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2.
三峡黄腊石滑坡深部变形,破裂带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详细的地质调研和微观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三峡黄腊石滑坡深部变形和深部破裂带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采用相似材料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模拟验证,模拟结果为该滑坡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球深部探测国际发展与我国现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探测人类居住的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是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共同的奋斗目标。本文介绍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地球探测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大陆反射地震探测计划(COCORP)、地球透镜计划(EarthScope),欧洲地球探测计划(EUROPROBE)、德国大陆反射地震计划(DEKORP)、英国反射地震计划(BIRPS)、意大利地壳探测计划(CROP)、瑞士地壳探测计划(NRP20),俄罗斯深部探测计划,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LITHOPROBE),澳大利亚四维地球动力学计划(AGCRC)、澳大利亚玻璃地球计划(Glass-Earth)和澳大利亚地球探测计划(AuScope),简要概括了国际地球探测计划的成果,回顾了我国地球深部探测的历史与工作基础,简要论述了我国开展地壳探测计划的必要性,并介绍了近期启动的国家科学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的目标与"两网、两区、四带、多点"的工作部署,展望了我国地球深部探测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随埋藏深度增大会发生变化。本文以云南某矿山900~1200 m深度范围内4个不同埋藏深度的矿体上下盘围岩(灰质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含水条件下(自然状态和饱水状态)的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探明深部岩石力学基本物理力学特性随埋深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深度范围内,岩石基本物理成分组成及结构相似,随着岩石埋藏深度的增加,岩石试样的密度、纵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均略微增大,而泊松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含水条件对岩石的力学特性影响显著,不同埋藏深度的岩石试样进行饱水处理后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明显减小,泊松比显著增大,其中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对水的敏感性高于其他参数对水的敏感性,各参数对水的敏感性排序为: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本研究很好地揭示了深部矿山不同埋藏深度围岩的拉压力学特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讨论三峡黄腊石滑坡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从区域上分析了断层、节理的发育规律,结合滑坡区平硐勘探结果,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线弹性和精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斜坡的应力场和形变场及其随时间变化过程。综合地质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阐述了滑坡深部破裂带的成因、坡体岩层弯曲变形机制及斜坡现今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7.
深部地质研究的重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地质研究一直是地球科学中非常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十年来,深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深部地质研究将在新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支柱作用.我们认为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第一,统治地学界近30年的板块构造理论在解决大陆地质问题时遇到了许多  相似文献   

8.
9.
论康滇地轴的深部构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袁学诚 《地质学报》1989,63(1):1-13
最近通过对康定-红河南北向构造带的研究,作者认为它不是扬子地台的边缘隆起带,而是特提斯型碰撞构造带。该带地壳上地幔构造可分三层。最上层为脆性上地壳,其主要运动形式为逆掩叠瓦。第二层为塑性下地壳及部分上地幔,表现为挤压缩短。其速度结构与青藏地区相似。认为是从青藏挤过来的异地体。第三层为上地幔。从岩石圈厚度来判断,应属扬子地台。  相似文献   

10.
宽频地震观测在研究青藏高原深部构造中的作用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严加永 《地球学报》2022,43(6):737-743
地球深部结构变化、物质以及能量交换等地球动力学过程, 是地球系统最主要的动力来源, 诱发地表地貌变化、剥蚀、沉积作用和环境变迁, 以及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 控制化石能源和地热等自然资源的分布, 是理解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藏和致灾等过程成因机制的核心。为探索中国大陆深部结构和资源能源效应, 在党中央“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下, 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6年开始设立了深部地质调查工程。工程以抢占大陆基础地质研究国际制高点, 引领深部地质研究前沿为宗旨, 选择我国资源、能源重要基地, 重大地质边界和关键构造单元, 开展了地球物理为主的深部探测和综合研究。获取了华南陆块等重要地质单元岩石圈精细结构, 研究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重大地质边界性质及空间展布, 在松辽盆地、西北盆山结合带等地发现和提取了一批与深部成矿、成藏和清洁能源有关信息。为进一步推动地质调查向深部进军, 促进从二维地表地质调查到三维空间地质调查的转变, 《地球学报》组织了“中国大陆典型地区深部地质调查”专辑。本专辑集中报道了深部地质调查近三年取得的部分阶段性进展和成果, 主要聚焦深部地质调查在揭示地球深部结构, 及其对浅部构造和资源能源的控制, 服务地球深部探测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  相似文献   

12.
殷勇 《甘肃地质》2013,22(4):45-49
国内外著名的成矿区带和矿床深部引人注目的找矿发现表明了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深部找矿已成为全球勘查的一个主要方向。甘肃省矿产资源具禀赋优势,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矿产资源,息体开发程度较高,矿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当前甘肃省矿产资源形势、深部找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铜、铅、锌、金、钨、钼等矿种的深部找矿地区和项目。认为甘肃省近期要取得找矿的重大突破,必须实施深部找矿(包括矿山、矿集区及具远景的矿床)。  相似文献   

13.
14.
大别山造山带深部地质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
湖北麻城一九宫山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结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深部地质信息;较好地反映了大别隆起、下扬子台褶带和江南台陲的地电特征;圈定了壳内高导内高导层和土地幔高导层;进一步认定浠水—桐柏断裂带是一个切割很深、规模巨大的断裂带。为了解秦岭褶皱系和扬子准地台以及江南台隆和下场子台褶带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还认为金山店、七朱、灵乡、殷祖等岩体在深部是相连的。  相似文献   

16.
17.
南天山-北塔里木的大地构造和深部构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朱英 《地质论评》1989,35(6):512-52
本文据大面积的航空磁测资料以及地质调查的最新成果,划分出南天山-北塔里木地块(简称天-塔地块),它被一系列的断裂所围绕。首次指出天山中央深断裂,塔里水中央纬向深断裂和罗布庄-尾亚深断裂(简称罗-尾深断裂)的位置和性质。作者认为,南天山地槽是在一个奥拉谷式的活动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出了东西向的沙丘河-库尔勒断折带在天山大地构造演化中的分段控制作用。它类似于火洋板块中转换断层性质的深断裂。  相似文献   

18.
许绳铭  蔡圣芬 《福建地质》1990,9(3):236-243
福建地处西太平洋火山带的外带,浙闽粤火山活动带中段。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广布东南沿海,成矿地质条件好,(带内新的矿产地陆续发现),尤其是贵金属矿产更为突出。大的成矿带都与相应的地质构造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深部地质构造。进行成矿预测已是区域性成矿预测不可缺少的手段。本区除系统地进行了1/50万区域重力调查,1/5万航空磁测,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外,还进行了爆破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地温场测量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取得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信息。通过对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电算处理,并进行定性和定量解释,推断了控制中生代火山活动机制的深部构造特征,较好的确定了中性及酸性侵入岩体的分布范围,判断其所处的构造部位和形态,进而建立火山岩基底构造格局,火山—侵入岩带分布。结合地球化学成果,从深部地质、地球物理特征阐述了成矿的构造条件,并进行了成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深部地层孢粉组合及其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裘松余 《吉林地质》1992,11(3):12-21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深部地层十分发育,含丰富的孢粉化石,所建立的4个孢粉组合,为地层划分对比和时代确定提供了生物地层学依据。火石岭组相当于晚侏罗世,沙河子组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至戈特里夫期,营城组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十屋组为早白垩世阿普第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