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地王"现象会给土地市场带来很大冲击,也会引起房企恶性竞争和购房人的恐慌情绪,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地王"频出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为了防止"地王"的产生,近年来中央和不少地方都探索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同时,国外也有相关经验做法,值得总结借鉴。今年以来,全国一二线城市"地王"叠出,房价大涨,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所谓"地王",媒体通常把地价大幅攀升、逼近甚至高过周边房价的地块称之为"地王"。国土资源部对"地王"的定  相似文献   

2.
5月29日,上海长宁区新华路街道71街坊地块以46亿元的成交价刷新了上海今年以来的总价"地王"纪录。不久前,广州白云区同宝路14万平方米的居住用地,在遭遇12家房企近200轮举牌后,最终以总价186774万元、配建保障房面积6.68万平方米成交,这创下了广州实施"限地价、竞配建"以来的新高。地价直接影响房价,面对新的"地王",两地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保住宅供地,促房价稳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土地交易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一些“地王”。“地王”是指在商品房用地拍卖中以极高价被拍得的建筑用地,由于中国房市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地价随房价一起只涨不降,地价记录经常被刷新,这些创纪录的高价地便被称为“地王”。  相似文献   

4.
田原 《国土资源》2005,(5):56-57
根据国土资源部对全国51个重点城市定期定点监测.我国城市地价与上年同期相比城市综合地价增长6.08%。其中.商业地价增长6.67%:居住地价增长8.94%:工业地价增长1.92%。各重点区域城市地价增长情况分别为长江三角洲6.90%,珠江三角洲1.84%.京津两市5.76%。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针对一定地区的城市土地市场,通过确定监测范围、划分地价区段、设立标准宗地,并定期收集市场交易地价变化信息和计算标准宗地的地价,进而测算地价监测指标、掌握地价变化规律的过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能够及时对地价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把握地价动态和走势,为政府经济宏观决策和合理调控土地供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2月8日,郑州市农业路北、勤工路西一块85.46亩的地块,拍出了11.0845亿元的天价,每亩地价高达1297万元,成为郑州新"地王"。据测算,这块地将来的房价成本约8500元/平方米。郑州市民担心,新"地王"登基,房价必涨无疑。但是,房管局的两条消息——酝酿限购商品房,年底前通过轮候至少再推6000套经济适用房,又说明政府一直没放弃抑制房价。专家也说,购房者越以为房价会涨而恐慌性买入,越容易推高房价。那么,想买房,到底该怎么对待新"地王"呢?  相似文献   

7.
<正>什么时候让"地王"诞生的速度真正慢下来,市场的调控效果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证最近中央发布了一系列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不论在宏观面上还是在具体执行意见上都有较明确的目的性。第一就是提高市场中低端产品的供应量,第二就是通过银行对开发商的资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部最新发布的地价监测报告显示,二季度全国地价总体呈小幅上升态势,但增幅有所放缓。报告称,打击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的政策将会持续下去,预计下半年地价涨幅将会继续回落。  相似文献   

9.
2003年,我国主要城市平均地价水平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平均地价略高于2002年,这是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开展的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2003年动态监测报告中的结论。另据预测,2004年我国主要城市地价仍将保持上升势头,但变化趋势平稳。  相似文献   

10.
《新华每日电讯》7月6日刊登王立彬的文章说,2008年过半,从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南京到北京,去年的热点“地王”纷纷“流拍”。土地市场迅速“变脸”,致使往日不赞成房价“拐点”的说者,如今也承认、感叹地价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11.
7月23日,上海以30.48亿元的高价,杭州以20650元/平方米的单价,创造了沪杭"一日两地王"格局。此前,在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拍出40.6亿元时,北京出现"五天三地王"局面。"地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2007年那一轮土地市场热中,就产生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从南到北诞生了不少城市地王,但最令人震惊的还是北京与上海9月诞生的新地王。北京地王因楼面价高达7.3万元/平方米而震惊楼市,上海地王因地价为4年来全国总价最高地块而受到关注。北京、上海之所以出现地王,主要是因为相关地块绝版稀缺。从政策层面上分析"物以稀为贵"现象出现的原因无外乎二:首先是城市规划存在不合理性,行政资源、公共资源、人口资源等规划分布不够合理,资源过于扎堆导致地块成交的价格惊人;其次则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因为农地不能入市,客观上导致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建设用地总体偏少。  相似文献   

13.
近段,翻开报纸,但见“地王”频现。既有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也有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地王”身价低则数千万元,高则数亿元,甚至十几亿元、二十几亿元,最高者近40亿元。其地域分布之广,数额之巨,令人称奇咂舌。地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王”频出,说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但从另一个角度细究之,也不难发现“地王”背后所潜伏的深层次问题。大凡乃“王”者,皆有超凡脱俗之气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王,同类中居首位或特别大的。”“地王”,顾名思义,乃地之王也。之所以被称之为王,不外有三:一曰单位面积土…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地价增速持续回落,住宅地价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日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房地产市场已经初步显示出“量价齐跌”的回落迹象,全国主要监测城市房地产用地供应大幅下降。根据预测,今年第二季度市场从严从紧调控预期仍将蔓延,商服和住宅等房地产用地价格将进人低速增长或负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620个不同类型房地产项目的调查发现,目前在国内地价占房价的15%~30%,平均是23.2%。这个比例远低于国际水平。"6月24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鹿心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的这一数字,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相似文献   

16.
<正>谁也不曾想到,今年上半年楼板价最高的全国十大单价"地王",竟有4幅是由自然人购得。更出人意料的是,土地分析师根据这4幅"地王"的大小、区位和前期购买土地使用情况预测,上述"地王"很可能是当地的名人和富豪为了自住而购买土地自建豪宅。十大"地王"中四幅为个人购买  相似文献   

17.
宁波市城市土地基准地价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城镇基准地价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各级土地或匀质地域,按照商业、住宅、工业等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时点上一定年期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城镇基准地价是我国地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中的地价水平,是我国政府法定的公示地价之一.基准地价评估,有利于政府掌握城市土地资产的价值,也是国家征收土地税费和作为城市土地所有者参与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收益分配的计算基础.城镇基准地价作为城镇土地宗地价格评估的参考依据,对我国土地交易价格和房地产交易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政府对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城市土地实行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把"以地生财"和建立"土地财政"作为获得地方发展资金的目标,不惜手段"经营土地",在"以地生财"、"第二财政"和"经营城市"的口号下过度介入房地产市场;有的甚至歪用"招拍挂"政策,让地价飞涨,天价土地频出.在不少地方,土地出让金加上相关税收,已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这些地方的财政事实上已成为"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科院原试验地素有“郑州地王”之誉。5月12日下午,备受房地产界密切关注的“郑州地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一事有了最新结果:金基不动产(郑州)有限公司(简称金基不动产)斥5.91亿元的巨资成为“郑州地王”的新主,一举夺得该地块431.20亩土地的50年使用权。  相似文献   

20.
“地王”的现状、原因分析及调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进入2009年,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楼市明显回暖,从6月开始,"地王"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经济社会现象。从各界观点看,主要将"地王"归结于土地出让制度、地方的"土地财政"以及本轮宏观调控举措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