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新发现海相侏罗纪地层;在理塘蛇绿岩群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以及厘定甘孜 理塘裂谷时代;厘定了岩浆岩石序列,总结了岩浆岩组合及时空演化序列;初步研究的花岗岩构造岩浆环境;并厘定了金沙江结合带、甘孜理塘结合带;确定了构造格架并进行了构造组合划分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福建主要金矿床类型特征,分析了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地质条件与金矿的成矿关系。研究表明福建金矿床主要受构造及岩浆活动控制,构造控制了矿带的分布及矿体的空间定位,多期次的岩浆活动是成矿的重要条件,燕山期为主要的成矿时期。  相似文献   

3.
新发现海相侏罗纪地层;在理塘蛇绿岩群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以及厘定甘孜-理塘裂谷时代;厘定了岩浆岩石序列,总结了岩浆岩组合及时空演化序列;初步研究的花岗岩构造岩浆环境;并厘定了金沙江结合带、甘孜-理塘结合带;确定了构造格架并进行了构造组合划分等.  相似文献   

4.
1∶25万石渠幅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1):123-134
新发现海相侏罗纪地层;在理塘蛇绿岩群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以及厘定甘孜-理塘裂谷时代;厘定了岩浆岩石序列,总结了岩浆岩组合及时空演化序列;初步研究的花岗岩构造岩浆环境;并厘定了金沙江结合带、甘孜-理塘结合带;确定了构造格架并进行了构造组合划分等.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文县阳山超大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文县.区域构造演化分析、成矿年代学研究及野外地质观察表明,矿区岩浆岩与金成矿在空间及时间上均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对阳山地区区域地层成矿元素含量及阳山金矿各类矿石元素含量分析,确定泥盆系三河口组地层为阳山金矿床的矿源层.进一步研究矿床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测定结果,认为阳山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复杂,具地层和岩浆岩双重来源;成矿热液具有岩浆热液、变质热液以及大气降水多种来源.自三叠纪以来,与区域构造演化有关的多次岩浆热液活动与阳山金矿成矿作用存在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认为,阳山金矿床成矿作用是多期岩浆热液活动叠加的复合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阳山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胡海风  徐晓春  陈芳 《江苏地质》2015,39(2):187-193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郯庐断裂带两侧的蚌埠—五河地区与胶东地区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认为,蚌埠—五河地区基底地层古元古宙五河杂岩Au丰度较高,但明显低于胶东地区太古宙胶东群;蚌埠—五河地区燕山期岩浆岩虽广泛发育,但岩浆作用及与之相关的郯庐断裂系发育程度和活动性均弱于胶东地区;蚌埠—五河地区岩浆岩成岩物质示踪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于扬子克拉通下地壳,而胶东地区的成岩成矿作用因受深大断裂的影响而有深部幔源物质的广泛参与;蚌埠—五河地区控矿的主干断裂构造随着远离郯庐断裂带向西发育程度逐渐减弱,但胶东地区左行平移断裂系广泛发育且存在多期次活动。因此,安徽蚌埠—五河地区和胶东地区在基底地层、岩浆岩、壳幔作用及控矿断裂构造等方面差异明显,这可能是导致两侧金矿床成矿作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程海艳  李江海  赵星  潘赟 《岩石学报》2010,26(1):283-290
塔北隆起西部发育大面积岩浆岩,岩浆岩发育产状的研究不仅对岩浆岩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塔北隆起碳酸盐岩油气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提出塔北隆起二叠纪岩浆岩岩性主要为玄武岩、流纹岩、辉绿岩、正长岩、花岗岩和凝灰岩。岩浆岩发育模式与构造作用密切相关,在英买力低凸起北部地区,主要发育一条逆冲断层,地层受构造作用扰动较少,岩浆岩主要为玄武岩,通过近于垂直的通道到达地表; 英买2地区,构造挤压作用在盐上形成大量的构造裂缝,岩浆岩侵入其中,形成辉绿岩侵入体; 哈拉哈塘地区构造变形微弱,岩浆岩通过垂直的火山通道到达地表,在地表形成了一层平行分布的喷发岩; 而在塔北隆起的中部,由于受拉张作用的影响,地壳发育一定的减压熔融,形成中酸性岩浆,岩浆侵位产生了大量的中酸性侵入体和喷出岩。  相似文献   

8.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1):123-134
新发现海相侏罗纪地层;在理塘蛇绿岩群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以及厘定甘孜一理塘裂谷时代;厘定了岩浆岩石序列。总结了岩浆岩组合及时空演化序列;初步研究的花岗岩构造岩浆环境;并厘定了金沙江结合带、甘孜-理塘结合带;确定了构造格架并进行了构造组合划分等。  相似文献   

9.
姜国英 《矿产与地质》1991,5(3):173-175
运用板块碰撞理论,探讨了阴山陆隆带特殊构造环境.华夏系深大断裂,岩浆热液作用与金矿成矿作用的关系,以金银活化—迁移—再富集观点.论述了冀北、辽西和吉南地区的地层含金性.金银矿床形成的规律,综合了阴山陆隆带找矿的地层、断裂构造、岩浆岩及分散流异常标志  相似文献   

10.
在华南大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及年代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该区的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从成矿系列的划分、成矿岩浆岩的时代、岩浆活动与成矿、构造环境及动力学机制与成矿、矿产分布规律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近几年来该区在早燕山时期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研究的相关进展。发现在宏观区域上华南与中生代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被划分为了新的五个成矿系列,而江西北武夷地区属第五系列,为武夷―云开成矿带中在印支-燕山期与混合花岗岩、花岗岩有关的成矿系列;随着测年技术及方法的提升,成矿岩浆岩时代的厘定也更加精准;早燕山期的主要矿化类型为岩浆热液型和斑岩型两种,其成矿物质可能起源于同一源区,并受到了构造环境边界及多期次动力学活动的制约;矿产分布规律已越发明确。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台中绝大多数金矿赋存于太古宙地层或侵入于太古宙地层中之燕山期岩浆岩体内。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宙老变质岩,燕山运动使老地块活化,其中之金在岩浆热液作用下析出、迁移富集。金矿是岩浆热液成因。文中分析了成矿区带、矿田和矿区、矿体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袁士松 《矿产与地质》2007,21(4):404-409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文县。区域构造演化分析、成矿年代学研究及野外地质观察表明,矿区岩浆岩与金成矿在空间及时间上均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对阳山地区区域地层成矿元素含量及阳山金矿各类矿石成矿元素含量分析,厘定了泥盆系三河口组为阳山金矿床的矿源层。进一步研究矿床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测定结果后认为,阳山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复杂,具有地层和岩浆岩双重来源特征;成矿热液来源具有岩浆热液、地下热卤水、变质热液以及大气降水多种来源;自三叠纪以来,与区域构造演化有关的多次岩浆热液活动与阳山金矿成矿作用存在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认为,阳山金矿床成矿模式具有复合成矿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瑶山区古里脑和龙头山金矿床地层、岩浆岩含矿性的分析,并进行断裂构造作用多期性的分析和岩浆期后断裂成矿作用的讨论,认为该区深部地层和岩体中的金元素在次火山—斑岩期后断裂构造热液的作用下逐步向上叠加、富集成矿;矿体与岩浆岩体在空间上具有密切的关系;构造-热液作用导致次火山岩、斑岩体或周围地层产生破碎,并使成矿热液沿裂隙充填和再充填而形成金矿体,区内凡构成工业富集的富矿体和含金石英脉或破碎带都与多期次活动的构造-热液作用有关。因此,多期活动的构造-热液作用在大瑶山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交城水峪贯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三大岩类齐全,岩浆岩类发育,岩层露头特征明显,并伴有煤、铁等矿产分布。区内主要发育NNW、NNE、SN向构造体系,从构造、地貌、地层及岩浆岩等因素分析,本区域经历了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对其影响最大的为燕山运动。在早燕山期构造运动中近EW向的主应力作用下形成了本区域古洞道向斜、鲁沿向斜、山前大断裂等构造及狐偃山六大岩浆岩体,后期受应力转变造成本区域X型剪节理发育及构造扭曲等现象。形成了本区域现代地质构造及地貌轮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疆巴里坤县八墙子一带金、铜等元素在各个地层单元、侵入岩及构造中的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区内已发现的金、铜矿床、矿(化)点及异常的分布特征,总结出调查区金、铜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其主要找矿标志有:各种矿化露头,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次生石英岩,酸性脉岩,岩浆岩与地层的接触带,断裂带附近的构造破碎带,各种地球化学异常密集区。  相似文献   

16.
前言     
<正>变质岩和岩浆岩是造山带的主体,常常占据造山带的核心部位,其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记录有造山带构造热演化的重要信息,造山带变质岩和岩浆岩的研究是揭示造山作用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的“钥匙”。本专辑以“造山带的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及构造热演化”为主题,系统收录了13篇论文。专辑论文不但论述和研究了秦岭造山带、喜马拉雅造山带、“三江”造山带、祁连造山带、柴达木北缘及西缘等典型造山带与俯冲、碰撞及后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变质及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17.
舌状体是指突出于岩体中的地层,在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中常见.舌状体往往与断裂构造等一起组成构造地球化学障.我们在湖北省丰山矿田工作时,发现舌状体构造地球化学障对成矿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是一个良好的找矿标志.丰山矿田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弧顶偏西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构造—岩浆活动多次叠加,中酸性侵入岩及其相关的Fe、Cu、Au矿床极其发育,矿床与矿体分布严格受地层、岩浆岩、构造控制的构造地球化学控制.成矿母岩为燕山期的花岗闪长斑岩,有利的成  相似文献   

18.
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秦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之一,金矿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具有"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太古宙太华群地层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区域变质作用使金发生初次富集;早期自北而南的挤压形成规模巨大的推覆构造为含金石英脉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空间;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坡区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的西矿带,它是在地层、断裂构造和岩浆岩“三位一体“作用下形成的,地层是基础条件,断裂构造起了主导作用,岩浆提供热源以及可能提供了液源甚至矿质.因此,今后找矿中,更应关注断裂构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长坡区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森葵 《矿产与地质》2006,20(4):418-422
长坡区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的西矿带,它是在地层、断裂构造和岩浆岩“三位一体”作用下形成的,地层是基础条件,断裂构造起了主导作用,岩浆提供热源以及可能提供了液源甚至矿质.因此,今后找矿中,更应关注断裂构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