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回归分析中因子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归分析方法是目前气象台站用作气象要素定量预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实践中发现,此方法的历史拟合状况都较好,但用作预报时,效果就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预报因子的问题。1 因子稳定性的问题  预报对象与预报因子之间的关系,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较紧密,在另一段时间内不紧密,这就是相关的不稳定。如用这些不稳定的因子建立方程,预报的效果就较差。为了考虑因子X与预报对象Y的相关稳定性,分别依次滑动计算样本容量为20、25、30和35年的相关系数,考察相关系数的变化情况。如相关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顺次是…  相似文献   

2.
青泉 《四川气象》2006,26(4):26-27
针对双流机场的浓雾预报,通过相关分析,用最大相关系数的因子建立回归方程,对历史浓雾样本资料根据欧氏距离归类,建立四个概念模型,历史拟合效果均较好。实际应用时,使用pp法,将数值预报产品代替预报因子,做出预报,对得到的预报结果,由预报员综合判断得到最终预报。  相似文献   

3.
针对双流机场的浓雾预报,通过相关分析,用最大相关系数的因子建立回归方程,对历史浓雾样本资料根据欧氏距离归类,建立四个概念模型,历史拟合效果均较好.实际应用时,使用pp法,将数值预报产品代替预报因子,做出预报,对得到的预报结果,由预报员综合判断得到最终预报.  相似文献   

4.
段旭 《气象》1996,22(7):30-32
从物理量因子场与云南盛夏(7-8月)大雨作为预报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入手,通过相关场分析来提取因子信息,经过不同组合试验,选出新的预报因子。检验表明,新的组合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由此而建立的预报方程有较好的历史拟合率和较稳定的实际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
段旭 《气象》1996,22(7):30-32
从物理量因子场与云南盛夏(7-8月)大雨作为预报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入手,通过相关场分析来提取因子信息,经过不同组合试验,选出新的预报因子,检验表明,新的组合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由此而建立的预报方程有较好的历史拟合率和较稳定的实际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
用T106产品场相拟释用法制作分县预报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T106预报因子场与历史场的相关系数和平均距离,然后以场相关系数和场平均距离作参数,以预报历史拟合率为判据,最终作出客观的本地区分县降水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7.
张文坚 《大气科学》1983,7(1):60-67
到目前为止,对多因子两值预报,已有不少方法,如编码法、REEP法等。但诸方法并没有涉及两值预报的内在规律。本文从概率论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预报效能的概率估计法。 针对简单投票法,我们导出了数学表达式,用它们探讨了多因子预报比单因子预报优越的条件。发现多因子预报效能取决于1)因子数;2)各因子的历史拟合率;3)各因子历史拟合率之间的差异程度;4)预报原则等四方面因素。还发现历史拟合率小于0.5的因子是超负贡献的。  相似文献   

8.
盛夏(7—8月)是我县的雨季,其平均雨量约300毫米,占年平均雨量55%左右。但各年盛夏雨量相差悬殊,最多年份可达520毫米,最少年份仅140毫米,因此做好盛夏降水的长期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报因子的选取是制作长期预报的关键。过去在选取长期预报因子方面,往往带有很大盲目性,尽管有时历史拟合率较高,但预报效果却不够稳定,而且难以进一步总结提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逐渐  相似文献   

9.
在月降水趋势预报的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①相关机率较高的预报因子,在使用中效果不理想;②若干预报因子和同一预报对象,单相关关系较好,但在作预报时,却常出现矛盾的结果;③把若干单相关统计关系较好的预报因子,用逻辑代数、交义因子,概率表决等方法作预报时,只要置换某个因子,就会得出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多元样条逐步回归模型在夏收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隽  夏萍 《气象科学》2000,20(2):224-228
在夏收期间的中期预报中,使用了非线性多元样条函数回归预报模型。该方法保留了线性统计预报模型中多元分析,逐步筛选因子和显著性检验等特点,又吸取了数值逼近中样条函数处理复杂非线性函数的一些优点。经过与线性回归的对比和1998年的预报,在历史拟合率和预报效果上的提高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周信禹 《气象科学》2000,20(4):522-525
本文在大-暴雨mos预报中应用概率变换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概率变换法能提高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之间的线相关性,扩大了预报因子的选取范围,改善了方程中的因子组成结构,使方程的历史拟合率和预报准确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魏淑秋 《气象》1979,5(3):30-31
在统计预报工作中,常常发现有一些预报因子和预报量之间的统计相关较好,历史拟合率也较高,但预报却往往失败。也有时发现,某个或某几个预报因子,这几年好用,过几年就不好用了,往往很不稳定。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只凭统计相关找因子,虽然也经过显著性检验,但毕竟是统计规律,即使信度达到0.05时,尚有0.05的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另外,有时两系列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数字,在一个较短的时段内也可能表现出相关性很好。由于我们寻找因子的办法大都是“正负号普查”的方法,是和历史  相似文献   

13.
要做准长期预报,选择好预报因子是个关键。对于大批的预报因子,只考虑它们与预报量的高相关,高拟合率还不够,还要从中提练出能够互相搭配,而且配合较好的因子。我们认为好的预报因子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要和预报量相关程度较高,历史拟合较好,能通过一定信度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70—1989年7月08时850、700、500hPa高空图和14时地面图及本站的气象资料,选出几个相关系数好的因子,采用0、1回归统计方法,对遂宁地区的大-暴雨,进行统计预报。从历史拟合率及验证使用情况来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MM5模式输出产品制作空气质量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4年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输出产品和临沂市环境监测中心逐日监测资料建立了各污染物浓度预报方程,在2005年夏季的试报中,该方程的试报效果较差,其预报准确率明显低于其历史拟合率。为了提高预报准确率,利用逐步回归筛选的因子及统计模型研究中的有关数据,探讨了使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报的问题。分析发现,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空气质量预报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统计预报中,如何选择自变量是首先要遇到的问题,而自变量选择的优劣,又直接影响预报效果,因此,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自变量的选择,已提出不少准则和方法。相关分析则是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不难发现,有时自变量和预报量之间虽然都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但以它们所建立的预报模型其预报效果有时并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来选取自变量,忽略了那些虽然与预报量之间相关系数较小,但其中一些自变量与别的自变量的配置作用对预报量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2~1995年菏泽市玉米螟发生程度与历年各月北半球500 hPa平均高度,探讨了玉米螟发生程度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并利用优势相关区中相关最显著的高度因子建立了长期预报模式.模式预报时效可提前40d以上,经检验历史拟合率达到96%以上,两年试报准确.  相似文献   

18.
杨昕  张仁健 《气象学报》1998,56(4):493-499
针对均值生成函数的周期性延拓在回归分析中存在的回归前提不同,预报因子是预报量的非独立表现等缺点,给出了改进方案。实例分析计算表明:新方案可以有效地消除原方案中存在的非独立虚假相关现象,从而使得筛选出周期性预报因子更加客观。基于本方案所建立的数学预报模型,具有历史拟合率与多步长预报精度基本一致的特点,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长期预报手段,也有一定的隐含周期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玉米螟发生程度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及长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2-1995年菏泽市玉米螟发生程度与历年各月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探讨了玉米螟发生程度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并利用优势相关区中相关最显著的高度因子建立了长期预报模式,模式预报时效可提前40d以上,经检验历史拟合率达到96%以上,两年试报准确。  相似文献   

20.
融安县倒春寒的长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惠金 《广西气象》1999,20(3):25-26
选取4个与历年倒春寒相关关系较好且因子间相关系数较小的前期因子,用有效指数法建立融安县倒春寒预报方程,预报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