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介绍国内外大气成分观测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建设江西省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从系统建设的原则、目标、内容、技术路线、监测方案,以及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提供的产品等方面,对拟建的江西省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研究结果认为,随着江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江西省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系统,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江西大气物质成分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有利于提高江西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提升江西气象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可为预防大气化学灾害和控制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大气化学实验室以及大气本底、酸雨和沙尘暴等观测站网长期工作基础上,作为“大气成分轨道”的主要牵头实施单位,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积极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按照“立足现有、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分步建设”基本思路,设计建设大气成分研究型业务体系,保证了各项科研、业务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初步形成了12个研究和业务团队:气溶胶、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反应性气体与大气光化学、臭氧与辐射、酸雨、边界层、数值同化、大气成分数值模拟、化学输送数值模拟、大气成分气候效应、大气成分反转数值模拟、常规预报要素分析。2005年在研和新获准的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达30多项。对原有的观测站网和大气化学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增容及整合,重新布设了基本覆盖全国范围的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按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展规划,牵头实施“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4个大气本底站(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正式进入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台站行列;完成了2个拟新建本底站(云南香格里拉、新疆阿克达拉)论证试验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确定了湖北金沙预选本底站站址,即将启动科学论证工作;开展“酸雨观测业务规范”人员培训,大力推进酸雨工作业务化。  相似文献   

3.
2004年起,中国气象局在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区域本底站先后开展了包括大气气溶胶、反应性气体等在内的业务观测。2006年初中国气象局充分利用已有站网,结合国家大气成分本底台站的建设以及大气成分预报业务的发展急需,在全国14个关键区域布设了包括7个大气本底台站在内的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形成了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图1)。  相似文献   

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研究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数值预报中心3个单位参加了奥运气象工作。我院的奥运雷电预警预报系统、紫外线强度等级预报及防护措施、大气成分数值预报及城市空气质量等级预报、北京与青岛的酸雨情况评估和成因分析预报的预报服务产品参加了奥运气象服务演练。  相似文献   

5.
在大气化学实验室以及大气本底、酸雨和沙尘暴等观测站网长期工作基础上,作为"大气成分轨道"的主要牵头实施单位,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积极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按照"立足现有、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分步建设"基本思路,设计建设大气成分研究型业务体系,保证了各项科研、业务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初步形成了12个研究和业务团队:气溶胶、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反应性气体与大气光化学、臭氧与辐射、酸雨、边界层、数值同化、大气成分数值模拟、化学输送数值模拟、大气成分气候效应、大气成分反转数值模拟、常规预报要素分析.2005年在研和新获准的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达30多项.  相似文献   

6.
2007年,在中国气象局轨道业务项目的支持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圆满完成了将酸雨监测评估、CAPPS-3和紫外线预报业务向省级推广的任务.酸雨监测评估业务主要推广到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广东、广西、贵州、湖北、福建、四川、重庆和河南8省(区、市),另外,湖南、云南、江苏、山东等省也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学》2007,27(1):F0003-F0003
江办省气象台现有在职职工55人,本科以上76.4%,高级技术职称40%。负责天气、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等轨道的业务工作,承担预报预测、公共气象服务、信息与技术保障等体系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8.
周毅辉  华明 《四川气象》2007,27(2):32-36
大气成分是中国气象局业务体制改革八条轨道之一。成都大气成分站是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网目前在川的唯一站点,该站观测所得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成都市甚至整个四川盆地的大气成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气成分的基本概念和成都大气成分站的观测仪器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大气成分是中国气象局业务体制改革八条轨道之一.成都大气成分站是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网目前在川的唯一站点,该站观测所得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成都市甚至整个四川盆地的大气成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气成分的基本概念和成都大气成分站的观测仪器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大气成分研究所圆满完成了承担的各项任务,在温室气体在线观测系统建设、观测设备标校、分析方法改善、大气成分观测模拟影响、决策气象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