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粘土在环境工程地质中的隐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特殊土红粘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诸省区,尤以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最为集中,工程特性则以贵州、广西的红粘土为典型。在贵州凡岩土工程,均伴随着红粘土及与红粘土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工程隐患。  相似文献   

2.
红粘土的“反剖面”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刚  廖义玲 《贵州地质》1994,11(1):89-93
本文根据对红粘土反剖面特征的研究,论述红粘土垂直分带的特征,各带成份结构及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其它粘土正常剖面的对比,分析了红粘土“反剖面”特征的形成条件及岩土工程要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工程实践,采用野外观察,室内岩土力学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x射线衍射方法,电镜扫措方法等分析桂林下石炭统大塘组灰岩风化产生的风化层粘土的层矿物学组成及其工程性质,探讨粘土矿物学组成与其物理力学性质关系。  相似文献   

4.
覃政教 《中国岩溶》2005,24(4):338-343
岩溶地区工程建筑地基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存在土洞、软土等工程隐患。常规工程勘察手段,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一一查清这些隐患的分布特征。地面物探是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工程辅助勘探方法。但物探方法有多种,在选用时,必须根据场地条件、探测目标、方法性能及工作成本等来综合考虑,选择适用的方法(或方法组合) ,才有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探测效果。桂林某花园综合楼地基主要以红粘土为主,软土、土洞发育,红粘土之下,桂林组灰岩表面起伏强烈,溶洞发育。根据场地地质特征及基坑开挖特点,本勘察采取浅层地震折射、反射波法,并配合高密度电阻率测量,较好地查明了场地软土和土洞的分布位置,为综合楼的地基处理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徐榴胜 《贵州地质》1994,11(2):171-177
红粘土是当地较好填料,但必须根据工程特性确定设计参数,尤其是碾压设计参数,省内早期唯一的一座红粘土土石坝水电工程,在施工三年后改建坝型,本文将予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红粘土的微结构及其概化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红粘土的物质组成和微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粘土微结构的概化模型,并根据这种模型对红粘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红粘土是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土质,含有红粘土的地基土多具有上硬下软的特点,为天然地基软弱下卧层。应用损伤力学研究红粘土地区水泥土的损伤机制,通过试验得到有关参数,并且推导了红粘土的损伤演化及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红粘土的化学活动性与工程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红粘土的形成环境出发 ,通过对红粘土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粘土矿物的化学活动性与粘土力学性质的相关联系分析 ,指出红粘土的化学活动性与其粘土矿物的吸附性、离子交换容量、地下水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并从粘土矿物多种特征出发探讨红粘土的化学活动性与工程环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红粘土在岩土工程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榴胜 《贵州地质》1993,10(3):257-264
本文探讨红粘土在岩土工程应用中的一些代表性问题,如塑性图、红粘土分类、膨胀势与试验研究处理以及一些工程隐患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红粘土原状土样保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粘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塑性的特征 ,极易收缩而产生裂隙。红粘土原状土样难予进行长期有效的保护。结合工程实例研究表明 ,红粘土原状土样埋藏、裹浆是其有效、方便、经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以北华蓥工农区溪口一带,分布有大片红粘土。我们在该处一地基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发现这种红粘土有较强的胀缩特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工业废料改良土体性能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能够保护环境。采用室内土工试验及SEM试验,针对木质素纤维加筋红黏土的效果,以及木质素纤维掺量对红黏土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红粘土压缩模量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2%纤维掺量时,模量最高;不同木质素掺量红粘土的内摩擦角基本保持不变;红黏土黏聚力随木质素掺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2%是纤维最优掺量,土体黏聚力出现最大值;在三轴实验中,加筋红黏土试样均发生鼓胀变形,没有明显的破裂面,具有典型的应变硬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能一定程度提高红粘土的强度,提升红粘土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邵阳市区红粘土特征与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望生 《湖南地质》1995,14(2):106-112
红粘土系碳酸盐岩的红土化残坡积物,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并具裂隙发育较强的收缩性,与基岩接触处往往可见土洞存在。人类在红粘土区进行工程-经济活动时,往往引起国坡失稳,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游离氧化铁形态转化对红粘土工程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本文通过模拟环境中的有机质使游离氧化铁形态转化对典型红粘土工程性质的影响试验,系统地测试了游离氧化铁的形态分布与物性指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渍水条件下,游离氧化铁的形态转化对红粘土性质的影响不显著,但在渗水条件下,由于游离氧化铁的流失使得胶结作用减弱,它对红粘土工程性质的影响逐渐明显,其潜在的危害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泰山地区红粘土形成条件及工程地质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质历史发展角度分析山东省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具备形成红粘土的条件,并对该区内的泰山地区分布的经粘土较详细的地进行了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与研究,从而判定泰山地区分布的红粘土与我国南方地区的红粘土同属一类,进而提出了山东省北纬的35°~36.5°,间亦有红粘土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红粘土成因及上新世北方干旱化问题   总被引:39,自引:1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的野外观察,以及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得到能证明红粘土为风成沉积的新证据。另外,佳县红粘土沉积的土壤学特征表明,上新世时期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总体强于第四纪。  相似文献   

17.
总结红粘土微观结构已有研究成果,包括观测技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变形特征及其机理。进一步讨论红粘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和机理,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三轴应力条件下红粘土力学特性动态变化的CT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粘土工程性质特殊而复杂引起学术界与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采用CT技术研究三轴应力条件下红粘土的力学特性,是土力学领域中一项新的研究方法,它可以从细观的角度分析红粘土在受到三向应力作用后,土体内部结构、孔隙的变化、裂隙扩展等规律,并获得CT图像、CT数与应力-应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土原高红粘土成因及上新世北方干旱化问题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的野外观察,以及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得到能证明红粘土为风成沉积的新证据。另外,佳县红粘土沉积的土这特征表明,上新世明期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总体强于第四纪。  相似文献   

20.
桂林市红粘土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讨论了粘土矿物成分与其成因的关系,指出红粘土的工程特性,是以伊利石为主,多数属于中等风化作用程度,具有中弱胀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