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延禄  张程道 《气象》1982,8(1):2-5
温度对数压力图解亦称埃玛图解,是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热力图解。这种图解作为我国的气象业务用图(中央气象局气图5204)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最近,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用该“图解”查出的饱和状态下的假相当位温θ_(se)或未饱和状态下的假相当位温θ_(se)值,普遍高于用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值,二者的差值,在许多情况下可达几度甚至十几度,且该差值随气压、气温和露点温度呈有规律性的变化。在图1a中示出了850毫巴和500毫巴等压面上θ_(se)=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数压力图的计算机绘制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萌  张万诚 《气象科学》1999,19(2):201-205
本文根据温度对数压力图上几种物理过程的控制方程,提出了计算机上绘制完整温度对数压力图的方法。给出了湿绝热线求解的数学模型,使绘制的湿绝热线精确性很高,并能绘制任意探空站的温度对数压力图以及计算各种大气稳定指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沙瓦特指数(SI)的计算精度,提出一种计算SI指数的新方案。在气块沿湿绝热线上升求解500 hPa气块温度过程中,当给定气压,温度变化很小时,假相当位温与温度近似为线性关系,利用这种线性关系可导出计算气块温度的显式公式。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案计算速度快且精度较高,最大误差和平均误差分别为0.69℃、0.51℃。  相似文献   

4.
假相当位温(θ_(se))的精确计算及其查算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假相当位温(θ_(?))在埃玛图解上的图解值的严重不精确性,本文直接利用国际气象组织公布的饱和水汽压(E)和水的汽化潜热(Lv)的实测值,对θ_(?)进行了精确计算,並将计算结果制成一套可根据初始状态量(p,t,td)查算θ(?)等的查算表。这套以实测数据为基础的θ_(?)查算表,不仅避免了图解求θ_(?)过程的粗糙性,而且消除了来源于确定E、Lv的经验公式的误差,从根本上保证了θ_(?)的精确性,对气象业务部门和科研部门都具有相当的实用意义,同时也为修正埃玛图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气块垂直上升时气温的改变是由状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释放的潜热、气压的改变以及水汽、水、冰的混合比等因素所决定。如果满足准静态绝热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热力图解:在抬举凝结高度以下,从干绝热线上读得相对应气压的温度值;在凝结高度以上,则从假绝热线上读得相对应气压的温度值,作为它的近似解。这里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在气块中过冷态水被扰动后冻结,要释放潜热,使之气块增温。从观测资料的估计,苏联曾用飞机投掷仪从浓积云的中上部发现过500~600微米的大水滴,这里的平均含水量高达25~30  相似文献   

6.
沙氏指数计算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沙氏指数的物理定义出发,给出了计算沙氏指数的4种方案并进行了误差分析。A方案没有考虑水汽凝结潜热,计算结果误差大;B方案虽然考虑水汽凝结潜热,但计算方法没有考虑湿绝热线的曲率等问题,计算结果虽优于A方案,但误差仍较大;C方案不仅考虑水汽凝结潜热,并从计算方法上作了改进,不仅考虑了湿绝热线的曲率等问题,同时避免了由气压直接求取气温造成误差较大的问题,计算结果优于A、B方案,比较理想,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D方案由假绝热方程经过转化求得上升气块的温度,然后算出沙氏指数,虽然精确,但计算复杂,实际应用较困难。  相似文献   

7.
张浩 《气象》1980,6(3):23-23
目前,许多县站缺少探空资料,不能利用温度压力对数图解(即T—1np图)对大气垂直稳定度做出判定。那么,能不能利用县站可能得到的资料将T—1np图判定法的部分原理变成简明的计算公式,来判定大气垂直稳定度呢?这是县站夏季雷暴天气预报中的一个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一、公式的思路和计算 如果选一与本站水平距离最近的探空站(最好处于本站天气上游,不超过100km)的某一等压面(如500mb)的高度、温度(这可从天气形势预报广播中收到)近似的做为本站上空同一等压面的高度、温度。由于表示等压面高度的位势米与几何高度米数值相近,所以,可以用该站等压面的高度值减去本站百叶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干湿球温度表是用来取得大气中水汽含量的最通用的仪器之一。它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仪器,只要对湿球维护得当,便可以得出很好的结果。它的缺点之一是对水汽压、露点和相对湿度的计算比较复杂,且难于用小型电子计算器或微信息处理机进行。本文提出了可用于这些计算的各种方程,并且说明了它们相对于戈夫-格拉奇(Goff-Gratch)公式的计算精度。应当注意下文涉及到在这些方程中所使用的符号:exp_(10)x≡10~x;“Ig”指以10为底的对数;“In”指以e  相似文献   

9.
包含“开关”变量的MM5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栋梁  沈桐立 《气象科学》2003,23(4):426-434
数值模式中的湿物理过程对于模拟各种尺度的天气现象非常重要,但它会使得模式方程的状态变量不连续,这种不连续在模式程序中表现为“开关”变量。本文对包括Kuo降水参数化方案的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进行研究,利用对实际降水的模拟,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有关的“开关”变量以及切向线性化和伴随问题。结果表明:对于一个离散的数值模式,保持“开关”变量与基态一致,用伴随码方法构造的伴随模式计算的梯度值能够为最小化过程提供较好的下降方向;Kuo方案中对流每隔一个积分步的交替发生并不影响目标函数最小化的收敛速度;“开关”变量的存在也不影响将风、温度、气压和比湿结合起来同化对MM5降水预报准确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往计算大气逆辐射的经验公式均未考虑大气温、湿层结的影响,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气层的温、湿层结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温、湿层结,它都有一个确定的铅直平均温度和铅直平均露点。本文用这两个平均值建立起一个新的计算大气逆辐射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1.
"龙王"(LONGWANG)台风过程湿位涡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MM5V3中尺度数值模式对0519号台风“龙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模拟结果计算了台风过程湿位涡(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MPV)的演变,从湿位涡的角度研究了台风过程大暴雨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倾斜涡度发展是“龙王”台风在福建沿海产生大暴雨的重要机制之一,湿位涡能够对暴雨落区的预报有较强的指示性作用,暴雨产生在θse线陡立的对流层中低层MPV1等值线密集带中零线附近,对流层中高层的MPV2负值区可以作为暖湿气流或涡旋活动的示踪;另外,对流层中高层中高纬度冷空气扩散南下与台风的东南暖湿空气在福建沿海交汇,加剧了气旋性涡度发展,对暴雨的发生发展也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θse计算     
黄旭 《四川气象》1998,18(2):15-17
在计算机上,模拟计算能得到超越方程Tc精确的数值解,从而使θse的计算成为可能,而且精确度高,苦对Tc的表达式经解联立方程和简化处理后,可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用它计算的θse精确度稍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湍流大气对声波散射方程出发,推导出静止大气和有水平运动两种情况下,有限接收面积上的平均准后向散射截面公式。从而分析了影响平均准后向散射截面的因子,同时还计算讨论了不同天线口径、风速和值的平均准后向散射截面。 计算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边界层内用声雷达测得的温度结构系数[C_T~2(θ)]要比理论上纯后向温度结构系数[C_T~2(180°)]大些;C_T~2(θ)与C_T~2(180°)比值以及C_T~2(θ)随高度的变化都与天线口径、风速分布和m值等密切相关。因此对用不同声雷达在不同大气条件作对比测量,得到某些不一致的现象,可给予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束星北 《气象学报》1954,25(4):295-298
基培尔用了些假设得出局地压力变化的近似公式,他先由“对流项条件”得出局地温度变化公式  相似文献   

15.
名词解释     
《气象》1975,1(4):10-10
沙氏指数 沙瓦特指数简称沙氏指数,也叫做稳定指数,通常是用来判断大气稳定度的一种判据。将850毫巴上的空气质点沿干绝热线上升到凝结高度后,再沿湿绝热线上升到500毫巴,以500毫巴上的环境温度减去该上升点的温度,所得的差数为沙氏指数。如指数<0,表示上升空气质点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大气不稳定,负值越大,不稳定程度也越大;如指数>0,表示上升空气质点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大气稳定,正值越大,稳定程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6.
L波段电子探空仪相对湿度误差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高空大气探测数据准确度, 我国从2002年1月开始推广使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测系统, 用携带碳湿敏元件的数字式电子探空仪代替用肠膜测湿元件的59型探空仪进行相对湿度探测。但大量的实测探空资料表明:相对湿度探空曲线仍然存在较大误差。利用能测到-30℃低温的高精度湿度校准设备在-30~30℃试验温度范围内对碳湿敏元件进行大量静态测试, 在进一步了解碳湿敏电阻校准线随温度变化的特征基础上, 结合实际探空资料, 修正工厂的相对湿度订正原理和公式, 从而可以提高碳湿敏电阻在高湿端的测量准确度, 提高判断云层垂直位置的准确性, 进而提高L波段探空仪温度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杨金锡  徐耀华 《气象》1983,9(2):5-8
梅雨锋锋面两侧温度对比很不显著,而湿度差别则较明显。因此在个例研究中分析梅雨锋垂直结构的剖面图上常用θ_(se)取代θ的分析而取得较好的结果。本文分析了1981年梅雨锋降水与低空梅雨锋——700毫巴θ_(se)密集区的关系,用梅雨锋生函数公式计算了1981年6月22—26日淮河流域一次静止锋的生消演变过程,并且讨论了强锋生中心和暴雨产生的关系,希望能对台站作梅雨锋分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假绝热过程的计算是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潜能和各种稳定度指数的计算。这些计算,在降水和各种不稳定天气的分析研究中都经常用到。由于假绝热过程中气块的θse值不变,有人曾用下式求解饱和湿气块假绝热上升时,与气压对应的温度值: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 ,常有这样的事 :在气温很低的晴朗冬日 ,人们外出时并不觉得很冷 ;而在雷阵雨来临前的夏日 ,气温并不是很高 ,人们却觉得闷热难熬。要弄清楚其间的奥妙 ,就需要明白“感觉温度”这一概念 ,以及空气流动 (风 )、空气湿度对感觉温度的影响。所谓冷、热 ,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感觉 ,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为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 ,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 ,但绝不是一回事。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表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 ,而其中的干、湿球温度表正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的。风在…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 MM5v3.6,对发生在山东境内的三场不同影响系统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应用湿位涡理论,对这三场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三场暴雨都产生在θse 陡峭密集区附近,θse 面的陡立易导致湿斜压涡度的发展,有利于上升运动的显著增长;暴雨的发展与湿位涡有很好的联系,暴雨主要出现在 850 hPa 的 MPV1 负值区和MPV2 正值区等值线密集区附近,降水中心位于 MPV1 负值中心前部对流不稳定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