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早在2007年,一名巴西教师的一条所谓地震“预言”(“9?13”地震海啸谣言),曾一时引起了海南社会的议论与不安。从2008年初开始,海南省委省政府、省地震局及新闻媒体积极应对“9?13”地震海啸谣言,通过加强地震监测、应急值班、加密震情会商、加大新闻宣传教育、科学解释,最终平息了该地震海啸谣言,稳定了社会秩序。本文回顾了2008年平息该谣言的过程及成功经验,并进行了科学反思与总结,旨在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为今后政府和社会应对此类事件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两种趋势,一是纵向深入,学科分离越来越专门化;另一是横向跨越,学科串通越来越普遍化。控制论(Cybernetics)属于后者,是一门横向新学科。它是本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在自动调节,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近代数学和神经生理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控制论”的奠基人N·维纳(Norbert Wiener)把它定义为:在机构、有机体和社会中控制、通讯和调整的科学。“控制论”认为世界由能量、物质和信息三种成份构成,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一切系统都是信息系统且都是反馈系统,强调系统内部以及包围它们的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体联系,强调在运动和发展中考察系统,并建立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科学院于1979年4月为国家科学基金会制定了一份《科学与技术:五年计划展望》报告。报告的“前言”阐述了制定这份报告的过程和意义;其中“观察报告”一节谈到了美国科学技术某些总的设想。这份报告共分四个部份:Ⅰ、科学,Ⅱ、技术,Ⅲ、科学和美国,Ⅳ、科学组织机构。包括十一章,其中第一章“行星地球”中对“地震”作了论述,涉及“地震成因”、“地震预报”、“地震灾害”、“减少地震危险”和“政府政策问题”等内容。现根据这份报告的正式文件复制件将其中“前言”、“地震”和“展望”三节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桂萍 《地震》2010,30(1):1-9
从地震预测预报的时间范围、 与基础性学科的依赖关系、 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等不同角度, 简要分析现今我国地震预测预报的三种不同分类; 从地震的科学与社会双重属性, 分析制约其发展的一般科学技术规律和社会需求形势; 结合地震预测预报分类及影响其发展的科学与社会因素, 讨论我国地震预报发展思路。 认为当前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 提出坚持多路探索, 建立“长中短临与震后”的分析预报工作体系, 加强技术创新与储备, 推进物理性地震预测预报探索的发展途径, 并就其必要性、 科学思路、 基本内容和基础条件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引言”中指出:地震社会学是主要研究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及其对策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边缘学科。在“由来及发展”一节中说明,地震社会学是随着破坏性地震的不断发生和地震预测、预报等地震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名词是1977年1月第五次日美地震预报科学讨论会上提出的;中国从1979年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后,开始较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同其他国家那样,当前也是主要集中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及其对策这个中心问题上。在“主要研究任务”一节中阐明,地震社会学主要是探讨组织体制的作用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探索发挥地震预报的积极作用;调研地震虚报、误传和谣言的对策;研讨地震的综合及各项对策;开展震害调查和预测;拟定与地震和地震预报有关的各项法令条例等。最后两节概述了我国开展地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概况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1,(7):22-22
大陆科学钻探,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是带动21世纪地球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发展的大科学工程,同时也是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灾害和环境等问题的重要基础研究课题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197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巴黎召开的“地震预报的科学、社会、经济问题”的一次专家小组会上,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地震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地质博物馆围绕主题,聚焦自然资源部重大科技成果,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邀请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连线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及各地学类博物馆,采取多家单位联动和“线上+线下”互动等方式,跨地域、多场馆、多维度开展科普活动,公众参与量超过1515万人次,切实提高了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9.
防震减灾公益广告是一种利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科学素养,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的一种行业性广告。防震减灾公益广告作为科普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增强社会公众对地震谣言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地震科学的发展,消除社会上对于地震工作的误解,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防震减灾公益广告树立地震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使公众消除对地震工作的陌生感,拉近和公众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信息化的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数字地球”的科学体系由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和科学工程三部分组成。现代地震学同样需要基础研究、支撑技术和科学工程,其中,最后一个体系即相当于实时地震学。实时地震学调基础研究和现代技术的结合,强调地震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对社会与公众的服务,是地震学发展的“最高境界”。实时地震学需要基础研究和现代技术,更需要建立地震速报系统、地震趋势分析系统、灾害评估系统和地震救灾系统这样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大科学”时代的“小科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大科学”时代,“小科学”并没有失去它存在的价值。相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而使“小科学”亦得更为重要。“小科学”也可以以一定的方式“演化”成“大科学”本文中提出了两种模式:逾渗模式和成核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易于把余震看成在科学和社会方面均不重要的多余物。新闻媒介常这样向地震学家发问:“这只是一次余震吗?”“只是”两字意味着余震几乎不被关心。地震学家自己也常忽略那些紧跟着大地震之后发生的事件的重要性。即使是足够大的余震,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强地震保险同其他自然灾害保险一样是一种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它既是一项经济政策又是复杂的科学工作。就有关地震保险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为经济部门提供科学成果和对策意见,是地震社会学研究应尽的社会责任。一、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能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再生产过程中,从物质方面来看,总是处在各种会使它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中,因此,利润的一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物理科学是最讲究精确的,为了描述各种量的大小,就给这些量定义一些单位。有一门专门研究科学上各种单位的学科,叫做计量学。实际上,地震学上通用的震级单位“级”,也是一个计量学的问题。计量学所定义的单位,一般应服从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所建立的单位是合理的;第二,单位的复现精确度要高;第三,使用应当简便迅速。我们用“合理、精确、实用”六个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4)
<正>2016年是创新之年。中央做出‘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国土资源部党组提出“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匠心擘画地质科技创新发展宏图。出台了局“十三五”地质科技发展规划和一系列激励地质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形成了地质科技创新的总体布局和制度保障体系,科学编制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总体方案,启动实施了“化学地球”和“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  相似文献   

16.
陈章立  李志雄 《地震》2009,29(1):182-192
首先指出汶川8.0级地震前我国地震工作部门地震预测努力遭受严重挫折的主要表现, 阐明这一严重挫折是地震预测面临的三个主要困难: 地球内部“不可入性”、 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和地震物理过程“复杂性”。 但这一严重挫折给人以重要的启示: 面对地震预测这一科学难题, 必须勇于扬弃, 努力处理好地震预测经验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必须充分发挥地震科技工作者群体的主体作用, 努力推进地震预测理论、 技术的创新; 必须明确地震预测的主要对象, 加强大地震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伟 《地球》2023,(2):62-65
<正>鲁迅的《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体现了一种从身体里所散发出来的硬骨头精神,毛泽东主席评价其“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其实在矿物世界中,也有一种被誉为“硬骨头”的矿物。正因为其“骨头硬”,它是制作研磨工具的最好材料;也正因为其“骨头硬”,才有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它就是金刚石。  相似文献   

18.
陈运泰 《中国科学D辑》2009,(12):1633-1658
本文概要回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地震预测研究与地震预报实践的进展情况,指出地震预测这一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过长期探索方能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目前尚处于初期的科学探索阶段,虽然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特别是短期与临震预测的水平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并非毫无进展.文中以板块边界大“地震空区”的确认、“应力影区”、地震活动性图像、图像识别等方法以及美国帕克菲尔德(Parkfield)的地震预报实践为例,说明在中期与长期地震预测方面,地震预测研究均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文中分析了地震预测在科学上面临的困难,阐述了为解决这些困难所应当采取的科学途径,展望了地震预测的前景,指出地震预测的进展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以及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等困难的制约;地震预测虽然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的;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选准地点、开展并坚持以地震预测试验场为重要方式的地震预测科学试验,坚持不懈地、系统地进行基础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对地震震源区的观测、探测与研究,对实现地震预测的前景是可以审慎地乐观的.  相似文献   

19.
陈章立  李志雄 《地震》2008,28(1):1-18
地震预报具有明显的双重属性: 科学性和社会性。 该文着重对地震预报科学性的问题做了评述, 强调地震预报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科学的观测资料为基础, 以预报经验为借鉴。 文中对当前中国地震“活跃期”与“平静期”的划分以及根据地震前兆持续时间将地震孕育过程划分“长、 中、 短、 临”四个阶段和相应的地震“渐近式”预报程式, 和“以场求源”的预报思路做了简要的评论。 此外, 强调论及地震预报必须以浅源地震发生的物理实质及对孕震物理过程的基本认识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地震科学不只是一门多边的边缘科学,而且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学科”。《地震对策》一书就是这个“横断学科”的体现。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地震对策》一书的基本特点:它是中国第一部地震对策方面的著作,对地震对策作了较系统的总结;以地震预报为主线;突出救灾;列举不同地区对策实例,并按地震地区的地形、地貌、人文、经济、地震发生的季节、时间等特点较全面地撰写对策;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普遍参考价值;读者对象适用性强;体现社会经济效益,可望在未来的大震活动高潮期中将起到一定的减灾作用。文章继而指出今后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包括今后应对地震对策的理论和定量化作进一步探讨;对对策条例和规范作进一步提炼和归纳;随时间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充实;针对地震活动高潮期与低潮期对策的不同特点,今后应不断补充、修改,使其规范化和条例化。文章最后指出,鉴于地震预报对策是整个地震对策的核心,对以下六个方面应予以重视:①地震前兆异常是宏观的量;②前兆场是散点布成的不规则“场”;③震源是地壳中既能集中应力又能很快释放应力的“开放系统”;④模式综合分析和数学综合分析是互不代替、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⑤重演是相对的,可变的,要从发展上综合解析震源;⑥测震指标与其它前兆相结合,可取长补短有利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