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高向群 Jack.  TH 《冰川冻土》1995,17(4):343-349
本描述了单轴压缩蠕变实验结果。试样包括c轴取向为随机分布和非随机分布的冰、人造冰和取自南极洛多姆冰帽的冰芯冰,各向同性冰芯冰和人造的最小应变率存在差别,未获得合理的解释。方位组构与应力状态相容时,各赂异性冰的最小应变率高于各向同性冰的最小应变率,随着第三应谱阶段的发展,冰芯冰和人造冰的第三应变率趋近相同的恒定值,实验后冰芯冰和人造冰c轴方位组构类型相同,晶粒尺寸也接近。  相似文献   

2.
应用岩石磁性组构研究动力变形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典型韧性变形断裂和弱变形区的岩石磁组构特征。结果表明,磁组构能确定断裂运动方向、构造变形性质、变形历史及反映变形与成矿的关系;在韧性剪切带控矿区,金矿化与变形强度呈正比;弱变形区断裂控矿的枞树板铅锌矿区,变形强度与成矿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罗良  贾东  李一泉  邓飞  孙圣思 《地质学报》2008,82(6):850-856
磁组构是一种灵敏的应变指示计。单一方向应力作用下,在平行层缩短的初始阶段,磁线理与地层走向是一致的。然而,在构造叠加背景下弱变形的沉积岩地区,另一个(多个)不同方向的应力使得已经产生定向排列的磁性矿物发生旋转,表现为磁线理和与地层走向斜交。川西北盆地在新生代是一个典型的构造叠加区域,来自龙门山和米仓山的变形在此相互作用。本文在川西北盆地分3条剖面在18个采样点中采集了172个样品进行了磁组构研究。研究区内观察到3种弱变形的磁组构类型:沉积磁组构、初始变形磁组构和铅笔状磁组构。由于应变的叠加,由盆地内部向造山带前缘没有出现应变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同时磁线理的方向也不一致。由盆地向造山带,来自米仓山的变形逐渐增强,磁线理从与地层走向一致转变成与地层走向斜交。  相似文献   

4.
拉张状态下方解石组构多星环带到,递进变形状态下才可能出现点极密.因为当分解剪应力达最大值时,含有众多方解石颗粒的岩石中,形成e双晶滑动最有利的方位不可能是唯一的,而是不同方位的滑动系在三维空间中的组合,并且e双晶极点和光轴各自构成古钟型。由于系同一应力作用下的产物,二钟型体的顶角大小不同,但彼此共轴,均平行主任应力方向,属共轴叠钟体。该叠钟体记录了岩石变形时的应力状态,未再变形之前,该组构为初始组构。岩石的递进变形过程,实际是初始组构的递进变形过程,最后形成定型组构.岩石递进变形的全过程,就是初始组构到定型组构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试样取自南极洛多姆(Law Dome)冰帽具有单极大型组构的冰芯和人造各向同性多晶冰,试验温度为-3.3℃,应力条件为0.3MPa八面体剪应力。冰芯试样的最小应变率经最小各向同性应变率约低3倍,说明此处的各向异性对应变率没有增强作用。随着第三应变阶段的发展,冰芯冰和人造冰的第三应变率趋近相同的恒定值。试验结束时,冰芯和人造冰c轴方位组构类型均为小圆环,晶粒尺寸趋近向一平衡值。试验结果证明,小圆环型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碧溪岭地区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比例尺 (1∶10 0 0 0 )构造制图及构造分析表明 ,碧溪岭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石含有丰富的构造演化历史记录。同碰撞或挤压组构只保留于榴辉岩及其它超高压变质岩透镜体内部 ,表现为高角度网络状超高压剪切带与弱应变透镜体域规律组合格式。前者由面理或糜棱岩化榴辉岩组成 ,后者由块状榴辉岩及石榴橄榄岩组成。碰撞期后伸展构造表现为区域性的假单斜状 ,内部呈低缓角度的网络状强应变带及所环绕的透镜状弱应变域组合格式 ,强应变带的岩石为由榴辉岩退变成的角闪岩相高压片麻岩及部分熔融形成的含榴花岗岩 ,透镜状弱应变域的岩石为弱角闪相改造的榴辉岩及石榴橄榄岩。不同尺度上同碰撞或挤压组构及碰撞期后伸展组构所显示的这种残斑基质流变学结构样式 ,虽然与先期原岩成分、结构、流变学的不均一性有关 ,但主要是多期递进应变分解作用的结果 ,支持榴辉岩“原地”成因模式。依据构造学证据和可利用的岩石学及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分析了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形成及折返过程 ,指出碧溪岭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石是在 2 45~ 2 10Ma形成的 ,碰撞期后伸展作用主要发生在 2 0 0~ 170Ma。在超高压变质岩石向地壳表层折返过程中 ,张扭作用可能有重要功能 ,不支持碧溪岭地区遭受过多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推论。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常把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与地壳加厚地区、岛弧环境及消灭地带的板块会聚作用相联系,而且形成的岩石显示了变质作用与构造岩组构演化之间的密切对应关系。洋底及埋藏变质作用也在区域范围内出现,但许多工作者认为这些类型变质作用与上面那些类型有区别。Coombs(1961)定义了埋藏变质作用,并主要据其缺乏构造岩组构,把它从区域变质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头台地区扶杨油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方德庆  张建英 《现代地质》1996,10(1):111-118
根据大量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资料,对松辽盆地头台地区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系统分析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基础上,根据矿物之间的微观组构关系及其纵向变化特点,重点探讨了矿物沉淀与溶解的期次性。结合砂岩沉积微相特征,分析了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砂岩孔隙形成和演化的综合控制作用,最终建立了砂岩孔隙演化模式,提出了1650m和1850m处是研究区内重要的次生孔隙带  相似文献   

9.
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前锋带新生代构造变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竹新  李本亮  贾东  雷永良 《地质学报》2008,82(9):1178-1185
龙门山北段前锋构造的地震剖面解释和前缘盆地内沉积地层的磁组构研究表明前锋构造中发育两期构造挤压作用,即整体强烈的晚三叠世变形和由北向南逐渐减弱的弱新生代构造变形。受这两期构造挤压作用的控制,龙门山北段前锋构造中发育上、下两套构造层,地表构造为晚三叠世时期形成,而深部隐伏构造则形成于新生代。北部的矿山梁和天井山构造几何学上表现为一个双重构造,浅层是一个晚三叠世形成的断层转折褶皱;深层是新生代形成的多个逆冲岩片叠置所构成的隐伏堆垛背斜;南部的青林口和中坝构造主体表现为叠瓦状逆冲,前锋构造是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新生代构造冲断位移量以及造成早期构造抬升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反映新生代变形强度由北向南的减弱。磁组构研究表明新生代变形从龙门山冲断带边缘到盆地内部,磁组构从铅笔状磁组构到初始变形磁组构并逐渐过渡到沉积磁组构。由南向北磁组构由初始变形磁组构转变为铅笔状磁组构,说明应变越来越强,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龙门山前锋新生代构造的弱变形作用和变形强度的北强南弱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土类对正冻土成冰及冷生组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室内相同温度条件下5种土类的冻结试验,研究了不同土类冷生组构的形成,试验表明,分凝冰层及冷生组构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土的水,热性质以及分散度等因素。日本火山灰中冻结缘具有较高的导湿系数,且冻结锋面前移速度缓慢,形成7.2cm的厚冰层;临夏高岭土、内蒙古粘土和兰州黄土中冻结缘导湿系数逍渐减小,且冻结锋面前移速度逐渐加大,形成从厚层状到微层状冷生构造的演变,分凝冰层厚度逐渐减薄,从3-10mm到小于1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1-2015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点结冰初、终日观测资料和地、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结冰初、终日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结冰初、终日与地、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海拔、地形地势、植被覆盖和地表岩性等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结冰初日为山区最早,荒漠区次之,绿洲平原区最晚;结冰终日为山区最晚,荒漠区次之,绿洲平原区最早;各地结冰初、终日存在一定的异常性,正常结冰初、终日的年份概率均在60%左右,偏早和特早结冰初日以及偏晚和特晚结冰终日的年份概率均在20%左右,结冰初、终日与气温的异常年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时间变化上,结冰初日呈推迟趋势,结冰终日呈提早趋势,结冰初日推迟的幅度比结冰终日提早的幅度更大;结冰初、终日时间序列均分别存在10~12 a、8~10 a的准周期变化。结冰初、终日与地、气温和海拔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地、气温每升高1℃,结冰初日分别推迟约3.0 d、3.5 d,结冰终日分别提早约4.2 d、4.9 d;海拔每升高100 m,结冰初日提早约1.8 d,结冰终日推迟约2.5 d;结冰终日对气候变暖和海拔变化的响应程度比结冰初日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冰芯与其它记录所揭示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冰芯,孢粉,黄土,湖泊和海平面变化记录揭示出,在全新世时,我国曾发生过多次气候冷暖波动事件,其中最重在的事件是全新世大暖期,由于青藏高原在存在。造成了中亚地区大气环流的改变。形成了中国大陆复杂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季风气候,从而导致全国各地大暖期在起讫时间,变化幅度和持续时间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西部高海拔地区大暖期起讫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短。变化幅度较大;反之,在中国东部,大暖期起讫时间较晚,持续时间较长。变化幅度较小,反映出西部高海拔区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度和敏感度都比东部低海拔区域强,此外,不同区域的冰芯记录也有差异。古里雅冰芯记录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而敦德冰芯记录则与我国季风气候变化的趋势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大量事实表明,地球早期由于二氧化碳大气发生临界点相变,引发了一场全球性干冰致冷事件,形成了数千米厚的干冰盖层。液态水、古老变质岩系、原始生物等都是在干冰盖层背景下形成的。干冰的最后解体消融约在最近的1—2亿年。海洋是干冰盖层与岩浆蒸气直接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凌情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下游冰情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是:冬季有的年份封冻,有的年份不封冻;下游下段河道流凌封冻日期早,融冰、开河日期晚,封冻历时长,冰盖厚冰质坚;上段河道流凌封冻日期晚,融冰、开河日期早,封冻历时短,冰盖薄冰质酥。冰凌洪水特点是流量小,水位高且上涨快;凌峰流量自上而下沿程逐渐增大。近20年来,由于黄河下游河道水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发生连年断流,冬季气温持续偏高,加上水库调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引起了凌情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封开河日期提前,封河长度缩短、封冻冰量和槽蓄水量减少,冰塞冰坝发生次数减少,不封冻年频率增加等。  相似文献   

15.
韩同林 《地球学报》1995,16(1):107-110
西伯利亚含盐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台。含钾盐系属下寒武统安加拉组,岩盐层总厚600余米,钾盐层厚70-150m,共有钾石盐岩和钾石盐-光卤石岩6层。钾石盐层中KCl含量达35%-45%,MgCl2和水下溶物含量均小于1%,含盐盆地四周以堡礁带和陆岛与广海相隔,含钾坳陷处于地台上坳陷最深部位。  相似文献   

16.
黄河的形成与演化对于认识我国宏观地貌格局的形成、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的区域构造活动历史、华北平原及黄渤海陆架的形成和演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黄河演化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龙羊峡以下的河段,对于黄河源段的关注较少。文章基于黄河源地区河谷地貌的实地考察,并利用SRTM1-DEM数据,分析了黄河源段干流及支流河谷橫剖面的地貌特征,并与该区典型的冰川谷和兰州附近黄河的河谷横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黄河源地区的河谷规模巨大,并呈现出谷底开阔、河床窄小、阶地不明显、谷坡陡立、河谷横剖面左右对称的U型谷特征。这些特征与该区冰蚀谷的特征相似,但与兰州段黄河成型河谷的特征相差甚远,且其河谷规模更大。我们推断,黄河源地区的河谷可能主要为冰期时的冰蚀作用所塑造,而非单纯的流水侵蚀形成。由于冰蚀作用的存在,该区早期的河流阶地可能被随后冰期的冰蚀作用所破坏,当前基于黄河源地区现存河流阶地年代的研究很可能低估了该区水系的发育历史。此外,反复的冰川进退也可能导致黄河源水系自上而下贯通,而非溯源侵蚀形成。  相似文献   

17.
18.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若干冰力学问题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低温冰工程实验室进行的冰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中的若干冰力学问题,主要包括:冰的膨胀力、冰盖稳定性和浮冰对闸墩的撞击力.试验结果给出了冰的膨胀力变化典型时程曲线、不同厚度冰盖的膨胀力极值变化;不同厚度的冰盖随水位下降的最大塌落值;以及冰排对闸墩的撞击力的冰力时程曲线、冰力极值随冰速的变化曲线.这些试验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河河曲段冰塞水位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觉义  方达宪 《水文》1994,(2):18-24
本文根据黄河河曲段6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该冰塞河段冰期水位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该河段冰塞水位的变化与冰塞演变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冰塞水位变化的参数关系式,基于原型的观测研究,对试验室模拟冰塞的水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试验室模拟冰塞水位的变化规律与天然河道中冰塞水位的变化规律相同。由此,可以进行冰塞水位的计算及其预报。  相似文献   

20.
An examination of soil thermal and hydrologic regimes at several sites near Mayo, Yukon Territory, and the ground-ice stratigraphy of a thaw-slump headwall close to these sites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an ice-rich zone, frequently observed at the base of the active layer, may be due to the annual water balance of permafrost. Observations demonstrate that ice lenses have grown at the top of permafrost in soil tubes installed in 1983. In addition, 90 cm of segregated ice are exposed in the thaw-slump headwall above a thaw unconformity, dated at 8870 ± 200 years BP, but below the base of the present active layer.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rate of water incorporation into permafrost over the last 8000 years in the Mayo area has been at least 0.1 mm yr?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