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1990年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的第一年.为此,世界气象组织早在1988年6月召开的第40次理事会上决定1990年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题是:“气象与水文部门为减轻自然灾害服务”.为了进一步了解今年气象活动日的主题,以下简要介绍“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的概况.  相似文献   

2.
今天,由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学会和我们自治区灾害防御协会联合召开了世界气象日座谈会。紧紧围绕今年的主题“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进行了座谈,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世界气象组织选择这个主题正如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所说,一是表达了对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二是呼吁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自治区灾害防御协会是实施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计划的时候成立的。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着减轻各种自然灾害的科学和技…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新疆气象局、新疆气象学会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世界气象日“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3月23日区气象局、气象学会召开了座谈会,自治区人大副主任、科协副主席、地震局副局长及自治区政协、水利厅、农业厅、民政厅的领导及区局领导、机关及直属单位的领导、专家等,共60多人参加。座谈会由区局纪检书记赵明主持,史玉光局长做主题报告,向与会者介绍了世界气象日的来历、选择“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意义、气象灾害的种类和造成的损失以及预防灾害…  相似文献   

4.
1990年世界气象学会纪念主题是“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轻自然灾害服务”也是联国决定从1990年至200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第一年。为纪念今年气象日由省气象局、省水文总站、达县地委、四川电视台联合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25—28日,第四次亚洲部长级减灾大会在韩国仁川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通过适应气候变化减轻自然灾害风险。会议围绕提高防灾减灾、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建设,开发并共享气候和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技术、实践和经验教训,推动将减轻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协副主席李振声、曾庆存、张玉台主持的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月28~3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100多人,提交论文80多篇。论文涉及’98灾害回顾,’99重大灾害预测,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对策及建设等内容。此次会议旨在加强部门联合、减少灾害损失。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管理多采用单灾种、部门分割形式.而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群发性和相似性,这种管理形式显然存在诸多弊端。为此.中国科协决定每年召开一次小型的、高层次的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1999年的此次…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是最主要的部分。当前全球包括中国在内仅洪捞、干旱和热带气旋所造成的损失就占全部灾害的损失75%以上,因而在减灾抗灾中,气象工作者肩负重任。为此,本刊在这里刊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由来和我国的减灾活动:一文,以供读者了解这一活动,推进我省减轻自然灾害的活动和工作。希望全省气象工作者下大力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研究,预报和服务工作,并深入进行减灾抗灾的对策研究,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联合国决定,在 1990到2000年本世纪的最后 10 a(年)中,在全世界范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这个活动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灾害和减灾工程建设,提高了防御能力,改善了人民居住环境条件,减少了灾害的破坏。在此期间,我省减灾事业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在现有的减灾体制下,1996年10月江西省减灾协会正式成立。省减灾协会是省政府领导下的全省综合性减灾团体,主要任务是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10月13日是今年国际减灾日,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这一节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纪念主题为“防灾的收益”。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指出,这一主题“旨在评估90年代减灾的成就和成果,制定21世纪的全球预防文化,同时强调采取支持、鼓励措施,尤其是运用科学技术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减灾工作,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减轻自然灾害一起抓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抗御、救助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全省已建成防洪…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遥感技术应用研究”,分解为4个课题,22个专题,分别由6个部门的30多个单位承担。其内容有: 1.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价“八五”期间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全国自然灾害数据库及危险程度分区评价,包括全国历史灾害数据库、灾害背景数据库、灾害分类分级标准制定以及全国灾害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的各个环节均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对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在灾害规律演变、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类自然灾害对国家公共安全仍存在很大的威胁;我国目前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三个转变”需求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文简要论述了气象、海洋、地质、地震、生物五大自然灾害对国家公共安全的影响,并根据我国目前监测预警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未来5~10 a我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科技发展战略要从加强预测预报基础理论研究、提升综合监测能力、构建高效自然灾害预警系统以及发展减灾避灾和救灾技术四个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12.
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第169号决议。决议确定1990年至2000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活动。其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3.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全省各级气象部门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各地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主题“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兴农网”、电视天气预报节目、“12121”气象声讯电话、手机气象短信、科技展版、VCD、气象科普材料等宣传载体,举办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的开始之际,广西气象学会、广西水电学会于今年世界气象日的前夕,在南宁举行了以“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轻自然灾害服务”为主题的纪念活动。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振潜,区科协副主席熊炜、区水电厅厅长吴锡瑾、区气象学会理事长胡圣立等,同自治区、南宁市自然科学界、教育、军事、民航、水利、电力有关部门100多位科技工作者,济济一堂,交流我区水文气象部门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经济建设服  相似文献   

15.
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出现次数最多,发生范围最大,危害面积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严重。联合国公布的“1947~1980年全球10种主要自然灾害”中有5种是气象灾害,其余部分多数与气象关系密切。因此,了解气象灾害特点做好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对加快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历史资料,对1923~1932年陕北自然灾害特点、危害,以及灾害多发性和不平衡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23~1932年,陕北自然灾害具有受灾时间长、范围广,受害程度不一、地域不平衡,受灾种类多、多灾并发的特点;自然环境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是陕北灾害多发性和不平衡性的原因;除灾害本身较为严重外,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加剧了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自然灾害(洪水、干旱、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旋风、滑坡等)主要通过2个途径影响人类健康。一是自然灾害直接对人类生命财产及安全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与打击;二是自然灾害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生活、生产环境质量明显恶化,形成疾病、传染病易于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又称灾害的“后效应”)。当自然灾害的直接后果被基本消除以后,这种“后效应”还将存在一个时期。因此,消除自然灾害的“后效应”是研究自然灾害与健康及疾病控制问题的中心工作,也是研究抗灾、减灾的一个重要课题。 江西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更是百年…  相似文献   

18.
第42届联合国大会已通过一项决议,确定从1990年开始的十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e Disaster Reduction 简称 IDNDR)。该项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国际上的统一活动,从科学技术角度采取措施,以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避免社会经济的停顿与破坏。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号召,于1989年4月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委员会一年来做了大量工作:拟定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活  相似文献   

19.
在1989年底举行的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决议案,宣布"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于1990年1月1日开始;决定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根据这个规定今年10月9日为国际减灾日,口号是: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20.
詹兆渝  胡雪 《四川气象》1996,16(1):37-39
四川省气象灾害特征及防御詹兆渝,胡雪(四川省气象局应用气候所,邮码610072)1气象灾害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委员会专家组确认:任何一种超出社会正常承受能力的,作用于人类生态的破坏都是灾害。由此可见,气象灾害就是指特定的气象条件对人类本身所构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