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砂砾岩体一般为多期发育、多次沉积的复合体,其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对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的精细划分与对比问题,国内外尚无很好的解决先例.本文提出了基于沉积相反演的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精细划分方法.文章在岩芯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用岩芯对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刻度,建立研究区成像测并模式,并精确地识别出鲍马层序、高密度浊流序列和中扇辫状水道...  相似文献   

2.
将可拓分类识别方法引进到沉积微相识别研究中,从定性和定量二个角度研究解决沉积微相识别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建立沉积微相可拓识别模型,形成基于可拓分类理论识别沉积微相的方法。实际资料处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推广性好,可应用于不同区域的沉积微相识别,以及其它地质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3.
泥质海岸带浅表地层沉积序列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云生  王宏等 《地质通报》2002,21(12):898-903
天津市淮淀乡幅(1∶50000)浅表地层沉积序列地质调查提供了深覆盖区区调的新方法。即用浅表钻孔代替地质点,对近现代沉积物组合进行分类,判释沉积环境变化,结合年代地层学,建立浅表地层沉积序列。采用浅表地层沉积序列地质图的形式,展示测区浅表地层与近现代地质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经济建设和决策提供直观、内涵丰富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张世涛  冯庆来 《地质通报》2000,19(4):416-421
介绍了沉积混杂岩的识别方法 ,提出了造山带沉积混杂岩区区调研究的技术路线 ,建议沉积混杂岩的制图单位采用三级划分体制 :一级为沉积混杂岩带、二级为沉积混杂岩层、三级为沉积混杂岩体。以中甸地区为例示范了这些制图单位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5.
何颖  于琴  刘中宪 《岩土力学》2019,40(7):2739-2747
提出了一种考虑地震波散射效应的沉积河谷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模拟方法。基于弹性波传播理论,采用合理功率谱、相干函数和传递函数模型,借助原型谱表示法得到沉积河谷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其中,传递函数应用动力边界元法计算,可在很宽的频带内精细模拟沉积河谷中波型转换及聚焦效应。针对常见V型河谷开展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河谷地形及松软沉积层对地震波传播具有显著影响,河谷地表地震动空间差异性十分显著,一维模型难以考虑地震波的散射及聚焦效应,从而会明显低估沉积内部部分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沉积河谷中大跨结构抗震设计宜采用考虑地震波散射效应的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输入。  相似文献   

6.
The decrease of density contrast with depth in sedimentary basins is approximated by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The anomaly equation, in frequency domain, of a prismatic model with an exponential density function is derived. The method has been extended to derive the Fourier transforms of the gravity anomalies of the sedimentary basin, wherein the basin is viewed as vertical prisms placed in juxtaposition. The gravity anomalies of the sedimentary basin are obtained by taking the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s. Filon’s method has been extended for calculating accurate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s.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has been tested using a synthetic example. A combination of space and frequency domain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inversion of gravity anomalies over the sedimentary basin.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interpret one synthetic profile and one field profile over the Godavari basin. The method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o calculate the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s yields continuous spectrum with accurate values. The maximum depth deduced from the gravity anomalies is of the same order as the depth encountered to the basement at the Aswaraopeta borewell.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新的高精确度的方法来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即以样品断面光学灰度参数作为韵律沉积变化的替代指标,利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通过最小二乘法、一阶差分法等数据处理后,定量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对采自四川江油西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纹层藻白云岩样品进行研究,观察样品抛光面和薄片,确定藻白云石具有明显的潮汐沉积韵律纹层。应用此方法计算得出研究区样品共有217个潮汐层偶对,层偶对最大厚度为4.2mm,通过人工计数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这种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省时、更高效,可推广性高,同时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频段韵律旋回中。  相似文献   

8.
在充分利用岩芯、录井、测井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的沉积相类型,首次提出运用相对单因素综合作图法来绘制各沉积时期的沉积相平面图,综合探讨了沙河街组的沉积特征及空间沉积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湖底扇相、滨浅湖相和半深湖—深湖相4种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砂体为欢喜岭地区主要的储集砂体,在沙河街组沉积时期持续发育,主要发育于盆地缓坡部位;湖底扇主要发育在SQ3和SQ4沉积时期,主要分布在广阔的半深湖—深湖环境内;相对单因素综合作图法可以弥补传统的沉积相作图方法精度低的不足;沙河街组的沉积相垂向演化的旋回性明显,自下而上分为两个水进旋回,分别为SQ2~SQ5沉积时期和SQ6、SQ7沉积时期;每个水进旋回初期,盆地构造活动相对较弱,水体较浅,扇三角洲沉积广泛发育,湖底扇沉积规模较小;每个水进旋回中后期,盆地构造活动强度大,湖盆水体加深,扇三角洲规模减小,而湖底扇沉积规模明显扩大,形成非常有利的储集砂体,在研究区广泛发育,是研究区深层勘探的有利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刘国臣 《沉积学报》1998,16(4):14-20
沉积波动过程是地壳波状运动的具体表现,它是各种天文因素、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沉积波动过程的时空演化控制着地层层序的时空展布特点。在介绍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概念、技术思路、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沉积波动曲线在剖面上的预测功能及对沉积-剥蚀过程起止时间、不整合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塔里木盆地震旦系至第四系各主要构造层的地层展布特征,并对其形成过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试图将沉积波动特征的研究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地层格架-沉积波动特征连井对比图的概念和编制方法,该类图件能直观地反映多期不整合的存在及不整合间断的时间,并能直观地反映各层序的时空分布,而且能够解释地层格架的形成过程,进而进行成因分析,是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方法与层序地层学结合的一种具体、有益的偿试。  相似文献   

10.
Morlet小波用于测井沉积旋回多尺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测井数据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是研究沉积旋回多尺度特性的主要资料。利用Morlet小波基函数对SP测井曲线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可探测到不同尺度沉积旋回的分界面。地质学意义在于:包含多个不同尺度沉积旋回信息的测井曲线,通过Morlet连续小波变换,被分解成各自独立的单一尺度的旋回,尺度因子的大小反映了地层沉积周期的长短。这也为沉积旋回的定量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volcanic glass concentration in sedimentary sequences is presented. This method consists of two steps: (1) systematic extraction of volcanic glass particles from samples taken at close intervals in a sedimentary section,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ir concentration; (2) precise measurement of the refractive indices of the separated glass particles. A recently developed measuring system (RIMS 86) based on the thermal immersion method permits quick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a large number of grains within samples. Based on these kinds of data, we typically recognize five types of concentration of volcanic glass shards in sedimentary sequences. The method proposed here enables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glass shards and the proportion of glass shards in a sample,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recognize certain ash-fall-horizons, even those undetectable through visual observation of a sedimentary column. © 1994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2.
对松辽盆地南部的W3井和SN-15井的三百余块泥岩样品的11种常量元素及16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对测得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处理,用以划分地层、分析沉积旋回和研究沉积相。分层结果与岩屑录井及电测曲线分层结果相互验证,互为补充。结论认为泉四段顶部的绿色泥岩实应归属青-段,并确定姚家组中段-套红绿互层的泥质岩为浅湖泥坪环境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的高精确度的方法来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即以样品断面光学灰度参数作为韵律沉积变化的替代指标,利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通过最小二乘法、一阶差分法等数据处理后,定量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对采自四川江油西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纹层藻白云岩样品进行研究,观察样品抛光面和薄片,确定藻白云石具有明显的潮汐沉积韵律纹层。应用此方法计算得出研究区样品共有217个潮汐层偶对,层偶对最大厚度为4.2mm,通过人工计数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这种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省时、更高效,可推广性高,同时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频段韵律旋回中。  相似文献   

14.
以测井资料和岩心观察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里格庙含油气区的二叠系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盒八段识别出了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等4种沉积相类型。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八段划分5个三级沉积层序,建立了苏里格庙含油气区层序地层格架。编制了以体系域为单位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八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图,探讨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八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规律。山西期古地理格局呈南北向相分异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盒八段沉积期冲积体系大范围向研究区南部迁移,形成了以辫状河沉积为主的河流-三角洲沉积。河道砂体是苏里格庙含油气区有利的砂质储集体类型,主要发育在低位体系域。实践表明,以体系域为单位编制的岩相古地理图,可以清楚地展示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微相展布与迁移变化,是有利储层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提出了一套有效烃源岩的综合预测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从钻井出发,井震结合,按由点到面、由剖面到平面的顺序分五步进行:确定有利沉积相带;确定烃源岩平面分布;划分区域沉积相分布;确定平面热演化分布;有效烃源岩分布预测。利用该方法,对北黄海某盆地侏罗系SQ1层序进行了有效烃源岩预测。  相似文献   

16.
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方法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国勇  杨明慧 《世界地质》2004,23(3):295-300
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方法是一种较新的盆地分析方法。该方法以物理学中有关波的理论为基础,以波动的观点来分析地壳运动,从地层资料入手,通过恢复地层原始厚度,计算沉积速率,建立反映盆地沉积—剥蚀过程的波动方程。据此进行波动过程分析,借助方程的参数,得到波动周期;通过波动方程对时间积分,可以定量分析剥蚀量;对波动方程进行分析,得到波动过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和成藏旋回。此方法在国内的一些盆地已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地质和地震反演信息进行三维沉积微相随机建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综合应用地质及测井约束地震反演信息进行三维沉积微相随机建模的基本原理、思路与方法,并以渤海湾盆地某区块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例,说明这一研究过程的基本步骤,包括井眼沉积微相解释、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波阻抗与地质相的概率关系分析、随机模拟方法选择、地质统计特征分析、三维随机建模、随机模拟预测的多解性评价。研究表明,波阻抗与沉积微相之间具有一定的概率相关关系。综合应用包括地震信息在内的多学科信息进行沉积微相随机建模,可对储层预测的多解性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测井相分析及沉积相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井相分析是研究地层沉积相的一种手段。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测井相分析进行沉积相识别研究,首先将已知地区地层剖面划分为有限的测井相,通过对岩心及其对应的沉积相进行研究,用数学方法及知识推理确定各个测井相到沉积相的映射转换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建立沉积相库。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中的工具箱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把已知沉积相的测井曲线特征作为样本进行训练学习,并将提取的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分类识别,从而确定地层的沉积相。应用表明,BP神经网络能够快速完成沉积相识别,可靠性较高,可以用于测井相分析及沉积相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种分析砂岩沉积相的新方法——测井相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军  王贵文 《地质论评》1996,42(5):443-447
本文分析了以地层倾角测井资料为核心的各种测井相标志,提出了应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塔里木盆地三个油田进行了测井地质相分析。  相似文献   

20.
依据各沉积相的平面分布形态,将沉积相划分为扇形沉积相带、席状沉积相带和条带状沉积相带,并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沉积相带采取不同的缓冲方法,再依据瓦尔特相律,对空间上已知沉积相类型的井进行分析,最终做到利用计算机辅助或代替人工的工作,根据已知单井沉积相的类型而自动进行平面沉积相的研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大港油田孔南地区孔二段时期的沉积相研究中,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