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谌伟  彭月英 《探矿工程》2006,33(8):21-23
复杂片岩地区的桩基工程常出现桩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一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引起桩基承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及在类似地层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虑时效作用的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劼  施建勇  娄亮  郑少军 《岩土力学》2003,24(1):118-122
采用空间轴对称固结有限元结合修正剑桥模型,用柱形孔扩张对沉桩过程进行模拟,求出不同时期桩周土中的应力,从而得到不同间歇期桩侧的最大摩擦力。应用荷载传递法对桩基承载力进行计算,结合桩周土体剪切强度、应力状态的变化,得到了考虑时效影响的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实例计算表明,结果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省安远县花岗岩分布区某大型公建项目桩基试桩工程为例,通过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单桥及双桥静力触探等勘察手段,查明了场地花岗岩各风化层的力学性质。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重新估算桩基承载力,并与实际试桩结果进行对比,找出了本项目桩基承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了花岗岩地区勘察应重视原位测试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检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邰立荣 《安徽地质》2005,15(2):149-152
沿江高速公路某大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后经检测发现个别桩基存在承载力不足和桩身某些部位胶结差等质量问题。经综合分析,找出产生桩基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和桩身缺陷具体部位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加固桩体、胶结不良部位和高压喷射法清除桩底沉渣及时回灌混凝土等处理方法。对加固后的桩再进行低应变动测法、静载荷试验法等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加固后的桩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学飞 《江苏地质》2021,45(1):107-112
桩基础勘察中采用综合取值法提供的各土层的桩侧极限摩阻力和桩端极限端阻力,在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静载荷破坏性试验检测中得到验证,用该方法提供的桩基参数能够满足设计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要求。从工程桩破坏性试验的角度再次对该方法提供的桩基参数进行论证,采用反向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取值方法提供的桩基参数较为接近土层的真实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6.
自平衡法是基于静载荷试验发展而来的建筑桩基检测方法,它可以快速检测隐蔽桩体的极限承载力。文章阐述了自平衡法测桩技术,并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试验桩现场自平衡法实测效果,同时与预估极限承载力进行比较,分析了自平衡法测桩技术中荷载箱位置的设置对于桩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文章还对自平衡法检测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王腾  李大勇  张玉哲 《岩土力学》2006,27(Z1):836-838
提出了用新型套管桩基来提高海洋平台桩基水平承载力和减小平台响应幅值。采用p-y曲线法来模拟桩土间的相互作用,对套管桩基进行非线性响应分析,研究了套管的埋深和宽度对桩身变形和土抗力的影响,并与普通桩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套管桩基能充分发挥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桩基的水平承载力,减小桩基的水平响应。  相似文献   

8.
刘明贵  张波 《岩土力学》2006,27(10):1759-1762
动参数法包括频率法和频率-初速法已应用于检测各种地基和桩基的承载力。在用频率法检测地基承载力大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参数法。首先,采用不同的压模面积,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地基抗压刚度系数Cz和压模面积A的立方根的乘积值的大小,再计算了承压板面积为20 m2时的地基抗压刚度系数,最后通过相关规范得到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并与静力法测试结果相比较,发现其结果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9.
打入桩承载力确定方法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典庆 《岩土力学》2006,27(10):1733-1738
在传统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中桩基承载力安全系数取决于桩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然而,基于经验选择的承载力安全系数缺少理论依据,为此,基于贝叶斯理论和线性回归方法提出了评价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对承载力安全系数影响的方法,给出了现行规范对于不同承载力确定方法采用不同安全系数的理论依据,阐明了桩基动力测试降低安全系数的理论依据,并以7种桩基设计方法为例,分析了承载力确定方法对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基本上与现行的经验值相一致,表明精确的承载力确定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承载力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承载力确定方法和水平都对安全系数有影响,但当承载力试验桩的数目足够多时,安全系数对于设计方法的精确性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传统动力学参数法桩基检测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不同质量的锤,多次锤击桩顶的锤桩碰撞方法,解决了传统动力参数法测试仪器的读数误差,以及利用地质土工资料求桩土参振折合质量的不便。并针对传统动力参数法在桩基检测过程中,未考虑桩顶露头高度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这一问题,从一维杆件中的应力波传播方程出发,利用分离变量法,推导出桩顶露头高度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的各种规范在计算预制桩的承载力时都不考虑打桩方式的影响。但在实际施工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同样条件下锤击法施工比静压法施工得到的桩基承载力要低。从沉桩机理、挤密作用、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对施工后强度恢复的影响、土体等方面对2种方法造成的预制桩单桩承载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瞬态动测法桩基的弹性杆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桩内应力波传播的原理,分析了应力波在摩擦桩与端承桩内的波形特征的主要区别,以及各类缺陷桩的波形特征,探讨了桩基承载力的主要误差来源,从而为桩基动测法的定量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类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的日益增多,桩基础以解决软土地基问题见长而被广泛采用。由于桩基是隐蔽工程,给检测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传统的桩基质量检测手段是静载荷试验和钻孔取心,这些方法虽能直观地反应桩的承载力和混凝土灌注质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岩土工程中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的一般方法,讨论了影响桩基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模糊方法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并给出算例。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法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比一般的统计方法要客观和全面。  相似文献   

15.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茂名石化100万t/a乙烯改扩建工程位于地层断裂带上,地质条件复杂,桩基设计大部分采用Ф800钻孔灌注桩,桩入持力层1.5D。检测中,发现部分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经采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后。达到了桩的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OSTERBERG测桩法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朝钢  方磊 《铀矿地质》1996,12(6):369-374
本文介绍了桩基原位测试的新方法──Osterberg测桩法。作者研制了Osterberg测桩法室内模型试验设备,并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的初步结果显示,用Osterberg测桩法来取代传统的静载荷试验用于确定单桩承载力是可能的,其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17.
用双曲线法预测挤扩支盘桩的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高笑娟  朱向荣 《岩土力学》2006,27(9):1596-1600
双曲线法能够比较好地预测P-s曲线为缓变型的桩基的极限承载力。根据7根挤扩支盘桩的实测P-s曲线,用双曲线法预测了支盘桩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在极限加载范围内,双曲线法同样适用于挤扩支盘桩,拟合双曲线与实测的曲线比较吻合,预测的结果对工程实际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岩土力学》2017,(11):3311-3318
城市建设中桩基应用广泛,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可靠性越来越受到设计人员重视。针对桩基设计中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及桩基穿越成层地基对桩身承载力的影响问题,提出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鲁棒性设计方法。利用岩土参数变异性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充分考虑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并通过扩大考虑地基土的不确定因素将单桩竖向承载力鲁棒性设计由砂土推广到黏土等一般性土壤;提出采用分层计算桩侧摩阻力作为不确定因素考虑地基土成层分布问题,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为目标函数进行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单桩承载力鲁棒性设计将鲁棒性作为安全性评价标准,来评估桩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鲁棒性与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对桩基设计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案在满足桩基承载力要求的同时,保证了桩基设计方案的鲁棒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Osterberg法中荷载箱位置对测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三颗桩现场Osterberg法实测结果,同时与预估极限承载力进行比较,分析了Osterberg法测桩技术中荷载箱位置的设置对于桩基极限承载力测试结果的影响,得出当荷载箱位置设置较高或较低时,所测极限承载力值均较低。给出了获取最佳荷载箱位置的模拟实验法,该方法以莫尔-库仑强度准则为理论依据,重点研究桩土接触面间的摩擦机制,所得结论较规范经验值和数值模拟分析法准确。  相似文献   

20.
群桩基础竖向承载力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CPT和静载试验结果综合确定钻孔灌注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沿深度方向的一维平稳高斯随机场作为桩基土层土性参数的数学模型,利用相关函数法和变异函数法计算土层的相关范围,进而对相同场地各试桩的承载力进行折算后检验其概率分布,并估计有关统计参数;考虑群桩效应,由桩基沉降反算其作用效应,计算单桩及群桩的可靠度指标。并与未采用随机场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对竖向荷载下桩基可靠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