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2016年湘江干流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0-2016年湘江干流主要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水环境质量演变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社会经济指标识别流域主要污染源。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湘江水环境变化趋势明显分为两个阶段,1990-1996年间为水质变好阶段,除个别值外污染指数均小于0.2,1997-2016年间水质呈恶化趋势,水质维持在Ⅲ~IV类之间;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表明污染物浓度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TP、CODMn、Cd、Pb和石油类显著上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污染物主要为NH4+-N、TP和Cd,污染源为生活点源和农业面源,从上游到下游污染程度明显增大,其中湘潭断面水质污染最严重,综合得分为0.9006,道县断面相对较轻,综合得分为-0.7014,城镇化因素是影响流域水环境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长普 《水文》2013,33(6):63-67
对水库型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风险模型(DPSIR)的水库型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降水、污染物入库量、水质状态指标、水质达标率以及水华爆发影响因子5个方案,11项指标。将该指标体系应用于岳城水库水环境安全评价,其结论主要有:(1)该模型的驱动力是降水带入面源污染,压力是流域输入水库的污染负荷,状态指标是TN、TP以及CODMn等水质参数,影响指标是水库水质达标率,风险指标则是氮磷比、水温等;(2)岳城水库4、5、6和9月处于较安全状态,但由于受地表径流污染负荷影响,在7、8月处于预警状态。将评价结果与实际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比较,吻合程度好,因此该模型可应用于海河流域大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 】黄河流域内由于煤炭资源开发导致地下水污染严重,从整体角度对流域内重点煤炭开发区地下水进行归纳总结,为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地下水资源改善提供防治建议。【研究方法 】从黄河流域战略地位出发,对地下水污染成因和污染模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改进后的综合水质指数法对流域内九大煤炭基地的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选用主成分分析法赋权指标,并引入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按照WPI分级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 】通过对黄河流域各重点断面水质评价,得到目前流域内煤炭基地水质结果中Ⅲ、Ⅳ类占比较多,水质较差。分析成因当前流域内存在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和含特殊组分矿井水污染,同时阐述污染地下水形成的浅层和深层两种污染模式。【结论 】对3种矿井水采用相应防治方法,并提出膏体充填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2种防治技术建议,通过应用实际矿山为例,印证污染防治技术能够改善由煤炭开采引发的流域内地下水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期研究结果能够对成功推动中国绿色矿山的快速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卞建民  汤洁  李立军 《水文》2007,27(3):46-49
针对辽河油田存在的水环境问题,为保证饮水安全,以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基本数据为依据,建立了该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评价基准,采用熵权属性识别模型进行了上第三系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该模型通过评价样本信息确定熵权,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偏差,简单易懂,评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在长春地区开展了地下水污染调查的基础上,为保证地下水水质安全,以地下水监测数据为依据,建立了该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评价基准,采用熵权属性识别模型进行了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该模型通过评价样本信息确定熵权,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偏差,简单易懂,评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李勍  刘喜坤  刘勇  张双圣 《地下水》2012,34(5):54-58
分别采用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和EPA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徐州市张集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10个监测点中,符合Ⅰ类水质的有9个,符合Ⅱ类水质的有1个,水源地水质较好;影响水源地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亚硝酸盐、CODMn、氟化物、砷、硝酸盐、六价铬和铅;污染物的合计危害指数呈逐年增大的趋势,但均未超过1;针对水质问题,应加强点污染源的监察力度,保证废水达标排放,对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太子河流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太子河流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沿程选取老官砬子、兴安、参窝坝下等8个干流断面和汤河桥、河洪桥、孟柳等6个支流断面,确定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挥发酚(FN)等7个指标为评价因子,通过建立评价因子矩阵,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及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得出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状况。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太子河干流和支流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较差,V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达85.7%。在各项评价指标中,BOD5和挥发酚所占权重较高,其次为COD和NH3-N等,这几项指标应该作为太子河流域十二.五污染减排和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夏河2006—2013年的水质数据,应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别对大夏河干流3个水质监测控制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TP、NH3-N、BOD5、CODMn进行水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大夏河水质参数浓度趋势以下降变化为主,总体水质状况8a来基本趋于好转;流域氨氮污染较为严重,且呈下降变化趋势,还应加强对其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9.
段小卫 《水文》2020,40(1):70-75
以盐城市河流为研究对象构建组合准则权重(Weight of Combination Criteria)与次序权重(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相结合的水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控制决策风险水平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次序权重,最终获取多种情况下的水质评价结果,为水质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评价结果表明:当控制决策风险水平a=1时,该方法划分对监测点的水质类别划分结果与国标法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在水质评价方面满足可行性和实用性两个基本要求;其次对研究区域主要水质指标的提取显示,研究区域水质受总有机碳(TOC)、总磷(TP)、氨氮和石油类影响较大;水环境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入海口水质较差(IV类和V类),总体来说研究区域污染来源主要是农业污水、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研究濉萧矿区采煤沉陷水域及河流水系的污染及动态变化特征,在研究区及周边3条河流设置水质观测点,对DO、NH_4-N、CODcr等21项指标进行监测,并按照季节不同采集年内不同时间段样品,选取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评价法及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4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分析认为: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包含信息全面,评价结果可靠,适用于塌陷区水体污染特征识别和水质评价,并对水体功能区划与定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3个沉陷区水域综合水质标识指数(Ⅰ_(wq))均值为3.140,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CODcr、总磷(TP)、总氮(TN)和汞(Hg)。5个河流监测断面Ⅰ_(wq)均值为5.352,达到Ⅴ类水质标准,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沉陷区水体水质较好,但环境容量较低,区内的河流因受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淮南矿区潜水位高,采煤沉陷区范围广、面积大、水质监测数据缺失,水环境问题较突出,开展大尺度的沉陷区水质评价及污染因子识别,对于区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意义重大。通过采集、测试研究区175个样点的水样,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沉陷区水域进行水质评价,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结果表明:(1)开放型沉陷区Cu、As和Cr的水质评价等级为优良,DO、COD、NH3-N、Hg、F-评价等级为良好,TN、TP评价等级为较好。封闭型沉陷区,对标地表水Ⅲ类标准,Cu、Cr水质评价等级为优良,NH3-N、Hg、As、DO为良好,COD、TN为较好,TP、F-为较差;对标地表水Ⅴ类标准,NH3-N、Hg、As、Cu、Cr的评价等级为优良,DO、COD、TP、TN为良好,F-为较好。(2)研究区综合营养指数范围为40~90,平均68.61,属于中度富营养,沉陷区水体营养水平适中。175个水样中,轻度富营养占比8.57%,中度富营养占比51.43%,中营养占比2....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在一般水质综合评价过程中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带有专家打分法的主观偏向性,利用Shannon熵理论客观地确定出水质评价指标的熵权系数,并结合程乾生提出的属性识别理论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地下水源地水质属性识别模型。首先,建立属性空间矩阵并确定权重,然后计算属性测度,最后利用置信度准则和评分准则对模型做出评价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模型和作者应用SPA模型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存在关联函数计算上的局限性,提出通过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构造过程进行水质评价,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以避免指标权重的绝对主观性和绝对客观性,建立了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物元可拓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并从感官、一般化学、毒理学3个方面构建了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该模型应用于平度市古岘镇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并与综合评分法和属性识别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其他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相同率均达70%,即使评价结果不同处的差异也基本在1个等级范围之内;而综合评分法和属性识别法评价结果的相同率仅为50%,且评价结果不同处的差异最大可达3个等级。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地下水水质评价传统方法的不足,为西安市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应用熵权扩展集对分析模型对西安市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选取一般化学指标8项,毒理学指标3项作为地下水水质评价因子,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将集对分析模型由以往的3元扩展为5元,对19口监测井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单井水质可划分为四个级别,其中测井12#、4#水质优,水质级别Ⅱ级;7#、1#、2#、19#、3#、10#、13#水质良好,水质级别Ⅲ级;6#、8#、5#、15#、16#、11#水质中等,水质级别为Ⅳ级;17#、18#、9#、14#水质较差,水质级别为Ⅴ级。将西安市浅层地下水划分为3级4个水质分区,包括长安区、周至县、鄠邑区水质优良区;灞桥区、未央区水质优良区;鄠邑—长安—蓝田以北,渭河以南水质中等区;临潼区、阎良区、高陵县水质较差区。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0,(3)
地下水水质评价中,评价地下水质量的指标较多,且各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重叠。本文将主成分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结合起来,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主导因子,建立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采集测试天津滨海新区不同地下水监测井中的地下水样品,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对潜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受地下水咸化影响,滨海新区综合水质级别以Ⅴ类为主。剔除反映海水咸化的指标后,潜水水质以Ⅲ~Ⅴ类为主,局部Ⅴ类的潜水可能受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业企业生产、填垫土质等因素的影响,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做好地下水土环境质量的控制与保护。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4)
2020年全年,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13个监测点进行采样,分析总磷(TP)、氨氮(NH3-3)、总氮(TN)、溶解氧(DO)、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Imn)等重要指标,得出张掖湿地水质现状。研究显示,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非汛期较汛期污染程度重;污染断面重点在甘州区山丹桥和三闸二社,高台湿地公园断面次之;张掖湿地水质主要是氮磷和有机物污染,因子按超标严重程度分别为:总氮、氨氮、总磷。  相似文献   

17.
电镀企业搬迁后场地调查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媛 《岩矿测试》2012,31(4):638-644
对上海新区一家刚搬迁的电镀厂场地进行现场采样,评价土壤、地下水和废水的环境状况。土壤样品检测了pH、CN-及主要重金属离子等11项指标,地下水样品分析主量元素、重金属元素、NH3-N、NO3--N、NO2--N、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CN-、挥发性酚类、高锰酸盐指数等24项指标,废水样品检测化学耗氧量(CODCr)、挥发性酚及土壤的分析指标共13项。结果表明:厂区内土壤呈碱性,综合污染指数为0.67,仅个别采样点Zn、Ni的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土壤总体环境质量尚可;地下水的综合评价指数在4.27~7.58之间,水质判断为很差或极差,不能作为饮用水源,主要污染指标NH3-N、氯化物、溶解性固体、总硬度、重金属元素、氰化物、挥发性酚、高锰酸盐指数等都低于地下水Ⅳ级标准,未见明显的重金属污染;废水除了pH之外,重金属元素、挥发性酚和氰化物等指标都达到城市污水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成果对污染型企业搬迁后的原厂区环境监测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0,(2)
为开展青岛市李村河水污染评价研究,本文首先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河水重金属的权重;然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李村河水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村河河水重金属污染整体来看并不严重,水质评价大多为I类水;只是李村河流域中上游工厂、交通密集区,河水水质为II类。基于BP神经网络赋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比内梅罗指数法能够更好的分配水质权重、综合分析水质,较合理的反映李村河水质的实际情况,可以用于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湿地资源之一。近年来受人为因素影响,湿地功能遭受严重的破坏。为探讨洞庭湖的湿地功能,查明东洞庭湖水质污染现状,本文应用现场水质分析仪所测DO,pH,Orp,C l-,NH4+-N,NH3-N,NO3—N等水质指标、ICP—MS所测31件水样中20种元素含量以及11件底泥样品中15种元素含量,对东洞庭湖的水环境质量作出评价,找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将水样与底泥样进行对比,分析湖水中重金属的迁移转换规律,进一步运用多元统计的有关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类。对比采用的标准是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4月28…  相似文献   

20.
胡艳华  谢淑云 《云南地质》2006,25(4):392-392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湿地资源之一。近年来受人为因素影响,湿地功能遭受严重的破坏。为探讨洞庭湖的湿地功能,查明东洞庭湖水质污染现状,本文应用现场水质分析仪所测DO,pH,Orp,Cl^-,NH^4+-N,NH3-N,NO3-N等水质指标、ICP-MS所测31件水样中20种元素含量以及11件底泥样品中15种元素含量,对东洞庭湖的水环境质量作出评价,找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将水样与底泥样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