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种精神,让人感动,它就是无私奉献;有一种品格催人奋进,它就是勤奋好学;有一种态度让人敬佩,它就是爱岗敬业。有一个人,用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无所畏惧的攻坚克难,生动诠释了这精神,这品格,这态度,她就是张苏红。1992年大学毕业后,在冶金部宁波勘察研究院工  相似文献   

2.
有位哲人说过,时代的列车在拐弯处,常常会摔出一部分人.这部分人,都是灵魂浮躁的人.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精神信仰,就会成为了无根的游魂;而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品格,就等于"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就会丧失灵魂、迷失方向.所以说,"国之魂,文以化之;国之神,文以铸之."这个"魂"与"神",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共同的文化价值核心. 民无信不立,国无魂不强.任何社会,无论古与今、中与外,核心价值都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是民族生命力之源、国家凝聚力之基、政党战斗力之根.  相似文献   

3.
记住乡愁,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精神有所皈依,灵魂诗意栖息。有一本书,叫《乡愁里的中国》,作者试图给所有身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的人"找一条回家的路"。这条路不仅没找到,反而更迷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故乡在迅速地崩塌瓦解。城镇化建设中,要让我们"记得住乡愁",既是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的软肋,又为今后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记住乡愁,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精神有所皈依,灵魂诗意栖息。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让人割舍不下的情感一一这就是爱。爱超越了个人、心系家国天下和苍生,没有边界,就是大爱;爱得执着却又默默无言、无私奉献,这才是真爱。大爱无疆,真爱无言。在靖西县安宁乡——一个中越边境线上的小镇,一个年仅31岁的生命,就是用这种超越个人、默默无言的爱,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方式,诠释着一个年轻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  相似文献   

5.
红树林有一种精神气,就是顽强拼搏、默默奉献。 保护红树林的人,也有这种精神气。 在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所在的海域,违法养殖问题惊动过朱镕基总理,红树林虫害问题惊动过温家宝总理,两位总理都亲自为保护这片海域作出紧急指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在面对日益现代化的都市时,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用乡土眼光来打量城市,进而质疑城市的价值;一种是感受到现代都市对人的压抑,提出人的变异性问题。这两种态度反映出中国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认识方式之一维。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一个人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危难时刻奋不顾身,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境界,那么在平凡之中一身忘我,也不乏为一种高尚的品格.我所认识的汤传龙就是这样一种人,他真执对待工作,真心爱护群众,真正不计个人得失,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正从小生长在小秦岭北麓,在它的怀抱中长大,因而对这座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就像父亲,或者母亲,两种感觉都有。然而,最让我感到神奇、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写在它身上的祈雨史。那些曾经的传说和亲历,至今让我无法释怀。村子正南面的娘娘山就是祈雨的发源地。娘娘山是小秦岭最东端的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有这样一种人,一生与石头为伴;有这样一个行业,一辈子与土地结缘。这种人选择了石头就注定要翻山越岭,踏遍祖国万里河山;这个行业选择了土地就注定要与烈日相伴,枕冷月共眠……是什么人可以将青春献给崇山峻岭?是什么行业让我们无悔于一生献给脚下的土地?——那就是我们的地矿事业,我们的地矿人!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朋友,您知道吗?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有一处让人心驰神往的旅游热地,它就是享有“塞北金三角”、“北京后花园”之誉的克什克晦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1.
赵凡 《国土资源》2006,(3):6-17
院士,英文名:Academlcian。这个词背后有一串故事。古希腊时期,天父宙斯预言,雅典王城将面临一场大灾难,于是举国惊慌。这时有位叫阿卡德莫斯的人挺身而出,他用智慧和勇气,用血和肉,把雅典王城和人民从灾难中拯救出来。为了纪念为国家、为人民而死的阿卡德莫斯,人们尊他为大英雄。雅典城邦将军和人民把他葬在雅典城的西北部,四周遍植橄榄林,这片静谧的园林人们称它:阿卡德米(Academy)。阿卡德莫斯的无私感动了古希腊的大学者柏拉图,他后来在这片园林中从事学术活动,倡导科学精神。后人延续了柏拉图的传统,把阿卡德米园林称作柏拉图学园。这就是今天的科学院。从柏拉图时代到今天,已经过去了 2400年了,阿卡德米几经兴废,直到文化复兴时代,它的精神又回到它的逻辑原点:爱国主义、献身精神、智慧和科学精神——这就是科学院院士。中国院士在完成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伟业中,正继承和发扬阿卡德米精神……  相似文献   

12.
“守土尽责、敏事善为、扬正致和”是我们浙江国土精神确定的核心词,它融合了国土资源工作的目标要求和浙江“国土人”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国土人的职业操守、行为准则、道德境界。然而,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学习和理解这12字国土精神的基本内涵,更是要以这12字国土精神为标杆,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日常的工作中自觉践行浙江国土精神,把浙江国土精神体现在国土工作的实践中,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我们浙江国土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种人,一生与石头为伴;有这样一个行业,一辈子与土地结缘.这种人选择了石头就注定要翻山越岭,踏遍祖国万里河山;这个行业选择了土地就注定要与烈日相伴,枕冷月共眠……是什么人可以将青春献给崇山峻岭?是什么行业让我们无悔于一生献给脚下的土地?--那就是我们的地矿事业,我们的地矿人!  相似文献   

14.
一个空位     
<正>不知道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令你们感到困惑的事情?它打破了你对事物的固有认知,它显得与你眼中的习惯有些格格不入,但细细想想,你们总能从中感悟一些道理。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偶然看见了这一幕。平时的我在公交车上都忙着刷手机,哪管周围发生了什么,到了站就下车,也没仔细注意过周围。这回却与众不同。公交车上人是真多,人挨着人,好像容不得有一丝空隙让你动弹一下身子。车里充斥着各种各  相似文献   

15.
在汉字世界里“勇”大多与“敢”连在一起。在常人眼里,勇敢本来就是一个词,但2000多年前,老子偏偏将这两个字分开,写成“勇于敢”和“勇于不敢”,曰: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勇于敢”,不用说就是勇敢的意思,不少人认为它是个褒义词,缘由它是一种值得肯定和赞扬的精神。但实际上,它是一个中性词,好人可以勇敢,坏人也可以勇敢。“勇于敢则杀”说的是一个人如果勇到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敢的程度,则离困境、离危险,甚至离杀身之祸不远了。这样的勇是鲁莽之勇,是轻薄之勇,是无谓之勇。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读《人民论坛》桑林峰的《"去哪儿了"是一种反思》一文,深有感触。去年以来,"去哪儿了"一词很走红,先是一档《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虽然内容内涵也不显得如何好,但也吸引了数以万计人的眼球;后来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虽然曲调不显得如何妙,但也让不少人感慨感想。为什么《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会引起那么多人的追捧、"去哪儿了"成为一时热词?桑老师说"是因为它成为人们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对不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7.
地质情缘     
咿咿呀呀学语,跌跌撞撞学步,懵懵懂懂明事. 日历总是不忘更换它的衣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我的生命列车也不忘进行着它计划般的运行.驶过稚嫩的童年、天真烂漫的少年,转眼间跃过青葱岁月,迎来了我如花的季节.大学的生活是多姿多彩令人回味的,时间过得飞快,在繁忙的毕业典礼过后,我与众多莘莘学子一样,渐渐告别充满稚气的年代,向自己另一个舞台迈进. 记得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我愿化作一片云彩,一片最不起眼的云彩,只为湛蓝的天空,添上一道新的色彩."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我身边的这群人.他们正是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丈量大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首诗的精神.他们就是地质人.  相似文献   

18.
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约翰·肯尼迪  相似文献   

19.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振奋--那就是"团结"的力量,"团结"以他特有的精神魅力感染着周边的每一个人,能让围绕在身边的困难迎韧而解.灌阳县国土资源局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久的周景学局长深有体会地认为:"领导班子是一个部门的决策者,而国土资源局又肩负着极其繁重的工作任务.只有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形成合力,才能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班子成员相互间必须坦诚布公、相互信任、通力合作,才能劲往一处使."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曾说过: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就足以让人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它就会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就能让人甘冒杀头的危险。——非法采矿,就是这样一个践踏法律、追逐暴利的行当。湖南省涟源市素有"百里煤海"的美誉,煤层浅、露头多,丰富的煤炭资源在有力地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矿产资源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一些非法采矿者受巨额利益的驱动,非法盗采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