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功能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靖  张文忠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8):1216-1226
当前中国多数资源型城市进入资源枯竭阶段后陷入了发展困境。产业功能严重失衡是造成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据经济基础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借鉴城市功能研究方法,以国家发改委确定的24个地级资源枯竭城市为案例,对中国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功能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1997年以来样本城市产业功能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显示: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功能较多体现在其基本功能方面(采矿业及相关行业),但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以及大多服务业功能上存在缺陷;约半数资源枯竭城市优势产业功能已经由采矿业转向了制造业,但各城市间存在差异;依据产业功能特征,将24个案例城市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探讨其1997-2011年间的产业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在分析资源型城市成长动力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刚性和水资源的约束,使得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而其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防止资源枯竭所引发的支柱型产业的衰退。围绕主导产业组群,对现有产业结构和资产存量进行调整,同时延伸主导产业链,衍生新的生产协作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矿产资源型城市与区域的融合度,解除区位被动性和经济的“孤岛性”,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区及矿区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圣彼得堡土地利用格局现状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圣彼得堡市为例,依据1948、1987和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居住、工业和商业用地的区位熵值并分析其变化,基于统计小区、圈层式及扇形分布3个视角,运用GIS分析计划与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城市用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工业和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规律不同: 3类用地在城市整体空间分布中均表现出一定的分散特征,其中,居住用地空间分布表现最为分散,工业用地呈现出分区域性布局特征,相比而言商业用地空间聚集程度最高; 商业用地在核心圈层处于主导地位,工业用地在老城区圈层为主导地位,居住用地在近郊区圈层为主导地位,远郊区圈层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城市景观发展尚未成熟;对比圈层式和象限式结构各类用地区位熵值分布结果,提出圣彼得堡市3类用地空间分布扇形结构特征明显,说明沿主要交通线路是现代城市用地空间扩展主要方式,其中工业用地在城市空间分布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居住用地次之,商业用地在城市中心区域中分布不足。圣彼得堡城市用地空间分布形成主要机制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前苏联时期城市用地空间结构主要框架的保持;行政区划调整为城市用地结构改善提供了路径;市场经济下住房体制改革推进了城市居住郊区化;土地市场对土地功能置换进程作用较弱;产业转型缓慢导致老城区仍主要为生产中心。  相似文献   

4.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证研究——以枣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造成资源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选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由此提出转型方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5.
杨奇 《地理教学》2021,(9):43-45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型城市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当资源型城市赖以生存的主体自然资源大部分被耗尽时,城市发展就会进入衰退期,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本文以多特蒙德与阜新为例,比较分析了两地产业转型道路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钱竹梅 《地理研究》1995,14(2):107-107
分析了土地利用价值规律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空间形态、基础设施建设及旧城改建等方面所经历的变化及其特征,指出房地产业的发展将导致城市中第三产业用地剧增和居住用地适度扩展,从整体上调整各产业用地比例,并促使城市内部多中心化及市级中心的扩展,推动CBD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3个时期大庆市区龙凤湿地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1990~2011年多时相、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1990~2011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分布特征及其格局变化,采用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方法,定量获取、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模式,旨在为快速城市化区域的湿地保护提供基础数和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呈现出以沼泽、湖泊为主、居民工矿用地和耕地等镶嵌周围的土地利用格局;对比3个时期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发现,沼泽、湖泊面积在不断减少,沙地和居民工矿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沼泽是耕地用地的主要来源;在图谱变化模式中,稳定型图谱单元面积最大,最大面积图谱模式为"沼泽—沼泽—沼泽",其面积为35.6 km2;反复变化型图谱单元面积最小,最大面积图谱模式为"耕地—盐碱地—耕地",其面积为2.35 km2;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导致城市沼泽退化,而人类活动是是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区位条件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威  李洪省 《地理学报》2013,68(2):199-208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区位偏远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但资源型城市是否真的区位偏远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识别一直没有给予回答.本文以国务院分3批确定的78 个资源枯竭城市为对象,以资源枯竭城市所在省的省会城市和与资源枯竭城市联系紧密的北京、上海、广州3 个区域中心城市为参照对象,利用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对资源枯竭城市的区位条件进行分类型和分地区的评价.研究发现:① 从总体样本看,资源枯竭城市的确存在区位偏远现象,基于空间距离测度的区位偏远度α1 = 1.36 (相对于省会城市) 和β1 = 1.14 (相对于区域中心城市),基于时间距离测度的区位偏远度α2 = 1.65 (相对于省会城市) 和β2 = 1.16 (相对于区域中心城市);② 从分类型看,不同省份和不同资源类型之间城市区位偏远度表现出明显差异,西部地区和森工型城市区位偏远度最大;③ 综合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的分析结果,资源枯竭城市区位很偏远的城市,即α > 1.5 ∩ β > 1.5,分别为18 个和23 个,分别占资源枯竭城市总数的23.1%和29.5%;区位不偏远的资源枯竭城市,即α ≤ 1.0 ∩ β ≤ 1.0,分别为30 个和35 个,分别占到资源枯竭城市总数的38.5%和44.9%.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不同区位条件的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资源衰退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研究——以江西萍乡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不断衰竭以及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如何选择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是当前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萍乡是一个以煤立市、典型的以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矿城市,目前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主体资源(煤炭)不断衰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煤炭工人就业、再就业困难等问题。利用PCDL模型对萍乡市产业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萍乡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但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枯竭,采掘业特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优势地位在下降,产业发展动力有所不足,产业发展已逐步由煤炭资源开始采转向其它资源及相关的加工制造业。因此,萍乡应着力于把中间品制造业和深加工制造业作为当前的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10.
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选取传统的三次产业,分别以全国、东部和西部为参照区,计算并分析1978年以来吉林省三次产业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无论相对于全国、东部还是西部地区,吉林省第一产业资源承载力均处于富余状态,表明第一产业是支撑吉林省人口发展的主要产业。相对于全国,第二产业资源承载力超载但有缓和趋势,第三产业资源承载力则一直超载,说明吉林省经济实力在逐渐增强,第三产业亟待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资源承载力均超载,表明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相对于西部地区,三次产业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均有较大富余,表明吉林省仍有很大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1.
国外典型矿业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矿业城市空间结构受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明显,是基于自然资源与产业转型的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研究对象之一。文章选取国外四个典型矿业城市美国休斯敦、德国鲁尔区、法国洛林和美国匹兹堡,对其转型战略与空间发展战略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借鉴与启示:制定城市与区域统筹发展政策;制定促进矿业城市转型的产业调整政策;规范矿业城市转型的环境保护政策;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的转型和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创建企业创业园或产业基地作为转型的空间载体,重点关注对外交通联系的构筑以提升区位条件,以物质景观改变实现文化转型,负责处理和解决衰老矿区遗留下来的土地污染闲置场地的重新有效利用问题,将国土整治规划与城市转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刘晓宇  辛良杰 《地理研究》2022,41(6):1637-1651
土地价格是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反映,厘清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地区间的发展差异。本文以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2007—2019年中国332个城市综合土地价格和住宅、商服、工矿仓储用地价格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主要结论如下:① 2007—2019年间中国城市综合地价呈现显著的上涨趋势,由2007年的392.34元/m2上升至2019年的1357.31元/m2,年均增长80.73元/m2;地价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② 三种主要地类的价格及增速高低依次为: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发展逐渐分化,差距不断扩大。③ 不同等级城市的土地价格逐渐分化为三类:高速增长型(一线城市)、平稳增长型(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和缓慢增长型(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④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普通中小学学校数越高的城市,各类土地价格越高;本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占比和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城市,其相邻城市的住宅和商服地价越高,工矿仓储地价越低。  相似文献   

13.
评估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多功能性演变特征对于理解城乡发展转型下的资源配置与优化、制定合理的区域土地管理与规划政策至关重要。论文以长三角经济区中城市化进程最为突出的代表性城市——苏州市为研究区,选取居住承载、粮食供给、生境维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与土壤保持6种景观功能指标,通过空间分析、SOFM网络模型等方法,基于1 km景观单元对区域景观多功能性的热点演变规律、权衡协同演化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 受城市扩张影响,2000—2015年间苏州市景观多功能以居住承载功能的扩散态势为主,其他景观功能均呈现差异化缩减趋势,其中粮食供给与生境维持的功能弱化最为显著,且3种调节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一致性。② 随时间推移,苏州市景观多功能性逐渐增强,其高值区(>2)范围集中分布在林草地与耕地景观。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区域景观多功能性时空演变特征由强到弱并逐渐趋于稳定,演变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与城乡结合部,冷点区则以生态空间集聚为主。③ 景观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在研究期内的特征规律并未因时间序列演进表现出差异性,但权衡与协同程度存在波动性变化趋势。结合多功能权衡特征与多功能性热点变化规律,可在景观单元与乡镇行政单元上将苏州市划分出8类主导景观功能与4类城乡发展分区。整体而言,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多功能性优势呈“城市→近郊区→远郊区→乡村”的圈层式空间迁移过程,但多功能性映射出的土地利用多样化势必会导致更多的土地利用冲突问题,决策者应在多尺度时空耦合视角综合考虑景观管理或土地利用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4.
在梳理已有土地兼容度的测度思路后,基于社会分隔的空间测度算法提出了一种从地块和街区双尺度测度地块间兼容度的新方法。与既有方法相比,新算法一方面将所有建设与非建设用地均纳入计算,力求更好地体现用地兼容度格局;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了诸如相邻边长,领域面积等土地利用格局的重要空间几何特征,避免了传统算法无法量化距离衰减的缺陷,从而更加科学地描绘土地利用兼容度的分布特征。以湖南省湘潭市市辖区作为案例,在地块和街区2种尺度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湘潭市土地利用现状整体较为兼容,但仍然存在部分兼容度较低的聚集区域。这类区域基本位于城市郊区的工业园区和村集体用地上。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在工业园区中,过分重视工业企业的招商引资而忽视了规划管理,导致土地的真实利用情况与既有规划不符,一定程度上造成用地的不兼容现象;其二,在城边村的集体用地上,部分村级工业地块的无序扩张加剧了与宅基地、耕地等环境敏感用地的交织,继而形成不兼容的用地景象。最后,基于测度结果,从街区尺度上对湘潭市不兼容区域提出了对应的完善策略,以求在后续空间规划中提升湘潭市土地的混合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城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土地供给是城市扩张的重要支撑,分析城市不同类型的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并已成为学者们研究城市扩张过程的重要视角。采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以住宅、工业、商服三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出让价格为样本,分析了南京市2001-2010年土地交易价格的统计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用途不同,其出让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也不同。商服用地对商服繁华度要求较高,价格高值区集聚在市中心,以新街口、夫子庙等商贸商务区为中心,向外围价格逐渐降低,为典型的单中心布局模式;住宅用地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价格高值区相对商服用地集聚度有所下降,并呈现出由市中心向外迁移的趋势,圈层布局态势明显;工业用地由于有较高的对外交通条件要求,以及环境成本约束和政策导向,除部分对研发及基础设施等条件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等工业外,大多布局在远离市中心,区位条件良好的沿江产业园区及工业区内,呈现多中心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使城市下垫面发生改变,自然景观的大幅减少与人工建筑的大规模增加,给城市气候与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城市环境气候图作为分析与调控城市环境气候、评估城市环境气候状况的工具与平台,拓展了城市气候信息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应用。针对目前中国华南地区城市环境气候研究缺乏多要素图层、多技术方法综合分析的现状,充分考虑到不同要素对环境气候影响程度的差异,论文结合已有的城市环境气候图的编制方法,选择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的广州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多环境要素、多评估时段、多技术方法的复杂下垫面城市环境气候图系统,利用专业气象插值、遥感反演、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广州市空气质量、热负荷与通风潜力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广州空气质量和热负荷具有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差异性,通风潜力的空间差异性明显而季节变化微弱。通过进一步叠加分析各环境要素,将广州环境气候划分为7种类型,其中最适宜类型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林地与城间耕地,最不适宜类型位于天河、越秀、荔湾的城市核心区以及白云、增城的工业密集区,形成“北优南劣”的环境气候空间格局。最后,以环境气候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各气候类型所在区域的简要规划措施,为广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建议与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7.
庄元  薛东前  王剑 《干旱区地理》2017,40(2):276-283
基于2000 年、2008 年和2015 年landsat5 TM影像和Landsat8 OLI影像,以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研究包头市区近15 a 的城市热岛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并对下垫面土地利用/覆盖类型、 NDVI 与城市热岛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包头城市热岛15 a 来呈逐步扩展趋势,且主要集中于裸地区、工矿区、商业和人口密集区三类区域,空间演变趋势与城市扩张格局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增强,但2008-2015 年以来,市中心区高温区面积比重大大降低;下垫面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是影响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地表温度呈现出裸地>工矿用地>建设用地>城市绿地>农用地>水体的规律;地表温度与 NDVI 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植被指数越高,城市的地表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18.
徐州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渠爱雪  卞正富 《地理研究》2011,30(10):1783-1794
基于1979年、1994年、2003年、2008年徐州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构建研究区居住、工业和商业及公共服务(商服)用地图层,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矢量单元的圈层分析、扇形分析和基于栅格单元的空间韵律分析技术,分别从距离、方位和空间格局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徐州城市建设功能用地空间格局。研究表明:(1)工业和居住用地的波峰位置...  相似文献   

19.
以淮南市为案例,结合历次城市规划用地现状资料和产业发展数据,利用GIS技术平台,对不同考察时点淮南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叠加对比研究、测算不同时期城市空间扩展形态紧凑度、扩展速度和扩展强度指数,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2个方面考察了淮南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作为无依托型煤炭城市,淮南城市空间发展经历了散点发展、节点集聚扩展、飞地拓展、轴向延伸、内向填充、整合优化、区位再造7个阶段,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取向和圈层结构特征;在空间扩展过程中,深受资源分布的控制和煤炭产业的影响,城市空间围绕煤炭企业为中心生长扩展,导致城市空间从紧凑形态向分散发展,经多次嵌套填充、优化调整,再次向紧凑形态演化。分析认为,淮南在不同演化阶段,影响城市空间生长的主导因素有所差异:资源状况和通勤条件主导发生期城市空间形态、成长期受国家能源战略和交通运输的引导、中兴期则以产业结构演替为主导因素、转型期深受空间经济相互作用引导和规划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Landsat TM images in 2005 and urban planning data of 2005–2020 in Hangzhou Bay Industrial Bel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potential risk of the planne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tension to the wetlands by employing a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wetland resourc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nd diverse, with a proximal distribution to present urban construction lands spatially. (2) From 2005 to 2020,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s will expand vastly and rapidly, and will take over large areas of wetlands that are mostly the ponds and the aquiculture water areas in the reclamation areas of Hangzhou Bay south coast. Moreover, this change will be spatially uneven obviously, e.g., the most serious recessions of the wetlands are concentrated in Ningbo city, Hangzhou city and Cixi city. (3) Overall, the potential risk to wetlands is very high, and will keep increasing with the trend of urbanization. (4) The quantity and spatial pattern of the pl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have substantial impacts on the wetland loss. Therefore, som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re suggested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etland resource protection such as adjusting the construction land planning, compensating for wetland occupation as well as constructing wetland pa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