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斑岩型金矿分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斑岩型金矿是重要的金矿类型,为我国金矿第三重要类型,但对其在认识远不如其它金矿 。通过研究,提出斑岩型金矿可分为三类:伴生/共生一斑岩型金矿、角砾/网脉-斑岩型金矿和单脉/网脉-斑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黔西南地区作为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卡林型金矿的重要分布区域.卡林型金矿作为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它的形成与特定地质环境有关.对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环境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颖  张洪武 《地质与资源》1998,7(4):269-273
斑岩型金矿是我国第三重要金矿类型,可分为3类——伴生/共生斑岩型金矿、角砾/网脉斑岩型金矿和单脉/网脉斑岩型金矿.国外见有网脉斑岩型金矿,但未见单脉/网脉斑岩型金矿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最近召开的江西省贵金属矿床学术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江西金矿勘查有较大的突破.其标志是,突破了原来以伴生金矿为主要金矿类型的局面,发现了一批独立金矿,其中个别矿床已达大型规模;伴生-共生金矿也有较大突破.现在江西已成为金矿类型齐全,找矿前景颇具希望的我国又一个黄金重要产地. 作为我国主要金矿类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即大型剪切带型金矿),在江西省也有广泛分布,已成为该省重要的金矿类型.该类金矿首先在赣东北的金山金矿区突破.勘探资料表明,金山金矿赋矿岩石为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金矿化  相似文献   

5.
峪耳崖和牛心山单脉/网脉斑岩型金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张洪武 《贵金属地质》1998,7(4):269-273
斑岩型金矿是我国第三重要金矿类型,可分为3类-伴生/共生斑岩型金矿、角砾/网脉斑岩型金矿和单脉/网脉斑岩型金矿。国外见有网脉斑岩型金矿,但未见单脉/网脉斑岩型金矿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董学发 《江苏地质》2014,38(3):347-351
造山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在我国主要造山带都有分布,但在华南地区的江南造山带却少有人研究.通过与典型造山型金矿进行对比,认为浙江璜山金矿在成矿构造环境、赋矿地体变质特征、成矿时间与构造变形、峰期变质时间的关系、成矿元素富集特点以及成矿流体特征上,均与造山型金矿类似,所以确认璜山金矿为典型造山型金矿.璜山造山型金矿的确认对江南造山带区域找矿、璜山金矿深部找矿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而且对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约束.  相似文献   

7.
一、世界绿岩金矿概况太古代绿岩金矿是金最早的成矿期,也是金主要的成因类型之一。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大型金矿,如加拿大的波丘潘金矿、澳大利亚的卡尔古里金矿、美国的霍姆斯塔克金矿、印度的科拉尔金矿等都产在太古代绿岩带内。太古代绿岩金矿不但规模大,而且分布非常广泛,所以有人把太古代绿岩带称为金矿带。  相似文献   

8.
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制约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制约机制探讨@毕献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哀牢山金矿,金成矿,制约机制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制约机制探讨毕献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哀牢山金矿金成矿制约机制哀牢山金矿带是我国西南“三江”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9.
物探方法在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是新疆东天山一条重要的金成矿带,目前沿该成矿带发现有康古尔金矿、马头滩金矿、盐碱坡金矿等.据该区金矿地质特征、岩(矿)石的物性特征、已知金矿物探异常特征及钻探验证结果,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应用重、磁、电及EH-4等物探方法在该区寻找金矿是十分有效的,可达到间接找矿目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金矿是华北地区的优势矿种之一,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开展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金矿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已有金矿地质资料,全面总结了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禀赋、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控矿因素、成矿演化及资源潜力。【研究结果】从矿床成因角度,华北地区金矿类型可划分为花岗-绿岩型、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变质碎屑岩中热液型、砂金型和风化壳型等6大类;从矿产预测角度,可划分为44个矿产预测类型,其中与岩浆岩、火山岩、绿岩建造有关金矿类型最为重要。根据金矿演化规律,将华北地区金成矿划分为五台—吕梁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5个主成矿期,其中燕山期为金矿爆发期。金矿主要产出于华北克拉通边缘、裂谷带及造山带内,形成于大陆裂谷、岛弧(火山弧)、活动大陆边缘等构造环境。【结论】本文在华北地区划分出47处金矿重要找矿远景区,并提出加强重要找矿远景区及矿集区深部金矿资源勘查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途径。创新点: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特征、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资源潜力,划分了47处金矿重要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关键 《中国地质》2001,28(12):22-29,42
老岭成矿带为吉林省最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带,南岔金矿是该成矿带近几年新发现的金矿床。在阐述南岔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岩(矿)石物性参数特征、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取了控矿地质因素和物化控找矿标志,从而建立了“南岔式”金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2.
吉林南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冯守忠 《黄金地质》1997,3(3):36-41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质学的研究,探讨了南岔金矿床的矿床成因,成矿温度和成矿时代,指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成因上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并提出了南岔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14.
万建文 《湖南地质》1993,12(3):155-156
横江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关系密切。该带中央为揉流褶皱带,往两侧至边缘依次出现鞘褶皱、a型褶皱、b型褶皱。带内发育的拉伸线理方向与剪切带走向近于垂直,旋转石香肠指示剪切运动方向为北西一南东向右型剪切,表明本带为韧性推覆剪切带。  相似文献   

15.
16.
遵义锰矿是我国二叠纪时期一种重要的锰矿类型。南茶锰矿床是近年来在遵义锰矿区发现的又一中型隐伏锰矿床,是遵义锰矿的典型代表。南茶锰矿含锰岩系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南茶锰矿成锰期前样品V/(V+Ni)值在0.6与0.65之间或与0.60接近,V/Cr值在0.71~2.05之间,均值为1.34,Ce呈中等程度的负异常,说明该期沉积环境属贫氧环境;成锰期样品V/(V+Ni)值接近0.45,V/Cr值为0.28、1.30,Ce呈轻微的负异常,反映此时属氧化-贫氧的沉积环境;成锰期后样品中,V/(V+Ni)值则介于0.65~0.88,均值为0.76,大部分样品V/Cr值>4.18,Ce呈轻微的正异常,说明成锰期后可能处于缺氧环境;含锰岩系δEu值均显示为弱的正Eu异常(成锰期前、成锰期以及成锰期后Eu/Eu*均值分别为0.88、1、0.85),反应含锰岩系沉积时期受到热水作用的影响较弱;锰碳酸盐岩地层的碳同位素具有一次明显的负偏,至锰矿层达最低(-12.5‰ V-PDB),显示与有机质的降解有关。综上所述,南茶锰矿的形成经历了前期氧化锰沉淀和之后氧化锰沉淀被还原形成碳酸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新邵高家坳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贻旺 《湖南地质》2002,21(1):26-29
高家坳金矿床位于白马山-龙山EW向构造带中部、桃江-城步NE向基底断裂与邵阳-郴州NW向基底断裂挟持的大乘山穹隆SW倾伏端。含金蚀变带赋存于中泥盆统半山组碎屑岩中,金矿体呈似层状顺层产出或呈透镜状、脉 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基底断裂沟通矿源层,形成矿液运移通道;穹隆倾伏端和基底断裂提供了储矿空间;次级NW、NE向断裂是矿区主要容矿构造;基底断裂挟持的上升地块中不同级别、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处,是该类金矿床成生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
新疆西准噶尔金矿属岩浆期后热液石英脉型金矿。从有利于找矿角度出发,根据含金石英脉所产出的条件不同,可划分为六种类型。其中以产于玄武岩中及产于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附近的含金石英脉意义较大。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附近及断裂破碎带是成矿最有利部位,因此是今后找矿的主要地段。而已知矿床的深部及其外围找矿的潜力极大,重要矿带上发现新矿床、寻找新类型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  相似文献   

19.
魏绍六 《湖南地质》2001,20(3):177-178,210
原生矿床中金的主要性状有自然金与金的碲化物,自然金可分为“明金”和“微细粒金”,“明金”的次生作用,使金的成色得到提高,粒度更大,往往有利于残坡积型砂金矿床的形成,“微细粒金”的次生作用,常形成卡林型氧化金矿或红土型金矿和铁帽型金矿,显然,以“明金”为主的矿床及金的重砂异常区,不存在找红土型金矿的可能,应寻找脉金矿床,而在有低值金的重砂异常叠加的化探Au异常区,有望找到中小型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吴跃升 《湖南地质》2002,21(2):100-104
雪峰金矿田位于雪峰弧形金锑成矿带中段,被两大断裂、三大岩体所夹持,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极好成矿条件。向韧脆性剪切带和向张剪性破碎蚀变带共同控制了-NENW矿床、矿体的产出。矿床类型为韧脆性剪切带型,可分为破碎蚀变岩型、砂岩层控细脉浸染型、片理化蚀变岩型、石英脉型个亚类。面上和深部找矿潜力巨大,预测该区金资源量在4n×102 以上,t 进一步加强该区地质调查工作,有望实现湖南金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