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7,(5)
<正>色彩夺目的红蓝宝石、具有深邃紫色的舒俱徕石、契合传统审美的南红和自成一个奇幻世界的发晶,还有为数不少的和田玉、翡翠、水晶、玛瑙、琥珀、老蜜蜡……《地球》记者在近日举办的2017第十九届北京(春季)国际珠宝玉石首饰展览会上看到,各种矿物宝石琳琅满目。那么,在众多熠熠生辉的宝玉石中,究竟哪些吸引了最多的目光?它们各自又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2.
徐燕 《地球》2023,(3):46-49
<正>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区南侧,是首家被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在近万平方米的馆中收藏着各类地质标本40000余件。其中以化石幕墙、满洲龙等为代表的古生物标本是最吸引青少年观众的,它们不仅展现了谜一般的史前地球,还讲述着一件件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3,(9):16
正前言刚刚过去的这个盛夏,热浪席卷国全球,用媒体的形容就是地球进入"烧烤模式"。专家指出,异常的酷暑是近极端天气的表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极端天气的出现?是谁在"烧烤"地球?通过一层层抽丝剥茧,我们看到,极端天气的背后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背后是碳排放,碳排放的背后是人类的现代生产方式。自有人类以来,各种各样的气体便源源不断地排入地球大气层中。当地球人口数量较少而地球承载能力较大时,这不会造成什么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5,(1)
<正>第一部分宝玉石的基本特征及其功能宝玉石是有观赏、审美、收藏价值的天然艺术品;具有天然性、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和功利性五大最基本的特征。作为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年青的领域,宝玉石学的现代理论体系正在形成,就其基本内容而言,应和它的基本相对应,包括宝玉石地质科学、宝玉石文化论、宝玉石艺术观和宝玉石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7,(2)
<正>有人这样计算,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比做一整天的话,凌晨0点是地球形成的时刻,当下则是24点,那么恐龙出现的时间是22:48,23:40灭亡,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52分钟。在这52分钟里的最后一秒,恐龙大灭绝,而恐龙蛋里的小宝宝们还没出生就定格了死亡,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恐龙蛋有多大?一窝恐龙蛋能有多少个?里面会不会还保存着小恐龙胚胎?为了解开恐龙蛋的奥秘,《地球》记者近日走进了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7,(3)
<正>4.5万年前的古牦牛化石、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岩画、2000年前的金质野牦牛饰品、1000年前的合金铸造牦牛摆件、数百年历史的壁画和唐卡、清代手绘画牦牛哈达……西藏牦牛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近日共同主办了"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500余件与牦牛相关的艺术品让《地球》记者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7.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每次迫不急待地拿到杂志.细读其中的每一篇文章,就如同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这比给我金屋、美女更让我期待。  相似文献   

8.
王国起 《地球》2013,(8):102-103
正想了解北京地区的地质环境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清朝康熙年间发生的平谷八级大地震所处在哪个断裂带上?那就请到北京地球环境变迁与古生物演化博物馆来吧。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远古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更能了解北京地区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走进位于北京地质大厦一层的地球环境变迁与古生物演化博物馆,不大的陈列室里,静静躺着各种矿物岩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4)
正3月19日晚八点半,"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第十次席卷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50个著名地标性建筑通过熄灯一小时来表达对全球最紧迫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包括法国艾菲尔铁塔、美国帝国大厦、悉尼歌剧院以及中国的深圳市民广场、北京国子监、台北101大楼、广州塔,还有上海的自然博物馆、环球金融中心、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以及西安的钟楼和鼓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5,(11)
<正>10月22日,在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的正门前,一块高约1.7米,宽1米,重达4.35吨的白色水晶原石引起了很多人热烈围观。据东海水晶博物馆馆长介绍,这块水晶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出土的最大水晶体,被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最早它就是在东海发现并发掘出来送去北京的,阔别家乡已有57年。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6,(3)
正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环保活动之一,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又将来临,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确定在3月19日20:30~21:30,主题为"‘为’蓝生活"。1月28日,"地球一小时"的主办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政府机构与企业,在北京召开2016"地球一小时"启动发布会,向媒体揭秘2016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的主要活动和参与形式。  相似文献   

12.
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BISEG’89)于1989年8月22日—26日在北京图书馆新馆召开。设有47个展台的地球物理勘探仪器设备展览会(其中国外的展台36个)与会议同期展出。这次会议内容广泛,包括学术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展览会等。这样的技术交流会对于地球物理学家及其组织来说是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3.
秦锦丽 《地球》2023,(2):56-61
<正>打开中国地形图,有一条巨大的山系蜿蜒横亘中央,它西起昆仑山,经甘肃、陕西,穿越河南至鄂豫皖交界处的大别山,最终将中国大陆版图一分为二,中国南方和北方以此分野。它就是司马迁《史记》中“秦岭,天下之大阻”记载的“秦岭”。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恰似祖国版图上一条横贯东西的金腰带,而秦岭山区的很多矿产资源就像腰带上的宝玉石。郭家沟铅锌矿就是这样的一颗“宝石”,为祖国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4)
<正>我们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的太阳星云,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天文与地质事件都在地球自身、地壳运动、地层、岩石、构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气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记录。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进化出了千姿百态的生命,各式各样的地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模样。相比于人类的巧夺天工,自然界锻造出来的地貌美景更加宏大,地球上有最长的垂直悬崖,有海拔最低的死海,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等等。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时间3月30日20时30分至21时30分,2019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成都等地同时举行熄灯仪式。北京奥林匹克塔、上海东方明珠、武汉黄鹤楼、深圳印力广场等地标建筑准时熄灭景观灯。"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公益运动。自2007年起,该活动已经覆盖超过180个国家与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6,(11)
正10月18日上午,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百年之际,瑶池集庆集团向中国地质博物馆捐赠岫玉标本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副馆长刘树臣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瑶池集庆集团执行总裁兼总经理张琳及岫玉雕件作者杨珂、叶屹东、柴艺扬等出席了捐赠仪式。《地球》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场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17.
《重力学引论》一书由李瑞浩教授编著,1988年地震出版社(中国北京)出版,全书计414页。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研究所有一个重力研究的核心,本书作者为其学科带头人,他曾来日本参加过 IAG 大会。本书虽是重力学入门书,但书中详细介绍了地球潮汐和重力仪的结构,全书有1/3篇幅讲地球潮汐,还有1/3篇幅介绍重力仪,由此也可见作者着力所在。在日本出版的同类入门书籍中,一般倾向于略去公式的推导而仅给出最后结果。与此相反,本书却详细地给出了公式推导过程,实属  相似文献   

18.
岳尚华 《地球》2014,(3):84-87
鸡血石作为我国特有的宝玉石,因石头中具有鲜红色似鸡血的辰砂(朱砂)而得名。鸡血石丰要用作为印章或是工艺雕刻品材料,是我国“印石三宝”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刊编辑部 《地球》2012,(11):68-71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是中国最早的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北京地区建馆最早的博物馆。博物馆以矿物、岩石及古生物化石标本的典藏、科研和科普为主要内容,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自然精华,馆藏标本达20余万件,是亚洲著名的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向《地球》记者介绍,从中国地质博物馆重新开馆以来,在丰富馆藏数量、提高馆藏质量以及增强科学研究整体实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馆藏在积累中丰富在馆藏方面,2004~2008年,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6,(7)
正妇好是谁?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家、政治家和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在目前所知的商代墓葬当中,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数量多、品种全,1600多件随葬器物中,各类玉制品占到了750多件,且制作精细、技艺高超,犹如一座极其华美的古玉博物馆。近日"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亮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共同协办。读者不妨跟随《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