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将其划分为能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和尚难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根据其勘查利用程度,把地下水资源量分为A、B、C、D、E五级,以便应用于不同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大同市区二十年地下水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建明 《地下水》2003,25(2):95-97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同市地下水开采与地下水降深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其它因素,然后将地下水开采和大气降水量这两个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与地下水动态进行复相关计算,求出相关方程,并进行不同开采量的地下水降深预测,最后根据这些地下水动态研究结果提出了解决大同市水问题几项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地下水动态研究非常必要且现实意义明显。通过动态变化可以了解地下水的补排及储水介质的变化情况,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可以预测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趋势,根据地下水动态变化特点可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的取水方案。可以说,地下水动态研究成果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中具有极大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东北地区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供需矛盾、地下水超采及其环境效应、地下水污染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并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开采历史、水资源管理、立法与执法等5个层面进行了分析。针对东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目前存在的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节约用水、地下水理论研究等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对区域宏观水资源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北中部地区地下水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北中部地区地下水中降水、湖水、潜水、承压水的同位素组成,以及利用氚法、碳──14法对地下水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利用同位素技术对地下水内、外部系统的相互关系作了论证,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潜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一个主要内容,但传统的开发程度概念不能科学地反映特定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本文本着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统一的原则研究了地下水潜力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地下水潜力的基本概念、地下水潜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和地下水潜力评价步骤,并以唐山为例进行了地下水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地下水进行取样测试分析来确定含水岩组中水的矿化度,在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时,需要大量、系统的水样化验资料。这里以新疆库尔勒地区孔雀河流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得到的电阻率值,引入地层岩性、孔隙度、地温梯度等影响地层电阻率的重要参数,探索建立了估算地下水矿化度方法,并由此概略性地划分了孔雀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法来推算深层地下水矿化度具备可行性,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井田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浅层地下水的分析测试资料,依据水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指数方法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简要阐述了矿区开发对地下水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矿区开发后地下水环境的一些变化趋势及初步预防措施,为将来矿井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浅层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在本项研究中,利用光度测定法测定Mersin含水层地下水的重金属含量,确定默辛地区地下水污染的主控因素。利用Maplnfo GIS软件开展空间分析和集成,来绘制盆地饮用水水质图。根据重金属的光度分析可推断得出,在某些地区地下水中铁、镍、锰、销和铜的浓度过高,是地下水不适于饮用的根本原因。同样,电导率(EC)专题图表明,盆地内大多数地区地下水的含盐最过高。地下水中多种重金属的浓度过高是由工业活动、石油管道泄漏以及较高的含盐度(由海水入侵导致)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薛惠锋  岳亮 《地下水》1995,17(2):68-71
陕北能源基地是我国“山西”(山西、陕西、内蒙西部)能源基地的核心,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必须以水资源作为先导。黄土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陕北能源基地区地下水资源十分宝贵。为此,本文在分析陕北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背景的基础上,确定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目标函数,建立约束方程,最后求得最优化方案。就地下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的优化规划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塔里木盆水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对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划分.塔里木盆地为封闭的内陆干旱盆地,属一级地下水系统,根据盆地的沉积环境条件、地表水流域特征,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进一步划分出二、三级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边界和地表水流域边界基本吻合,大流域划分为二级地下水系统,在大流域中,将相对独立的小流域结合地层沉积特点划分为三级地下水系统.盆地内共划分8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其中Ⅱ、Ⅳ、Ⅵ3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可进…步划分出8个三级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边界有峡口状输入边界、输入(输出)边界、输出边界、扇问活动边界、地下水分水岭5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郑磊  ZHENG Lei 《地下水》2006,28(4):4-6
地下水资源是宝鸡市市区的主要供水水源,由于超采致使水位逐年急剧下降,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本文通过对城市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城市地下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贾廷泉  赵长征  田超 《地下水》2006,28(3):43-45
通过研究茌平县城区地下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对其地下水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即"开源"与"节流"并举;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法制建设,科学管理地下水;搞好分层取水,开发利用微咸水;健全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民勤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计生  李斌 《地下水》2014,(6):73-75
通过对红崖山下泄流量和民勤绿洲地下水资料的收集整理,在地下水均衡原理的基础上,用系统分析法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与开采量的关系规律,建立地下水开采总量和水位双约束控制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管理指标,提出利用民勤降水量考核盆下地水资源控制的刚性水位指标,为有关部门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和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周兰云  尚艳丽  马传顺 《地下水》2006,28(2):53-54,57
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止由于超采地下水而诱发环境危害,对泰安市世行贷款二期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温福波  何俊仕 《地下水》2007,29(3):47-49
在概述沈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沈阳市目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超采漏斗、饮用水安全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沈阳市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沈阳市地下水资源开发、节约用水、地下管理等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权  樊向阳  贾陈忠 《地下水》2004,26(3):159-160,219
根据我国地下水资源面临严重不足和水质恶化的严峻挑战,论述了地下水资源面临问题的原因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天津平原地面沉降条件下的深层地下水资源组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根据天津平原地面沉降监测结果,采用水量均衡法,计算出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中,浅层地下水越流补给量占38.2%,粘土性压密释水量占41.3%,弹性释水量占5.6%,侧向流入量占14.9%。在控制地面沉降的条件下,深层地下水持续利用的对策是调整开采三维布局,适度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对深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  相似文献   

18.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地下水在城市供水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矛盾,如何协调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地下水资源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刘淼  李瑞 《地下水》2010,32(3):44-47
在查明淮河流域地下水各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总量、开采现状及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该区未来更长时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兰村泉域地下水污染原因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祥  张永波  赵雪花 《地下水》2012,(3):52-53,118
为确保兰村泉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在现场踏勘及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泉域地下水污染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村泉域地下水污染与以下因素有关:(1)污染物入渗;(2)地下水开采;(3)水环境化学条件变化;(4)部分地区地下水原生本底值异常。提出了泉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成果为兰村泉域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