ESRI的ArcGIS的叠加分析操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的要素数完全一致;计算时间耗费约为ArcGIS时间耗费的50%-60%。  相似文献   

16.
测绘领域诸多实际应用中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具有结构特征,即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中包含固定量(甚至固定列)和随机量,并且不同位置的随机量线性相关。针对这个问题,从变量误差(errors-in-variables,EIV)函数模型出发,首先,将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构成的增广矩阵表示为仿射函数形式,并采用变量投影法对函数模型进行重构;然后,利用拉格朗日法推导出了一种结构总体最小二乘(structured total least squares,STLS)估计算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已有能够解决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存在结构特征的加权或结构总体最小二乘算法估计结果一致,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同时阐明了该算法与已有相关算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格网DEM上径流长度计算误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格网DEM的径流长度的计算误差主要来源于DEM数据和流径提取算法。通过数据独立的误差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流径提取算法模型产生的误差。首先选取5种数学曲面作为模拟DEM数据源,计算出径流长度,以由曲面公式推导的径流长度公式计算的径流长度作为理论真值,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误差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汇水区的径流长度计算精度明显高于分水区;分水区的径流长度含有一定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