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速发展岩石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靖涛 《岩土力学》1989,10(3):6-12
本文是为纪念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而作。简要地概括了我所30年来,在岩石动力学领域中研究工作的发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对我所岩石动力学的今后发展作了展望,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1988年12月5日—1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召开建所60周年学术报告纪念会。主要学术活动有建所60周年的庆祝会;参观开放实验室与部分重要研究设施;缅怀卓越的科学家赵九章教授逝世20周年纪念报告会;设立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07,34(11):1-1
为庆祝勘探技术研究所建所50周年,10月27日在河北廊坊举办了“勘探技术研究所建所50周年成果展暨学术交流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孟宪来,廊坊市市长王爱民,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刘广志,原地质部探矿司司长、勘探技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任子翔,国土资源部机关有关司局领导,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领导王宝才、王学龙、李广涌及局机关有关部室主任,部在京直属单位代表,局属各单位代表,有关省地勘局,驻廊有关中直单位代表,河北省地勘局驻廊单位代表,有关老领导、老专家和其他友  相似文献   

4.
《岩土力学》2006,27(11):2060-2060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定于2007年11月1~4日在重庆召开。会议期间将举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成立50周年庆典等活动。“第三届中日岩土工程学术研讨会”将同时举行。岩土工程界的老前辈和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将出席会议,这是岩土工程界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5.
《地质力学学报》2006,12(2):126-126
2006年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也是地质力学和地质力学研究所奠基人李四光教授的开山之作“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发表80周年。这是我国学者最早对大陆构造进行探讨的论文。50年来,几代地质力学人和全国的同行在这一问题上不断地探索,为解决国家的资源环境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共同铸就了地质力学所辉煌的历史,并正在创造美好的今天和未来。  相似文献   

6.
陈正汉 《岩土力学》2008,29(5):1216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于2007年11月2~4日在重庆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承办,重庆市建设委员会等10个单位协办。本届学术会议既是满十喜庆之会,又恰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成立50周年,因而新老学者云集、名士纷至,共有700多名岩土工程界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参加,其中多数具有高级职称。  相似文献   

7.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迎来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简称物化探所,IGGE)建所50周年华诞,值此喜庆之际,物化探所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国内特约学者共同撰写论文,回顾物化探所50年的科技发展历程,总结交流近年来物化探方法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资源勘查与评价、农业与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工程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展望物化探的发展方向,为建所5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50年栉风沐雨,50年春华秋实。经过物化探所几代人的奋力拼搏,努力探索,使物化探所从建所之初地质部物化探局下属的小型实验室,发展成为人材荟萃、装备精良、方法技术齐全、学术地位举足轻重、享誉国内外的物化探研究所。其间,尤其在斜磁化理论的提出与普及,激发极化法的研究与推广,航空物探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高温超导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全国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方法的提出与标准的制定,区域与矿区化探方法的研究与推广,地球化学系列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分析测试方法技术开发,物化探新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和计算机技术在物化探中的应用研究等取得了开拓性成果,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物化探所作为“国家级科学事业单位”和“国家现代地质...  相似文献   

8.
本刊编辑部 《贵州地质》2006,23(2):F0002-F0002
6月16日-17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建所40周年庆典大会暨“中国地球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来来”研讨会在贵阳举行。  相似文献   

9.
刘广志 《探矿工程》2007,34(10):14-14
2007年的金秋十月,《探矿工程》杂志迎来了她创刊50周年的大喜日子,这是探矿工程界的一件大喜事,值得纪念和庆祝!《探矿工程》风风雨雨50年,但坚持不懈,已成为全国探工、岩土界之左膀右臂,誉满全国,走向国际,功勋卓著。50年来,她坚持着正确的办刊方针,宣传探矿工程和岩土钻掘工程的新成就、新成果,促进我国钻探、掘进、勘探机械的技术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世纪光盘》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瑞伦 《探矿工程》2003,30(1):68-69
2002年12月3日,我出席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建所45周年所庆和学术报告会;并获得《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世纪光盘》。对我来说,两件喜事加在一起,尤其是略读《光盘》之后,兴奋之余,联想翩翩。而往事沉浮,感慨系之,握笔写下初读《光盘》后的几点感想。1 技术档案作用首先要感谢《光盘》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编辑(《探矿工程》编辑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制作(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和发行单位(《探矿工程》编辑部)的科技工  相似文献   

11.
今年,欣逢施雅风院士诞辰八十周年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建所40周年,双喜临门,特撰文致贺1958~1978年,有幸随施雅风先生从事科研工作,受益匪浅.施先生治学严谨,知人爱才,学术思想活跃,敏于洞察学科发展动态,善于组织领导多学科协同攻关,勇...  相似文献   

12.
《岩土力学》2009,30(10)
在全国人民欢庆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岩土力学"迎来了创刊30周年的喜庆日子.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2007,34(11):4-4
2007年10月28日,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建所5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良乡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盂宪来,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领导及部在京直属单位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王宝才、钟自然、王学龙、李广涌和局机关有关部室领导及局属各单位代表,有关老领导、老专家和其他友好单位代表及探工所职工共180多人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4.
值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之际,“大陆构造与资源环境”暨第七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7—29日在北京金泰海博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承办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赞助单位为北京城际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加会议的有来…  相似文献   

15.
前言     
今年,迎来了我所建所40周年。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往届的所领导英明决策,广大职工拼搏努力,使我们所走过了极不平常的道路。在开展建所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际,有的老同志人老心不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激扬文字,回忆过去,抒发豪情,畅想未来。在老同志的提议下,利用《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内部期刊这块园地,向老同志,特别是建所初期来所工作的老同志征稿,出版纪念专刊;力图反映所里的老人老事,回忆过去,激励后人;老同志们积极响应,纷纷投来文章。在文章完成过程中,有的是交稿以后,还在字斟句酌,或查证补充,也有的是几经修改…  相似文献   

16.
书讯     
为了配合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庆祝建所30周年活动,《西北地质科学》第13卷第2期届时将奉献给广大读者《纪念建所30周年专刊》。专刊内容包括领导题词、成果论文、研究综述和成果介绍等。有建所30年来我所地质科研工作回顾与展望的评述性文章,有反映地矿部“中国周边国家毗邻地区与火山岩有关矿产地质特征情报调研项目的“中国西部周边邻区构造—火山—成矿建造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有涉及地矿部“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的“秦巴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梗概”;有涉及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研究项目的“多种地球动力学背景条件下甚低级变质作用的一些问题”;有涉及地幔物质研究内容的“地幔流体的性质和作用”和涉及测试技术研究的“华中高压变质柯石英的拉曼谱学研究”等成果论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86年5月20—22日举行了以学术活动为中心的建所二十周年庆祝活动。建所之初,遵照郭沫若院长给该所题辞的精神,着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物质成分、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的研究,奔赴白云鄂博、攀枝花、金川、大厂、赣南钨矿与江西铌钽矿等大型、综合矿山,探索这些多元素组合的复杂矿石的物质成分研究途径,受到有关部门的欢迎。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但在矿石物质成分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而且又开展了能源、矿产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2月29日,《岩土力学》第九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暨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召开,岩土所陆凯阳书记、安骏勇副书记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高被引作者、优秀审稿专家、曾经为《岩土力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老专家(白世伟、陈守义、谭罗荣、方昭茹、吕福庆)、编辑部成员等8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岩土力学》主  相似文献   

19.
1998年,迎来了测试应用研究所建所50周年大庆。作为一名与测试应用研究所风雨同舟30多年的老分析工作者,我们贡献的是青春年华,留下的是大量的分析数据。1991年,江苏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向澳大利亚联合金红石公司(ConsolidatedRu-til...  相似文献   

20.
值此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建所40周年和施先生八十华诞喜庆的日子,研讨施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跟随施老42年的老学生,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他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是地学界的宝贵财富,并激励着我们攀登科学高峰施先生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