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赴加拿大考察先寒武纪地质,属于中加两国政府间科技协定,两国政府间对等,相互派遣代表团考察各自对方的先寒武纪地质,78年加方先寒武纪地质代表团来我国访问,这次我们先寒武纪地质代表团回访了加拿大。代表团于6月16日离京赴加。到9月9日返京,往返共83天。代表团自6月17日踏上加拿大领土,到8月31日离开加境,在加共76天。在此期间内,代表团到处受到加方的热情友好的接待。加方为我们安排了相当紧凑的考察日程,从西到东,由北而南地先后考察了五大湖区的Abitibi绿岩带、休伦超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前寒武纪绿岩带,人们往往会想到南非巴伯顿、加拿大阿比提比、澳大利亚的伊尔岗和皮尔巴拉等这些典型的,矿产丰富的绿岩带分布区,而对欧亚地区广泛分布的、规模不甚大的那些绿岩带,虽然也有些文献报道,但资料比较少,特别是人们总是认为它们不是理想的绿岩带分布区,因而很少给与重视,如苏联的东欧、西伯利亚地区的绿岩带、中国东北、华北、小秦岭、大别山等地的绿岩带,印度的达瓦尔、科拉尔的绿岩等。最近几年来,许多地质工作者在这些地区作了广泛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一批有  相似文献   

3.
该项研究为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的一个二级课题。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系承担,1985~1990年历时5年半,现已全面完成任务。该研究成果已于1991年11月20日在北京由地质矿产部科技司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会议评审验收。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全国铅锌矿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四日在南京召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地质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等各个方面特邀代表、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80人。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铜铅锌汞锑专业组组织的,并委托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江苏省地矿局和冶金工业部地质研究所主办。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  相似文献   

5.
目前公认的两个太古代基本岩石组合是花岗岩-绿岩和高级片麻岩。由于绿岩带不仅在地壳的早期形成和演化上具独特意义,而且蕴藏有极为丰富的金、铜、铁和镍等矿产,因此引起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极大注意。我国太古代变质杂岩,很可能大部分都与高级片麻岩组合类似,而  相似文献   

6.
在结合刚果(布)1/100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国的主要矿产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矿产概况将该国的金属矿产分为12个矿带,归为3大类:结晶基底和绿岩带中的铁矿、金矿、钨锡铌钽及稀土矿,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低温热液铜铅锌矿,构造、岩体、地层共同控制的多金属矿。根据分析结果对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绿岩带和重熔花岗岩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了铁矿、金矿及钨锡铌钽等相关矿产;中生代的构造活动形成了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低温热液铜铅锌矿;中元古代岩浆活动及中生代的构造活动促使了南部构造、岩体、地层共同控制的多金属矿带的形成。在对成矿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对找矿潜力作了分析,认为该国所有金属矿产绝大部分为风化矿产和冲积砂矿,矿点多,但原生矿少,寻找原生矿的空间大;勘探和开采程度极低,矿业开发前景巨大.总的说来,以该国作为长期的矿业开发基地,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9年9月12日至16日在高原古城西宁市召开了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这届全国矿床会议是在中国地质学会组织下,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有色金属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及青海省、甘肃省地质学会、冶金地质学会联合筹办的。出席这届会议的代表共305人,其中既有老一辈地质科学工作者,也有中年科技骨干和崭露头角、年青有为的青年地质工作者。青海省宋瑞祥省长、吴承志副省长、地质矿产部夏国治副部长以及省政府有关领导光临会议。夏国治副  相似文献   

8.
第一期(尝、第21期)一国外考察与国际会议 加拿狡太古宙绿岩带及其仃’产考察加拿大沐伦湖地区早元占地层考察·········……巴西前寒武纪地质概况······,·················……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前寒武地层分会第六次会议溉况基础地质(19)(2  相似文献   

9.
华北克拉通北缘新太古代清原绿岩带,以产出中国最古老的红透山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VMS)铜锌矿床而闻名.但近年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绿岩带还发育同期的条带状(BIF)铁矿.对该绿岩带开展BIF铁矿、VMS铜锌矿时空和成因关系及其形成构造背景和海洋环境的研究非常必要.在综述近年笔者及前人获得的清原绿岩带地质剖面观察、典型VMS铜锌矿床和BIF铁矿床地质、锆石U-Pb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和Nd-Fe-S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清原绿岩带VMS-BIF矿床组合形成的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规律.最后建立了新太古代清原绿岩带VMS-BIF弧后盆地系统成矿模式.这对于指导区域找矿预测、了解新太古代陆壳演化和古海洋环境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绿岩带是太古宙地盾区的基本构造-地层单元。Anhoeusser等人已概述了其特征。对绿岩带研究所积累的资料对我们了解地球早期的特征及其深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大部分太古宙绿岩带在地层、岩浆和构造史上,都甚为相似。但作者对南非、西澳和加拿大研究认为,这些地区中确实存在明显的沉积差异。本文将讨论这些差异及其反映太古宙地壳演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塞拉利昂中部马卡利地区出露有大片的太古界花岗-绿岩带地质体,其金矿资源丰富。通过矿产勘查和成矿规律研究表明,金的来源与太古界花岗-绿岩带地体密切相关。岩金矿床类型为含铁建造金矿床,主要赋存于绿岩带的绿片岩中及含铁建造的片岩中,受褶皱和断裂构造控制;砂金矿的类型为河流冲积型砂金矿,主要分布在花岗-绿岩带内及其周边河流中的全新统冲积层中下部砂砾石层中。重砂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区内具备良好的岩金、砂金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前景,实施砂金-岩金综合找矿方法,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中南部非洲优势矿产资源有金、铜、铁、铬、金刚石,锰、铀、镍、钒、钴、铂、锑的储量也居世界前列。主要的矿产集中分布于前寒武纪地体内,中南部非洲前寒武纪地体的形成演化决定了矿产的种类和主要成矿类型。文章总结了中南部非洲的地质构造演化以及其主要矿产资源的成矿类型和分布规律,并划分成矿区带至三级。探讨了部分主要成矿区带的成矿规律:太古宙的矿产主要与花岗-绿岩地体有关;古元古代的矿产主要分布于陆缘盆地,与岩浆作用有关;中元古代的矿产主要与岩浆作用有关,次为沉积变质作用;新元古代的矿产主要与沉积变质作用有关,次为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委员会、全国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林省地质学会、吉林省金属学会、冶金部长春黄金研究所和中国色有工业总公司吉林矿产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金矿床同位素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18-22日在长春隆重召开。 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和高等学校的4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长春地质学院张秋生教授、林尔为教授和姚凤良副教授应  相似文献   

14.
1 太古宙绿岩带的一般特征太古宙绿岩带的概念,是在1965年加拿大召开的北大西洋国家的地质会议上提出的。M.J.维尔乔因(Viljoen)(1969)首先对南非巴伯顿绿岩带进行了研究,之后一直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重视。不仅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早期地壳演化的大量直接证据,而且其产出丰富的 Au、Cu—Zn、Ni、Fe 等矿产资源具重大的经济意义。绿岩带的定义,根据巴伯顿的资料,典型绿岩带的传统模式,设想为一种散布于花岗质岩石的“汪洋大海”中的盆地形褶皱或盆地型向斜。古德温(1991)提出,绿岩带  相似文献   

15.
耿树方 《地质论评》1992,38(2):183,196
为了交流近年来、尤其“七五”期间各部门、各单位在秦岭大巴山地区进行的地质、矿产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本区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开展,振兴地方经济,1991年10月15—19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石材委员会、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和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舍勒铜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矿床成因意义任秉琛(地质矿产部西安矿产地质研究所,西安710054)关键词黄铁矿标型,矿床成因意义,新疆阿舍勒铜矿属海底喷气火山成因含铜黄铁矿型矿床,黄铁矿是其中分布广、数量大的矿石矿物。1黄铁矿形态标型多数情况下为他形...  相似文献   

17.
中条山地区铜金成矿地质基础和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条山地区主要经历了四次与铜、金有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分别是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带、古元古代裂谷作用、中元古代火山活动和中生代岩浆作用,其中以前二次最为重要。中条山北、东段以古元古代裂谷作用为主,叠加了中元古代火山作用和强度较弱的中生代岩浆活动,成矿以铜为主,其次为金。西南段以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带的地质事件为主,并叠加较为发育的中生代岩浆活动,成矿以金为主,其次为铜。本区是铜、金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地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最古老的金矿床产于加拿大、非洲、印度、西澳的太古代绿岩带中。金的富集也出现于绿岩相火山岩层中间的黄铁矿型矿床,成因上与产出于绿岩带中的花岗岩杂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主办,冶金部、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地质矿产部地调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多块体活动大陆的岩浆作用”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6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30人,提交会议论文21篇。会议特邀来叔和院士和沈其韩院士分别作了“有关海相火山岩成岩  相似文献   

20.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和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于1982年6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了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分析测试研讨会。地质系统、冶金部和中国科学院等系统三十多单位的近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首先由物探研究所谢学锦副所长和地质矿产部科技局负责人李善芳先后讲了话,测试研究所科技处李连仲同志作了有关标准样分析方法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