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哈雷  苏静 《中国测绘》2011,(4):48-53
我虽久居城市.但一直与城市隔着距离.如果个把月时间我不离开一段城市生活.我的骨骼就会感到莫名的酸痛。奇怪的是.一到海边或者山问.这种酸痛感就会倏然消失。我的诗一直都犯着一股怀乡病。在城市里.我总会怀想着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乡村.有时候甚至会在梦里漂浮到一个渔村中,在有灯塔,岛礁、帆船的地方.流连不已。  相似文献   

2.
巴黎下水道     
《地图》2011,(5):12-13
过去,每逢暴雨,巴黎城内的的低洼地带常受内涝之苦;生活用水和水源不分,也曾让塞纳河臭气熏天,称为传染疾病的温床。在《悲渗世界》中,巴黎下水道是阴暗、恶臭的,被雨果称为“一个城市的良心”。  相似文献   

3.
一 1964年春节前两天,上、下午连着两封加急电报.催我回去执行测绘任务。我立即买了当晚的火车票,由北京返回西安。队长看到我第一个归队.很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4.
张光源 《今日国土》2013,(10):38-41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围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党的十八大审时度势.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提高质量”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重点。由此可见.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阶段里.合理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科学评价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成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新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图的味道     
张燕燕 《地图》2003,(5):1-1
周末在家整理,被冷落了多日的纪念品又一次唤起我的记忆,这幅庐山地貌素描图是大学时的实习作业,看着它,那个暑假美丽而生动的日子又像在水晶球里呈现一样向我微笑:这几张北京地图,比我的年纪还要大许多,这是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寄过来的纪念品:卷在抽屉里的那幅影像地图,边上的笔迹若隐若现,使我仿佛又置身于那个江南小镇……哦,还有挂着的这些各式与地图有关的钥匙链,望着它们,一个个朋友的面容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6.
无声的爱     
1964年,我出生在湖北应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1982年高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在大学的4年里,我心中充满了对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1984年,在学校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的那年,老师找到我说,希望有人到鄂西北地质大队去工作,但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已经有5年时间没分到大学生了。当时我二话没说,毅然决定去了鄂西北。因为在党旗下我宣过誓。鄂西北地质大队队部地处湖北与陕西交界处,那是大山深处的一个荒僻的角落,地质队员们住在山坡上一排排牛毛毡盖顶的平房里。与我一年去的其他学校两个学生一看这情形很快调走了。但我留…  相似文献   

7.
梦回巴里坤     
顾炳枢 《地图》2005,(6):60-64
在我们的旅行生活里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地方你去过了便永不再想,而有些地方却不,去过了,仔细寻访过了,依然会魂牵梦绕。在我的经验里,这样的地方往往在人迹罕至处,在苍凉而荒寒的西部,在一种有特殊魅力的地方。巴里坤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去过一次,又想去.想时会止不住一阵阵心跳……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记忆中.重庆是那么美好!城在山中.山在水中;两江环绕.彩虹飞渡;灯火辉煌.夜色霓裳:繁华都市,西部明珠!就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我参与了大渡口区的经济建设。时任区四大重点工程之一的社会公共工程管委会主任期间.  相似文献   

9.
胡恩鹏  齐享利 《地图》2005,(3):72-79
对于我来说.我不愿把自己当作一个旅游者.而是一个自由的旅行者。“游”是玩赏、休闲:“行“是浴满风尘.是脚力的苦行与心灵的朝圣。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老人认为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对我来说,长汀是故乡的美,是汀江的水抚育了我;凤凰是梦中的美,她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牵动我投向她的怀抱。“如果,不能爱一个人,那么就让我们爱上一座城吧。”看过很多凤凰的照片.好像已经对这座边城非常熟悉。为了轻触早已“熟悉”的凤凰,为了追寻传说中的“翠翠”.为了我爱的人的鼓动,我走进凤凰那心爱的城。  相似文献   

11.
李兵弟 《今日国土》2013,(12):18-20
中国今后不会没有农村.城镇化不是不要农村:中国不能没有农民,城镇化也不是不管农民。今天.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2.6%.如果继续按照一年一个百分点发展.大概到2030年前后我国的城镇化率就达到70%左右.基本实现城镇化。从这一基点出发.我认为有以下十个问题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2.
科恩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经常陷入沉思,性格不太活跃的人。在科恩温暖宁静的办公室里,他低沉而缓慢的语调像是从另外一个世界传过来的一样。78岁的科恩白发稀疏,宽阔的头顶泛着亮光。而在他的身后是一块挂在墙上的暗绿色的小黑板,上面写满了一些方程式。这块黑板把他的光亮的秃顶衬托得更加突出。他的语调像是在教堂里读圣经一样让人容易进入一种宁静状态,我不时地走神:这颗大脑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国测一大队的退休老队员,叫张志林。我是1961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测一大队的,从事天文测量工作。我已经八十岁了,可每当我回忆过去,那些年我们发生的事情还像是在昨天,历历在目,不断在我的脑海里回放,让我经常一遍遍地去重温那些艰苦而美好的岁月。记忆中最深刻的就属1975年了。1975年是一个我永远都忘不了的年份,就是那一年,我有幸被选中参加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成为8名珠峰测绘技术人员中的一员。当时我觉  相似文献   

14.
品泰山     
泰山.是我童年里的泰山。我的家乡淄川,离泰山不近也不远,隔着一座颜山.隔着一座苗山.还有一座高耸险峻的青石关。路上,有蒲松龄背了书袋的步履。有相向而流的孝妇河的源泉。有泰山行宫和常年的香火。一条向西南的大路.弯弯曲曲,就连接了泰山和童年的许多梦幻。  相似文献   

15.
迷图·藏图·用图牟子谦(福建省建瓯市交通运输公司353100)我热爱地图、收藏地图,地图也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我最初接触地图,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是日本投降前夕,我在日军溃退的据点里,拣到一本50开大小、黑色硬漆布封面、内页8开大小的折叠式《支那掌...  相似文献   

16.
76岁的美国人保罗、格林加德显然明白自己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那幢大楼里的地位:还没等我们见面,一条体形硕大的狗就从他的办公室里窜了出来,悄无声息地上下打量着我这个陌生人。在记看来,即便是在极端个人主义的美国,一个人带着一条狗上班似乎也不是惯例。很显然,只有确信自己的权威地位不受任何挑战的人才会这么做。  相似文献   

17.
杨浪  理池图 《地图》2014,(1):138-138
城堡是那样一种东西:对于男人,它坚固、巍峨,是中世纪用建筑堆砌的兵器,是不适于居住的豪宅;对于女人,城堡里应该“盛产”王子和武士,或许还会装着一段爱情。这是我走近欧根尼斯堡时想到的。  相似文献   

18.
杨老是我的师傅,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在病床上的他看见我过来,朝我点了点头.望着他干瘦的四肢和苍白的脸色,泪水瞬间打湿了我的眼眶:“师傅啊,为了那些找矿文稿,您怎么把自己折磨成这样啊?”  相似文献   

19.
震后十日——四川测绘局全力抗震救灾见闻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日 灾难来时 5月12日14点过,我正在成都市人民北路四川测绘局办公楼里上班。因为最近要赶的材料挺多,我正忙着打一份文件,突然,椅子摇起来,“嘎嘎”直响。随即我就发现显示器、办公室都晃动起来,楼外有东西乒乒乓乓地掉到地上,街上尖叫声四起,一片嘈杂,“地震了!”我意识到了,但根据以前一个学地震的同学传授给我的常识,我知道成都应该只是影响区,我坐着继续打,可是楼道里人们纷纷在跑,我也跑吧!  相似文献   

20.
石涛 《中国测绘》2003,(2):41-41
谈起地图,人们通常认为一定是精确依照客观事实绘制出来的。但《地图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尼斯·伍德可不这么认为,他用整整一本专著来修正人们的传统看法。他斩钉截铁地说:“地图作为一种神话,……贩售价值与野心。”这话猛一看会吓一跳,但只要深入想想,就会发现伍德先生说的一点不错。我曾经在笔记里写下这样的文字:“地图必然是一个历尽沧桑的人不想说话时的交谈对象。”写下这句话时,我刚刚结束了一次在英国北部湖区的旅行,在离奥斯湖不远的小镇潘雷斯的一家旅馆里下榻。在旅馆餐厅吃饭时,我看到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张手绘的彩色地图,继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