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六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定于 2 0 0 1年 10月在重庆召开。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和重庆市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负责会议的组织和筹备工作。会议旨在为全国广大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机会 ,还为所有与会的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西部 ,认识西部 ,为西部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的机会。欢迎全国各地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等工作的青年人以有关高校的青年师生踊跃投稿。欲参加会议事递交学术论文者可向大会组委会索取简章及相关…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吕爱钟 《岩土力学》2004,25(Z1):1-9
从岩石(岩体)基本性质的试验研究;岩石塑性力学研究及岩石塑性应变梯度理论;岩石流变力学研究;岩石损伤、断裂力学研究;岩石块体力学研究;分形-岩石力学研究;岩石渗流(耦合)力学及环境岩土工程;岩石力学计算方法及位移反分析;智能科学方法在岩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非线性科学方法(混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10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并回顾了岩石力学专家们一些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河海环境岩土工程学术论坛于2003年9月22日在河海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3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委员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汉龙教授主持,河海大学副校长严以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勤工程学院郑颖人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如教授、南京大学罗国煜教授、江苏省科协学会部刘福在部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卓家寿教授及河海大…  相似文献   

4.
朱敬民 《岩土力学》1989,10(2):88-89
第六属国际岩石力学大会于1987年8月31日—9月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持下,并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加拿大国家小组、加拿大冶金采矿学院和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协助下召开的。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577人,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冰岛等3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13人(台弯1人)。这次大会的召开正值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成立25周年,所以格外  相似文献   

5.
学会成立于1962年。约有会员6,300人。常务工作人员2人。使用英、法、德三种语 言。 宗旨:该会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岩石力学科学的研究发展,促进和协调岩石力学科学的国际合作研究。赞助岩石力学研究成果报告的国际性出版物,赞助个人或机构组建岩  相似文献   

6.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召开成立大会,会议由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付主副委员王承树研究员主持并致开幕词,主任委员王武林高级工程师向大会作了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报告。大会收到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及学会理事长陈宗基教授的贺信;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地下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力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04,25(1)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作为协办单位,参与组织了于2003年10月28-30日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全球华人中青年学者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会议期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举行了换届会议暨第六届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水利、矿山、铁路、公路等部门的50余名委员或代表出席了会议。第五届专委会主任崔政权大师因参加三建委会议,未能出席大会,特以电话方式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委托中国科…  相似文献   

8.
《岩土力学》2008,29(6):1653
4月28日,2008年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J.A.Hudson教授(英国)应邀参会并致辞。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前主席C.Fairhurst教授(美国),原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亚洲岩石力学学会主席S.Sakurai教授(日本)等著名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及43所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28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其中包括美国、英国、瑞典、日本、加拿大、韩国、苏丹、伊朗及柬埔寨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3名外籍专家。  相似文献   

9.
利用声波测井计算岩石的力学参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岩石力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及岩石动、静弹性参数相关关系,最后用实际声波测井资料来分析计划岩石的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岩石力学协会(ARMA,网址www.armarocks.org)现征集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论文,包括研究、应用和案例分析等。在过去的54年间,美国岩石力学研讨会汇集了来自岩石力学、岩石工程、岩石物理等地质力学各行业的专业知识。来  相似文献   

11.
岩石力学层是控制断层裂缝系统的重要因素,岩石力学层级次和分布特征影响油气富集和高产.岩石力学层界面类型、特征及其对裂缝限制能力的差异决定了界面之间的岩石力学层存在多尺度特征,并影响不同尺度裂缝的垂向延伸.多尺度岩石力学层划分方法包括裂缝层和构造层等构造变形方法、岩石学方法、层序地层学方法、测井数据反演力学参数法、实测岩石力学参数法、叠前地震数据反演等.岩性是岩石力学性质演化和裂缝发育的物质基础,岩性组合控制了多尺度岩石力学层的纵向分布规律.岩石力学层界面对裂缝的限制能力决定了对应岩石力学层的尺度.岩石力学层厚控制了层内裂缝密度,主要有裂缝间距指数线性模型和幂函数模型两种定量关系.大尺度岩石力学层控制了大尺度断层裂缝的倾角、密度及构造样式等特征,进一步控制了流体运移、富集和成藏,决定了含油层系的垂向分布以及有利储层的发育.中小尺度力学层及微尺度力学层控制了断溶体储层垂向非均质性.研究深化了对多尺度断层裂缝主控因素的理解,为油气渗流富集研究以及裂缝性储层建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第10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于2003年9月8~12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来自全球岩石力学界的学者、专家、教授近400人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理事长钱七虎院士为团长,一行34人组团出席了会议。 本次大会由南非岩石力学学会承办,会议采用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形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冯夏庭所长和清华大学李仲奎教授在大会上发言,东北大学唐春安教授等5名中国学者在分组会上发言。大会组织工作井条有序,组织者充分利用会议资源,在信息宣传、产品介绍、论文张贴方面均有特色。本次大会中国代表人数仅次于主办国南非,全…  相似文献   

13.
从岩石力学角度出发,根据应力及应变关系中岩石内部结构面的微观变化入手,以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层段为例,在模拟地层条件下,利用"MTS岩石物理参数测试系统"对该区岩样进行了力学参数测试.通过对岩石样品抗压强度、抗张强度及泊松比等统计数据分析,在揭示地层岩石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的同时又论证了岩石力学原理在地层中的适用性,并指出岩石力学分析对于油气储层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像技术在岩石细观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内部的细观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其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状态,进而控制了其宏观力学响应和破坏机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材料细观尺度上的空间结构精确测量和数字表述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土、岩石及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定量分析中。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进行的岩石细观力学研究是对岩石力学研究方法的革新。现阶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岩石裂隙隙宽的非接触测量,数字表述岩石结构的非均匀性,进行岩石细观力学行为分析,将提取的岩石数字特征值与相应的岩石物性结合以实现岩石流-固耦合研究,建立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岩石细观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数字图像技术在岩石细观力学定量研究中的成果进行客观评述,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展望数字图像技术在岩石细观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第六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第二号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土力学》2000,21(1):4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承办的第六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定于 2 0 0 0年 10月 2 4日— 2 7日在武汉东湖召开。欢迎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界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大会主要议题为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 ,有 9个专题报告 :①西部工程岩石力学问题 ;②三峡工程中的岩石力学经验与启示 ;③三峡库岸滑坡 ;④数值分析方法在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⑤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 ;⑥矿山岩石力学 ;⑦智能岩石力学 ;⑧岩石力学测试新技术 ;⑨饱和…  相似文献   

16.
<正>应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尼泊尔国家小组——尼泊尔岩石力学学会邀请,地壳所所长谢富仁、张世民、任俊杰、黄学猛4人于2015年12月10~17日赴尼泊尔开展8.1级强震的地震地质科学考察。这次考察由国际岩石学会组织、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牵头,韩国和尼泊尔岩石力学学会参加,由何满朝院士任团长。下设两个组: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组和古建筑破坏和保护调查组。我所参加的是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组,由谢富仁任调查组组长,组员包括何满朝  相似文献   

17.
<正>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单位:香港大学,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大会主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由大到强的岩石力学与工程"香港国际分会场主题:"灾难性岩土破坏的机理、预测与防治"会议专题:(1)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方向;(2)岩石的力学性质与本构关系;(3)岩石工程数值仿真与反演分析;(4)多场耦合作用的岩石工程问题;(5)岩石动力学与工程防护;(6)岩体工程精细爆破技术及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18.
注水开发是致密砂岩油藏增产的重要手段,长时间注水会改变地层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影响油井产量。为探究长时间注水对地层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微观机制,选取同一储层已注水15a及尚未注水岩芯进行对比试验分析。通过试验得到了注水前后地层岩石在弹性力学参数、矿物成分、微观孔隙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长时间注水后,岩石矿物成分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黏土矿物及方解石含量降低,岩石颗粒间填充物及胶结物大量减少,中小孔隙发育为大孔隙,孔隙度增大,进而导致致密砂岩力学性质弱化,变形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   

19.
陈继荣 《岩土力学》2004,25(6):864-864
2004年5月18~22日, SinoRock2004国际岩石力学研讨会在宜昌召开。本次会议足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学报》共同主办,中科院武汉岩土所承办的。会议组织委员会由潘家铮院士任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冯夏庭所长和《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学报》主编、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John A Hudson教授共同担任主席。本次会议得到了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王宽诚基金会、  相似文献   

20.
梅剑云 《岩土力学》1988,9(3):79-81
一、大力发展测试技术研究与测试设备的研制岩石力学基本上是一门实验力学学科,因此提高测试技术水平是发展岩石力学的从基础和必由之路。我国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测试技术落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以致对于岩石的某些重要力学特征、物理机制及边界条件,都难以获得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不仅影响了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影响到岩石力学理论的发展。为此建议:1、集中力量攻克测试技术中的难点,促使测试技术全面迅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