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邵东组海参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湖南邵东组分布广泛、岩相变化大,富产各种动、植物化石。对于邵东组的地质时代,目前争论较大。侯鸿飞(1965)创立邵东段,时代为早石炭世早期。目前对邵东组时代有二种意见,一种研究珊瑚学者认为属于早石炭世早期;另一种研究牙形刺学者认为属于晚泥盆世。笔者根据邵东组海参化石特点,认为邵东组的地质时代归于早石炭世早期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1∶25万三道岭幅区调项目在东天山博格达地层小区托斯巴斯陶组一段采集到大量腕足化石,其中包含不少晚石炭世常见分子,但该组以往被认为是早石炭世地层。通过对腕足化石的鉴定和区域对比发现:一段下部层位发现了Gigantoproductus、Megachonetes和Syringothyris等早石炭世常见分子,可与北疆地层区阿恰勒河组和美路卡河组等早石炭世晚期地层进行对比;一段上部层位发现了Brachythyria、Cancrinella、Ella和Wellerella等晚石炭世地层常见分子,及晚石炭世特征分子Choristites和北疆地层区晚石炭世早期的地方特色分子Paramuirwoodia。研究认为一段上部发现的腕足化石具北疆地层区Choristites-Paramuirwoodia腕足化石组合带的特征,可与晚石炭世早期地层石钱滩组和祁家沟组等进行广泛的对比。托斯巴斯陶组腕足化石组合具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时代特征,说明该组上部层位已出现晚石炭世地层。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早石炭世早期孢子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盆地中部巴楚组生屑灰岩段和下泥岩段产有丰富的孢子化石,Verrucosisporitesnitidus和Dibolisporitesdistinctus等国内外早石炭世早期分子在该组合的出现,说明巴楚组的时代应为早石炭世早期。结合相关门类化石分析结果表明:盆地泥盆/石炭系界线应置于巴楚组底部,东河塘组的时代为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4.
永珠地区位于申扎古生代盆地,区内发育连续的早奥陶世—中二叠世海相沉积序列。石炭系永珠组岩石组合特征为细粒石英砂岩、页岩、粉砂岩,夹多层生物碎屑灰岩,含丰富的生物化石,主要有腕足类、双壳类、牙形刺、珊瑚、苔藓虫、菊石、三叶虫。牙形刺Gnathodusgirtyi—Gnathodustexanus为早石炭世晚期组合;腕足类Productus—Rhipidomellatibetena为早石炭世晚期组合,Choristites—Spirigerella为晚石炭世早期下部组合,Trigonatretacf.paucicostulata—Elivellabaschkirica为晚石炭世早期上部组合。Uncinunellina是典型的冷水习性腕足类,Cyathaxonia是典型的冷水习性珊瑚,表明了全球石炭纪冰期已影响到本区。确定了永珠组的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且早石炭世与晚石炭世分界线在第11层与第12层之间。  相似文献   

5.
广东长坑银金矿区地层研究的新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广东长坑银金矿区的地层,原认为由下石炭统及土三叠统组成,两者呈断层接触。近来,在原这为相门桥组的硅质岩中发现了晚二叠世放射虫化石;在小坪组所夹的在 中发现有早石炭世有孔虫化石;在某些地段还发现“梓门桥组”硅质岩与“小坪组”整合接触。据此认为矿区内可能有中石炭世至中三叠世地层存在。目前对上述新发现的解释均不够圆满,因此对长坑矿区的地层学在必要深入研究,无论研究结论如何,都将对矿区的地层划分、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6.
苏浙皖交境地区沉积了一套岩性比较稳定的早石炭世地层——金陵组 ,保存于该套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有腕足类和孢粉化石。孢粉组合中的主要分子 Densosporites、Cymbosporites、Dibolisporites、L ycospora通常分布在早石炭世 ,可与我国许多地区 (如新疆准噶尔盆地滴水泉组 )的孢粉组合对比 ,反映该区金陵组属早石炭世杜内期(Toum aisian)沉积物。综合生物化石和岩石学特征 (包括沉积构造、岩石组分等 )的研究 ,金陵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保亭地区南好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张仁杰  胡宁  姚华舟  冯少南 《地层学杂志》2002,26(2):101-105,130
海南岛保亭地区南好组选层型剖面新发现腹足类 H ormotoma、 Raphistomina ,腕足类 Ferganella?、Xinanospirif er ?、 strophomenids,竹节石 Tentaculites?和珊瑚 Favosites?等化石 ,表明其时代属志留纪而非早石炭世。以往报道该地区南好组的 Tenticospirif er、 Ptychomaletoechia等腕足类化石应为晚泥盆世 ,而非早石炭世。岛北部含有典型的早石炭世早期化石的岩关阶以碳酸盐岩及细碎屑岩交互成层为特征 ,与保亭地区南好组层型剖面岩性迥异 ,不宜用南好组表示 ,应另建新的组名。  相似文献   

8.
李文辉 《广东地质》2002,17(1):44-50
粤东北兴梅地区早石炭世大湖组和忠信组的古孢子化石组合具有泥盆-石炭纪过渡类型为特征,根据其产出的地层位置和组成特征,定为Dictyotriletes submarginatus-Triquitrites tricuspis组合带。其中的孢子较原始,组成较复杂,以具有泥盆-石炭世过渡类型为主,但含有较多的繁盛于早石炭世分子,故其时代定为早石炭世内期-维宪期早期。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及植物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建华  吴起俊 《地层学杂志》2001,25(3):166-173,206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发育良好 ,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金钱岭组、沙水岗组以及下石炭统龙江组、石磴子组、测水组和梓门桥组 ,含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化石 ,其中 ,广州市西北郊出露有陆相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的连续剖面 ,是研究陆相泥盆系与石炭系界线的理想剖面。含植物化石的陆相地层沙水岗组、龙江组和测水组中的植物化石可划分为 4个组合 ,自下而上为 :1) L epidodendropsis hirmeri-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 H 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组合 ,代表沉积为沙水岗组 ,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 ;  2 )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Rhodeopteridium cf. hsianghsiangense组合 ,代表沉积为龙江组 ,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 ;  3) Cardiopteridiumspetsbergense- Triphyllopteris collombiana- Adiantites gothanii组合 ,代表沉积为测水组下段 ,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早期 ;  4) Archaeocalamites scrobiculatus- 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 Paripteris gigantea组合 ,代表沉积为测水组上段 ,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晚期  相似文献   

10.
辽东太子河流域“本溪组”涵义的厘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金建华 《地层学杂志》1995,19(3):220-228
根据岩石及化石组合特征,对辽东太子河流域原本溪组进行了重新划分,层序自下而上为:1.木盂子组:代表本区早石炭世晚期地层;2.田师付组:代表本区中石炭世早期地层,3.狭义的本溪组:仅代表原本溪组的上部,时代为中石炭世晚期。  相似文献   

11.
新疆西准噶尔和布克河组早石炭世早期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增吉  赵治信 《地质论评》1987,33(5):479-483
1979年吴乃元、王明倩建立了和布克河组,当时定其时代为早石炭世早期。1982年吴乃元将该组时代改为晚泥盆世晚期。笔者研究了和布克河组的珊瑚化石,认为其时代属早石炭世杜内期早期。建立了1个珊瑚组合带,包括4属8种有:Caninia tregaensis-Kassinella xinjiangensis组合带,包括:Amp-lexus coralloides Sowerby,A.hobokensi sp.nov.,Caninia tregaensis Poty,Kassinella xinjiangensi  相似文献   

12.
西准噶尔是中亚造山带(CAOB)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厘定早石炭世西准噶尔地区的构造环境,有助于构建晚古生代中亚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托里地区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是一套浅海相火山碎屑岩沉积,保存有较完好的古生物化石。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火山碎屑岩特征,指出西准噶尔地区早石炭世早期构造稳定,火山活动较弱,但仍是俯冲构造环境,到早石炭世晚期,西准噶尔地区进入后碰撞构造环境,古亚洲洋在西准地区的闭合时限在早石炭世晚期之前。  相似文献   

13.
华北与东北南部地区缺失晚奥陶世至中石炭世早期地层(个别地点除外),这一论点长期以来已被中外地质学家所公认。本溪组自1926年创名以来,一直被认为属于中石炭世晚期(莫斯科期)。50年代中期,张文堂提出的论断,因无生物化石佐证,迄今未得到承认。80年代以来,吴秀元、赵修祜和刘发先后指出本溪田师付本溪组下部产纳缨尔期(或中石炭世早期)蜓和腕足类化石。 本文描述了辽宁本溪本溪组下部G层铝土矿顶板黑色页岩中所产植物化石7属12种,认为其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纳缪尔A期)。  相似文献   

14.
1981至1987年间,煤炭部第一地质勘探公司对华北地台上的石炭一二叠系地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华北石炭一二叠纪含煤地层划分和对比》把石炭一二叠系地层研究推进了一步。过去一般认为华北地台上只存在有中石炭世晚期沉积,这次在辽宁复州湾及其他地方发现含有中石炭世早期标准化石的一套地层,从而肯定了中石炭世早期沉积的存在,并把它命名为“复州湾组”。对华北地台二  相似文献   

15.
东天山塔克尔巴斯陶组中发现Choristites、Chonetes carbonlferus Keyserling、Brachythyrina strangwaysi Verneuil、Brachytryhis、Isogramma、Paramuirwoodia和Stenoscisma等腕足化石,组合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前人据该组中发现袁氏珊瑚Yuanophyllum将该地层厘定为早石炭世。1:25万三道岭幅区调项目对该组地层微体化石进行研究,于灰岩中发现蜓Profusulinella和Schubertella;非蜓有孔虫Tetrataxis、Palaeotextularia和Climacammina;介形化石Bairdia longicalida Shi等,其组合时代特征与腕足化石一致。据腕足化石、微体化石及植物化石Noeggerathiopsis theodori Tschirkova et Zalessky,将该组地层厘定为晚石炭世早期。据地层接触关系、植物化石Neoggerathiopsis和Calamites及SHRIMP U-Pb年龄,将上覆地层七角井组定为晚石炭世。  相似文献   

16.
山西大同煤田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芬  王京东 《现代地质》1997,11(2):131-136,T002
对山西大同煤田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21属48种,划分2个植物组合,讨论了植物群的特征和时代;此外,还论证了本区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指示的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论黔中铝土矿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区调工作中采获的化石新资料,并据岩性和接触关系等的研究,修正了过去对黔中铝土矿沉积时代属中石炭世早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或早石炭世摆佐早期的看法;认为整个黔中铝土矿均属同一时代,即早石炭世大塘期旧司时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早石炭世早期床板珊瑚丰富,分布广泛,层位稳定,是划分早石炭世早期地层的主要化石之一。安徽、湖南是早石炭世早期床板珊瑚的主要产地之一,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一些古生物学者对此作过报道,但标本不多,资料比较零星。解放以来,特别是从六十年代以后,床板珊瑚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成绩显著,其中对皖、湘二省的研究有林宝玉、贾慧贞等,他们分别描述了湖南早石炭世床板珊瑚的一些新的属种。林宝玉(1962)还对早石炭世床板珊瑚做了如下分带(组合):即孟公坳段为Cleistopora hunanen-sis-Gorskyites multispinus组合:石橙子段为Syringopora hyperbolo-tabulata~Syri-ngopora lipoensis组合,这一组合带的建立,为我国早石炭世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近年来,笔者在安徽、湖南早石炭世早期(岩关期)地层中收集了一些珊瑚资料,并  相似文献   

19.
韩江  聂立军 《吉林地质》2003,22(3):19-23
在延边开山屯地区大蒜沟组地层中,发现的植物化石大部分在吉南—辽东地区太原组中所常见,具有明显的晚石炭世华夏植物群的色彩;动物化石也大多属石炭—二叠纪常见分子。将具有这种生物组合的大蒜沟组置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武桂春  姚建新  纪占胜 《地质通报》2009,28(9):1276-1280
北羌塘中部晚石炭世地层,尤其是晚石炭世晚期地层是否存在,长期以来缺少确凿的古生物化石证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该区石炭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建立了瓦垄山组,划分了6个 类化石带,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晚期,但缺少Protriticites与Triticites之间的Montiparus带。针对这一问题,对瓦垄山组命名剖面北侧的剖面进行了测制,发现了丰富的Montiparus属和Triticites属的分子,从而为北羌塘中部晚石炭世晚期地层的存在提供了翔实确切的 类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