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体泌尿系统结石及人发成分分析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尿路结石进行了物相分析,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结石和发样的微量元素,根据结石的物相特征、微量元素含量以及与人体发样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尿路结石的成因、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有着“恶性结石病”之称的感染性结石的成因,以便更好地预防和诊治,借鉴地质学研究思路,采用偏光显微镜技术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典型感染性结石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显微成分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感染性结石具有非均一性特征,结构上呈现由不同粒径颗粒构成的典型的“核-幔-边”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鸟粪石和碳酸磷灰石,少量样品含草酸钙石。初步认为其成因受环境体系和晶体习性的共同约束。利用地质学研究思路,对感染性结石物质组成和物质结构显微尺度的快速精准分析,为厘定结石形成环境和成石机制提供依据,也是医学和地学领域的跨界探索。  相似文献   

3.
红外光谱法测定尿石成分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对吉林地区510例尿路结石进行了成分分析,按其成分分类结石类型有10余种,并出现一些不常见成分。根据实验给出各组分的比例、分布状况及其出现几率,综合尿路结石的成因,对于吉林地区尿石症的综合治疗及科学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2)
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侯公渡镇某村结石病多发,具有分布广、发病率高等特点,曾列入某大型公益性项目的专题研究范畴。通过野外调查、取样测试分析等手段,综合研究分析该区结石病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该区结石病的分布主要受地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与其饮水有较大的关系。针对其致病因素提出建立监测系统加强监测,采用生物技术手段改善水质和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建设等防治措施及建议,可为其他地区饮水型地方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沉积鲕石和尿路结石若干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仿生学的思路出发,将几种沉积鲕石、核形石、结核等从其结构、成分和形成条件等方面与四种常见尿路结石进行对比研究。认为这些产物虽然发生在自然界或人体内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但是在研究其形成机理时,彼此有许多可以互相借鉴之处。沉积鲕石、核形石的分层结构和再结晶交代现象等,可以对比应用于尿石的形成和发育机理的解释;同时,尿路结石形成理论中的局部过饱和以及取向附生学说,也可引进于沉积鲕石、核形石和结核的形成理论中。此外,本文首次介绍了热发光方法研究沉积鲕石和尿路结石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研究方法仍有继续深入探讨其应用范围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神农架松柏镇居民的结石病时有发生.并有增长的势头。为了解地质环境尤其是饮用水对病患的影响,笔者现场对患病情况以及各种水源(包括河水、泉水、自来水)的来源、化学组成和放射性进行了调查,运用水质常规方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分别测定了离子和微量元素。同时,与地质环境类似的木鱼镇进行了对比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两地地表水、地下水的各种指标均未超出“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标准”。(CJ3020-93),且松柏镇水体中的放射性(γ射线)低于木鱼镇,而居民的患病率却远高于木鱼镇,可见松柏镇的水环境与居民的结石病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地质灾害的快速治理与应急抢险是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工程实践表明,有效的灌浆和堆载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就灌浆而言,研究与之适应、性能可靠的灌浆材料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普通水泥在灌浆工程中的不足,提出了以工业废料粉煤灰为主要成分研制适应地质工程施工特点的新型灌浆材料。经过系统研究,提出了具有早强特点和可灌性好的复配方案。通过细化和均化等加工技术制成的灌浆材料具有浆液稳定,可灌性好,凝结时间可调,结石率高,强度高的特点。在静压注浆、高压旋喷注浆和帷幕灌浆等地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初步验证了这种粉煤灰灌浆材料的性能特点,能够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赵其渊 《地质论评》1965,23(4):327-333
在人体内不同部位长出的石头,医务界叫做“人体结石”,这是常见的病症之一。年余前有机会和北京医学院沈绍基教授一道对该附属医院的数十例泌尿系统结石症患者的结石进行了镜下研究。这些结石取自患者的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一种罕见畜结石的矿物学研究,阐明了这的矿物组成,并探讨了畜结石的成因及其矿物的相转变过程。在对畜结石进行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地质作用过程中碳酸盐岩石,特别是方解石矿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分析了当前城市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地质环境损伤问题及其主要特点,提出了防治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寒山区岩体裂隙发育的边坡及复杂地层,常采用灌浆进行加固处理,浆液结石体常面临着强烈的冻融循环作用。通过对自主研发的黏度时变(SJP)浆液结石体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及电镜扫描方法,研究浆液结石体在冻融条件下的力学特性,讨论结石体的冻融损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冻融条件下,SJP浆液结石体的耐久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水泥结石体,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SJP浆液结石体的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不断减小,而劈裂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SJP浆液在助剂的综合作用下,C-S-H产量增多,并与纤维针状水化衍生物相结合,使得结石体内部的孔隙结构更加密实,有效地减缓了冻融损伤的积累,进而显著提高了其在冻融条件下的耐久性,从而更加适合在寒区工程建设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抗差理论及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外抗差理论的研究过程与发展趋势,介绍了抗差估计的理论基础、方法和特点,分析了抗差理论在水文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岩土力学》2019,(12):4627-4636
裂隙注浆是目前土遗址裂隙加固领域的通用手段,浆液的膨胀性和结石体与遗址土体的力学兼容性成为注浆措施能否充分发挥封堵和黏结作用的关键。研究通过对9种不同配合比及水灰比的SH-(Ca O+F+C)浆液进行膨胀性与流动性测试,最终遴选出配合比CaO:F:C=3:2:5的3种不同水灰比浆液作为优选浆液,并通过对优选浆液连续间隔龄期结石体的强度测试确定了最佳养护龄期。而后通过热膨胀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得到了浆液结石体和遗址土体的线胀系数以及浆液结石体、浆液结石体-重塑遗址土和重塑遗址土3类试样的破坏模式、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抗剪强度参数与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浆液结石体和遗址土体的线胀系数数量级别相同,3组优选水灰比浆液结石体和重塑遗址土体力学行为一致,其中配合比为CaO:F:C=3:2:5、水灰比为0.50的浆液结石体与重塑遗址土力学兼容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泌尿系结石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玉春 《地质与勘探》1992,28(12):25-29
结石症是人体常见的多发病,尤以泌尿系及胆道系结石发病率最高,为探讨其生成机理,寻找预防措施: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应医疗部门之邀,对泌尿系结石的病例标本进行了成分研究。认识了生长在人体内的各种盐类沉积物形成的一种特殊产状的“微形岩石”——人体结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注浆模拟试验与数值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砾石土层中注浆的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及注浆形成的结石体抗压强度等参数预测计算模型,并设计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砾石土层中注浆的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及结石体的抗压强度等参数预测计算模型计算的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与注浆结石体抗压强度的理论值与试验实测值间虽分别有10%、5%、10%左右的差异,但均相差不大,因此,可用来预测砾石土层实际注浆工程中的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及注浆形成的结石体的抗压强度等参数。研究成果不仅可为砾石土层实际注浆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还可为砾石土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底隧道注浆材料强度劣化规律及使用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水灰比分别为0.8、1和1.2的纯水泥浆液结石体试块,水灰比为1、粉煤灰掺量10%或20%的水泥-粉煤灰浆液结石体试块,矿粉掺量15%或30%的水泥-矿粉浆液结石体试块,硅粉掺量10%或20%的水泥-硅灰浆液结石体试块。将注浆浆液结石体试块浸泡在海水侵蚀环境中,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海水浓度、水灰比、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对浆液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多元灰色预测模型分析了海水侵蚀环境下水泥基注浆材料的强度劣化规律及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强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水灰比,海水浓度,测试龄期,硅粉掺量,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  相似文献   

17.
高活性粉煤灰注浆材料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活性粉煤灰注浆材料是以工业废料-粉煤灰为主体,配合其它具有胶凝增强和提高早期强度的外掺料,以及能改善浆液性能使之满足注浆施工作业要求的外加剂,经特殊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注浆材料。该材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用于注浆工程相比有流动性好、凝结时间适当、抗压强度较高、结石率高的特点,经在静压注浆和高压旋喷注浆工程中的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空区危害巨大,目前主要采用注浆充填方式进行处置。水泥-粉煤灰浆液在采空区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一些采空区治理工程中,由于缺乏粉煤灰,需要寻找其他低成本的注浆材料。水泥-黄土浆液具有就地取材、工艺简单等优势,是替代水泥-粉煤灰浆液的首选。本文以陕西泾阳、甘肃兰州、山西吕梁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水泥-黄土浆液黏度、结石率、凝结时间、结石体强度等性质的试验,研究了水泥掺量、水固比、黄土类型、水玻璃掺量等因素对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及其结石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黄土掺量的增加,结石体强度、浆体流动性降低,而凝结时间延长;水泥-黄土浆液结石体早期强度较低,而后期强度增长较大;黄土的地域性分布,造成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差异较大,黄土的粒径越粗,结石体的强度越高;与离石黄土浆液相比,马兰黄土浆液性能稳定,强度较高,更适宜于采空区充填注浆;水玻璃的掺入,使浆液黏度增大,结石率提高,凝结时间缩短,强度减小。本研究成果为采空区注浆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深基坑工程是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传统课题,也是一个综合性的难题。本文论述了深基坑工程的特点,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基本问题,并对深基坑工程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最后简要阐述了深基坑工程今后的几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水泥-黄土注浆充填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空区危害巨大,目前主要采用注浆充填方式进行处置。水泥-粉煤灰浆液在采空区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一些采空区治理工程中,由于缺乏粉煤灰,需要寻找其他低成本的注浆材料。水泥-黄土浆液具有就地取材、工艺简单等优势,是替代水泥-粉煤灰浆液的首选。本文以陕西泾阳、甘肃兰州、山西吕梁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水泥-黄土浆液黏度、结石率、凝结时间、结石体强度等性质的试验,研究了水泥掺量、水固比、黄土类型、水玻璃掺量等因素对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及其结石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黄土掺量的增加,结石体强度、浆体流动性降低,而凝结时间延长; 水泥-黄土浆液结石体早期强度较低,而后期强度增长较大; 黄土的地域性分布,造成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差异较大,黄土的粒径越粗,结石体的强度越高; 与离石黄土浆液相比,马兰黄土浆液性能稳定,强度较高,更适宜于采空区充填注浆; 水玻璃的掺入,使浆液黏度增大,结石率提高,凝结时间缩短,强度减小。本研究成果为采空区注浆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