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命线网络的脆弱性不单单只表示地震发生后对网络作用而产生的后果,还应该包括网络的连通情况。本文在重新确定生命线网络脆弱性定义的基础上,运用风险评估理论中的风险矩阵方法综合考虑生命线网络的连通性能和失效后果两个方面来评价生命线网络的脆弱性,并以一个供气管网为例说明改进的风险矩阵法评价生命线网络脆弱性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找出供气管网中脆弱性等级最高的节点,分析其脆弱性等级最高的原因,以便于重点保护,并降低网络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2.
溶洞、裂隙发育是桩基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因此,溶洞勘察在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溶洞勘察方法以电阻率法为主,但是受限于该法的勘探深度,同时其勘探结果也不能确定溶洞的边界,钻探也只是在极小的范围确定岩层的溶蚀状况。电磁波层析成像(简称电磁波CT)是一种发展中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它以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特性不同作为勘探理论基础。本文以电磁波CT技术在某特大桥桥基岩溶勘察的结果,结合井中录像以及钻孔资料来证明该技术在溶洞勘察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重大岩土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着若干不确定因素,进而导致重大岩土工程风险的存在。由于风险评估能够为重大岩土工程建设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而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是当前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半个世纪以来,岩土工程界在该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应该强调,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估作为科学问题提出并服务于工程建设决策的研究起步较晚,同时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估也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问题,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在工程风险的基本概念、风险评估框架、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评估方法、可接受风险标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重大岩土工程风险的基本概念研究。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风险定义的演变过程,从哲学层面上总结分析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定义具有本体地位,把风险定义为,对人类有价值的事物产生不确定性后果的状态。在论述实在论和建构论风险观的基础上,提出风险理论连续统一体的概念。根据本文的风险定义,在分析重大岩土工程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其分类的基础上,把重大岩土工程风险定义为工程失事对人员生命、经济、环境与社会以及工程自身等造成潜在的损失及其可能性。(2)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估基本框架研究。在讨论和分析重大岩土工程风险研究现状和背景基础上,构建了风险科学与岩土工程相结合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目的是将风险科学理论和方法与岩土工程相结合,解决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估的内容与框架问题。本文把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估划分为明确背景、风险识别、风险估计与风险评价4个阶段,并给出了工程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根据风险评估基本流程,提出了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估研究内容,具体包括风险评估内涵、风险因素分析框架、风险评价标准和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等4个方面内容。论文认为,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估是风险科学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初级阶段,基于风险的重大岩土工程设计理论则是风险科学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高级阶段和发展方向,认为重大岩土工程应由基于性能设计向基于风险设计理念转变。(3)重大岩土工程风险因素分析和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建立了重大岩土工程风险因素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外部的危险性因素和工程内部的易损性因素以及工程失事影响区域承灾体的脆弱性因素。结合风险评估必须回答的3个问题,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识别方法、风险概率估计方法和工程失事的损失估计方法、风险估计方法以及减轻风险的评价方法。其中,岩土工程风险概率估计采用可靠度法和易损性估计方法,并给出了多种失效失稳破坏模式下的风险概率估计方法;损失估计方法主要讨论了损失估计的基本模型、生命损失估计、经济损失估计、社会与环境影响估计方法。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探索建立重大岩土工程风险估计货币化方法。(4)重大岩土工程可接受风险标准的初步研究。论文首先阐明可接受风险概念及其标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重大岩土工程生命、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接受风险标准的建议值。岩土工程个人生命可接受风险标准的建议值为:个人可容忍风险标准为10–5/年,可接受风险标准为10–6/年,可忽略风险标准为10–8/年;绘制了重大岩土工程社会生命可接受风险的FN曲线(生命损失数量累积概率曲线),并建议了曲线的相关参数;绘制了重大岩土工程经济可接受风险标准的FD曲线(经济损失金额累积概率曲线),并给出曲线的相关参数的建议值;根据生活质量指数(LQI)和生命统计价值(VSL)模型计算了减轻生命风险的公共决策成本标准;提出了社会稳定与环境可接受风险的等级标准。这项工作可为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价提供标准,为减轻工程风险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5)开展高土石坝地震风险评估示例研究。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学者公开发表的高土石坝震害实例的研究文献,对高土石坝地震危险性、地震破坏形式和地震易损性进行了分析。按照本文提出的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估流程、方法和风险可接受标准,对某高土石坝地震风险进行了评估。论文对该高土石坝地震风险进行了背景分析、风险识别、风险概率估计、工程自身破坏损失估计。估计了地震溃坝情况下,溃坝下游区域的灾害损失。选取坝坡失稳和永久变形两种破坏模式开展高土石坝地震风险概率估计。对于坝坡失稳破坏模式,采取相对可靠度法的安全率估算失效概率;对于坝体永久变形破坏模式,采用坝顶相对沉陷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绘制出了不同地震动加速度的工程地震易损性概率曲线。该高土石坝地震破坏直接经济损失根据易损性指标进行评估。假设该高土石坝出现地震溃坝,对工程下游影响区域的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与环境影响进行了粗略的估计。根据本文提出重大岩土工程可接受风险评价标准,给出了某高土石坝地震风险评价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从公路安全运行迫切需求出发,着眼于震后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选取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与防护工程新技术,建立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将灾损公路分两阶段进行评分,两阶段根据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权重系数,计算出灾害风险总得分,从而确定威胁公路的地质灾害风险等级。以典型的泥石流灾害为例开展工程案例分析,验证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适用程度。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在川九公路艰险路段震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震后建筑进度BIM估计模型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震后建筑进度BIM估计模型,未考虑精益管理对建筑施工的影响,造成建筑成本浪费较多,影响后期建筑施工进度。本文构建基于BIM和精益管理的震后建筑进度评估模型,根据模型细分震后建筑进度评估过程,在此基础上根据BIM实施三维算量,采用进度计划编制子模型获取各分项工程量,确定建筑施工的主要进度计划,实现对建筑进度计划的编制;通过虚拟施工和现实施工两条主线,利用进度控制子模型实现对施工状态的模拟和精益管理。以此为基础,进行挣值分析比较计划施工成本、实际施工成本和挣值曲线,获取震后建筑的施工进度与成本情况。实验结果说明,本文构建的模型可对震后建筑进度和工程成本进行精准估计,能够减少成本浪费。  相似文献   

6.
运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经典模型结合宁波实际,探索建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用德尔菲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该指标体系,尝试对各区(县)市的地震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风险指数,相对定量地反映各地的地震灾害损失风险水平和薄弱环节,为城市防震减灾与应急管理对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过程的繁琐,提出一种基于事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 ing,CBR)思想的风险评估方法。从风险所具有和所代表的不确定性入手,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看作是基于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不确定系统,先基于集对理论做先前事例的风险评估,得出风险值后,形成案例库,再利用可变模糊聚类方法做关于综合风险评估结果的CBR前期处理,形成有利于快速检索的事例样本结构,并在CBR循环过程中通过融入或修正新案例形成新的事例样本,如此往复,不断补充、扩容事例数量和多样性,达到简化风险评估过程和准确化风险评估结果的目的。通过某地区风险评估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有限的实测资料中挖掘更多洪水信息,以武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考证历史洪水进行特大值处理基础上,基于犁市(二)水文站1956-2009年实测日流量数据提取了POT样本,构建基于P-Ⅲ模型确定控制点而改进的非等步长内集-外集模型(P-IOSM)进行洪水风险信息挖掘.结果表明:结合POT和P-IOSM模型的洪水风险评估能够从有限的实测资料中获取更多的洪水风险信息,得到更贴近事实的风险评估结果,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依据,从而使决策结果更加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支吊架抗震施工技术在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发挥积极效用,需对其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支吊架的抗震施工方法,该方法介绍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支吊架的组成及其抗震施工布置要求、施工依据和施工工序,并阐述BIM技术在钢结构支吊架结构抗震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施工流程和施工原则。通过模拟工程实例分析证明,采用BIM技术进行抗震施工后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支吊架试件的承载力和抗侧刚度均有明显提升,在地震发生初期承担了建筑结构的大部分地震内力,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6,(8)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也有了巨大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道路桥梁工程任务量大、施工难度系数较高,管理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就需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对工程进行科学、高效的监管,通过合理配置工程资源、控制工程进度等方面的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本文旨在对我国现阶段道路桥梁施工过程的综合分析,列举出当前道路桥梁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电离层垂直探测方法获得的频高图是电离层观测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资料,利用现代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对大量历史胶片频高图的数字化转换、分析和保存,已成为拯救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历史资料的十分紧迫和重要的工作.本文采用数字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对胶片频高图像进行数字化、校正、修复和格式转换,并开发出胶片频高图分析与转换程序,结合常用的SAO Explorer软件对武汉地区的胶片频高图进行了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对大量历史频高图的数字化转换和分析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杨新刚  冯新  周晶 《地震学刊》2009,(4):467-472
由于多年使用,桥的结构材料等都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在研究桥的当前工作状态时,必须依照现场测试结果,将初始模型修正为符合现阶段实际情况的有限元模型。本文以黄河胜利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设计资料建立了该桥初始有限元模型,用ANSYS通用软件开发了索力修正程序,该程序通过调整拉索的初始应变和附加质量块,使模型索力与设计索力之间误差在5%以内。计算发现,有限元模型中的施工顺序对成桥状态有着很大影响,应通过单元生死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本文以各级加载工况下挠度、索力的变化情况作为控制目标,最终建立了能够反映加载工况下挠度变化、索力变化的黄河胜利大桥基准有限元模型,为今后监测桥的索力变化情况进而了解整座桥的工作状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Oracle的地震数据共享方案设计及数据库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面向地震系统工作机制,讨论存数据生产、处理以及保存为不同单位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在不影响数据的产出与处理过程而进行数据完整准确保存的动态汇聚方法,以及作为数据共享支撑的基于 Oracle的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4.
Masonry arch bridges are crucial elements in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hroughout Europe. Although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of various bridge types have been made by developing fragility curves of generalized classes of structures, there are no comparable tools for masonry arch structure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of single-span masonry bridges according to the limit analysis method. An iterative procedure is implemented to define the capacity curve of the equivalent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ystem through non-linear kinematic analysis. The process involves determination of the collapse mechanism, calculation of the limit load multiplier, and definition of the thrust line. The intrinsic variability of the seismic action is incorporated with the use of different sets of elastic spectra compatible with EC 8 Type-1 spectrum for various types of soil, with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varying over the range 0.05–1.5 g. The fragility curves of the generalized classes of single-span masonry bridges are finally obtained from the effective ranges of the main geometric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affecting arch bridge capacity.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在台湾海峡架桥和修筑隧道的问题从1987年至2002年在福省召开过三次"台湾海峡两岸地质地震和架桥与修筑隧道的研讨会",以后陆续出版了相应的论文和论文集,提出了"台湾海峡架桥和修筑隧道的可行性研究",和"台湾海峡隧道工程设计总建议"等[1-4],论述了修建该工程的可行性等问题.提出平潭岛可作为海峡北线的端点,探讨了如何具体建桥和相关工程的问题.近年来地球层析技术的发展,可对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海港的开发和沿海陆地的充分利用等,做出探测台湾海峡地下地层三维成像细结构和地球物理场的空间分布,作为台湾海峡架桥铺路工程基本设计的必要依据.为了让大中小轮船在台湾海峡顺利通航,利用现代的科技研讨台湾海峡两岸连接的最佳方案.为了架成大型的高桥和修建堤坝式的地基,必须用地震层析和应力波等方法探测桥梁和堤坝地基的结构和地层的坚实程度,以便决定桥墩深入海底的深度,和设计坚固而又经济的桥墩与堤坝的基础.参考开采海底石油平台施工和荷兰填海造田的工程经验,以双边海堤与大型高桥及活动的船闸相结合,从平潭岛东至台湾新竹西海岸,在124千米距离上架设4-6段桥梁和5-7段堤坝型的路基,既让大中小船舶照常航行,海洋生物照常游动,又可在其上通车,以缩短两岸距离,适应中国大陆和台湾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争取和平沟通的愿望.由于架桥铺路的工程费用较修筑隧道的投资低得多,在福建近海地带局部填海造地,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建筑深水码头,可得到较大的经济补偿,在现阶段较易实施.本文初步分析了有关的地球层析和工业CT技术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中有关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建设的一些情况,包括卫星通信分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数字地震台钢分中心,地震前兆数据分中心、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分中心及防震减灾指挥分中心的建设情况。对于这些分属不同“九五”重点项目的内容,采取统一规划和设计,集中建设和实施,以保证系统能协同一致地完成地震应急响应和减灾的相关工作,通过实施这一建设项目,将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信息系统达到一个  相似文献   

17.
Bridge fragility curves, which express the probability of a bridge reaching a certain damage state for a given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of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urrent analytical methodologies for generating bridge fragility curves do not adequately account for all major contributing bridge component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or some bridge types, neglecting to account for all of these components can lead to a misrepresentation of the bridges' overall fragilities. In this study, an expanded methodology for the generation of analytical fragility curves for highway bridges is presented. This methodology consider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bridge, such as the columns, bearings and abutments, to its overall bridge system fragility. In particular, this methodology utilizes probability tools to directly estimate the bridge system fragility from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 fragilities. This is illustrated using a bridge whose construction and configuration are typical to the 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herein.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bridge as a system is more fragile than any one of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Assuming that the columns represent the entire bridge system can result in errors as large as 50% at higher damage states. This provides support to the assertion that multiple bridge compon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idge fragility curves. The findings also show that estimation of the bridge fragilities by their first‐order bounds could result in errors of up to 40%.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自锚式悬索桥主桥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某自锚式悬索桥主桥为研究对象,采用M IDA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该桥的空间力学计算模型,利用子空间迭代法计算了该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结合计算结果对桥梁的动力特性和刚度特点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可为该类型桥梁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阶段的健康检测和维护提供技术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震中桥梁梁体和挡块之间的碰撞是导致挡块破坏的直接因素.为定量研究由碰撞带来的横桥向地震响应的变化,采用Kelvin接触单元模型和SSH法数值计算方法,推导了考虑梁体—挡块碰撞效应的桥梁地震响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和步骤,并用MATLAB编制了相应程序.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有关文献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到,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效率高,结果准确.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本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We know that risk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catastrophic events. Now to obtain a good estimation we must create suitable model of the risk. With samples of data we can use different mathematical models as linear or non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 neural network methods, genetic methods and more recent hybrid models consisting of the information diffusion approximate reasoning method and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frame-work denoted morphogenetic system to study risk analysis. We show that morphogenetic system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tensor calculus used to formalize the non Euclidean geometrical representation. Now, we take suggestion from the electrical circuit analysis to create the morphogenetic model for the estimation. In the electrical circuit, we have the vector of voltages and vector of currents. The relation between voltages and currents is given by Ohms rule and the impedance matrix. The relation is a multi input and multi output (MIMO) system given a set of samples for voltages and currents we can estimate the impedance matrix of the circuit. Now, we know that the electrical circuit is controlled by a limited set of voltage or current sources. The aim of this papers is to give the rule by which from arbitrary voltages in the circuit we compute the voltage sources and also the associated current sources. We also give the method to compute the currents by the current sources and also the voltages by the impedance matrix. All the process from arbitrary voltages, voltage sources, current sources, current in the circuit and voltage in the circuit is denoted the projection operator in the morphogenetic system. Electrical circuits are a prototype of the morphogenetic system. We show that fuzzy inferential processes can be modeled by morphogenetic systems to improve models to estimate ris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